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可以解决科学难题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46:06

微博可以解决科学难题吗?

(2010-12-07 09:53:22)转载 标签:

杂谈

      

    

       如果说当今科学处在一个繁荣时代,估计不会有很多人持异议。如果说当今科学处在一个黄金时代,说不准有人会问含金量了。

       什么是黄金时代?如果我说是个伟人辈出、百家争鸣的时代,也许不会有太大争议,但接踵而至的问题是:什么是伟人?五十家争鸣可不可以?可见,世界上很多的争论是因为标准不同,而不是事实或逻辑上有差异。

       其实,当今科学叫神马时代,就像给一个新生儿起名字一样,不是本质问题。本质问题是科学现在处在一个特别的萌动期,表面的繁荣后隐藏着不少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待解决的问题比已解决的难,而且难度往往是非线性性地增长,就像逼近光速的飞船,越往后耗能越大。虽然资金比例不完全反映问题的难度,我们不妨看一个比较:2008年建成的欧洲大型强子碰撞机耗资100亿美元,而上世纪30年代恩斯特·劳伦斯发明的回旋加速器的原型,只花了他25美元,相当于现在的300美元。与此对比的,是人本身的智力没有什么长进。看看亚里斯多德、笛卡尔、康德等人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个人的思辨能力不必前人高明,增加的是知识累积,和大众教育程度的提高。用基本不变的智力去解决难了许多倍的问题,自然会减慢重大科学成果出现的速度。

       第二个问题是知识积累形成的信息爆炸。人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早已跟不上信息的增长速度,导致专业愈分愈细,科学家的视野愈来愈狭窄。我们不妨看看一般科学家的阅读习惯:如果我把上一个月读过的东西列个清单,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是本学科杂志最新论文,基本没有科学大师历史性的经典。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成了细节的奴隶,失去了知识的制高点。这并非科学家的自愿选择,是求生存的必然。一个人可以把爱因斯坦的文章倒背如流,对他的思维方式了如指掌,但同时也可以一篇文章也发表不了,也就无法在科学界生存下去。这就是科学的尴尬局面:『本学科杂志最新论文』成了必读,科学巨匠的经典著作可以一无所知。但这两者之间,谁更代表科学?

       第三个问题,科学是否变得比过去保守了?让我们试着考虑下面的假想问题:假如哥白尼生活在今天,他能推翻一个统治科学一千多年的学说吗?不假思索地,我们可能会说:当然。现代科技手段如此发达,做做实验不就行了?然而,假设我们现在和哥白尼当年一样,没有充足的实验手段去验证,但想推翻流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可能吗?你对这一假想问题的回答,代表了你对当代科学保守度的定位。

       纵观一下历史,科学黄金时代往往和科学天才的出现联系在一起,但这中间的因果有争论,是天才产生时代,还是时代产生天才?我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 这是我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谋而合』的少数几个地方。从概率上看,当人口数量足够大时,具有天才智商的人应该随时都有,能不能脱颖而出,是时代的函数,特别是时代对科学的需要和态度。

       我们这个时代会出哥白尼、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吗? 综合以上因素,我个人觉得很难,但这不表示科学不会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

         现代科学相对于过去的优势,是从业的科学工作者和公共科学开支的大幅增加。怎样组织好这些资源,是科学进步的重大课题,特别是怎样创立科学家联系互动的新模式。科学界现在的交流手段,还是十七世纪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遗留下来的学会模式。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这种『少对少』的交流模式已有力不从心之感。当一个科学家有限的阅读时间,都花在『本学科杂志最新论文』上,自然就没有时间对科学进行全局性的关注。

      比如说我有心,也有时间去了解一下生命科学最新动态,也知道权威王教授可以求教,但王教授有时间在了解『本学科杂志最新论文』之暇,接受一个外行好奇者的询问吗?如果世界上有1000个我这样的人,他肯定是没有时间的。

      在网络『横行』的今天,隔行、甚至同行的科学家,因为时间有限反而比前辈更少沟通,不仅是对现实的讽刺,更是一个必须改变的现实。

      很显然,我对当代科学面临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供科学界的同行和关心科学的朋友参考。

      从九月份开始,我在新浪开了一个微博,想了解一下这个『新生事物』,并认识尽量多的朋友。开始我和很多科学界的朋友一样,觉得微博的用途主要是追星,后来发现它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工具和舆论工具。慢慢地,我开始想是否可以把微博变成一个供科学讨论用的交流和互动工具。

         很多人知道微博这个模式来自美国的Twitter,但中文微博的信息量比Twitter大3-4倍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刚刚结束的新浪微小说活动,收到了几十万件投稿,中间不乏佳作,可见微言大义,是可以在140字符里实现的。再者,微博的简约作用,迫使我们放弃『科学八股』的文风,未尝不是一剂良药,方便把科学的精髓呈现出来。

      试想,不同领域的1000个『王教授』用实名开微博,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立即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传统学会制的藩篱被打破,一个新型跨学科的科学模式,会『民主自发』,而不是『长官意志』地形成。

      这个新型的空间:1)可以让关心科学的大众看到科学家的真实风貌,科学讨论的过程,和最新的科学信息。2)给时间有限的科学家一个快速通道,了解姐妹学科的发展情况,并相互汲取营养。3)给同行一个更强有力的讨论平台,建立『多对多』、实时、和多媒体的交流门户。

         反之,如果科学家不去发掘微博的交流潜力,坚持优良的革命传统,每天上下班提着两把菜刀闹革命,那么我前面关于科学是否保守的问题,不用麻烦哥白尼就不证自明。试问,一个接受新生事物比社会还慢的科学,怎么可能领导社会的发展?

       正道人士常批评网络世界谈波过多。波的英语是bosom,bosom的妹妹是boson,也就是欧洲100亿美元的强子对撞机要找的美人玻色子。如果科学家不上微博讲妹妹,怎能怨形形色色的扩胸专家讲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