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网-- 《红楼梦》宗教思想浅探(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30:15
二、佛道合流及三教合一
曹雪芹先生通过笔下人物的活动言行,不仅展示了佛道儒等各教思想,而且也展示了佛道合流及儒释道三教合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佛道二教在思想上借鉴交流,很早就已出现。后秦鸿摩罗什的弟子僧肇、惠观、惠俨皆曾注《老子》,其后宋僧慧琳也曾注《老子》及《庄子·逍遥游》,是则为僧人先以释解老。宋代以后,道佛二教开始全面合流。在《红楼梦》中,依稀可见佛道合流的余绪。这在贯穿全篇的跋脚道人和癫头和尚的组合出现,跋脚道人与甄士隐的唱和中均可得到证明。
红楼梦自第一回直到第一百二十回,只要有出世之士出现的场合,必然是一僧一道。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宋代以来佛道二教融合余绪的明证。这两者胶合,到底是合在谁家?恐怕是合在佛教,或者说是外道内佛。这可以从跋脚道人与甄士隐的唱和中得以说明。
《红楼梦》第一回写到甄士隐上街散心,碰到了跤脚道人,唱着《好了歌》。道教是贵人重生的宗教,强调“乐活”的生命态度和价值取向。而佛教则不然,佛教徒修行的圆满境界是涅梁寂灭,它修的是来生,看重的是彼岸世界,是以“空”、“虚”等态度来看待此岸世界的。细究《好了歌》,虽然是以“神仙”起头,但着重点在一个“了”字。其归宿点其实就是佛教的虚无思想。而甄士隐关于《好了歌》的阐释,更是突出了佛教的“空”字。因此,似可以说,一僧一道,其实只是打了一个道教的旗帜而已,其实质是佛教的虚无思想。这些都证明《红楼梦》里的佛道两重世界,其实已合到佛教之内了。
不仅佛道二教合流了,其实儒释道三教也已经合一了。“三教合一”思想,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从南北朝直至明清,伴随着儒、释、道三教之间的斗争和辩论,三教之间相互碰撞融合。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也有体现。如第四十八回写到黛玉指点香菱作诗时,黛玉道:“……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洁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这短短的一句话里,蕴涵十分丰富。学诗为何选王、杜、李三人打底子?其实就是打好佛儒道的文化功底。
三、余论
尽管《红楼》中,三教均有充分的表现,并且也呈现出三教合流的时代特点。但认真分析起来,三教之间,似有个先后问题。在佛道关系上,虽然一僧一道,但实际上确是外道内佛,反映了作家对佛教思想的偏爱。而第一百二十回写到贾政在船上见到了宝玉被一僧一道带走,之后写了封家书说:“与其作了宫,偿或命运不好,犯了事坏家败产,那时倒不好了。宁可咱们家出一位佛爷,倒是老爷太太的积德,所以才投到咱们家来。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了仙。这佛是更难成的。”在这一回里,续者借贾政之口明确对佛前道后,佛难道易进行了排序。综观整本(红楼梦),虽然宝玉十分讨厌科举制度,厌倦仕途经济,但读儒家经典,学孔孟之道,科举应试,为宫治世的思想或明或暗地贯穿全书。因此,儒佛之间排序,佛教自然在儒家之后。在《红楼梦》中,三教呈现出儒、佛、道这样的先后关系,原因颇值玩味。
其一,儒家文化具有强大的融摄力。满清贵族人关以后,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接受儒家文化,并且被儒家文化所同化。儒家自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佛道两教之间,满清贵族对道教本来就缺乏信仰,更何况道教是历代汉族统治者所惯用的宗教,清朝历代统治者对它十分冷淡。特别是到了乾隆朝,更是把藏传佛教树为国教,道教愈发处于边缘化的位置。
其二,曹雪芹经历了由盛转衰的人生际遇。贾家也经历了由繁荣到树倒溯娜散的过程。这样的遭际和变故,容易让人产生幻灭感。而佛教“空”的哲学观,苦集寂灭的理念,既符合曹氏的心理,也符合作品的主题。而道教的教义明显与此不吻合。
由此,作家把儒家思想做大背景,在此基础上,把佛教思想放在道教之前,就不足为奇了。
编辑:辛向前《红楼梦》宗教思想浅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