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纯:神奇爱尔兰 为何不堪一击-评论频道-和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28:55

丁纯:神奇爱尔兰 为何不堪一击

2010年12月07日07:42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作者:支玲琳 丁纯 欢迎发表评论0 字号:

  ●无论是美国金融危机,还是一连串的欧洲债务危机都提醒我们:不管采用哪种发展模式,秉持创新基础上的全面包容、平衡、适度的中庸之道才是最好且可持续的模式。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宾:丁纯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支玲琳:从曾经的 “欧洲乞丐”到后来的“人均最富国”,再到如今成为在欧洲债务危机中倒下的第二个欧元区国家,爱尔兰现在备受关注——又一个经济神话破灭了。我们不禁要问:既然爱尔兰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已经打下了坚实经济基础,并且危机爆发前,各项财务指标也都不坏,为何在危机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呢?

  丁纯:爱尔兰的问题,表面上看是经济高速发展后,房地产过度膨胀,形成泡沫,金融危机捅破泡沫并直击国内的五大银行,导致了金融系统的暂时休克,国家被迫出手而受累,衍变成主权债务危机。尽管经济学上常说“small is beautiful”(小的是美好的),但小同时也易受伤。爱尔兰经济体量不大,又大量吸引外资,因此终被金融危机一剑封喉。此情形有点类似心肌梗塞,被击中了心脏命门(金融部门),其他肌体功能再好也于事无补。但如果“抢救”及时,恢复起来我认为也并非难事。

  爱尔兰债务危机发生前,诸项经济指标,包括财政赤字、公债比例在内均属正常,似无先期预警,它的轰然坠地可谓事发突然。要论宏观基本面、经济结构、复苏能力,其状况要比年初的希腊好太多。它不像希腊,国内有一堆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如隐瞒债务、产业结构单一、效率低、灰色经济比重大、福利制度拖累等。爱尔兰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但其背后实质却是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隐忧其实早在其连续数十年的增长、暴富,陶醉于被誉为“凯特尔之虎”之时已经埋下。“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现在,金融危机令爱尔兰为其高歌猛进时的过度乐观付出了代价。

  支玲琳:作为事后诸葛,很多人喜欢举这个例子,当爱尔兰新建了8万栋房屋的时候,同期英国只造了1.6万栋,以此说明爱尔兰房地产泡沫为未来危机埋下伏笔。但作为一个后发新富国家,在国民财富增长以后,对房地产,乃至其他金融资产产生需求不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丁纯:自从1973年加入欧共体,爱尔兰充分利用欧洲结构基金、聚合基金提供的援助,加上国内政策审时度势,借用低税率等举措大量吸引包括北美在内的外来投资,软件、生化等产业成为增长翘楚,使其从农业为主的后进生一下子变成了现代经济优等生。

  在经历最初的高速发展后,爱尔兰未来选择何种道路和模式,成为考题。于是,近10年间,其房地产在GDP占比从5%增至10%,大量吸收就业,成为支柱产业。爱尔兰之所以把大量流动性注入房地产中,一方面,由于前期发展的财富效应,房地产需求倍增。加上IT产业泡沫破裂后,曾经引领其健康增长的软件业等风光不再,缺乏产出比高,又可以坚实引领发展的产业,房地产成为投资新宠。另一方面,受美国模式的吸引。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莱茵模式”,奉社会市场经济为圭臬,即市场经济主导下,关注社会公正、注重社会保障、劳资和谐。另一种则是以英美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该模式青睐少政府干预、放松监管、鼓励自由竞争和资本流动。前者擅长经济、社会平衡而创新不足,后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激励、财富积聚却易带来发展失衡。

  在过去数十年以信息为主导产业和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全球化进程中,美国IT产业引领全球经济发展,不断创造财富神话,令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成为多创新、高效率、快增长、财富积聚的代名词,不仅对爱尔兰,而且对整个欧洲也都产生了非常强的吸引力,向美国体制模式看齐成为时尚。于是一时间,宏观上,金融、房地产成为增长热点;微观上,企业经营美国化,许多美国CEO被欧洲企业邀请执掌山门。一句话,被房地产和金融业炫目发展所麻痹,忽视和放松了金融监管和房地产过热防范。

  支玲琳:作为一个曾经后发国家,爱尔兰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而且它也提醒世人:即便上一刻,实体经济还在欣欣向荣,下一刻,危机也有可能一触即发。

  丁纯:从长远发展来看,在实现了初步经济积累,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后,选择何种增长道路和模式、绕开 “增长的陷阱”至关重要。无论是美国金融危机,还是一连串的欧洲债务危机都提醒我们:不管采用哪种发展模式,秉持创新基础上的全面包容、平衡、适度的中庸之道才是最好且可持续的模式,对小国尤其如此。深陷此轮金融危机的美国、冰岛、爱尔兰等,均为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主角和粉丝,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金融、房产业过度扩张等问题。

  具体来说,当财富效应推动房地产、金融产业“形势一片大好”时,一定要保持小心谨慎。爱尔兰债务危机提醒我们,即使在整体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也一刻不能放松对金融的监管,因为金融行业是命脉。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国家在金融危机面前,只能被绑架的原因。因为不救不行,否则损失的将是全体国民的福利。

  在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深陷泥潭之时,金砖四国、灵猫六国等新兴经济体岿然不动,俨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但综观新兴经济体,发展大多还处在 “现代化补课”阶段,还没有实现创新型、结构升级式的内生发展。要知道,一匹好马中程跑时,速度可能比一列火车启动时的初速要快,在短时间里,甚至超过火车。但从长期来讲,孰慢孰快,不言而喻。严苛地说,我们目前的成就、过去数十年所积累的财富,只是 “量的体现”,而非“质的升华”,现在还远非陶醉的时候。

  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实体经济主导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爱尔兰的债务危机再次告诉我们:推动创新、选好道路、加速结构转型,对实现一个国家的包容性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