佳文小段大家评【十六】——读读梁实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51:39
佳文小段大家评【十五】——老舍的作品……
石苑老师来我家
佳文小段大家评【十六】——读读梁实秋
默认分类 2010-09-03 14:00:57 阅读99 评论93   字号:大中小
佳文小段大家评【十六】——读读梁实秋
按: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疑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他所之所以出名,不仅是他的作品有着独特写作风格,同时还有着超人想象的独特见解。这使得读他的文章,总有一种纵身到陌生湖泊中洗浴之感,尽管水还是水,凉还是凉。他之所以为世人关注还因为与被毛泽东称之为“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的鲁迅有过一次相当著名的笔战。更因为他曾在将访问延安时,被毛泽东点名予以拒绝,但这样一位特殊人物,却仍然在人民群众中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对他做进一步的了解……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雅舍(代序)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①,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下棋
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象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君子无所争,下棋却是要争的。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地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作惨笑,或咕嘟着嘴作吃屎状,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口中念念有词,或一串串地噎嗝打个不休,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这时节你 “行有余力”便可以点起一支烟,或啜一碗茶,静静地欣赏对方的苦闷的象征。我想猎人追逐一只野兔的时候,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佛。因此我悟出一点道理,和人下棋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使对方受窘,当然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被对方所窘,便努力作出不介意状,因为既然不能积极地给对方以苦痛,只好消极地减少对方的乐趣。
脸谱
我要说的脸谱不是旧剧里的所谓“整脸”“碎脸”“三块瓦”之类,也不是麻衣相法里 所谓观人八法“威、厚、清、古、孤、薄、恶、俗”之类。我要谈的脸谱乃是每天都要映入 我们眼帘的形形色色的活人的脸。旧戏脸谱和麻衣相法的脸谱,那乃是一些聪明人从无数活 人脸中归纳出来的几个类型公式,都是第二手的资料,可以不管。 古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那意思承认人面不同是不成问题的。我们不能不叹服 人类创造者的技巧的神奇,差不多的五官七窍,但是部位配合,变化无穷,比七巧板复杂多 了。对于什么事都讲究“统一”“标准化”的人,看见人的脸如此复杂离奇,恐怕也无法训 练改造,只好由它自然发展罢?假使每一个人的脸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翻出来的,一律的浓 眉大眼,一律的虎额龙隼,在排起队来检阅的时候固然甚为壮观整齐,但不便之处必定太 多,那是不可想像的。人的脸究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否则也就无所谓谱。就粗浅的经 验说,人的脸大别为二种,一种是令人愉快的,一种是令人不愉快的。凡是常态的,健康 的,活泼的脸,都是令人愉快的,这样的脸并不多见。令人不愉快的脸,心里有一点或很多 不痛快的事,很自然的把脸拉长一尺,或是罩上一层阴霾,但是这张脸立刻形成人与人之间 的隔阂,立刻把这周围的气氛变得阴沉。假如,在可能范围之内,努力把脸上的筋肉松弛一 下,嘴角上挂出一个微笑,自己费力不多,而给予人的快感甚大,可以使得这人生更值得留 恋一些。我永不能忘记那永长不大的孩子潘彼得,他嘴角上永远挂着一颗微笑,那是永恒的 象征。一个成年人若是完全保持一张孩子脸,那也并不是理想的事,除了给“婴儿自己药 片”作商标之外,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不过赤子之天真,如在脸上还保留一点痕迹,这张 脸对于人类的幸福是有贡献的。令人愉快的脸,其本身是愉快的,这与老幼妍媸无关。丑一 点,黑一点,下巴长一点,鼻梁塌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上面漾着充沛的活力,便能辐射 出神奇的光彩,不但有光,还有热,这样的脸能使满室生春,带给人们兴奋、光明、调谐、 希望、欢欣。一张眉清目秀的脸,如果恹恹无生气,我们也只好当做石膏像来看待了。 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游戏:早起出门,留心观察眼前活动的脸,看看其中有多少类 型,有几张使你看了一眼之后还想再看? 不要以为一个人只有一张脸。女人不必说,常常“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自己另造一 张。”不涂脂粉的男人的脸,也有“卷帘”一格,外面摆着一副面孔,在适当的时候呱嗒一 声如帘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副面孔。“杰克博士与海德先生” (Dr.JckyllandMr.Hyde)那不是寓言。误入仕途的人往往养成这一套本领。对下司道貌 岸然,或是面部无表情,像一张白纸似的,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或是面皮绷得像一张 皮鼓,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好几尺!但是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得立刻缩 短,再往瘪里一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直线条全弯成曲线条,如果见到更高的上 司,连笑容都凝结得堆不下来,未开言嘴唇要抖上好大一阵,脸上作出十足的诚惶诚恐之 状。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 不要以为脸和身体其他部份一样的受之父母,自己负不得责。不,在相当范围内,自己 可以负责的,大概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因为从婴儿的脸看来,不必一定都是颜如渥丹, 但是大概都是天真无邪,令人看了喜欢的。我还没见过一个孩子带着一副不得善终的脸,脸 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人们多半不体会自己的脸对于别人发生多大的影响。脸是到处都 有的。在送殡的行列中偶然发现的哭丧脸,作讣闻纸色,眼睛肿得桃儿似的,固然难看。一 行行的囚首垢面的人,如稻草人,如丧家犬,脸上作黄蜡色,像是才从牢狱里出来,又像是 要到牢狱里去,凸着两只没有神的大眼睛,看着也令人心酸。还有一大群心地不够薄脸皮不 够厚的人,满脸泛着平价米色,嘴角上也许还沾着一点平价油,身穿着一件平价布,一脸的 愁苦,没有一丝的笑容,这样的脸是颇令人不快的。但是这些贫病愁苦的脸还不算是最令人 不愉快,因为只是消极的令人心里堵得慌,而且稍微增加一些营养(如肉糜之类)或改善一 些环境,脸上的神情还可以渐渐恢复常态。最令人不快的是一些本来吃得饱,睡得着,红光 满面的脸,偏偏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冷森森地拒人千里之外,看你的时候眼皮都不抬,嘴撇 得瓢儿似的,冷不防抬起眼皮给你一个白眼,黑眼球不知翻到那里去了,脖梗子发硬,脑壳 朝天,眉头皱出好几道熨斗都熨不平的深沟——这样的神情最容易在官办的业务机关的柜台 后面出现。遇见这样的人,我就觉到惶惑:这个人是不是昨天赌了一夜以致睡眠不足,或是 接连着腹泄了三天,或是新近遭遇了什么闵凶,否则何以乖戾至此,连一张脸的常态都不能 维持了呢。
老年
时间走得很停匀,说快不快,说慢不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宴会中总是有人
簇拥着你登上座,你自然明白这是离入祠堂之日已不太远。上下台阶的时候常有人
在你肘腋处狠狠的搀扶一把,这是提醒你,你已到达了杖乡杖国的高龄,怕你一跤
跌下去,摔成好几截。黄口小儿一晃的功夫就窜高好多,在你眼前跌跌跖跖的跑来
跑去,喊着阿公阿婆,这显然是在催你老。
其实人之老也,不需人家提示。自己照照镜子,也就应该心里有数。乌溜溜毛
毵毵的头发哪里去了?由黑而黄,而灰,而斑,而耄耄然,而稀稀落落,而牛山濯
濯,活像一只秃鹫。瓠犀一般的牙齿哪里去了?不是熏得焦黄,就是裂着罅隙,再
不就是露出七零八落的豁口。脸上的肉七棱八瓣,而且还平添无数雀斑,有时排列
有序如星座,这个像大熊,那个像天蝎。下巴颏儿底下的垂肉变成了空口袋,捏着
一揪,两层松皮久久不能恢复原状。两道浓眉之间有毫毛秀出,像是麦芒,又像是
兔须。眼睛无端淌泪,有时眼角上还会分泌出一堆堆的桃胶凝聚在那里。总之,老
与丑是不可分的。尔雅:“黄发、齯齿、鲐背、耈老,寿也。”寿自管寿,丑还是
丑。
老的徵象还多的是。还没有喝完川水,就先善忘。文字过目不旋踵就飞到九霄
云外,再翻寻有如海底捞针。老友几年不见,觌面说不出他的姓名,只觉得他好生
面熟。要办事超过三件以上,需要结绳,又怕忘了哪一个结代表哪一桩事,如果笔
之于书,又可能忘记备忘录放在何处。大概是脑髓用得太久,难免漫漶,印象当然
模糊。目视茫茫,眼镜整天价戴上又摘下,摘下又戴上。两耳聋聩,无以与乎钟敲
之声,倒也罢了,最难堪是人家说东你说西。齿牙动摇,咀嚼的时候像反刍,而且
有时候还需要戴围嘴。至于登高腿软,久坐腰酸,睡一夜浑身关节滞涩,而且睁着
大眼睛等天亮,种种现象不一而足。
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桓温看到他“种柳皆已十围,
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桓公是一个豪迈的人,
似乎不该如此。人吃到老,活到老,经过多少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还能双肩承一喙,
俯仰天地间,应该算是幸事。荣启期说,“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所以他
行年九十,认为是人生一乐,叹也无用,乐也无妨,生、老、病、死,原是一回事。
有人讳言老,算起岁数来龂龂计较按外国算法还是按中国算法,好像从中可以讨到
一年便宜。更有人老不歇心,怕以皤皤华首见人,偏要染成黑头。半老徐娘,驻颜
无术,乃乞灵于整容郎中化妆师,隆鼻隼,抽脂肪,扫青黛眉,眼睚涂成两个黑窟
窿。“物老为妖,人老成精。”人老也就罢了,何苦成精?老年人该做老年事,冬
行春令实是不祥。西塞罗说,“人无论怎样老,总是以为自己还可以再活一年。”
是的,这愿望不算太奢。种种方面的人情欠人,正好及时做个了结。贤者识其大,
不贤者识其小,各有各的算盘,大主意自己拿。最低限度,别自寻烦恼,别碍人事,
别讨人嫌。“有人问莎孚克利斯,年老之后还有没有恋爱的事,他回答得好,‘上
天不准!我好容易逃开了那种事,如逃开凶恶的主人一般。’”这是说,老年人不
再追求那花前月下的旖旎风光,并不是说老年人就一定如槁木死灰一般的枯寂。人
生如游山。年轻的男男女女携着手儿陟彼高冈,沿途有无限的赏心乐事,兴会淋漓,
也可能遇到一些挫沮,歧路徬徨,不过等到日云暮矣,互相扶持着走下山冈,却正
别有一番情趣。白居易睡觉诗:“老眠早觉常残夜,病力先衰不待年,五欲已销诸
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话是很洒脱,未免凄凉一些。五欲指财、色、名、饮食、
睡眠。五欲全销,并非易事,人生总还有可留恋的在。江州司马泪湿青衫之后,不
是也还未能忘情于诗酒么?
读梁实秋散文【摘录】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
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
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 ************ **********
20世纪华语世界的散文宗师,现代中国文人中的独特存在。他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丰碑,他的散文集创造
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语言平实,却包含着梁先生对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感悟,在平凡的生活中洞察人生百态,又谐趣幽默,品味人生的苦乐。
冰心先生曾说过:“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人、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 ********* ********
读梁实秋的散文,仿佛置身于一座时空小屋,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从远去的年代,从月光的洁净中涌过来,迫我和大师的心灵对话,感受大师那“灿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言志小品、恋秣篇章。循着他的心迹,看他从“兼济天下”转至“独善其身”,倾心于审美地享受人生,以苦写乐再写智。
0人  |  分享到:
阅读(99)| 评论(93)| 引用(0) |举报
佳文小段大家评【十五】——老舍的作品……
石苑老师来我家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真奇石苑
克己复礼
老梅44
曲中直
沉言
月明风清
绿影
月明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验证码:换一张

09-08 23:33老梅44
老师给的命题作业,我不确定何时能完成,先把以前的博文中的一段搬来交第一篇作业,里面的形象描写以后再交。“不懂得设防的小狗托比”
托比是一只奇瓦瓦狗,2005年买来时只有一个地瓜大。几个月后成长为一个活泼的漂亮少年,毛色深棕黛蓝,身材细瘦,动作迅速,极聪明。托比最大的特点是人来疯,对所有的陌生人和陌生动物一律表示最大的热情和好奇,只要见面不仅叫着跳着打招呼,更要扑着抓着去与人家拥抱亲热,直到在人家脸上留下口水一片片。他的热情不分种族,强弱,大小,一视同仁,不懂得何谓不安全,何谓自我保护,哪怕对方是一条高大威武的大猎犬,他照旧亲热不误,尽管看上去门不当户不对。
托比喜欢户外,尤其是房后北坡的密林,那里有他无尽的乐趣,追逐松鼠,捕捉昆虫,惊吓小鸟,巡视各处,自认是这里一方领主。由于他喜爱自由的个性,也由于我的溺爱,更由于这里一向极为安全,我由着他的兴给他自由,每天几度放他出去,半小时左右再唤回。托比近一岁时情窦初开开始对女朋友有了兴趣,时常穿树丛过沟坎到邻近的一个新社区,那里有几位狗女孩儿,从而时常被人家抱着送回。体谅他的苦闷我为他买来一个初生的童养媳,取名公主。随着公主的长大,两个小东西相伴着或嬉闹或争宠或吵架(当然托比让着公主),形影不离地过了一年。
回复

09-09 00:34 咏明 回复 老梅44
哈哈哈哈!不错不错,还没“上学”就能写出这样高水平的文字,拜服拜服!我只知有个大傻,还有个托比?哈!好好!
回复

09-09 01:28老梅44 回复  咏明
老师这样好说话?作业交上来是要批地,当然要等老师和同学们有时间时,我现在也是一心多用,可以慢慢等着批!
回复

09-09 03:38沉言 回复  咏明
哈,梅姐这篇作业好,当时读时就很喜欢的,今天再读还是喜欢,感觉梅姐写什么都不费力,就像跟一个朋友在聊天说话,这点跟梁实秋一样的呢 :)
贝先生写他们家的猪,猫,鸭也都是好文章,沉言读了也都难忘!
回复

09-04 00:05老梅44
记得几十年前我三哥自学英文用的英汉词典是梁实秋所编。当时还奇怪坏人编的书竟然让用。
80年代梁实秋的丧礼好像是在西雅图,报纸登载,并载有政府特批其大女儿梁文茜(居北京)赴美(或赴台)奔丧,对梁的语气已大不一样。
在网上查得这样一段介绍(百度):
“他是国家社会党党员,否认文学有阶级性。早期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毛泽东也曾把他定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从1927年到1936年,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不幸逝世,对垒式论战也自然结束。但是,这场论战所产生的影响既深且远。它不因鲁梁论战的结束而结束。论战所产生的影响实体己超出鲁梁本身,论战性质也己逾越了文学范畴,其余波扩涟到后来年代,以至于今。抗战年间,发生在重庆的那场“与抗战无关”的论争,虽不能说与这场论战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关联。”
人家的学问是自有的,看不出是跟着谁跑而得到的位置,咋就成了““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
回复

09-04 09:56月明 回复 老梅44
看完散文后,又看了老梅的贴,更了解了作者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地位,更清楚了【按】中:【被毛泽东点名予以拒绝】的原由。用刀作为武器还是用刀削苹果,各人有各有的第一需要,“左翼”在文学界中太过霸道了。
回复

09-04 10:20老梅44 回复 月明
和左翼的笔战,而后又有毛主席给戴的帽子,可想而知后来不去台湾也不行了。有文章说,在台湾因为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曾遭到威胁。见新浪文章“写在梁实秋先生诞辰100周年”。
http://www.guoxue.com/www/xsxx/txt.asp?id=2962
回复

09-07 01:44沉言 回复 老梅44
比较起过去说句话能掉脑袋,现在封一个帖子真的该很感谢时代的进步了,生活越来越精彩了,还有什么不能让我们微笑面对的呢 :)
哈,梅姐总有高见解的推荐,沉言呢是先看梁的花边新闻,已经看的很深入了,他是个很多情的男人,一朵花,冰心说的没错呢,哈!
回复

09-07 02:16老梅44 回复 沉言
以下是刘老师在QQ里所谈的见解:
[所以,冰心说得好“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人、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人的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真能够点石成金。梁老就时这样。你看他写的雅舍小品,牵扯到方方面面,但都写得让人信服,写出精髓来了,这才是高手!
人有人、情、趣——写人容易,可简可繁,可死可活,但要写出情、趣是最难的。梁文的特点就是有情有趣。冰心用色、香、味来形容一个人和文章,可谓高论!]
回复

09-07 03:29沉言 回复 老梅44
谢谢梅姐和贝先生分享让沉言对冰心说的这句话“花有色、香、味,人有人、情、趣,”有了更多的理解,沉言也来贴个网上读到的“花边”资料,哈,不好意思沉言喜欢读花边消息沉言认为它们也是很有人、情、趣的呢 :)
几十年后当梁先生的小女代表父亲回大陆看望冰心带去父亲的一句话他没有变,冰心的回话她也没变,就这相互的“没变”对流交换了几十年的风雨人间情长啊!
回复

09-07 05:01老梅44 回复 沉言
两个没有变,是各自对心中那块净土的信守。
花边消息的确有更多的人、情、趣,现在的花边消息大多专指娱乐新闻,可信度不高,而这里的花边片断却从侧面补充了两位大师的形象。同为花边实有雅俗之分。
回复

09-07 07:09沉言 回复 老梅44
谢谢梅姐的鼓励,那沉言就再讲一段啦,在网上读了梁实秋的两段婚姻,一个是父母包办婚姻,一个是忘年恋,沉言跟欣赏第一个太太任劳任怨不为名不为利,第二个太太从资料上读虽然也很多赞美,但沉言总感到不确认,那本“秋的怀念”写的水平不高,无法跟梁先生的文采同台,让沉言读了感到遗憾!
回复

09-07 09:50 咏明 回复 沉言
所以前人说打开一本书就等于又走进一个世界。愿我们面前有更多更美的“世界”让我们一点点去品味,体验。
回复

09-07 10:15老梅44 回复 沉言
随沉言所引查得“梁实秋的两段婚姻”,欣赏敬慕第一任太太,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失为贤妻良母的典范。很意外那第二次婚姻,不能说不好,人性难以评论。话说回来,日子是每个人都有的私人领域,不需要观众。
“总感到不确认”,同感,说不清楚。
回复

09-07 10:23老梅44 回复 老梅44
“秋的怀念”,是后来太太写的?没找到。既然沉言评价不高不看也罢。哈。
回复

09-07 22:52沉言 回复 老梅44
“秋的怀念”很像是后来太太同意下另一个人写的,等我找到连接会贴给梅姐的,那里边有梁先生的情书可以认识到他对她的情深厚意不顾时俗的反对,这些是感人的!
回复

09-08 06:00沉言 回复 老梅44
找到“秋的怀念”,梅姐等空了再看吧,点击每个章节就能打开的
http://www.chinese001.com/wxsj/zgwx/xdwx/zjda/liangshiqiu/zjjn01.jsp
回复

09-08 06:03沉言 回复  咏明
贝先生说的好,一本书,一个世界,一个内心的世界比外在的世界还要大呢 :)
“让我们一点点去品味,体验。”,好的,好的!
回复

09-08 08:34老梅44 回复 沉言
多谢沉言,很多篇,已从后先看过“朋友眼中的韩菁清”。
不管外人怎样看,他们自己幸福是最主要的。
回复

09-08 08:36 咏明 回复 老梅44
在某些人看来,无阶级就是资产阶级,天经地易的!咱不懂这些,只看文章好坏,标准是能否感动人。能否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大跃进的一些吹牛诗,到是无产阶级的,有几首有价值?
自古炼铁是铁匠,如今木匠炼出钢,
太君见了伸舌头,美帝听见心发慌。
真不知谁心发慌了!
有位姑娘本姓钱,辨别钢水赛神仙,
要问炼过几年钢,前天来到转炉前。
钢水?铁水?
回复

09-08 09:21沉言 回复 老梅44
是的,感觉他们是幸福的,从能读到的资料来看,但读者总会有自己的猜测自己的想法,特别是沉言一个喜欢评头论足的人,哈,看到她说希望有个“三合一”的丈夫,她第一个泰国男人有钱,第二个菲律宾男人有才,第三个男人梁实秋有知识,但现实生活又是不可能这么十全十美,这样的话出现在书里让沉言感到她的浅薄 。。。
回复

09-08 12:35老梅44 回复  咏明
哈哈,不敢说了,怕把您又“关”起来!
回复

09-08 12:44老梅44 回复 沉言
是的,很敬佩一些老学者夫妇:傅雷夫妇,冰心夫妇,钱钟书夫妇,和一些老科学家都是学问夫人相伴。不过想到一点,这些有高学历的夫人大多是从年轻时相伴夫君一路走来,走出了成功的一生。到晚年再婚不必红袖添香伴读苦书,只需风花雪月浪漫黄昏,要求不同了。又跑题了打住吧。
回复

09-08 12:53 咏明 回复 老梅44
没事!我相信“领导”们还是有辨别好坏人的能力的。谁不发点牢骚?我更相信,这些伙计在回家以后对着老婆孩子,那牢骚发的没准比我们还历害呢!人是在对错误逐渐探讨中完善的,国家也是在碰壁多次中发展的,不敢让人说话只是一些“假大空”人的做法。一定不是中央的初衷。
回复

09-08 12:56老梅44 回复  咏明
虽是这样说,但是,,,还是,,,算了不说了!
回复

09-08 13:31沉言 回复 老梅44
梅姐说的好,沉言对风花雪月浪漫黄昏不反对的,沉言觉得他们俩的恋爱故事可以写一部很美的电影剧本,就是有点遗憾写书的人深度不够啊,不是说轻视明星什么的,有时书读的不够时说出的话就到达不了那个境界,沉言为她急啊 :)
回复

09-08 21:30老梅44 回复 沉言
“有时书读的不够时说出的话就到达不了那个境界,沉言为她急啊 :)”
建议他们来参加读书会!
回复

09-08 23:43沉言 回复 老梅44
哈哈,9494,贝先生读书会的朋友们个个强!
回复

09-08 22:00老梅44
第三段生理功能:
善忘:
目视茫茫:
两耳聋聩:
齿牙动摇:
以上描写各有精辟。
另有登高腿软,久坐腰酸,睡一夜浑身关节滞涩,而且睁着大眼睛等天亮。
回复

09-08 22:19 咏明 回复 老梅44
读名人文章要想学点什么就得像老梅这样学,虽然描写未必能达到人家的水平,但一定会有收获。哈,我给老梅出个题,看行不行吧?请你描写一下你家的小狗。要求是要有幽默感。【如近期美时间尽可过一阵再写】
回复

09-08 22:42 咏明 回复 老梅44
我也抽空来写,咱们互相评,这也许会进步得快点。
回复

09-08 21:55老梅44
第二段自己看自己的外观,曾经与现在的对比。
乌溜溜毛毵毵的头发:秃鹫
瓠犀一般的牙齿:熏得焦黄,裂着罅隙,七零八落的豁口
脸上的肉:七棱八瓣,无数雀斑排列有序如星座,像大熊,像天蝎
下巴颏儿底下的垂肉:空口袋,捏着一揪两层松皮久久不能恢复原状两道浓眉之间:有毫毛秀出,像是麦芒,又像是兔须
眼睛无端淌泪,眼角上还会分泌出一堆堆的桃胶凝聚
老与丑是不可分的,寿自管寿,丑还是丑。
回复

09-08 21:41老梅44
刘老师选的每一段都特有看头。先倒着看最后一段“老年”。
第一段写老人看环境对”你“的态度:人们越来越对“你”敬而有加;小孩子飞快窜高催你老。
我喜欢的词句:“簇拥着你”,“在你肘腋处狠狠的搀扶一把”,“杖乡杖国的高龄”,“怕你一跤跌下去,摔成好几截”。
回复

09-08 06:10月明风清
非常喜欢梁实秋的诸多文章,比如他的白猫王子,百看不厌,我不懂政治也无意懂政治。好在现在,不怎么政治的文学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了~
回复

09-08 08:22 咏明 回复 月明风清
欢迎月明凤清小妹来读书
回复

09-08 09:44月明风清 回复  咏明
哈哈哈我想去你家吃饺子~
回复

09-08 12:34 咏明 回复 月明风清
哈,快人快语!
回复

09-08 17:07月明风清 回复  咏明
你还没答应呢~
回复

09-08 21:07 咏明 回复 月明风清
有不远,随时可来。
回复

09-03 22:43新新美猴王
不管是谁,经刘老师介绍,顿时光芒四射。老师有点石成金之手。点铁,点铜,点银,都能成金。何况点金,更易成金。
回复

09-05 08:38 咏明 回复 新新美猴王
老师好,实不敢当。我们眼前摆着好多金子,不过有人指鹿为马,硬说是铜,还有人把它捂起来,不让它发光,让人视而不见。咱们一道来淘淘,淘多少算多少,多掏多得,少淘少得,仅此而已。唯望老师提供材料以把这小小读书会圆满起来。有时我想,一天光写,肚里那点东西都写干了,再不添点什么,真不行了!
回复

09-05 14:34新新美猴王 回复  咏明
人们说,周作人也很有特色。
回复

09-07 01:34沉言 回复  咏明
哈,那天就想跟猴王一起飘扬贝先生的,现在机会又来了,真的呢,贝先生特别适合当电视主持人,报纸杂志编辑人,我想一是因为贝先生见多识广,在心里已经有谱,二是特别懂人心,三是有幽默感 ,四是心明嘴快,五是人好  。。。:)
回复

09-07 09:45 咏明 回复 沉言
沉言夸奖人,实在让人爱听。比给我买二斤巧可力吃好受。只是,以后别再这样说了,一是不敢当得,二是该做的我尽量做好,你不夸我我也会做,不用鼓励。哈,同意吧!
回复

09-07 09:50沉言 回复  咏明
哈,沉言夸奖是真心的,沉言说的开心,贝先生听了开心,不就行了,没有别的目的啊,好吧,以后就不夸五条了,每次夸一条,同意了 :)
回复

09-07 16:25新新美猴王 回复  咏明
据马克吐温说,听到别人一句赞美的话,可以三个月不吃饭。还是多多赞美。又不是虚情假意。
回复

09-07 20:57 咏明 回复 新新美猴王
是啊,女人爱听人家说:你真美!【那些太丑的不算】男人爱听人说:你真有本事!【那些不够成的不算】只要别倒过来说。
回复

09-08 09:02 咏明 回复 新新美猴王
有机会以定读一下,他的作品我连一篇也没读过呢
回复

09-04 19:01曲中直
试解释人名及典故(七):
“江州司马泪湿青衫”----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作《琵琶行》诗,其末句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以“江州司马”指白居易。
回复

09-04 20:42 咏明 回复 曲中直
先生这些解释十分必要,比放在文中要好,一是比较祥细,二是哪点不懂或想知道来龙去脉,看“评论”中很现成方便了读者。只是让先生多劳了。
回复

09-07 01:55沉言 回复  咏明
谢谢曲先生点评,沉言读诗读书都不多,但特别喜欢《琵琶行》,看到梁先生在文章“老年”用之结尾,感动他把老年赋予了诗意!
“江州司马泪湿青衫之后,不是也还未能忘情于诗酒么?”
回复

09-07 10:04 咏明 回复 沉言
欢迎曲先生到沉言博客里去走走,谈论语,没有曲先生参与是个缺憾。
回复

09-07 22:56沉言 回复  咏明
是啊,是啊,欢迎,欢迎,沉言希望多向曲先生学习啊!
回复

09-03 17:59绿影
在文革中长大的人,总是受到很多误导。只记得在中学的时候,读到鲁迅的文章,鲁迅称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所以那时就以为他是坏人。直到后来,才有些明白不是这么回事。今天看了这些文章长知识了。原来他并非妖魔鬼怪,而是一位有见识、有才华的作家。看!他对“帘子脸”的刻画多么入木三分,今天我们身边还不乏这样的人!
回复

09-03 20:50 咏明 回复 绿影
“误导”说得真对,过去那些编教材的、写历史的,大多是缘于要“为政治服务”,因此不惜歪曲历史,所谓唯物“辨证”的一套做法就是让历史和事实为我所用。我们这一两代人所接受的正是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我们所见到的是鲁迅骂梁的话,但梁的反驳却有意无意不让你知道或不希望你知道。所以今天很有必要公平一些,看看人家到底是不是“走狗”,还认家一个本来面目。如今好多事都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我们学到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全靠***,蒋介**只打内战,如今又出于政治需要,不这样说了,电影、电视也都在不停地打自己过去的的嘴巴!今天,见一报导:湖北省发现一批遗骨,“遗骨为抗战时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将士遗骸,该地埋葬的数量至少有3000余具。媒体挖掘和曝光,六七十年前的那场中日两军惨烈的对峙和战争,也随着这些尸骨浮出历史。”又打过去一个耳光!真怪了,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利益竟然把历史随意乱写,这难道就是“政治”吗!庆幸的是,总算是这些过去遮遮盖盖的东西现在可以公开了。看来社会的进步不是一两个人或一两个政治团体所能阻止得了的。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说:鲁迅非“鲁迅”,梁实秋非“梁实秋”也许并不过分。
回复

09-03 21:59绿影 回复  咏明
是的,还有“抗美援朝”也非“抗美援朝”,我是这次从韩国导游嘴里才知道真相的,我觉得自己真是孤陋寡闻。
回复

09-03 22:15 咏明 回复 绿影
如果能到朝鲜看看一定感触更多。光听听草鲜电台的播音员的“口条”就让你不寒而栗!哈!夜郎的故事绝非杜撰。
回复

09-03 23:45老梅44 回复  咏明
历史只能打扮一时不能永远打扮,脸谱不论美化还是丑化,总会有洗净的时候。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古时一位在皇帝身边写史的臣子,不管皇帝的意见如实记载,杀了头。子继父职,不吸取教训仍然坚守父亲的职业信念如实记载,又遭杀头。后来情节忘记了,好像老皇帝死了,孙子如实写史才得以通过。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一篇中篇小说里一位学历史的主人公讲给妻子听的故事。
说到历史功过真相,有一本书对60年前那个翻江倒海的大时代里的几十个亲临者口述记录,字字有泪句句滴血!被禁。有文章介绍可以大概了解。又是题外话了。
http://new.21ccom.net/plus/view.php?aid=2424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cb818cc9f7a9f2d8
回复

09-04 11:45曲中直 回复 老梅44
写史臣子的事是这样的
《春秋》:“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太史书曰:“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后来对能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史实称“董狐笔”或“董狐直笔”,后人有“ 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的说法。
回复

09-05 03:47老梅44 回复 曲中直
文字不多,令人敬仰。但愿今日仍有董狐笔,书法不隐!
回复

09-07 01:58沉言 回复 老梅44
所以沉言会特别喜欢听听贝先生书社的朋友们怎么说,从古到今的聊,可以解释很多过去不解的事,多好啊!
回复

09-07 10:08 咏明 回复 沉言
沉言对读书的感觉,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不知沉言读过那段没有,如没读过【或忘了】有时间可看一下,看我说得对不对。
回复

09-07 22:54沉言 回复  咏明
哈,贝先生推荐的都是好东东,何况还推荐一个像沉言的人,那是一定要读的,空了就找来读,谢谢贝先生啦!
回复

09-04 08:53低能儿
感谢博主的介绍,使我见到了梁实秋的作品,初步了解了其人。
回复

09-07 02:04沉言 回复 低能儿
“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
特别佩服他用了40年的心血来翻译译莎士比亚作品,那些英文都难读懂的诗还要翻成中文,敬佩!
回复

09-07 08:20低能儿 回复 沉言
是值得敬佩。十四行诗翻译的很好。
回复

09-07 08:30沉言 回复 低能儿
可以请先生推荐几首吗,谢谢先!
回复

09-07 14:03 咏明 回复 低能儿
欢迎老哥到沉言那里去看看,那是个好去处。http://haidichenyan.blog.163.com/
回复

09-07 22:46沉言 回复  咏明
差点没看到贝先生发出的邀请,已经给先生发出邀请了,谢谢贝先生,也欢迎能先生到海底畅游 :)
回复

09-04 10:16月明
【人的脸大别为二种,一种是令人愉快的,一种是令人不愉快的。】,【丑一点,黑一点,下巴长一点,鼻梁塌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上面漾着充沛的活力,便能辐射出神奇的光彩,】------说得好!相由心生,放松心情、笑口常开、就是一张令人愉快的脸。祝大家心情好,脸上光彩照人。
回复

09-07 02:01沉言 回复 月明
是啊,再把脸上涂点浆糊一定能开心,谢谢月明的祝愿 :)
回复

09-07 22:14月明 回复 沉言
^_^
回复

09-04 16:20沉言
贝先生周末好,沉言细读了每篇文章,都很喜欢读,谢谢你的好推荐,沉言总结一下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是作者描述什么事都很有见解和想像,读了雅舍,下棋,脸谱,老年,每件事都能印在脑海里,当碰到类似的事时就会想起读过的书!
回复

09-04 16:29沉言 回复 沉言
每当想起读过的书,就会想起作者说的这些有趣的话,也就跟着思考起有趣的事,多想有趣的事就会很开心的,所以说读书使人快乐就是这个道理吧 !
回复

09-04 21:00 咏明 回复 沉言
我猜想有人写文章是绷着个马脸,一板正经,如道学先生,一字字推敲,这种人写出来的东西,“严肃凌人”。梁作正相反,我想他一定是摆杯茶,点根烟,悠悠然中信笔写来,或许边写边笑,边做怪相。所以他的文字充满幽默。不想因小见大,也没打算对时弊如何如何。写出来就为了了此心事,别的只留给读者去想。
看鲁迅和看梁实秋,我想这是最大不同处。
回复

09-07 01:48沉言 回复  咏明
谢谢贝先生智慧的回复,学习了,沉言写帖子也常常自己先笑个饱,幽默真的是个好东西,在梁先生的文章里常常能看到,你说的好啊!
回复

09-07 10:01 咏明 回复 沉言
哈,我一想到有些人本是个柿饼子脸非要绷成马脸,就要笑!,这种情况更多的见于官场。那些老爷们还真有这样的,对下“马脸”,对上“柿并脸”,变幻自如,再会点“巧言令色”就更“完美”了,直如马戏团的小丑。不信你对着镜子学一下,我想你一定学不上来,此乃绝技也!
回复

09-04 17:15曲中直
试解释人名及典故:
一、“米氏章法”----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
回复

09-07 02:10沉言 回复 曲中直
谢谢曲先生,你一到七的解释人名及典故沉言都读了,要当个好作家非要先读很多别人的书,要当个好读者也是一样啊,所以多读书是那么的必要,学习了!
回复

09-06 19:46绿影
又见此文,舒一口气。
以后我写评论要注意“和谐”,免得连累博主。
哇!气氛好紧张,风声鹤唳。
回复

09-06 23:28 咏明 回复 绿影
已非首次,见怪不怪了。咱这些人,岂有不和谐之理?偶有小小出格处,想网易负责朋友也会原谅。
回复

09-06 17:24曲中直
很高兴又见原文
才看了老梅的《对“屏蔽”的一点想法 》很感动。
此种事常有,我也有两篇被“屏蔽”,投诉两次不果。
回复

09-04 18:39曲中直
试解释人名及典故(六):
“西塞罗”-----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法学家。哲学家。做过律师,后当政,被政敌所杀。
“莎孚克利斯”----西方小说中的智者、
回复

09-04 18:03曲中直
试解释人名及典故(五):
“半老徐娘”-----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极美,妙龄一过,色衰,但她善化妆,浓妆艳抹后,风韵犹存。后世喻中年妇女美好者。
回复

09-04 17:50曲中直
试解释人名及典故(四):
“桓温看到他“种柳皆已十围”----桓温东晋谯国龙亢人,政治家,军事家,曾率军三次北伐。
回复

09-04 17:45曲中直
试解释人名及典故(三):
“永长不大的孩子潘彼得”-----苏格兰小说家詹姆斯·马修·巴利小说《彼得潘与温迪》中的人物,会飞又拒绝长大的顽皮孩子。
“杰克博士与海德先生”-----英国作家史蒂文生小说《化身博士》中的主人公,杰克博士喝了药,晚上就变成邪恶的海德先生四处做恶,白天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终日徘徊在善恶之间,灵魂的内疚和犯罪的快感不断冲突,令他饱受折磨。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
回复

09-04 17:18曲中直
试解释人名及典故(二):
“笠翁《闲情偶寄》”----李渔(1611—约1679),清初剧作家、戏剧理论家。 原名仙吕,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翁,谪凡,号觉世稗官。浙江兰溪人。幼时家贫,一度务家学圃,后曾携家庭戏班演出于江湖。著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无声戏》等。《闲情偶寄》是一本笔记体的散文,讲述人生吃、喝、玩、乐等各种闲情逸趣,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回复

09-04 16:10沉言
老年:“下巴颏儿底下的垂肉变成了空口袋,捏着一揪,两层松皮,久不能恢复原状。两道浓眉之间有毫毛秀出,像是麦芒,又像是兔须。”,非常独到的形容,作者在仔细分析老人的特征之后,总结说“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多么大气啊,它给人的提示是老的有气质,老的潇洒,老的有情调,“江州司马泪湿青衫之后,不是也还未能忘情于诗酒么?”!
回复

09-04 15:50沉言
脸谱:“假如,在可能范围之内,努力把脸上的筋肉松弛一下,嘴角上挂出一个微笑,自己费力不多,而给予人的快感甚大,可以使得这人生更值得留恋一些。”,哈,这个方法我也常试的,发现当把嘴角往上一翘挂出一个微笑时候自己的心会喜悦开来,“我还没见过一个孩子带着一副不得善终的脸,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很精辟,很仔细的分析,好文,喜欢读,谢谢贝先生推荐的好!
回复

09-04 15:38沉言
下棋:“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如果被对方所窘,便努力作出不介意状,因为既然不能积极地给对方以苦痛,只好消极地减少对方的乐趣。”,文章一开头就说了最不喜欢跟什么样的人下棋,结尾的时候是总结说要做那样的人,看,看他有多聪明啊 :)
回复

09-04 15:33沉言
雅舍:“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那么艰苦的环境他还能那么自我安慰,那么有风趣地记录下来,读了,感觉到了作者对生活的情调!好比说他谈到家具的摆设,“我是喜欢改变的”,“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很有趣,喜欢读!
回复

09-03 16:36沉言
"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又是一个勤奋绝顶智慧的作家,让人期待走近他!
回复

09-03 16:11沉言
冰心先生曾说过:“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人、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贝先生好,谢谢啦,又有好书读了,你的每个帖子的按都写的特别好,简练中主题明确,贝先生是出版商的文采啊,哈,读帖从后面读起,看到了冰心说的这段话很有趣,男人的一朵花会是什么样子啊 ?贝先生晚安,明天再来读这朵花啦 :)
回复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页脚
公司简介 -联系方法 -招聘信息 -客户服务 -相关法律 -博客风格 -手机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