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公务员热”是政府权力畸形膨胀的产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36:37

秋风:“公务员热”是政府权力畸形膨胀的产物

2010年12月07日 07:23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王兴康:激励人们分享蛋糕的国考热该冷冷了

梁江涛:国考就是挤破头抢着进“弱势群体”吗

早报特约评论员 秋风

近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十分火爆,舆论颇多负面议论,比如有人说,“公务员热”会阻碍中国发展。对此,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辩解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就是给所有人以公平竞争的机会,确保把优秀的人才招进国家机关,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这只会促进国家的发展,何谈阻碍中国发展呢?

我们认为,这样的辩解站不住脚。

暂且不论歧视之嫌,让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在智力、能力上确实存在差异。那么可以说,在几乎所有国家,最优秀的人才大体上不在政府机关,而在政府之外。这样的事实其实可以转换成一个关于社会治理的规范性命题:一个治理优良的国家,最优秀的人不应当全在政府机关,而应当在社会各个领域中。这应是社会成员能力的合理配置原则。

一个国家要维持其繁荣,要向前发展,就需要生产财富,需要教育、科学、学术等事业。它们就是繁荣与发展本身。如果国家是个生命体,它们就在生产和输送营养。一个国家要想肌体健康、健壮,就需要其社会中最优秀的成员从事这类创造性、生产性活动。

这类创造性、生产性活动要顺利进行,需要很多条件。这包括有一个有管理能力的政府。政府可以执行正当行为规则体系,这有助于维持和平的社会秩序,从而可以降低人们进行合作、交易的成本,提高人们从事创造性、生产性活动的效率。

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个国家的身体来说,社会成员的创造性、生产型活动才是生命之本。归根到底,政府不能够创造、生产国家这个生命体维持其生存、发育所必需的一些东西:比如,它不能生产出汽车、电脑,也不能生产出小麦、大豆。政府的作用只能体现为向从事创造性、生产性活动的人们提供必要的、恰当的服务。

从这个角度上看,政府不全需要一流人材。一流人材的特征就是具有较高创造性,而从事创造性、生产性活动恰恰就需要创造性。这样的人进入创造性、生产性领域,不仅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也可以增进社会的利益,健壮国家这个生命体。至于政府官员的活动,在正常情况下,不过是在法律和给定的制度之下按部就班。从事这样的工作,很多时候不需要创造性,用不着具有创造性的人承担这样的工作。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不少优秀人士脱离权力领域,转向商业、文化等领域,从而有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繁荣,尽管政府一枝独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新世纪[26.43 2.32%]以来又出现了明显的逆转,日趋严重的“公务员热”显示,社会上最有才能的人再度迷恋政府。

这样的趋势与经济领域的“国进民退”互为表里。这两种现象其实都意味着,社会成员从事创造性、生产性活动的成本在上升,空间在缩小。或许可以推论,国家这个生命体所能获得的真正有益的营养,近些年来正在减少。而妨碍了这些营养的生产,截流、汲取了这些营养物的人,正是部分政府官员。也正是这一事实,推动了高烧不退的“公务员热”。

换言之,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务员热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人们也早就敏锐地知道了这个现实:部分官员可以滥用权力,获取巨大个人利益。比较各个行业,公务员的名义工资绝不算高。那么,人们何以狂热地报考公务员,甚至不惜花费巨资成为公务员或寻求升迁?显然是为了获得名义工资之外的金钱或实物收入,这其中既有因制度不健全而获得的灰色收入,也有践踏制度而获得的黑色收入。

当然,部分官员之所以能够这样做,皆因为政府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监督。古往今来,当政府权力未得到有效约束的时候,权力给个人带来的利益就会超出其他领域,大量优秀人士就会涌入政府,从而对社会的创造性、生产性活动产生挤出效应。更进一步,这个时候,进入政府的人越优秀,权力败坏的程度可能就越严重。因为,在权力不受制约的时候,官员们的聪明才智不会用于服务社会,而会大量用于为个人寻租。也就是说,它有可能对社会中勉强维持的创造性、生产性活动造成妨碍、伤害。“公务员热”的另一面一定是,公务员偏离其服务社会的本分。

因此,“公务员热”是政府权力畸形膨胀的产物,从而让国家这个生命体的生命力枯萎。因此,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国家,“公务员热”都清楚表明:国家病了。明智的态度是赶紧医治。如果讳疾忌医,甚至把局部的畸形膨胀当成身体健壮的表征,病情只会加深,以至于病入膏肓。

(作者系北京学者)

“国考热”背后的“公务员生态”变迁

2010年12月07日 00:46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祝乃娟

12月5日,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共科目笔试开考,141万人将角逐1.6万个公务员岗位,平均录取比例为88∶1。据估算,近7年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人数暴涨了16倍。

公务员职位所附加的优厚福利以及手中握有的大大小小的公权力,令它成为社会普遍追逐的对象。一种普遍的见解是,公权力向自由经济领域的渗透和僭越,击碎了平民子弟“知识改变命运”的白领梦。也许,公务员考试热正体现着“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中国特色的现实。假如能够通过有限的知识以及公务员考试跻身公务员行列,那么命运将会改变。在这里,人们之所以去热追公务员考试,正是因为有所谓的“命运改变”的预期。

人们努力想考取公务员就暗示了公务员在这个社会中的特殊性,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网络,随处可见的是,权力滥用以及用权力对社会进行威慑的行为,公务员们,本是这个社会的精英群体,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对整个社会形成了负面的示范效应,一个社会的精英群体对社会形成的正负面效应都是比其他群体要大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公务员更多是人民公仆的形象,工资平平是他们的特征之一,因此那时社会上羡慕的是那些通过自己的劳动、企业家精神以及创造力下海掘金的人;而在如今以调整先富策略以共富为主要目标的年代,公务员职位受到热捧,这不得不令人深思政府权力的膨胀以及公务员权力的不加限制。

在这些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群中,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人,一是本身就是公务员后代,父辈希望子女能够继续留在这个体系中,或者不是父母而是亲戚是公务员,可以在面试部分使力;二是那些身世平淡无奇的子弟,无论家境贫寒还是殷实,近年来的社会现实让他们嗅到了公务员这个职位所散发的种种不寻常。对于第一类人而言,他们已经处于某一阶层,当公务员只是顺理成章地留在该阶层;而对于第二类人来说,他们无非就是想通过公务员的职位来进入到一个特殊阶层,从而实现他们的社会流动。但是,公务员考试的受热捧,显示了社会流动渠道的匮乏以及困难,穷二代的社会地位似乎通过其他有创造力的方式很难改变,除非学而优则仕,在收入分配改革未能取得更大进展之时,社会没有提供其他太多途径去让人们尤其是穷人改变自己的命运,穷二代只能寄希望于通过公务员考试这个较为开放的平台实现自己的晋级。

但是,假如这一社会趋势继续延续下去,那么将会更加妨碍社会创新以及制衡权力。须知,人们在不同的位阶会有不同的立场。假如他作为平民百姓,他可能会热情地监督权力,但是假如他作为公务员群体的一员,那么他可能会成为维护这个群体的人。所以,一旦社会较为优秀的年轻人都选择进入公务员序列,那么社会上创新性的行为就无从谈起,或者说缺乏根基。并且,这些人又可能会成为制衡权力的阻力。

中国依然是一种身份制社会,比如户口、公务员、军车等附加的特殊含量,让社会对其不得不趋之若鹜,尽管随着户口制度的逐步改革,社会在逐步趋向平等,但是人们对于公务员的热追依然是一种不令人乐观的趋势。

近日,为缓解政府赤字压力,美国总统奥巴马提议冻结联邦公务员工资,据白宫官员说,这项提议涵盖所有联邦政府文职雇员,包括国防部雇员,但军职人员除外。这项薪资“冻结”计划有望未来两年节省开支50亿美元,未来5年节省280亿美元,未来10年节省超过600亿美元。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是政治作秀和无稽之谈,但是这种动议能够提出也证明了他们公务员制度所具有的某种弹性。英国首相也于近段时间调查了英国公务员的收入,认为其收入可能比社会其他职位的收入高,试图探讨这是否合理。

中国的公务员改革应该与政府转型一起推进,不应该因为经济复苏的要务而止步不前。在本世纪初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公务员改革被多次提及,很多学者研究公务员数量以及机构膨胀,对政府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决策根据,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经济复苏成为第一要务,多项改革都得为此服务。尽管在此时机推进政府转型是较为痛苦的,但是,如果要抚平社会裂痕以及经济持续发展,政府转型是一项必经之路,而其中,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也就证明公务员群体需要成为一个服务型群体,而不是一个有特殊附加值的群体,这要求政府解决三公消费问题、加大财政预算透明度,并真正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