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一个最神奇的地方(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5:01
西游记中一个最神奇的地方(图)  http://free.21cn.com/newbbs/mainframe.jsp?url=/forum/bbsMessageList_2993657.html

林电锋

 

  西游记中描述了很多洞,既有仙山洞府,也有妖魅巢穴。在人们的印象中,洞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可能是世外桃源,也有可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在西游记那么多洞中,有一个绝对是最神奇的地方,它是不是一块乐土呢?

  孙大圣也没有见过的地方

  孙大圣是一只见过世面的猴子,这是毫无疑问的。他当过“流浪猴”,飘过洋,出过国,留过学,当过学徒,当过官吏,大闹过天宫,大闹过地府……什么东西没见过?

  确实,孙大圣也没有见过这么神奇的地方!

  大圣师兄弟追寻被掳走的师父足迹,来到“陷空山无底洞”。这个山洞上面,架着一个非常精巧的牌楼,那个洞口却匪夷所思。

  这是一块十几里方圆的石头,在正中间有缸口大小的洞口,被爬得光溜溜的,这就是无底洞的洞口。西游记中,描述了那么多的洞,这里的风光别具一格。

  这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洞,具体一点,就是你无法摸清它的底。

  假如说,这是一个洞而已,就有些小看它了。

  这个洞最要紧的,是洞里藏有乾坤。能够在洞里藏乾坤的,恐怕在西游记中独一无二,这也是它神奇的地方。

  

孙大圣跳进洞里,马上彩云万道,瑞气千层,这样的景观好像在天上才能见到。

  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大圣来到洞里一个地方,那里“明明朗朗,一般的有日色,有风声,又有花草果木。”我看到这里,便想起了“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句子,壶中藏日月,是个什么境界;一个妖洞,也藏有日月,也是个什么境界?

  难怪见多识广的孙大圣也发出感叹,虽说我的花果山水帘洞是洞天福地,这里也不差啊!

  大家知道,水帘洞是天赐给石猴的;那么,这个无底洞,也是天赐给那位妖怪的?

  西游记中的一组“陷空山”

  这里叫陷空山无底洞,首先,我对这个“陷空山”很感兴趣。究竟是什么意义?是陷谁的“空”呢?好在小说中也提供了一些素材,让我们能弄清它的基本含义。

  在这个系列中,吴承恩老爷安排了一出“陷空”的连续剧。

  在陷空山之前,唐僧师徒来到比丘国。这里的国王是个昏君。他的国丈是老寿星的坐骑梅花鹿,鹿国丈不知从哪里引诱来一只狐狸精,将国王搞得神魂颠倒,最后病得奄奄一息。

  国丈乘机献出药方,需要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在这里,陷空是陷了一千多个婴儿的“空”。

  无底洞之后,是鼎鼎有名的灭法国。这个国王更绝,坐在佛家的地盘,竟然要杀掉一万名僧人来坐圆满,并且已经杀掉九千九百九十六名(不知是真是假?)在这里,陷空是陷了一万名和尚的“空”。

  瞻前顾后,前后是陷空,加上陷空山,总共是三个陷空。在陷空山,表面上来说,是陷了唐僧师徒的“空”。再深入分析一下,里面还有很多奥妙。

  比丘国是“灭婴儿”,婴儿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经常提到婴儿。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赤子”也是婴儿。

  说白了,归于婴儿的状态,便是修道的最佳状态,即人通过一定方式的修炼,回归到婴儿的状态。这个状态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人要达到无知无欲,保持一颗自然之心,完全无拘无束的超自由状态,从生理、心理、精神上保持阴阳和合、天真无邪、无忧无虑。从佛家来说,便是消除烦恼。从道家来说,这便是“道”。

  因此,第一个陷空,是陷“道”。从灭法国灭僧事件来分析,是陷“佛”。

  前后陷空,一个是道,一个是佛。无底洞的陷空,难道是“儒”吗?

  这里,我倒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落凤坡。庞统号称“凤雏”,落凤坡便是他的葬身之地。难道,陷空山是孙大圣的“落凤坡”?

  我发现,真的有点像。因为,通过无底洞这出戏,孙大圣确实被“陷”了。

  此话怎讲?说起来有点牵强,但也有些道理。孙大圣从五行山走出磨难,一路陪伴唐僧西行,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灵魂。

  他从无底洞中,第一次找到了妖怪金鼻白毛鼠的主人公——托塔李天王,从而兵不血刃,将妖怪擒获。这是孙大圣在歼灭妖怪中,自己主动去寻找妖怪“主人公”的。主人公找到了,心魔便降伏了。

  无底洞中,妖怪不小心供奉的一块牌位,让自己“露了底”,找到了主人公。

  孙大圣在这里,也真正解放了,成为自己的主人公。

  无底洞中有多少“空”

  世上究竟有没有无底洞?据说还真有。不过,国内传说的不多,并且是老黄历。《列子·汤问》中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谁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回归墟。”就是说,古代有一个叫归墟的无底洞。

  在西游记中,究竟有多少无底洞呢?我认为,在无底洞这个故事中,便反映出人世间很多的无底洞,我随手找几个。

  情欲是个无底洞。唐僧在路上遇到老鼠精,妖怪的目的是跟唐僧拜夫妻,这算情欲吧。他们一行住进镇海禅林寺,仅过了三天,就有六个小和尚被妖怪吃了,原来小和尚被美女引诱,想破戒偷情,最后搭上性命,成为“助妖为乐”者。

  病痛是个无底洞。唐僧取经途中,唯一一次生病,便是在这里。因为他生了三天病,害死了六个和尚。为什么是六个和尚呢?无非是我们自身的“六贼”,也叫六根,因为有欲望,六根不净,被妖怪消灭理所应当。

  善良是个无底洞。善良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尺度。唐僧信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理念,不管是人是妖,一律都要搭救。这也没有错。佛说众生皆能成佛,舍身度人,是我佛崇高境界。但是,有时候善良也会开倒车。唐僧取经途中,所表发的善心,很多只是带来灾难而已。

  贪欲是个无底洞。所有烦恼皆由贪欲引起,因此为“三毒心”之首。妖怪想长生不老没有错,不过,他们的心态是有问题的,总想通过捷径尽快达到目的。捷径当然有很多办法,吃唐僧肉是最佳的途径,难怪妖怪们前赴后继,死也不怕。

  亲情是个无底洞。妖怪拜托塔李天王为父,哪吒三太子为兄,倚仗父兄的关系为所欲为。西游记中,因各种关系胡作非为的实例很多。

  总之,你可以说这个是无底洞,说那个是无底洞。要花钱,是个无底洞。要投入,是个无底洞,人心本身就是个无底洞。

  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有很多无底洞。这些无底洞,都是烦恼的因。

  既然是无底洞,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一旦像妖怪露了底,末日也就到了。

  善待人生的无底洞

  无论是陷空山,还是无底洞,实质上是一组对立的关系。因为无底,所以必须陷空。

  在这个故事中,猪八戒师兄的问路记录非常有趣。

  他第一次问路不成功,被妖怪妹妹打了几下杠子。在孙猴哥的指点下,“人要礼乐为先”。

  于是,猪八戒变成一个黑胖和尚,恭恭敬敬向妖怪妹妹行个大礼。妹妹很开心问:“长老,哪里来的?”八戒回答:“哪里来的。”又问:“哪里去的?”回答:“哪里去的。”又问:“你叫做什么名字?”又答:“我叫做什么名字。”那怪笑了:“这和尚好便好,只是没来历,会说顺口话儿。”

  这段话非常经典,可能不注意就溜过了。

  这里面,实际上隐含一个大道理,“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假如达到这种境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便是真如境界,说到底,成佛了。

  我想,这就是作者给出的答案,给出的玄机。

  人生的无底洞很多,经常考验每一个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