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官学三栖”现象太多了(新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42:47
“产官学三栖”现象太多了(新语)
《 人民日报 》( 2010年10月28日   12 版)

郭位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核心观点
我们的大学往往把产官学混在一起。部分老师把大学当成福利机构,社会潜意识里崇尚虚幻的高校排名
我在今年5月出席一次中外大学校长的论坛,会上谈到中外高等教育的差距,国内校长有的说中国现在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有的说中国大学落后世界一流大学许多年。我无法证明具体落后多少年,不过可以就存在的差距做简单的说明。
——产官学“三栖”。大学教授,往往兼任政府和产业界的领导职务。有人说“三栖”不得了,游走三界、人上之人,但大学是追求真理的地方,把产官学混在一起,就不容易说清真理。教授就应专心研究、教学,其它事情除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就交给别人去做。反观西方,产官学“三栖”的情形鲜有听闻。
——对问题的讨论滞后。在一些世界知名高校,可以及时、公开地谈论问题,我们却要一再酝酿。比如大学里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你做研究,就有人质疑你不教书。但如果不做研究,就只能教陈旧的内容。没有创新,如何跟上时代?
——崇尚虚幻排名。香港的高中毕业生往往首选港大,没被录取再选择中文大学或是科大,接下来才会选择城大等其它本地大学,这是一种非常态的分配,不健康,也浪费社会资源。而社会潜意识里却崇尚这种虚幻、非理性的排名。
——视学校为福利。在高校,尤其在东方社会,教学有些像社会福利。很多人来学校工作的原因,是由于学校待遇优厚,生活轻松,没人找麻烦。他们把大学当作福利机构了,忘了大学老师必须探索、创新。大学是创造新知的地方,也应是勤奋工作之所。
10年赶上世界一流大学,既是一种憧憬,又是一种鞭策。假如我们不断努力,延揽世界上优秀的学者,并引进前沿的教学与研究,人人做表率,就可以创造奋发向上的气氛。憧憬可能失败,但是我比较乐观,希望可以成功。
上面说的是无形的东西。有形的,就是充分利用大学经费,把钱花在刀刃上。
教育其实很复杂,很多人都不太懂教育。30年来我也一直在摸索。办好教育,一定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研究才行。
(摘编自作者日前在香港城市大学“文化沙龙”的演讲,本报记者李海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