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之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03:05

圣施礼华精彩讲道
作者:圣施礼华

作者简介
圣施礼华于一九○二年一月九日生于西班牙北部的巴巴斯托城。在他十五、六岁时,第一次感受到圣召的暗示而决心要做神父。一九一八年他进了罗格纽修院研习教会学科,于一九二○年转去萨拉高沙圣方济圣保禄修院,自一九二二年起,他被修院指派为修生监督或学长。获得教会当局许可后,他于一九二三年进入萨拉高沙大学攻读民法,这些课程并未影响到他的神学。他在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执事,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晋铎。
他首先被派往萨拉高沙教区的白底盖拉村担任神职,之后回到萨拉高沙市。于一九二七年春天获得总主教批准,他转往首都马德里,不遗余力地在各种环境中展开神职工作,同时也不忘郊区的贫穷和被遗弃的人,及数所医院里不治的临终病患。他亦担任病患基金会的神师,那所基金会是由圣心使徒修女组成的福利机构。同时,他也在一所大学学院兼教职,同时继续攻读民法博士学位,那时只有马德里大学提供此学位。
一九二八年十月二日,天主使他清楚地「看见」在他心里朦胧不清多年的暗示,圣施礼华创立了Opus Dei(意思是天主的事业或工作,简称为主业会)。他受到天主的激励,在一九三○年二月十四日明了到主业会的使徒工作也应当扩展至女性,它在教会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提倡社会各阶层的人借着圣化日常的工作,不变更个人的现状,在世界中追求圣德和履行使徒工作。
自从一九二八年十月二日以后,主业会创办人怀着关心所有灵魂的伟大使徒热诚,不遗余力地履行天主托付给他的使命。一九三四年他被委任为马德里圣依撒伯尔基金会的神师。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冒着性命的危险,先在马德里执行神职,后来迁往北部的布茍斯巿。早在那些年代,圣施礼华已遭遇到长期苛刻的责难,但他镇静超然地承受一切。
一九四三年二月十四日,他创立了圣十字架司铎会──一个与主业会不可分割的组织,使主业会的平信友得以晋升为司铎,为主业会服务。日后,归属于教区的神父亦可加入圣十字架司铎会,分享主业会的精神和灵修,在履行神圣职责当中追求圣德,同时,完全听命于所属的教区主教。
他于一九四六年迁往罗马,定居在那直到逝世为止。从那他激励、引导了主业会扩展到世界各地,毫无倦怠地为主业会的男女信友提供教理、灵修和使徒工作的健全培训。当创办人去世时,主业会已有来自八十个国家的六万余名会员。
施礼华蒙席曾任教会法典诠释宗座委员会和修院及大学圣部顾问,被教宗封为蒙席及罗马宗座神学院荣誉院士,也是西班牙邦不劳那省纳瓦拉大学及秘鲁比乌拉大学的监督。
圣施礼华于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六日逝世。多年来,他不断为教会和教宗奉献自己的生命,遗体安放在主业社团的和平之后座堂地下室。欧华路蒙席(一九一四│一九九四)是他多年来最亲近的合作人,无异议地被选为继承人。主业会现任监督是蔡浩伟主教,他与圣施礼华及他的第一位继承人共事数十年之久。从一九四三年起,主业会即获得马德里教区当局的核准,以及appositio manuum和教廷的批准。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主业会被教宗若望圣保禄二世立为自治社团,此法律结构正是圣施礼华所预见和渴望的。
主业会创办人生前即享誉的圣德馨香,在死后更是远播四海,信友因求他的转祷而获得不计其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恩惠,其中包括许多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痊愈。无数的信件来自五大洲,包括六十九位枢机主教和近一千三百位主教(超过世界主教团的三分之一),他们写信请求教宗开启审核施礼华蒙席列为真福和圣品的案件。圣人列品部于一九八一年一月三十日给予该案「审查通过」,教宗若望圣保禄二世于一九八一年二月五日认可。在一九八一年与一九八六年之间,有两个法定程序同时进行,一在罗马,一在马德里,搜集施礼华蒙席生平和德行的资料。根据这两个程序审核的结果,并接受神学顾问会以及圣人列品部内枢机主教与主教委员会的赞可,教宗于一九九○年四月九日宣称施礼华蒙席德行已臻英勇程度,因而颁给可敬者的荣衔。于一九九一年七月六日教宗下令发行谕令宣称一个由于可敬者施礼华的转祷而发生的奇迹性的治愈。这个决议使列主业会创办人为真福品的法定程序圆满结束。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七日,教宗若望圣保禄二世在罗马圣伯多禄广场,亲自主持列真福品的隆重庆典。始自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一日,真福施礼华的遗体即安息于和平之后监督座堂的祭台内(座堂位于主业社团的总部),不断有为他表率及教诲所吸引而接近天主的信友们陪伴着他,他们怀着祈祷及感恩之心,祈求他的转祷。
教宗若望圣保禄二世于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批准一件圣人列品部藉由他转祷而生的奇迹谕令,并于二○○二年二月二十六日的御前会议,聆听枢机主教、总主教和主教之后,决定于二○○二年十月六日列真福施礼华为圣人。
他的著作等身,除了神学法律研究作品《吴尔卡的女修院院长》之外,诸多灵修书籍皆已翻译成各种不同语言:《道路》、《玫瑰经》、《基督刚经过》、《基督之友》、《十字苦路》、《热爱教会》、《犁痕》、《炼炉》(最后五本皆为遗作),以及一本记者访问录《与施礼华蒙席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