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股市与央行的难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47:39
通胀、股市与央行的难局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现在中国进入了通胀和防通胀,在央行不断的操作下,股市、期市大跌,似乎是央行的池子要挖成了,而海外数千亿热钱有虎视眈眈,中国现在的形势是很严峻的,下面分析一下对于经济形势的看法,仅为个人观点。

外汇局2010年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三季度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下继续呈现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经常项目顺差是去年同期的1.03倍,环比则增长40%,出现较大异常。这样的非正常增长背后是热钱进来了,但是热钱10月得利后现在未必进入股市,因为银根紧高利贷的机会更看好。央行2010年11月26日数据10月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创30个月来新高,环比大增79.27%。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人民币加息和升值预期更吸引热钱重返中国。巨额热钱进来造成10月的股市牛市,但是央行两次上调准备金收走7000亿,高盛的集结号热钱逃跑股市大跌又套牢中国资金,中国成难局。截至10月底,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为21.85万亿元,较9月末环比增加2.49%。而月度新增外汇占款前一个高点是2008年4月的5251亿元。外来的热钱所占的比例太高了。央行收取流动性是从银行收取,而直接得到钱的是外资,这钱流转到央行手中要过多少道手,每次过手都要赢利的,这样的对抗成本谁人统计过?

2010年10月18日至11月14日的四周内,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累计净回笼资金1535亿元。11月,央行两次上调准备金率,冻结资金达6000亿元。上调准备金率的直接触发因素就是对冲巨额外汇占款。在强烈加息预期下,当前机构为避免未来出现浮亏,对央票认购热情不高,由此导致本周央票发行跌至几十亿元的地量水平,公开市场操作几近丧失流动性管理能力。因此央行加息也是它自身利益的选择,预计在12月中旬再度加息,股市要入市也要等这个风险释放了再说。

看到有报道说中国银行业还有2900多亿的贷款额度,这样的报道意在说明中国的金融体系内还有资金,但是这样资金量是中国人均才200多块,对于中国上亿张信用卡,年底圣诞节透支消费高峰时的刷卡都未必够。因此中国金融体系内的资金已经紧张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想见了。更进一步是中国银行间拆借利率已经与现在的央票利率形成了倒挂,所以央行的央行回收流动性已经实际上无效,这个利率倒挂竟然达到了1%,也就是说央行必须加息1%才能够改变这样的局面。而对于央行加息提高央票的利率收回流动性还要面临央行成本出售能力的问题,央行总的央票发行额达到3万亿左右,多1%的成本就是300亿费用,要知道目前央行的净资产才200多亿,货币发行主要是外汇占款,央行的收入主要来自外汇投资,也就是不断降低的美国国债利息,如果这里增加300亿费用,就立即让央行资不抵债。如果计算人民币升值后央行的浮亏以及两房垃圾债券的损失计提,实际上央行早已经资不抵债,但是我们的会计准则是成本记帐法,只要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央行不需要实际卖出美元,这样的亏损就不反映在账面之上,因此央行早已经资不抵债,面对一个资不抵债的央行,这个国家能够不发生恶性通胀的情况还真的没有听说过。

央行的自救无外乎两种方式,那就是收取低成本的银行存款准备金和坐庄央票,收取准备金是向全社会的金融体系收取而不是向持有货币的热钱收取,这样的结果就是被收税一样的强征以后谁拿着现金谁得利,一定要造就高利贷的土壤,而通过利率杠杆让以前的央票估值变化而发行和赎回央票,就是借助央行垄断地位从中国的金融系统渔利。央行不断提高准备金或者坐庄央票这样的操作的背后就是让中国的金融系统承担损失和实业承担高利率,这样的结果一定是危及股市中的股票,同时对于物资市场短期内加大了投机的成本,但是这些利息会转化为生产成本,导致长期却是使得涨价获得了更强劲的成本支撑。这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国内融资收紧,开发商内地的融资陆续被堵资金紧张;而国际热钱汹涌,使得地产商纷纷转寻海外融资,香港掀起融资潮。碧桂园、恒大等公司发债融资的利息高达12%、13%。碧桂园的债券被标普和穆迪下调评级至负面,富力绿城负债率超100%,如不能赎回债券被清算就成为外资控制开发商,外资控制了中国房地产业,中国的政策就是得不偿失的。

而对于股市,通胀无牛市是最好的体现,在通胀的情况下导致利率大幅度的上扬,这里股市所参照的利率不仅仅是银行利率也要包括民间利率和高利贷利率的一个社会综合财务成本,这样的利率的提高就是股票估值的下降,很多资金会离开股市进行高利贷渔利,而被渔利的产业又直接导致实业的利润率降低,股票的利润下降,因此这样的通胀对于总体的股市是没有牛市的,其通胀性牛市的特点就是抗通胀的资源、消费、流通等大类的股票会有价值的重估,但是对于股市的总体肯定是一个利空的结果,即使是对于抗通胀股由于市场的透支目前的估值也不低,整体的风险在加大。如果资金从股市被挤出,会造成更多的流动性泛滥,还要进一步的加剧市场的通胀,美联储在08年危机时迅速调整为近似零利率的结果就是要以低利率维持股票和债券的价值股值的,但是对于中国超低利率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里的银行政策之难点不仅仅有经济层面,还有政治层面。

而外电报道有国际大鳄等热钱数千亿囤积香港等待机会到中国渔利,这样的热钱流入如果是以准备金、央票等手段收走社会的流动性,但是收走的是面对整个金融体系,而这样的收走本身就会在某些地方造成价值洼地成为热钱渔利的目标,因为在市场经济资金的每一次流动和过手都是要盈利的,热钱的流动性富裕不会自动的填充到流动性紧缺的地方而是要得利的,与此同时在热钱撤出的时候所造成的流动性紧张,央行的宽松政策也不会立即和无代价的填补到热钱离去所留下的空间,中央这样的政策导致中国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会出现巨大的流动性松紧不均衡,所以虽然中国整体上的流动性泛滥但是不排除在某些地方出现流动性紧缺,就如被不断调控的房地产业资金紧张一样,这样的不均衡恰恰是热钱手持现金最好渔利的情况,这也是美国量化宽松的压力下所追逐的机会,他们就是要找到你的不均衡点来渔利。这就如非洲的群狮发现大群猎物以后难以下嘴,它们就采取恐吓的方式让这些猎物害怕,然后让他们跑起来,在猎物跑动的过程中就可以找到薄弱点下嘴了,中国现在在热钱囤积香港和美国量化宽松的恐吓下,中国央行的频繁操作和社会对于恶性通胀的无比恐惧,实际上就是中国这个国际金融大鳄眼中的猎物已经跑了起来,下面中国哪里流动性不均衡出现局部紧缺,哪里就是它们的机会,热钱是哪里有机会就到哪里去,人民币汇率、股市、楼市、大宗商品、高利贷等等都可能成为热钱获利的方向,而我们要全部防守住难免顾此失彼。因此我们对于热钱进则收紧出则放松的调控货币市场,实际上就是造成中国经济体内流动性的松紧震荡,震荡中不断的资金流转就要不断的资金赚钱,给热钱找到不断的渔利机会,对于一个成功的庄家真正的盈利不在于把价格炒高多少倍后的逃跑而是不断的高抛低吸,几次往复就可以在赢利上超过直接的拉价格炒作而且赚钱不留痕迹,这样的情况是最难防范的。而不断的这样松紧操作,还要造成信息的巨大不对称,由于热钱就是外来流动性的操盘者,他们对于信息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这样的松紧的结果加剧了资本对于老百姓财富的掠夺,激发更大的社会矛盾。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的理财投资就是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出,而相对我们的招商引资所得到的美元被央行持有又不得不投资于海外市场,这里面的盈亏也是要算笔账的。中国出现高达1.4万亿美元的对美资本净输出,而中美投资收益率低下,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实际收益率仅为2.3%,股票投资实际收益率为1.77%,中国投资美国国债与机构债的实际收益率为3.22%。这是中国外汇储备高昂的副作用之一。相比中国的低收益,1999-2009年间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经营性净收益率为15%,加上资产升值和人民币升值因素,实际收益率为18%。美国的中国股票投资收益率为13%。中美双边投资收益率倒挂15.7%。这样的倒挂反应的是中国招商引资和储备美元政策导致的利益损失。而这样的投资差异也反映在我们的通胀和央行的难局上,外资在中国的盈利并且从中国拿走所得到的超额权益,会对于中国造成紧缺和流动性泛滥,而央行由于资本项目往来持有的外汇货币投资收益低下,直接制约了央行对于外资进入外汇占款所导致的货币被动发行后回收过剩流动性的操作能力,央行的央票付息的收益来源要来自央行对于其持有的外汇储备的理财,因此中国的政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中美对于投资往来的不对等也是当今中国外汇紧缺局面改观后必须政策扭转的,否则将来的央行难局和通胀压力会越来越大。

因此面对央行的种种难局,不要简单的乐观分析经济危机不会二次探底,也不要简单的看中国经济现在是世界危机后最好,要认识到其中深层次的问题和危险,要认识到当今危机四伏的世界,更多的反思中国的制度性缺陷和以往政策,杜绝西方大鳄渔利的机会,中国才能够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只有笑到最后才是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