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晚年的许疑庵先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4:09

吴立奇先生在《许疑庵先生墓表》中深情指出:“先生爱国爱乡爱民之精神可垂于后矣!”这是一种客观评价。
      先生名承尧,字际唐,疑庵是先生的别号。徽州区唐模村人,生于1874年,殁于1946年,享年73岁。
      早在1905年,即先生高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的第二年,就主动放弃优越的翰林生活,请旨回乡兴办新学。在当时徽州府城——歙县,先后创办了新安中学堂和紫阳师范学堂,并在故里唐模创办了敬宗小学和端则女校,掀开徽歙教育史上的新篇章。1912年,清帝逊位,民国成立。先生应安徽省都督柏文蔚之聘,出任都督府高级参谋、全省铁路总办,负责筹建芜(湖)屯(溪)铁路。这是又一件为民造福的大好事。先生精神振奋,积极擘画。遗憾的是:不久“二次革命”失败,柏氏被迫下野,先生也随之去职,芜屯铁路胎死腹中。1913年后,先生曾五次远赴甘肃,历任甘肃省政府秘书长、甘凉道尹、政务厅长、渭川道尹等要职,奈因政局动荡,难以有大的作为。1924年,因不满官场黑暗,愤而辞去官职,回归故里——唐模,从此未再外出任职。
      先生归里时,已届“五十而知天命”之年。虽赋闲在乡,却始终没有闲着。而是以他爱国爱乡爱民的赤忱,丰富的学识,人格的魅力,广泛的影响,为家乡人民做了许多实事和好事。
      重修檀干园和渐江墓    檀干园俗称“小西湖”,始建于清朝初年。相传当时唐模有位富豪名叫许以诚,拥有当铺36家,事母至孝。其母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很想去杭州西湖游览。但因山川阻隔,年老体衰,难以成行。这位大孝子便不惜巨资,在唐模村口,挖塘筑坝,建楼盖亭,仿照杭州西湖,建造了一个小西湖。四周遍植檀花、紫荆,故名檀干园。尤为珍贵的是湖中心的镜亭,结构精巧,石栏水榭,内壁上镶嵌了18方宋元明清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雕刻,高的12方(230×57厘米),短的6方(105×56厘米),全部青石雕刻,篆、隶、楷(行)、草四体兼备,堪称稀世一宝。但因年久失修,该园已渐次荒芜,破败不堪。先生归里后,通过几次重修增补,面貌焕然一新。主要亭台楼阁皆悬上木质楹联,敦请当地耆宿名家学者集句、撰联、书写,大大提升了檀干园的文化品位。先生亲为镜亭撰写的长联,更是脍炙人口,传诵至今:“喜桃露春秾,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铁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形象概括了故乡的地理环境、四季景色,宛如世外桃源。其他古建筑、古树名木,也在先生关心、过问下,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这个千年古村落现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饮水思源,先生功不可没。
      渐江墓座落在歙县城西西干山,亦因年久失修,面目全非。1934年,先生和江彤侯氏发起重修,得到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为这位新安画派的奠基人大画家留下了宝贵的纪念。与此同时,还重建、修葺、新建了墓地附近的披云亭、经藏寺、长庆塔、漱芳楼等景观,疏浚了五明寺泉,使练江河畔的西干一带,成为徽州古城又一亮丽的风景线(今披云山庄所在地)。
      锐意搜集整理乡邦文献,主持编纂《歙县志》    歙县为古徽州府治,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风鼎盛,名士辈出,著述如林。素有“东南邹鲁”之称,为徽州文化重要发祥地。历代先贤对徽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许多宝贵文献典籍。先生对此十分重视,不顾年迈,广事采辑,分门别类,手自笔录,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穷数十年之功”,终于完成《歙事闲谭》(又名《歙故》、《歙事征》)一书。凡徽歙地区的山川名胜、历史掌故、人物艺文、世风轶闻……无不广泛涉及,引书达千余种之多,为徽州文化留下了一系列宝贵资料和线索,堪称徽州文献的宝库。全书31卷,共847篇,70万字,都是先生亲自缮写,一丝不苟。先生自己有诗云:“网罗文物廿余年,笺勘辛勤力己劬”,其辛劳,其精神,可以想见。该书手稿原藏安徽省博物馆,现已由黄山书社,作为安徽古籍丛书,于2001年出版问世。诚如诸奇伟教授在序言中所说:“在许承尧之前没有任何人,在《歙事闲谭》之前没有任何书,如斯人斯书这样对徽歙各种文化现象给予如此丰富而精致的载述……,许承尧为徽学研究的先导,《歙事闲谭》为徽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似尚不过誉”。
       《歙县志》自清道光6年(1826年)续修后,很久没有重修了。1933年,先生已6O高龄,自告奋勇,倡议重修,自任总纂,得到县长石国柱和县内各界人士一致赞同,并取得旅沪同乡会经济上的大力支持。经过三年努力,一部洋洋洒洒共计16卷的新《县志》,于1936年大功告成,被誉为内容博赅、质量上乘的志书。现在这部民国《歙县志》手稿己由先生后人——女许家华、婿徐仁初夫妇于2006年初,无偿捐赠给黄山市博物馆。
      保护和保存了一批珍贵文物    抗日战争初期,驻军第三战区23集团军司令唐式遵部,为阻止日寇入侵,实行“毁路”政策,境内铁路、公路遭到毁坏。还准备炸掉歙县县城西门外的太平桥(明建,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岩寺塔、潜口塔等古建筑,以减少敌机轰炸目标。先生闻讯,大为震惊。时唐式遵司令驻唐模檀干园,与先生常有来往。先生婉言劝谏说: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失而不可复得。现敌人离境尚远,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轻易毁掉。后来,果如先生所料,日寇的铁蹄并未踏入徽州,这些珍贵文物得以保存下来,惠及子孙后代。
      先生一生酷爱收藏,为国家和本地搜集、保存了一大批珍贵文物。民国初年,在甘肃任职时,正值敦煌石窟发现,政府无暇顾及。许多宝藏被外人洗劫,部分散落民间。先生慧眼识金,痛惜不已。便以个人俸银收购唐人写经120卷。回里后,悉心整理,从中挑选出精品40卷,装裱成册,外用黄绫缎套包裹,放入小型檀木匣中,藏在故居大厅楼上,命名为“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可惜的是解放后,这批已有千余年历史的经卷,大部流失,仅有少数为省、市、县博物馆所收藏。
      先生还收藏有一批古玩、图书、字画、遗墨、信札……等珍贵文物,日积月累,多达上万件。1946年曾与友人倡议创设黄山图书馆,因时局动荡,未能如愿。后改为自建“檀干书藏”,将这些宝物全部集中保管,由长子伯龙总理此事,并留下遗嘱,教谕子孙在他身后不得分散。拳拳之心,可见一斑(现大部分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关注民生疾苦,反映乡情民意    1934年,里中大旱。先生忧心如焚,出面吁请旅沪同乡会捐款捐物,购买面粉,进行救助。还拿出许氏宗祠粮仓的积谷,采用“以工代赈”办法,组织村民疏浚唐模村中的檀干溪和“小西湖”。既帮助村民度过灾荒,又改善了村容村貌,一举两得。先生晚年,挂名安徽省政府顾问,为民请命,义不容辞。曾多次带头联合县内知名人士向国民政府上书、打电报,要求改变错误做法,减轻百姓税赋,收到一定效果。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又起,老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先生已年逾七十,目击时艰,痛心国是,先后奋笔疾书,写下《痛定篇六首》、《不幸四首》等诗篇,对人民的苦难寄予无限同情,对反动官僚的倒行逆施、骄奢淫侈,给予深刻揭露和抨击。如《寡母哭》:“何来寡母哭子声,凄凄切切达五更”;又如《征夫死》:“严寒无衣创满肤,冻馁疬疫交枝吾,僵者时时横路隅……人肉原来不如豕!”,再如《县长来》:“乡长来,狞可畏,伏待烹人惴惴。区长来,严可惊,前驱三五荷械兵。朝税富力,夕捉壮丁……。县长来,迎道旁,官语民,堂哉皇……官怒嗔,民气结,    我无肉吮无血,长踞道旁只呜咽。”读来不禁潸燃泪下。再如《不幸四首》之三“万劫乌头白,千年铁树花。老人那得见,空向梦中夸!”表达了先生对光明未来的渴望。
      现在,先生与世长辞整整60年了。可以告慰的是:先生生活的那个黑暗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先生的遗著:《疑庵诗》、《疑庵游黄山诗》、《歙事闲谭》等等,已先后在安徽合肥、台北等地出版问世,并引起广泛注意;先生塑像已于2005年— —先生首创新安中学堂(附属师范科)100周年之际,高高矗立在徽州古城徽州师范校园内;众多缅怀先生的文章《许承尧纪念文集》也于该年结集出版;先生故居亦部分修复,对外开放了……。
      许疑庵先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