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题诗的传奇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4:57:54

    大量的宫女在宫中地位低贱,因此所受的迫害和痛苦比妃嫔还要严重得多。她们常常会被加上莫名其妙的罪名,随便地被处死,生命如同草芥。
    
    宫嫔受皇帝宠幸应该是件好事了吧?也未必,可能也会是一场大祸。传奇小说集《绿窗新话》(作者皇都风月主人,生平不详)里有记载,越地(今浙江地区)向唐宣宗献上了一名美女,宣宗十分宠爱,数日内赏赐无数。有一天他忽然闷闷不乐,说:“明皇宠杨妃,天下至今未平,我岂敢忘!”左右奏言可以放还,宣宗却说:“放还我必思之,可赐鸩一杯。”这个可怜的宫嫔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毒死了。
    
    宣宗在唐朝十多位皇帝中还算是比较贤明的一位,历史上还有“小太宗”之称,他有感于唐明皇宠爱杨贵妃,以至天下纷乱,有所省悟,无疑应给予肯定,但是他出于狭隘、自私的心理,而将美女处死,这种残忍的行为令人愤慨。
    
    对于宫女们来说,即使性命保全,但是人生的幸福与她们无缘,从天真活泼、豆蔻年华的少女到两鬓斑白、步履迟缓的老人,她们生命的光彩在深宫中的煎熬中逐渐消失。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唐代的宫女为终身制,被发放出去只是帝王心血来潮时的临时行为。唐顺宗“出宫女三百人于安国寺,又出掖庭教坊女乐六百人于九仙门,召其亲族归之。”唐文宗曾经两次放出宫人,一次“内庭宫人非职掌者,放三千人,任从所适。”另一次“出宫人四百八十,送两街寺观安置。”与数万留在宫中的宫人相比,放出的只是一个零头。虽然如此,但也为历代史家好评。
    
    唐代诗人元稹的《行宫》诗中说: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的诗句以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宫女述说往事的口吻道出了她们心中的辛酸,以前气派辉煌的行宫现在变成了寂寞寥落的旧房子;以前美艳动人的宫女,现在都成了垂垂老矣的白头老妪,她们空守着破败的昔日豪宅,诉说着唐玄宗当年的故事……
    
    白居易在《上阳人》中对宫女的生活作了描写,其诗云:“……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大量的良家女子被置于后宫,受到森严的宫规约束和压制,受尽凄苦,人性起码的权利,遭到了无情的剥夺,加上帝王的暴虐淫威、后妃的妒忌欺凌,同辈的排挤倾轧,她们内心的苦楚非常人所能理解。
    
    因此当时很多宫女多以题诗寄情作为一种心理宣泄,以此打发凄凉和寂寞的愁苦时光,但能得到知音回赠,实属罕见,可以想象送出红叶诗的宫女当时得到酬诗后欣喜的心情,但更多的是痴痴地在御沟边等待,等啊等,日复一日,不知等了多少时日?到头来往往落空。至于要从中连结成一段“姻缘”,机会更是万分渺茫。
    
    《本事诗》中还有一段故事。唐天宝年间,玄宗命宫女裁制军衣,分赐边塞军卒。有一士兵于短袍中得诗一首,云: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重取后身缘。
    
    这显然是一首情诗,不仅深情款款,还要结缘来世。士兵看了后惶恐不安,隐匿不报,这可是杀头之罪!赶紧上报;主帅也不敢隐瞒,直奏朝廷。
    
    唐玄宗见诗写得不错,以诗遍示六宫,说:“此诗是谁所作?说出来,朕不加罪。”有一位宫女出来承认诗是自己所作,自言万死。玄宗起了怜悯之心,不仅没有怪罪,还降旨将她许配给那位得诗的士兵,并对那名宫女说:“我给你结今生缘。”边塞的士兵们为之感泣。
    
    这个故事缺乏普遍意义。这只是帝王一时兴起,他决不可能会想到后宫几万名宫女也应该结今生缘,将她们全数放出。
    
    当然,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宫女们也会以某种形式反抗。有一年正月望日,唐中宗和皇后微服出宫,在市上徜徉游览,让一批宫女陪同,一些宫女趁人多拥挤之际,悄悄溜走,史书上蔑称她们“皆淫奔不还”。一个个如鱼归江海,寻找自己的归宿去了。
    
    唐传奇中还有一则名叫《无双传》的故事,作者薛调,故事发生在唐德宗建中年间。官宦家小姐刘无双与书生王仙客自幼青梅竹马,因泾原兵变刘家受牵连,无双没籍为宫女。无双入宫后,被分派洒扫皇家陵园。王仙客得知消息,找到一位叫古洪的押衙,求他帮忙救出无双。古洪想出一个妙计,从茅山道士那儿弄来一种可以让人假死的药丸,然后派人乔装宦官前往皇陵,说是皇上有诏,赐毒药令无双自尽,无双吞下药丸顿时气绝身亡。接着,古洪以亲属名义,用百匹丝绢赎得无双的尸体,三天后药性退去,无双复活。王仙客携刘无双远走他乡,从此隐姓埋名,得以白头偕老。
    
    故事离奇曲折,富有艺术魅力。但结局处理过于离奇,因此后人怀疑虚构成分居多,只不过是表达写作者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
    
    唐代诗歌中的一些宫怨诗,大多出自宫外文人雅士的手笔,这些文人雅士的宫怨诗,缺乏亲身感受,只能代抒怨情,有的还是借题发挥,另有寓意。而这些红叶上的题诗由宫女们亲手写出,让人们直接听到了宫人向往自由、追求幸福的心声。
    
    不过在战乱时,这些女子的命运更为悲惨。
    
    唐朝后期宦官掌权,藩镇作乱,尤其是唐僖宗(862~888年)时期,兵荒马乱,更为黑暗。唐僖宗李俨,十二岁时即位,他从小由宦官田令孜服侍,李俨即位后称他为“阿父”。田令孜大权独揽,唆使皇帝玩耍淫乐,大肆挥霍,宦官们也乘机搜刮民财。
    
    乾符元年(874年),关东旱饥,州县继续催征勒索,爆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入长安,僖宗李俨逃亡成都,黄巢失败后,他于中和五年(885年)还京师。数月,即再奔凤翔,旋又走兴元(今陕西汉中东)后又返京,皇宫中的宫女有的遭到了黄巢军的凌辱,有的虽然逃出了京城,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唐僖宗回到长安后,痛斥那些来不及出逃以致成为黄巢姬妾的勋贵女子和宫嫔,“世受国恩,何为从贼?”这些女子中有位居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这样的回答理直气壮,掷地有声。
    
    作为帝国元首的唐僖宗和带兵的将帅,这些大男人只顾自己逃命,却责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不能以死相拼,保全贞节,这是什么逻辑?连欧阳修所著的《新唐书》也对僖宗评论说,“其本始不正,欲以正天下,其可得乎?”
    
    对这位女子义正词严的反驳,混账透顶的唐僖宗却根本不予理会,“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人争与之酒,其余皆悲怖昏醉,居首者独不饮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见《资治通鉴》)
    
    这种人为的悲剧让凡是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洒泪,当时“人争与之酒”,显示出民间百姓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以这种方式,对这些苦命女子给予了充分的怜惜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