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现象(太多了,不要一下子看完)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4:32:43
21蔡格尼克效应蔡格
尼克命被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
不予完成。被试共32人。实验结果发现示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
回忆。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要所得的件数,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
件数,P 为两种回忆件数的比例,即RU/RC ,用以在数量上表明哪一种工作易于
回忆。若是P 等于1 ,则两种工作的回忆量一样;若是P 大于1 ,则示完成的工
作易于回忆;若是P 小于1 ,则已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实验的结果P 从0.8 至
3.5 不等,平均为1.9 ,即RU的回忆量差不多等于RC的两倍。    为什么未完成的回忆量优于已完成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
工作引起情绪上的震动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一种是允许完成,一
种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结果表明,中途阻止后再给予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
却优于上述两者,这就不是中途阻止产生的情绪只能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
解除来加以说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
量较多。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    22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的根本就是要强调" 个性化" ," 客户力量" 和" 小利润大市场" ,
也就是要赚很少的钱,但是要赚很多人的钱。要将市场细分到很细很小的时候,
然后就会发现这些细小市场的累计会带来明显的长尾的效应。以图书为例:Barnes
& Noble 的平均上架书目为13万种。而Amazon有超过一半的销售量都来自于在它
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如果以Amazon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的话,这就意
味着那些不在一般书店里出售的图书要比那些摆在书店书架上的图书形成的市场
更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摆脱资源稀缺的限制,潜在的图书市场将至少是
目前的两倍大。曾在音乐行业担任过顾问的风险投资家Kevin Laws是这样总结这
一现象的:“最大的财富孕育自最小的销售。    23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
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
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 分钱
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
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 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
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
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
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
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
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
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24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中国
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
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
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XXXXX 生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
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
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 拆屋" ,
犯了错误相当于" 开天窗" ,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
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
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
的习惯。    25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
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
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
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
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
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上称之为" 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
一个" 度"." 不及" 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 过度" 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
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26成败效应    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研究
是,学习材料为几套难度不等的问题,由学生们自由地选择地解决。他发现能力
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
而挑较为复杂的艰难的问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而感到兴趣更浓。这就是
显示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
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的满足。这就是努力后
的成功效应。在另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经过极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
功,失败经验累积的次数过多之后,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厌弃学习。这就是
努力后的失败效应。因此,教师应帮助能力强的学生将目标逐渐提高,帮助能力
较弱的学生将目标适当放低,以便适合其能力和经验。    27重叠效应:    在一前一后的记忆活动中,识记的东西是相类似的,对于保存来说是不利的。
这是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同的东西时,相同性质的东西由于互相抑制,互相干涉
而发生了遗忘的结果。柯勒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重叠效应”。可见,我们在学习
汉字、外文单词以及其他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相类似的东西集中在一起,
这样容易产生重叠效应。如果要放在一起学习时,最起码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
这样可能会产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于已熟记的材料之中    28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
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
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
却睡得甜乎乎的。    “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管理心理学专家的研究
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
特别要提醒的是,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还容易导致彼此称兄道弟、吃
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29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
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
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
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
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
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
作用。    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
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
从众也就是我们日常俗语中所说的“随大流”。    促使一个人在合作中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多种,一般认为主要有:小组里
有较优势的学生存在;个性特质如智力的低、胆小、顾虑多、意志不坚定、自信
心差、过于重视他人并依赖他人者等;小组人数的规模等因素。    毋庸质疑,从众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小组意见,合理的小组环境可以促进或潜
移默化地使落后的小组成员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应该指出,在不合理
的小组环境里,由于从众效应表现为趋向学习结论一致,而不一定是学习结论正
确;部分学生容易与自信或学习优秀的小组成员的观点、思维方法形成一致,而
忽视自己地观点、思维方法正确与否,小组合作的结果可能是以虚假的多数形成
错误的小组结论。可见,从众效应容易压制正确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组成员的独
创精神;合作学习有时有弱化独立思考的趋势,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丧失了对自我
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使人“人云亦云”。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从众
效应,我们反对的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效应。首先,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其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组群体的压力,建立鼓励所有成员自由的发
挥自己的不同意见的规则,再次,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
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
的批判能力。    30淬火效应    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中,经过冷却处理,
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稳定。长期受表扬头脑有些发热的学生,不妨设置一点小小
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其心理会更趋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会更
强;对于麻烦事或者已经激化的矛盾,不妨采用“冷处理”,放一段时间,思考
得会更周全,办法会更稳妥。    31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达维多的名字命名的。达维多认为,一家
企业要在市场中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它就要永远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
品,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    这一定律的基点是着眼于市场开发和利益分割的成效。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无
时无刻不在抢占先机,因为只有先入市场,才能更容易获得较大的份额和高额的
利润。英特尔公司在产品开发和推广上奉行达维多定律,始终是微处理器的开发
者和倡导者。他们的产品不一定是性能最好的和速度最快的,但他们一定做到是
最新的。为此,他们不惜淘汰自己哪怕是市场上正卖得好的产品。    达维多定律揭示了以下取得成功的真谛:不断创造新产品,及时淘汰老产品,
使新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并以自己成功的产品形成新的市场和产品标准,进而形
成大规模生产,取得高额利润。    32搭便车效应    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
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在合
作学习中虽然全体小组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
看,却容易形成“搭便车”的心理预期,个别学生活动时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
旁观,坐享其成;也有的学生表面上看参与了活动,实际上却不动脑筋,不集中
精力,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搭便车”现象。产生“搭便车效应”的原
因很多,首先是异质分组客观上使学生的动机、态度和个性有差异,其次许多学
生没有完成合作技巧的培训,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的“平均主义”,即只看集体
成绩不考虑个人成绩的做法等。    “搭便车效应”的危害非常大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更多地强调“合
作规则”而忽视小组成员的个人需求,可能会使每个人都希望由别人承担风险,
自己坐享其成,这会抑制小组成员为小组的利益而努力的动力。而且“搭便车”
心理可能会削弱整个合作小组的创新能力、凝聚力、积极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合作小组的规模较小,由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对整个小组都有较大影响,
其个人的努力与奖励的不对称性相对较小,会使“搭便车效应”明显减弱;而且
缩小规模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社会惰化现象会削弱,能够取得较高的合作效率和
成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中建议4-6 人为一小组,不要把有些大班简单地分成几个
小组。当然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要营造一种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要明确
任务与责任合理分工;随时观察学情,监控活动过程,指导合作的技巧,调控学
习任务,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奖励机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义”。    33答布效应:    角色行为的“导演”    我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纯生物性的个体,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社会
的人。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那么,我们每一个人所
显现的角色行为,又是由什么所“导演”的呢?    让我们把话题回溯到原始社会吧。根据研究认为,当时就有一种传统的习惯
和禁律,史称之为“答布”。    “答布" 是人类社会最初期的一种生活规范。当时虽然还没有宗教、道德、
法律等观念存在,但是人们在生活中,已经混合这三者观念统一使用。史学家通
称”答布“为”法律诞生前的公共的规范“。    “答布”为什么能有这样一种效应呢?社会心理学家分析,这是由于原始社
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很低,所以人们对于所谓的神怪或是污秽事物有一种禁忌心理,
认为如果触犯禁忌,便要蒙受灾害,故而必须远远地躲避它们、畏敬它们,而由
这种信念所形成的习俗,就是“答布”。同时,当时的文化发展水平也使人们初
步认识到作为参加社会活动的个体,其行为必须要服从于一定的法则、一定的行
为规范。这便是“答布效应”的由来。    现代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当然不是原始社会可以比拟的。现代社会所
赖以维持的力量,现代人角色行为的“导演”,已经不是什么“答布”了。但是,
从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答布效应”所揭示的角色行为由角色规范“导演”
这一内涵,却是不会过时的。    社会心理学对人类行为(外显的和内潜的)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在于阐
明了一个社会如何使其成员的行为遵从社会现行的,适合一定阶级要求和需要的
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或是倡导其成员如何遵从本民族的文化规范。社会是规范
的体系。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其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
从这个角度而言,只要我们不是把“答布效应”中的“答布”仅仅理解为原始社
会里的“答布”,而是把它理解为角色行为的“导演”一角色规范,那么,我们
就可以说,“答布效应”在任何社会里都是客观存在的。    现代社会里的“答布效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那些经过一定程
序使之成为可见的条文,如宪法、各种法律政策规定、党纪,各种道德法规、各
类公约守则等等。广义的则是指那些不成文的东西,它们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
通过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风俗习惯、道德观念。这些东西虽然没有写进
有关条文,但却渗透在每一个角色扮演者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上述明文规定和没
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之总和,就是社会对每一个成员提出的要求,就是对所有
角鱼扮演者表现角色行为的“总导演”。可见,这些约定或俗成的行为规范,概
括起来说,最集中地体现在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这两个方面。但它们又涉及到生
活的各个领域,内容和形式是相当广泛、多样的。如果需要作具体分类的话,那
么大致可分为:    (1 )正式规范,即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规范,如规章制度和守则等等。    (2 )非正式规范,即由群众自发形成的规范,如朋友见面时的招呼方式,
衣服式样,等等,如果违反之,就会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受到众人的冷眼,产生
心理压力。    (3 )所属规范,指个体成员所参加群体的规范,如你成为某一协会的会员,
就必须遵守该协会的章程等规范。    (4 )参考规范,即个人往往以心目中的模范人物作为自己参照的行为准则。    (5 )地区性规范,指某个地区的群体所特有的规范,如少数民族的风俗习
惯以及语言规范等等,我们常常说“入乡随俗”,便是这种规范的表现。    凡此种种,都表明规范就是一种标准化的观念,角色规范就是角色扮演者必
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角色粉演者就明
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在什么情
况下不应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革命的理想、
道德、纪律,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一切优秀的社会角色扮演
者,都应当自觉地按照这一规范导演自己的角色行为,做党所要求的“四有”新
人。    角色规范作为“答布效应”的内涵,是一种标准化的观念,它一旦形成,就
自然地具有认知的标准化作用、行为的定向作用、维系社会整体性的作用。所谓
“答布效应”,也就是这些作用的反映。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角色规范的作用
不汉为角色扮演者规定了一定的行为准则,而且在社会机制的运转中会形成社会
心理方面的准则:一是激励力量,勉励人们信守角色规范,例如社会赞许,人际
关系的亲热、承认个性的某些要求、扩大个人意见在群体舆论中的份量等等,二
是制止力量,制止那些违背角色规范的行为,如加以社会谴责、人际关系方面的
冷淡等等。角色规范本来的作用,加上在社会运转中产生的社会心理作用,于是,
哪一个角色成员想要毫无约束力地去“天马行空”,那就恰如鲁迅先生所讽刺的
“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可笑了。    用角色规范来导演个体的角色行为,是人类行为的特征之一,是重要的社会
因素之一。原始社会就显示了“答布效应”,个中道理不是意味深长、清晰可见
的吗?我们知道,动物的行为方式是由先天遗传所决定的,而人类在共同生活中
所创造的角色规范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工具。个人与个
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绝不是简单的相互间的刺激与反应,而必须以某一角色规范
为媒介,为一定的角色规范所导演。角色规范是公认的,大家共同掌握的,而不
是个人单独创造的。角色行为中的角色规范成份,使一切角色行为的表现,好比
是一本对他人打开着的书籍,他人在阅读这本书籍的过程中,能了解这个人的角
色动机、角XXXXX 绪乃至个性特征,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一句话,角色行为总是
按照角色规范所实施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正因为如此,尽管社会上的人千差
万别,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由于角色规范的社会性,指示着人们需要满足
的方式和提出相应的行为目标?使个人了解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从而才
能使社会机制得以正常运转。否则,人类岂不成了一盆散沙,社会还成其为社会
吗?因此,角色规范是据以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透视镜”,是维系社会生活
的“粘合剂”,是人类存在和发展须臾不可离的“通灵宝玉”。我以为,这正是
“答布效应”所蕴涵励最深刻的含义。    我们按照角色规范来导演自己的角色行为,这既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手段,也
是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人的需要是指对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人的需要和动
物的本能需要,条件反射式的需要不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占有、拥有或片面的
享受,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在人的需要动机结构中,有自
尊和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有喜欢获得社会赞许、他人赞扬的需要。但是,这种
需要是以社会能够提供什么为尺度,以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样满足为前提的。每
个人都在一定条件下受到社会即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制约。因此,就应该用社会允
许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不断地接受特定社会、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国
情所灌输的价值体系,遵守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才能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与赞
誉,从而获得需要的满足。事实反复证明,愈是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来导演自己
的角色行为者,就愈会得到社会的赞扬。这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同时也就满足了
个人的需要。如果个人认识不到这一客观规律,缺乏按社会规范导演角色行为的
自觉性,为了满足背离社会规范的私欲而为所欲为,那就必然地理所当然地要受
到社会的惩罚。    “答布效应”的原理告诫我们要用角色规范来“导演”角色行为,这不仅表
观于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总体要求,必须在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规范框架内活
动,而且还反映在对个体扮演某一具体角色时也要符合特殊的角色规范。这好比
在舞台上演出,每一个演员首先都必须贯彻导演的总体要求,诸如台风要正,思
想集中、听从安排等等;此外,你扮演的是旦角或者是武生或者是别的什么具体
角色,还应该根据这一角色的特殊要求去唱、去做。这两方面的紧密结合,才是
角色行为的统一体。我们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也是同样的道理。一
方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范对所有社会角色扮演者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还要
内化对某一种角色扮演的特殊规范。比如,你在家里已经扮演起年轻的爸爸角色,
那你就应当懂得社会对家长角色的一些特殊要求,表现出为社会教育好子女等方
面良好的角色行为。假如你是一位小学教师的话,那么,你在各方面都应当符合
为人师表的角色规范。如此等等,你都可以而且应当根据你的角色位置,去思考、
去行动,以使自己的角色行为既符合角色规范的普遍要求又落实了特殊要求。普
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共性与个性的体现,社会舞台上的角色扮演者不正是这样
既阵营整齐、又多彩多姿的吗?!    你要表现出良好的角色行为,你要提高角色的扮演水平,请别忘了,“导演”
就站在你的身边。关键是要你认识他的面貌、理解他的意图、落实他的要求。—
—“他”,就是角色规范的代名词:“答布效应”。    34德西效应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
动机力量培增,积极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变成是二者之差,外加报酬(主
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    「实验」德西在1971年作了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在实验室里解
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
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第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 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
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
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结果」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
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
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分析」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
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关于德西效应的可能解释:    1 、原有的外加报酬距有关需要满足的水平太远,对外加报酬的要求太强烈
;    2 、直接激励的原有强度不足;    3 、价值观(思想信念)的某种偏差,未能将需要层给结构调整得合乎工作
要求。    「应用」处理好这几个因素,一般会降低外加报酬对内感报酬的消极影响,
外加报酬会在不影响内感报酬的情况下发挥自身的作用。    35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
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
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
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
者有55% 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 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 倍。后来人
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
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
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
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
们也会继续下去。    上述心理效应告诉我们,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
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
的要求。差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素质和学习基础等方面都低于一般水平。
转化差生,也要像弗里得曼一样善于引导,善于“搭梯子”,使之逐渐转化;应
贯彻“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
正确、间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36等待效应    由于人们对某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现象称等待效
应。在教学中,优秀教师常常利用这种效应的作用,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新课文或
新学单元的等待心理,以促进学生自己去自学。这就有助于上下课文或前后单元
的连续,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行为发生积极的变化。    37第一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
但是让学生A 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 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
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
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 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
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
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
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8定势效应    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盗,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
子,脸上的表情,感到言行举止就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找到了丢失的斧头,
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这则故事描述
了农夫在心理定势作用下的心理活动过程。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
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的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
思维定势或心向。    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表现在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
例如:我们与老年人交往中,我们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
;而他们则会认为我们年纪轻轻,缺乏经验,“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同学
相处时,我们会认为诚实的人始终不会说谎;而一旦我们认为某个人老XXXXX 巨
猾,既使他对你表示好感,你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心理定势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和成见,阻碍我们正确地认知他人。所以我们
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来看人处事。    39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
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
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
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
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
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
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
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
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
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
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
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
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
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
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
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40多看效应    转在许多人眼中,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然而,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试验:先向被试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
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了10多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别试评价对照片的
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更喜欢那些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既看的次数增加
了喜欢的程度。    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在人际交往
中,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人缘很好的人,往往将多看效应发挥的淋漓
尽致:他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已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然后互相产生更
强的吸引力。    人际吸引难道真的是如此的简单?有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做佐证:在一所大学
的女生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
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
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
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
互喜欢的程度也较低。    可见,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
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
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另人费解,也就是太讨人喜欢。    当然,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若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很
差,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多看效应反而起了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