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崇熊:楚王的名号大多冠以熊字(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25:13
2010年11月23日 17: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参与互动(2)  【字体:↑大↓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崇熊,是汉代特有的文化现象。熊,在汉代经常以一种祥瑞形象出现,玉器、陶器、漆器、铜器、画像石、金银牌饰、博山炉和铜镜上,都留下了许许多多生动可爱的熊的造型,足以编一本“汉熊写真集”了。“熊足”已经成为文物考古的专有名词。出现在陶仓、陶樽、铜樽、铜奁、漆奁、石砚上的各式各样的熊足,林林总总,不下百种。',1)">
先祖图腾
我所见到最早的、成熟的熊的艺术造型,应该是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只玉熊。2010年7月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60年”成果展上,就展出了一只妇好墓出土的玉熊。其造型简洁,很好地把握了熊的重要特征,嘴未张开,却很突出,双耳高耸,一副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十分可爱。妇好墓的三只玉熊均呈蹲踞状,这为后来汉代器物的熊足提供了一个典范。殷商琢玉工艺还处于早期阶段,人们还不能将玉料随意雕琢,只能以片、块为轮廓来造型,而不追求细节的肖似,这本来是工艺的局限,然而也恰恰给这三只玉熊以一个只求神似的大气形象。
以熊为图腾,源远流长。玄鸟生商,商是以鸟为图腾的。蜀王先名蚕丛,以首化蚕,蚕丝作蜀锦,氏民无定居,随蚕丛迁徙。金蚕即成为蜀民的图腾。至于龙成为上古文明时期许多东夷民族、神农民族的主图腾,则经过一个民族融合和图腾附丽的漫长复合过程。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代表中原地区,传说他都于新郑,号称有熊氏之墟,也就是黄帝的居所,黄帝则称为有熊氏。
鲁迅十分喜爱和推崇的《山海经》,据说为战国时楚人所作,其中“中次九经”曾说:“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而冬启夏闭,乃必有兵。”翻译成白话是说,有一座高山,叫熊山。山上有很多洞穴,这是熊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神仙出没之所,夏季的时候,这些洞穴大门敞开,冬季的时候,则洞门紧闭。如果冬季洞门大开,那就会出现兵乱兵祸,天下大乱。可见熊能通神,能决定人间祸福。虽然这只是个古代神话,但楚国的国君却实实在在是黄帝的后裔。《史记·楚世家》明确记载:“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楚的先祖为颛顼帝高阳氏,有熊氏黄帝之后。因此熊图腾在楚族先祖中有着很高地位,族群的图腾,往往成为族群首领的姓氏。楚王的名号,大多冠以熊字,荆楚自穴熊至考烈王熊元止,共46代君王,以熊为名的有29位,前后绵延千年。《左传》载有楚成王战败吃熊掌赴死的故事,与楚人同宗的夏人,也有祖先化熊的传说。可见楚人以熊为图腾,由来已久。战国立熊飞鸟屏风插坐是比较早的青铜熊形象(图1),熊的造型还不够写实和准确,当然,也可能是有意变形的艺术造型。立熊站立飞鸟之上,可以想见作者想象力之丰富和构思的奇诡,不禁使人想起后来的“马踏飞燕”。我也收藏一只与此造型相近的立熊灯(图2)。汉人崇熊,有其历史渊源和依据,体现的是中华文明的延续。
汉承楚风
“秦王扫六合”。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显示了新兴力量的自信和生机。但秦文化的强势,却未能打破楚文化的柔韧。秦二世而亡,固然是秦风虽烈却难恒久的原因之一,但从根本上说,秦国在军事上的骁勇善战,摧城掠地,不等于在文化上也能一统天下。楚文化源远流长,“四面楚声”,正如鲁迅先生所讲的“汉兴好楚声”和“诗歌已息,民间多乐楚声”。其实汉高祖刘邦本来就起于楚,他与丞相萧何、曹参,绛侯周勃等均为沛人,自然习楚俗。而且刘邦本人就善作楚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本来就是楚声。《汉书·礼乐志》称:“高祖乐楚歌,故房中乐楚声也。”
既然汉承楚风,汉人崇熊也就理所当然了。从曾侯乙、马王堆这些楚汉墓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楚风的浪漫情怀与写实主义的高度结合,既幽怨婉转、含蓄神秘,又热情奔放、酣畅淋漓。我收藏有十多只铜熊镇,每一只都应该细细体味和评说。其中的两只毛熊,其写实与细致实在令人惊叹。其造型、比例、动作都较为准确,双耳耸立,挺胸而踞,体态肥硕,犟拙可爱,张口露齿,似乎在欢呼春天的到来。一只熊前肢挠头,搔首弄姿,一只胸前抱一小熊,怜子情深,更显俏皮。尤为使人惊叹的是鬃毛刻划细致入微,毫毛毕现,足见塑者对生活观察之细。
我还有一只鎏金的坐熊,比这两只稍大。刚买来时,通身为锈所覆盖,但我知道,鎏金器物除锈相对容易,如果鎏金层厚,锈就更好除了。将其放在我自制的除锈液中,三天后取出,稍加清理,果然金光灿灿(图3)。但我又颇有些后悔,因为它少了许多斑驳陆离的沧桑感。汉镇一般四只一套,以镇压席脚,镇腹中灌铅,以期收到压席的效果。为了不羁绊衣物,镇体一般都呈半球状,采取盘踞的姿势,所以,熊镇一般为坐熊,降低重心,以求其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