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丁山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16:19

[推荐]主题阅读——端午节

[ 2009-5-29 11:07:00 | By: hjjboyqs1126 ]

引言: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 这是一道丰盛的端午大餐:那高邮的咸鸭蛋,质细油多,口感极佳;还有那苦艾煎的水煮的蛋,虽有些苦却颇具特色;尤其是那个端午节发生的亲情故事,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怦然心动!

 

端午的鸭蛋

文/汪曾祺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小中见大  妙笔生花

——赏析《端午节的鸭蛋》的选材

汪曾祺大师笔下的这篇散文选材颇有特色,可谓小中见大,妙笔生花,蕴含着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选择。 

家乡的端午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诸多风俗,而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却情有独钟。作者谈端午的风俗由面及点,最后定位在咸鸭蛋上,不仅因为家乡的咸鸭蛋质细油多,味道极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咸鸭蛋也寄托着作者对生活的怀想。本文没有选择重大的事件来写,而是选择了"普通"的鸭蛋,并从中发现了情趣,发现了诗意,领略到了生活的滋味。这样,小中见大,赋予普通的生活以新意和情趣,增加了文章内容的可读性。

 

端午的苦艾蛋

文/孙佳

对于端午节,我有着久远的回忆和感悟。

家乡风俗,端午这天,除了家家吃粽子外,还要在门前摆放苦艾,孩子们把艾叶编在发辫里,佩在衣襟上,用艾烧水洗浴。我小时候除了盼过年,大概就是盼中秋和端午了。年和中秋不必说,盼端午是因为这一天可以吃到一个整鸡蛋,粽子倒不是很稀罕的。那时家里生计艰难,平常难得有机会吃到一个整蛋。

在端午来临之前,我就开始想象那可爱的蛋的样子。我可以尽情地把玩够了再慢慢品尝它。然而我热切地等待总是遭遇失望———不是得不到那个期望已久的蛋,而是,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蛋是要用苦艾煎的水煮的!

我每每捧着那个苦味的鸡蛋懊丧地想,我等了这么久,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既然给我鸡蛋,为什么要在苦水里泡?那苦苦的滋味里包裹的却又是我一心向往的东西!

以后的端午节我总是央求母亲不要用艾煮鸡蛋,母亲总是安慰我说:“苦是苦,对身体有好处的。你细品品,苦里面也有清香呢!”

长大以后,我发现苦也别有滋味,苦味的蔬菜和饮品对人体往往大有裨益。细想起来,觉得人生路上时时会遇到那苦味的鸡蛋。从懵懂少年到生命旅途中淡泊的行者,曾经有过多少梦想和期待!可是费尽了心力得来的未必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身体的疲累和内心的焦躁无不是生命的苦,有谁可以逃避?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在期待中努力,我一天天成长;从失望中找寻新的方向,我也一年比一年成熟了。

这时,我才明白,母亲说的“苦里面也有清香呢”,包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赏析《端午的苦艾蛋》的主题思想

这是一篇简短而不失优美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的笔触,借端午的苦艾蛋,用母亲之口表达了苦艾蛋“苦里面也有清香”的主题。

首先,作者写到小时候家里生计艰难,除了盼过年,大概就是盼中秋和端午了。而盼端午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一天可以吃到一个整鸡蛋。热切地等待盼到的却是用苦艾煎的水煮的苦味的鸡蛋!而母亲总是安慰失望的我“苦是苦,对身体有好处的。你细品品,苦里面也有清香呢”。

然后作者又写长大后才了解母亲这番话的深意,才明白苦不仅是无法逃避,还别有滋味,苦味的蔬菜和饮品对人体往往大有裨益。大凡成功人士,又有谁没有经历过人生之苦呢?身体的疲累和内心的焦躁这些人生中所遭遇的苦,对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磨砺?文章卒章显志,揭示出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甘与苦就是这样相依相生,相辅相成。

 

 

端午节

文/曾苗祥

 那一年刚过了春节,母亲的话就消灭的我们的余兴:没米了。父亲无言。嘴上的旱烟管衔着红点,闪闪灭灭。末了,旱烟管在虎口上一碰,红点“滋”的一声在水中散成了一朵烟花。父亲背一副麻绳,扯上扁担,宽厚的嘴唇禁闭着,望了我们兄弟仨一眼,走出了家门。

母亲一阵风似的追了出去,很久很久,直到看不见父亲的背影,才慢慢地转过身走回屋里,一双眼睛红肿红肿的。

开头,母亲还能从张婶李嫂那借来一升半米,大米和着野菜煮,碗里荡出另个我,一动,它就颤悠悠的。以后,野菜就独霸天下了。

张书记的儿子小凌是我的同学,身上挤着的是调皮捣蛋的肥肉,双眼的位儿都让它们霸占了许多。他的母亲很疼他,每天几次在楼上长一声短一声地呼唤他吃这吃那。去年的端午节,我听着小凌的母亲呼唤他吃粽子,喉咙直痒,我们家只熬了一锅比平常稠了一些的米饭,就问母亲:我们干吗不包粽子呢?我们也包吧,妈!

父亲把眼睛瞪得老大,端起饭碗正要吃饭的母亲又把饭碗放下,我吃了饭,走进母亲的房里,她斜躺在床上,双眼吊着泪,拉过我的手抚摩着我的脸,声音很小很小,我听来却像炸雷:明年我们也包粽子!

母亲真的开始在裹粽子了,我们兄弟仨就忙着抬水、烧火,高兴得就没法形容了。

包好了,母亲将粽子一个个数着放下了锅,刚好三十五个,一阵旺火猛攻,粽子烧好了。

这时候父亲竟回来了,他一脸的黝黑,背又驼下去了许多。母亲很高兴地接过父亲手中的扁担,边为他打水边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我也为你包了五个粽子哩。

粽子?我们也敢吃粽子?父亲望见了挂在墙上很神气的粽子,沉下脸来:我干十天苦力还赚不来这么多的粽子,这是官家的排场,我们一下子就吃了我半个月的血汗钱!

我很少看到父亲生这么大的气,他抖着胡子,一步跳到母亲的身旁,“啪”地一掌印在母亲的嘴上:你也变得贪吃起来?

母亲捂住涨得通红的脸,正想说什么,蓦地一个女人的声音得意洋洋地从墙门缝隙透了进来,挑拨得房里嗡嗡作响应:“小凌,粽子熟了,快来吃呀!”

母亲忘了一切,一下子年轻起来,对我说:快,把门打开。

我听话地去开了门,母亲用双手围成喇叭状,连叫着我们兄弟仨的名字:“来呀,粽子煮熟,快来吃粽子啰!”我从没听到过母亲的叫声会如此洪亮。

她笑了,满是皱纹的脸笑得灿烂照人。

父亲又扛着扁担走了,母亲在他简单的行李里塞进了五个粽子。

我先后吃了十个粽子。

我问二弟,二弟说:“我吃了十个。”

三弟歪着头,用两只手比画着,两腮一鼓一鼓地笑:我总共也了十个。

 

细节见真情   平凡见伟大

——赏析《端午节》中的母亲形象

小说通过淡淡的叙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穷人家的母亲善良以及对孩子和丈夫的爱。

母亲善良而又宽容。“母亲一阵风追了出去,很久很久,直到看不见父亲的背影,才慢慢地转过身回屋里,一双眼睛红肿红肿的”。此处细节表现了母亲痛苦和无奈的心理。为了孩子包粽子遭误会并挨了父亲打的母亲没有责怪父亲,而是往他的行李塞进五个粽子。母亲独有的善良、宽容的人格在这一细节中升华。

母亲慈爱而又伟大。家里太穷孩子吃不上粽子,但为了孩子,母亲作出了惊人的决定:明年我们也包粽子! 挨打后的母亲听到书记的妻子在叫小凌吃粽子时,她什么都不顾了,也大声地喊孩子吃粽子,每个孩子都吃了十个,母亲却一个都舍不得吃。平凡小事却尽现一个母亲对孩子疼爱! 
诺丁山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 箫羌教育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中小学教师继... 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 - 箫羌教育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中小学教师继... [原创]期待再重逢 - 箫羌教育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中小学教师继... [转贴]五何提问法 - 箫羌教育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中小学教师继... [转贴]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 箫羌教育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中小学... 教育叙事研究与校本研究 - 箫羌教育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中小学教... [转贴]“五何”设计方法 - 箫羌教育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中小学... [原创]初中三年工作计划 - 海纳百川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中小学...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1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3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一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转载) 201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案 [转贴]教师必备网址 - lijingyou的blog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论坛 [原创]课件《观潮》的设计思想 - 箫羌教育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全国... [原创]关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 箫羌教育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 [原创]对课堂教学CAI课件的探讨 - 箫羌教育 - 教师博客,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