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报告:监管层过多干预对股市构成负面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9:45
2008-07-16 17:20:44 来源:网易财经进入中国股市贴吧共 216 条  黑马推荐
深交所报告认为,正因为行政权力对证券市场的全面干预,不仅使上市公司成为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源,也造就了现有的股市文化及种种负面的股市行为。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法律研究小组7月16日在深交所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一份名为《2007年证券市场主体违法违规情况报告》指出,造成或影响2007年市场主体违法违规的因素包括立法欠缺、执法不力;另外行政监管承载过重,不堪重负也是重要的因素。
四因素导致证券市场主体违法违规
该报告将造成或影响2007年市场主体违法违规的因素归结为法律因素、市场因素、主体因素和监管因素四个方面。
其中法律因素包括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立法上的欠缺,直接导致了相关领域违法违规活动的猖獗;执法不力是导致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司法因素主要指对违法违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乏力。
市场因素是指证券市场本身滋生违法违规或影响违法违规行为发展的因素。2007 年比较突出的市场因素包括:全流通、流动性过剩、股市震荡等。
主体因素是指各类市场参与者从事违法违规行为的动机或可能被违法违规者利用从事违法违规行为的因素,具体包括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违规主体的违规动机和投资者因素等。
监管因素是指在行政监管、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管方面存在对违法违规行为制约不足的体制性问题。
行政权力干预造成股市负面行为
报告鲜明地指出,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在缺乏必要权力制约机制的状况下,证监会监管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张,包括行业准入、业务审批、发行审查、上市监管、违法查究、风险处置、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等。证监会还享有相当独立的立法权和规则制定权,并监督和指导交易所业务规则的制定。除此之外,证监会还承担着市场发展、平抑股市、“救市托市”等特殊职责。
行政监管承载过重体现在:(1)监管机构对市场的干预无限扩张,超出行政力量应该调控的范围、层次和力度,不仅没有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反而妨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2)由于制定法规政策的失误和实行措施不力等原因,出现监管无效的情形;(3)由于法律制订和监管执行之间的落差,造成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错位,许多本该纳入监管范围的违法行为游离于监管之外,而部分监管资源被消耗在无谓的灰色区域中。
报告认为,正因为行政权力对证券市场的全面干预,不仅使上市公司成为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源,也造就了现有的股市文化及种种负面的股市行为。
自律监管缺失导致行政监管承载过重
报告指出,我国的自律监管职责几乎全部集中于交易所,缺乏必要的层次。由于交易所在履行自律监管职责之外,还需承担组织交易、维持交易系统正常运作等其他职责,仅仅依靠交易所一己之力,难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全部的违法违规问题。
另外,由于监管力量和监管手段的制约,自律监管通常以比较柔性的道义劝说、质询、谴责等方式进行,监管的刚性和震慑力不足。
唐建“老鼠仓”事件并不少见
在总结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时,报告特别指出,利益冲突类违法是本年度券商、基金公司违规的新焦点。
2007年,券商、基金公司违规的案例虽然只有联合证券宋华峰和上投摩根唐建两起个案,但在业界和舆论界却反响巨大。
报告认为,事实上,类似被查处案件的利益冲突在业界并不鲜见,例如在不同时段为不同级别的会员提供研究报告,事先购买或推荐利益相关者购买再发布研究报告,发布研究报告为主力打压吸筹拉高出货服务,透过防火墙为自营部门提供股票信息,基金经理自建”老鼠仓”谋利,利用公募基金的力量拉抬股价为利益相关者谋利,等等。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以及缺乏有效的举报纠察机制,常见的利益冲突违法只有依靠“偶发”的举报或媒体曝光才得以进入监管机构的视线。
深交所报告捅了证监会的马蜂窝
周俊生
7月16日,深圳证交所网站刊登了一份《2007年证券市场主体违法违规情况报告》。这份报告不但详尽分析了去年证券市场的违法违规情况,更尖锐指出,“行政监管承载过重”,市场已经“不堪重负”。但就在当天夜里,这份报告却被火速撤掉。深交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上面让撤下来的,(事态)比较严重,领导现在的压力很大。” (7月19日《华夏时报》)
一篇文章从某网站撤下,也许并不算新闻,但深交所网站上挂出的上述报告被火速撤下,显然更有深意。因为,该报告对深交所的顶头上司证监会长期以来过多干预市场的行为提出了直白的批评:“在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机制的状况下,证监会监管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张,包括行业准入、业务审批、发行审查、上市监管、违法查究、风险处置、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等。”“证监会还享受相当独立的立法权和规则制定权,并监督和指导交易所业务规则的制定。除此之外,证监会还承担着市场发展、平抑股市、‘托市救市’等特殊职责。正因为行政权力对证券市场的全面干预,不仅使上市公司成为中国最稀缺的资源,也造就了现有的股市文化和种种负面的股市行为。”《报告》鲜明指出,监管机构对市场的干预无限扩张,超出了行政力量应该调控的范围、层次和力度,不仅没有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反而妨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报告》一出,立即被网站大量转载,“深交所暗指证监会干预过多”等标题遍布于一些财经论坛,跟帖中不乏赞赏《报告》、批评管理层的各种言论。特别是由于它出自受中国证监会直接领导的证券交易所,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市场和舆论甚至将报告的推出视为监管部门改变作风,维护市场稳定的一个积极信号。但事实很快让舆论的这种良好愿望消弭于无形,这样一个中肯地指出资本市场问题的报告,等于是捅了证监会的“马蜂窝”,自然为“上面”所不容。
中国资本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尽管问题重重,但在监管层的叙事语言中,却是充满了成就,特别是由于证监会操控着多家所谓“指定媒体”,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利益收买了这些媒体,杀灭了这些媒体对市场监管的舆论监督功能。这成了证监会“政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指定媒体”所营造的鲜花和掌声,也养成了证监会难以听取不同意见的处事风格。一旦有人对证监会的工作提出批评,证监会最娴熟的一手便是横加干涉,甚至以“收回信息披露指定资格”相威胁,越出其行政权力边界对批评者进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深交所报告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点特立独行的另类,引起其“上面”的不满是可以想像的。这个事件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而《华夏时报》采访的那位深交所人士向记者表示“但愿没事”,这寥寥之语已经显示出了其惶恐不安的心态,也显示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舆论环境已经恶化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指出资本市场的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推进市场的进步。如果连承认问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这些问题就将永远存在,市场也就不可能取得进步与发展。一份对证监会提出批评的报告可以从网站上撤下,并不等于报告所揭露的问题也同时消失了。像深交所这样“捅马蜂窝”的另类报告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因此,我们很希望深交所的这个报告能够重新出现在深交所的网站上,更希望深交所的“捅马蜂窝者”能够撰写出更有分量的报告,以此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深交所报告:监管层过多干预对股市构成负面影响全文PDF下载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