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流淌的诗篇----感恩我的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21:26
心底流淌的诗篇----感恩我的学生

教育是具有诗意和美感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用心灵和智慧谱写的诗章。新学期伊始,我着力营造语文学科的“诗意课堂”,引领学生徜徉于诗海之中。我们先学习了《<诗经>两首》,学生在诗歌的浪漫之中,贪嗅着诗歌迷人的芳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诗。”为了让学生张开诗的翅膀,舒展诗的灵性,享受语文课堂如歌的美丽,我把教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我让学生自学教材后面附录中的诗篇《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要求学生自己查找相关的知识,领会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生命,飘洒出如诗的语言。我告诉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广泛搜集资料。

2.     学习小组内要资源共享。

3.     不会做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向别人求助。

4.     每人必须写下初读感受,口述品读过程。(初读感受至少上交一页的方格稿纸作业。)

事情就这样开了头,第二天,我检查了作业情况,大多数学生都能很认真地完成任务,其中个别学生竟写了五页之多。

“大家的干劲还真足!”我暗自高兴。

看来,我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诗歌的热情。我把学生的优秀作业在班级上展览,让他们谈自己搜集资料的方法,谈对作品内容的领悟过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些学生的带领下,其他学生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他们有的谈了作品的时代背景,有的谈了对诗文的理解,有的谈了王昌龄被贬的原因,有的谈了李白和王昌龄的交情……,许许多多课堂上枯燥乏味的知识,以一个全新的形式给学生带来了新奇的感受。

“课堂氛围生机勃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确好!”我正在自鸣得意时,有位学生站起来指着诗句说:“老师,我认为应该是‘随君直到夜郎西’,而不是像教材上所说的‘随风直到夜郎西’”。虽然,我也曾质疑过,但因为是课本中的诗句,疑惑转瞬即逝。现在,学生提出来,我犹豫了,也更吃惊了。

此时,另外一位学生也站起来了:“老师,我们讨论了,认为还是‘随君直到夜郎西’好。”

“为什么?”我更愕然了,脸上写满了困惑。

“虽然也有人把‘君’写成‘风’,好似作者的愁绪随风飘到友人的身边,但是,既然我把愁心寄给了明月,应该是明月代我陪伴友人,而不是‘风’。”

“我认为:明月行走与风没有任何关系,何况风是吹不动明月的。”

“我觉得,如果写风的话,还应该考虑到季节因素,及作者与友人所处的地理位置。”

……

此时我不禁为自己时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而庆幸,为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而自惭形秽,更为自己学识的浅薄而羞愧,也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而懊悔。

在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请教了许多的老教师后,我大胆地遵从了学生的选择,修改了课本上的诗句,把“随风直到夜郎西”改成“随君直到夜郎西”。看到学生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欣慰,也为自己治学的浮夸感到脸红。

从此以后,学生的探究热情常盛不衰。他们在邀请我参与讨论之后,又修改了诗句——“李杜诗篇万古传”改成“李杜诗篇万口传”——并对文章的理解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生细心的发现,敏捷的思维,独特的见解,常常令我都瞠目结舌。

为了在学生面前不再感到耳红心跳,为了跟上学生探究的脚步,我开始了如饥似渴的学习……逐渐,上课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人心所向了。学生成绩提高了,学生能力增强了,领导和家长满意了,我个人也获得了诸多殊荣。

有这样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即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故事中的小战士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因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帮助了自己!

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以为自己在语文教坛上,摸打滚爬了将近20年,已算是一个资深的老教师了,自信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很容易就应付了这些学生。没想到新课改后,学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他们成了我的良师,很多时候我常常会被学生所感动,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学生的帮助。“教学相长”这几个字此刻我体会得更深了。

教育是个特殊的行业,教师必须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知识。我想学生崇拜教师就是因为以上两点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

人生就是要不断开拓前进的道路,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平道路。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学生!他们是一首让我深深沉醉的诗,永远流淌在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