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俄罗斯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 Powered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21:51
列   宁   在   俄   罗   斯
[localimg=600,1000]1[/localimg]
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日前夕,许多俄罗斯群众手举着红旗来到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前。
十月革命90周年再回首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90年后的今天,虽然历史的尘埃已渐渐消散,但无论对俄罗斯还是曾受十月革命影响的国家来说,那都是无法抹去的一段记忆。
俄罗斯人没有忘记历史
90年前那场改变了这个国家命运的标志性事件,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更迭和天气的转冷而被俄罗斯人遗忘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刘左元发自莫斯科 虽然距11月7日还有两天,但在莫斯科,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的氛围早已扑面而来。90年前那场改变了这个国家命运的标志性事件,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更迭和天气的转冷而被俄罗斯人遗忘。
俄共大张旗鼓庆祝
事实上,从今年4月份开始,俄罗斯共产党就已经展开了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活动的筹备工作。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由俄共主导的纪念活动已首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点燃。11月3日至5日,在明斯克举行的左翼党大型国际聚会上,全球各地80多个政党派人参加。与会者随后将前往莫斯科,参加拟于11月7日举行的游行和集会。“参加游行的(将)有四五万人,甚至更多。”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说。
按照计划,俄共还将举行学术大会、圆桌会议、展览会、党报节等活动,而穿插其中的,是包括标语、文学作品、学生作文和儿童绘画等在内的各种竞赛。同时,俄共宣布2007年为“号召入党年”,制作了俄共中央委员会“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纪念章,并倡议将十月革命纪念日作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一级的节日。
俄共中央的网站也早早开辟了“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专栏,其中的一篇文章称,俄共将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宣传资源,来纪念和缅怀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真理报》和俄罗斯共产党的地区刊物上也纷纷开辟了相关的固定栏目。
莫斯科街头红旗招展
进入11月份,莫斯科的街头带有十月革命纪念气氛的标志也逐渐多了起来。走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扛着红旗的集会者,路边的广告牌也换上了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形象。这一切都在提醒着人们,一个重要的节日就要到了。
在俄罗斯,虽然“十月革命节”几经易名,以至今天已变成了“莫斯科红场军事阅兵日”,但多数人依然喜欢沿用原来的名称。11月2日,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团陆续抵达莫斯科,人们扛着红旗在红场举行集会,红旗上面写着“永远的十月革命”字样。
被称为“近卫军丝带”的双色丝带也被翻了出来,这种由青年组织“大学生协会”免费发放的丝带由黑色和橙黄色组成,黑色代表硝烟,黄色则象征着火焰。“近卫军丝带”原是十月革命后用于表彰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红军战士的卓越功绩所设,而在今天的俄罗斯,青年人更愿意通过佩戴“近卫军丝带”来纪念前苏联的节日。
“对很多俄罗斯人来说,纪念十月革命是一种传统,不论人们如何评价十月革命,谁也不能否认它对俄罗斯民族的巨大影响。”莫斯科大学的俄共党员尼古拉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为了参加11月7日的游行和集会,他们学校的俄共党员已经准备好了旗帜和标语,游行当日将会有独立的方阵。
而就在俄共大张旗鼓地庆祝“十月革命节”之际,俄媒体却传出消息称,列宁的遗体有可能被迁出列宁墓。“我们会坚决反对这种事情发生,尤其是在纪念十月革命的日子里。”尼古拉对此显得相当愤慨:“谁也不能抹杀列宁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和巨大功绩。”
鲜花摆满烈士墓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特地走访了莫斯科著名的新圣女公墓,这里葬着的每一个人,都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忙于纪念十月革命的人们,没有忘记这些在墓园中长眠的英雄,树影中参差杂陈的墓碑前都摆上了新采摘的花朵。
老俄共党员马卡连科专门为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献上了一束花。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碑前,雕刻着一柄骑兵刀和一顶他笔下主人公保尔最常戴的尖顶帽,让人很容易联想起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十月革命节’期间,我所在的党小组倡议来墓地扫墓。”马卡连科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人们需要信仰,就像当初我们所追随的,要使别人的生活由于你的生存而更美好。”马卡连科引用了著名的苏联英雄马特洛索夫的格言。的确,对俄罗斯人来说,或许纪念十月革命更多的意义,就在于坚持追随人生的信仰。
时至今日,克林姆林宫上的红宝石五角星已经点亮了整整70年,这也是苏联作为一个伟大国家曾存在过的历史见证。虽然那段历史逐渐久远,“十月革命节”也不再是法定假日,但在很多俄罗斯人心中,这是个“永远的节日”。
在俄罗斯探寻列宁足迹
以“列宁”和“十月革命”命名的道路、工厂和地铁站在俄罗斯数不胜数,它们也在默默追忆着过去的那段历史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洋发自莫斯科 从1917到2007,90年的岁月疏忽而逝。作为十月革命的领袖,列宁率领工人和士兵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然而世界风云变幻,几令世人无从猜析。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实现突破”后,社会主义苏联国力剧增,击败德国法西斯,却最终在1991年走到了尽头。
潮起潮落间,一个世纪就快过去。列宁和当年那场革命给今天的俄罗斯留下了什么?对于现在的俄罗斯人来说,他们将如何看待列宁?带着这番疑问,《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在十月革命90周年纪念日前夕,开始了寻访列宁足迹之旅。
列宁故居:主人并未离开
密林深处中的戈尔基庄园,是列宁度过生命最后时光的地方。庄园位于莫斯科东南40多公里处的高尔克村。出城后几乎一路是森林,从市中心乘车至此约需1个小时。来到这里,得到的第一印象是安静和祥和。
庄园占地面积有数十公顷。入口处的铁栅栏内,满眼看到的只有森林和绿地,唯一的建筑是几百米外孤立在草丘上的一座巨大方形灰色建筑,在这座“1917至1924年俄罗斯政治历史文献陈列馆”内,保存着大量与列宁及十月革命有关的历史档案,庄园管理人员也在此办公。
除了看门人和几条大狗,庄园里几乎看不到任何动静。从入口一直走到底,左拐便是一条长约千米的林荫道,列宁曾在此独自散步思索。
林荫道尽头的小院,便是由数栋两层房屋组成的列宁故居建筑群。主楼为浅黄色外表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正面是5根白色的立柱,里面的房间有20多间,列宁及夫人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厅均在这里。会客厅中央的桌上,还摆着列宁当年读的各种外文书籍,不过纸页已经全部发黄。墙上的日历定格在1924年1月21日,这一天是列宁病逝的日子。在列宁辞世的卧室床头,摆放着医生的处方、药品和摇铃,他的手杖靠在椅子旁,仿佛主人并未离开。
守着圣地,守着信仰
列宁故居讲解员、20岁出头的俄罗斯姑娘斯维塔告诉记者,1918年9月的一个傍晚,这里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客人”,那是列宁遇刺后来到这里养伤。在这座风景如画的庄园里,列宁先后住了将近900天。
在庄园休养的日子里,列宁从未停止过工作。他在这里接待过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加里宁等领导人以及工农代表,还要审批文件、写信和写作。
列宁最后离开高尔克村的路,也就是人们抬着他的灵柩走过的路,至今仍保持着原状。这条用石子和沙土铺成的小路尽头,有一块石头上刻着:“1924年1月23日,列宁的灵柩是由此路送走的”。
如今的戈尔基庄园,已是俄罗斯文化部下属的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家全额拨款维持运营。单位负责人瓦列里·彼得罗维奇告诉《国际先驱导报》,随着历史的变迁,列宁故居的荣耀也经历了起伏。苏联解体前每年有70万人来此参观,而目前的数字只有13万。瓦列里坦言,目前的俄罗斯人对历史的评价很难达成一致,政治生活中存在左、中、右多个党派,彼此观点差距甚远。
而俄罗斯民众中,相当一部分老人对于列宁和十月革命仍怀有深厚感情。高克尔村的人,在一些重要的日子总会记得为列宁故居送来鲜花,甚至有的人不愿离开这里,要一直守着这块圣地,守着列宁,守着自己的信仰。
列宁墓:红场最受欢迎的景点
尽管苏联已经解体,列宁和十月革命却未被遗忘。行走在莫斯科街头,那段红色岁月留下的印记无所不在。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依然矗立,也依然是最受欢迎的景点。每逢周末,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甘愿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队只为能一睹列宁的遗容。一些广场上的列宁雕像,仍如过去一样注视着远方。而以“列宁”和“十月革命”命名的道路、工厂和地铁站在俄罗斯数不胜数,它们也在时刻追忆着过去的那段历史。
离开森林中的列宁故居,回到喧闹的莫斯科市区,像跨越了两个时空。红场旁的特维尔大街,曾是列宁向革命群众发表演讲地方。如今,这条街道已成为莫斯科最繁华、最时尚的商业街,也是现代化俄罗斯风貌的一个缩影。
十月革命90年后再回首
与苏联时期对十月革命的追捧相比,如今俄罗斯民众要冷静许多,既不奉为“伟大”,也不贬为“政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盛世良发自北京 在十月革命90周年纪念日前夕,俄新社请笔者和其他多位学者简要回答三个问题:十月革命是必然的吗?十月革命是起因于俄国内部还是由外国引入?十月革命是进步还是可悲的错误?笔者的答复为:这场革命是必然的,旧政权已经难于维持统治,人民不愿继续忍耐,革命危机已经成熟;这纯粹是俄国的革命,虽然马克思主义是从国外传入的,但已经同俄国的实践相结合;十月革命对当时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
苏联: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在一亿多俄国人中,无产者已占两千万以上,是一支洪大的革命力量。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社会主义革命似乎不可能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发生。俄国老资格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有一句名言:“俄罗斯历史还没有磨成可以在本国烤出社会主义大饼的面粉。”
可是,比他年轻14岁的列宁偏偏就磨成了这样的面粉,“在本国烤出了社会主义大饼”,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在苏联时代,11月7日是最重要的全民节日,一年一度的红场阅兵式就在这一天举行。那是外国记者就近观察苏联最高领导层动向和苏联新式武器的难得机会。
当时,“十月革命”仿佛成了苏联的品牌。小学生入少先队之前叫“十月儿童”,街道、广场、铁路、电影院、糖果厂……最拿得出手的,名称必冠以“十月”或“十月革命”。关于十月革命,苏联还建了博物馆,出了百科全书,至于研究专著,更是汗牛充栋。
列宁在革命胜利6年后就离开人世,没来得及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他的继任用了近30年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在经济上统得过死、政治上过分集权、文化上过于划一。斯大林之后,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等人虽有改革愿望,但跳不出苏式社会主义的框框。这种模式在战前和战时虽有优越性,在和平建设环境下却弊端百出,在同资本主义的和平竞赛中甘拜下风,在同美国的军备竞赛中被拖垮,落了个亡党的悲惨结局,只好丢下扛了74年的革命红旗。
俄罗斯:十月政变?十月革命?
在今天的俄罗斯,15%富裕居民拥有92%的收入。《列宁在十月》里的名言“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对俄罗斯贫困者来说,依然可望而不可及。那场“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方向的划时代革命”,仍旧是俄国政界、史学界争论的话题。
厌恶社会主义和苏维埃政权的叶利钦总统,把十月革命节改成“和睦和解日”,普京上任后曾把它移到11月4日,改称“民族团结日”,最近,他又签署联邦法,把“1917年十月革命日”定为5大全国性纪念日之一。
自由派称它是“政变”,而且否定一切革命。左派仍然全盘肯定十月革命。民族主义者自相矛盾:既承认十月革命造就了强国,又指斥其主导力量是一股罪恶的破坏势力。
民众对十月革命的看法也有分歧。在1990年和2006年的民意调查中,分别有44%和60%认为十月革命是“开辟俄国历史新纪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事件,而称其阻挠社会经济进步并进而导致国家崩溃的人分别为36%和29%。相隔16年,这两个数字 “一升一降”,显示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心平气和地看待历史事件,对90年前的那场革命,既不奉为“伟大”,也不贬为“政变”。
对十月革命,我们并非熟知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段话在中国耳熟能详。上世纪70年代,我首次到莫斯科当记者时以为,十月革命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意义在苏联人眼中显然要胜过卫国战争。然而,苏联人虽然一直在十月革命前加上形容词“伟大”,但对它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及另一个“伟大”——伟大卫国战争。
就此请教一位苏联朋友,他的回答令我如大出意料:“卫国战争事关我们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十月革命再重要,也只不过是换了个政权而已。”
随后,我在参观冬宫时,带着来自苏联电影的有关十月革命的全套“丰富”知识,问冬宫讲解员:“攻克冬宫时炮火连天,墙上一定弹痕累累,是什么时候修补的?”
讲解员是历史学副博士,她宽宏大量地对我笑了笑说:“守卫冬宫的只有几百名女兵和士官生,没坚持多久就投降了。有史以来冬宫里就没开过枪,弹痕更无从说起……”原来,苏联电影里的十月革命是经过加工的“艺术真实”,为了显示阶级斗争你死我活,革命成果来之不易。
十月革命的中国创新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月革命所开启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和重要发展”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俊发自北京 10月27日,北京度假胜地九华山庄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70多名中国最顶级的苏联问题专家。接下来的两天里,这批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等20多家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讨论了一个敏感而严肃的话题:从十月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于学者们来说,这一研讨主题的设立显然有着特别现实的意义。就在6天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在这次举世瞩目的大会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被提出,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是十月革命所开启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和重要发展。”11月2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宗良接受《国际先驱导报》专访时说。对此,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姜长斌也很认同,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中国化,而90年前的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
邓小平和列宁面临的同样问题
如果在十几年前,姜长斌对十月革命的认识远不如现在这么具体和深入。“那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正在形成中,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陷入危机。”姜长斌说,最大的危机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三年里。
当时社会上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盛行一时,伴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这一争论更达到了顶点。“从十月革命开始,苏联搞了74年的社会主义,最后垮台了,中国也在搞社会主义,中国以后道路应该怎么走?”姜长斌说,苏联的垮台促使中国对社会主义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通过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接过了这一重任。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关于计划和市场的阐述,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识。“这是邓小平对列宁主义的理论创新。”姜长斌介绍说,早在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就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和邓小平一样,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不久也深受姓“资”姓“社”的困扰。“十月革命成功以后马上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姜长斌说,从1919年开始,列宁推行以余粮征集制、企业收归国有等为主要内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没想到引发了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和骚乱。1921年3月,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开设小型工业企业等,很快取得人民支持。“这意味着列宁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第一次突破尝试取得成功。”
“当时,邓小平谈计划与市场,也是立足于中国当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需要,既要继承列宁创立新经济政策那种科学的创新精神,但也要结合中国实际,防止出现苏联模式僵化的弊病。”姜长斌分析说。
毛泽东走“俄国人的路”
但是,列宁所推崇的新经济政策很快便被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政策取代,这种体制和政策后来逐步发展成为“苏联模式”,并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建设的惟一模式固定下来。
“苏联模式背离了十月革命的精神,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宗良对《国际先驱导报》说,高度集权的结果是形成官僚特权阶层,与民众格格不入,最后丧失掉社会主义。
姜长斌分析说,十月革命首先唤醒了中国一些革命知识分子的新意识。这些人中就包括毛泽东。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时,毛泽东还是湖南第一师范的一名学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列宁成了毛泽东的精神导师。毛泽东曾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但是最后,毛泽东并没有完全走俄国人城市暴动的路。“走的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姜长斌说,这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章中的列宁主义不是摆设”
斗转星移。90年后的今天,两个曾经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命运迥异。“社会主义在苏联可以说是一种失败,但失败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黄宗良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也可以说形成了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可以从十月革命中寻找到理论精华。“十七大报告中提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跟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民主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个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是巨大的。”黄宗良认为。
如今在中共党章中,列宁主义仍然被作为中国共产党行动纲领被特别强调。“这不是摆设。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大大超出了十月革命的社会现实,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从马克思主义起家的,经过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无论马列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理想都是共产主义。”姜长斌说,十月革命的精神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是: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远大的崇高的人类的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从本国本社会的实际出发;必须结合实际的变化不断发展本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附件
xin_13110407075625008551.jpg (188.01 KB)
2008-7-7 17:42
列宁在俄罗斯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 Powered ... 二战日本的投降书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 Powere... 红色恶魔:斯大林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 Powere... 展望台湾之未来 - 强国论坛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 Powered... 日本对亚州各国的战争赔款概览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 ... 刘亚洲:金门战役检讨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 Powe... 日本对亚州各国的战争赔款概览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 ... 令美国人胆寒的 中国人心酸的抗美援朝史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 毛泽东同志1959年关于西藏叛乱的讲话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 展望台湾之未来ff - 强国论坛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 Powered... 对越反击战我军十件不公开的秘密戒令!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展望台湾之未来 - 强国论坛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朱总理简历 - 强网论坛 - CHN强网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CHN强国网论坛,军事... 可怕的大学 - 强网论坛 - CHN强网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CHN强国网论坛,军事... 横城反击战,一场几乎刺穿美国人心脏的战役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 横城反击战,一场几乎刺穿美国人心脏的战役 - 军事历史 - CHN强国社区-犯我之敌,虽远... 老年人眼保健 - 幽默搞笑 - CHN强网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CHN强国网论坛,军... 刘仰:美国已成孤家寡人 - 强网论坛 - CHN强网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CHN强国... 实事求是评价斯大林 - 强网论坛 - CHN强网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CHN强国网论... 永远记住这些话 - 情感两性 - CHN强网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CHN强国网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任国防部长 - 强网军事 - CHN强网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CHN... 两座长江大桥的启示 - 强网论坛 - CHN强网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CHN强国网论... 国人生活的现状 - 强网论坛 - CHN强网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CHN强国网论坛,... GDP=美国的挤奶器?? - 强网论坛 - CHN强网社区-犯我之敌,虽远必诛! CHN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