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2:12:03

课例《寓言二则》(自相矛盾)评析

铁十一小 徐学玲

视频:寓言二则 视频:寓言二则点评

记得维果斯基曾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只有让词语动起来,它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将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刘 老师在教学《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语归类——强化字词积累

教学词语环节, 刘老师分别出示了“矛”、“ 盾”(两个表示古代兵器的词语),“锐利”、“坚固”(用来形容兵器特性的词语),“夸口”、“哑口无言”(用来表现人物的词语)三组词语, 在教学中, 刘老师分别出示之后,引导学生准确认读,并分别了解其词义。此种方式巧妙渗透了词语的归类,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与积累,并集中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一举多得。

二、借助词语——串联了解课文内容

刘 老师在分别出示了“矛”、“ 盾”,“锐利”、“坚固”,“夸口”、“哑口无言”三组词语,并进行处理之后, 抓住契机,顺势而导,提出了一个更贴近文本内容的语言训练要求: 运用这些词语说一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以此 导读整篇课文,使词语回归课文,浑然一体,课堂由词语学习很自然就过渡到了课文的学习感悟中,两 “环 ”就这样紧扣在一起,让人浑然不觉 ……这其实是通过词语串联课文内容更为生动的落实,学生在表述中不仅进一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还把握了文章的叙述线索,为下一 “环 ”的学习活动的展开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与衔接。同时练习了词语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词语的理解。

 

此处教学有层次、有梯度,设计巧妙,让词语活了起来,起到了指引学生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训练语文基本能力 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字词教学也使得整个课堂变得灵动而丰厚起来。

三、借助资料——激发学习字词的兴趣

“自相矛盾”这个成语中的“矛”和“盾”是学生理解成语的关键。刚刚接触两个字时,学生直接看书下注释就能了解,但印象不深,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也都没有见过“矛”和“盾”,所以课上, 刘老师让学生先看注释,激活前知,再通过展示图片以及文字的演变过程来深化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和更强的求知欲,最后再把他们放回成语中,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其实,字词发展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因此,真正的字词教学应该是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各种文化对话的过程。 刘老师在课上出示 “矛”和 “盾 ”字的演变过程,就很好地向学生展示了汉字造字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趣味性。同时 给学生以新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单调沉闷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枯燥无味的词语学习也变得趣味盎然。

四、创设情景——强化字词理解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有些词语具有模糊性、意会性,很难一下作出全面、准确的解释,如果我们能根据词语的特点,把它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导学生悟真义,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 刘老师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了 “自相矛盾 ”本义的基础上 ,又引导学生结合文句(人物说的两句话)和语境进一步感悟了 “自相矛盾” 的含义,理解其深刻的寓意。 并通过引入图片资料丰富学生对词语的认知,那五花八门的“盾”, 使学生兴趣倍增,“盾”这个词在学生的头脑里也更加鲜活起来。 之后再把它放回句子中, 并在进一步的感悟中,不断地逼近对文本语言的深层 “触摸 ”, 使学生对内容和意思有了更好的感悟。 至此 ,通过本义和文中义的相互验证和诠释 ,学生也就能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 “自相矛盾 ”的词义了 ,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达到了 “内行看门道 ”的阅读境界。

显然,这里的字词教学已经深入学生的精神领域,经过几个来回,有力地唤起了学生对词语的感觉,这样的词语教学才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最后让学生演一演 ,目的是学以致用 ,切实地把识字析词、阅读理解、写作训练三者融为一体 ,凸显语文教学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