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下情绪 STROOP效应发展特点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6:03
这是 http://www.lw23.com/pdf_4b5d1e2d-9496-4086-bac1-3a5f233a89b7/lunwen.pdf 的 HTML 档。
G o o g l e 在网路漫游时会自动将档案转换成 HTML 网页来储存。
这些搜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  情绪  stroop  效应  模式 
Page 1 心 理学 报 2007,39(2):242~248 Aeta Psychologica ¥inica 阈下情绪 STROOP效应发展特点冰 蒋重清 杨丽珠 刘 颖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大连 116029) 摘 要 随机选取5,6,7岁儿童和成人被试共 163名完成阈下情绪STROOP实验,以揭示情绪一认知动态发展关 系。结果发现阈下情绪STROOP效应表现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以至消失的趋势:5岁儿童在哭表情图片条件 下颜色命名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表情图片条件,6岁、7岁儿童在笑表情图片条件下对颜色命名错误率显著高于中 性表情图片条件,成人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情绪 STROOP效应。因此得出结论,个体情绪STROOP效应大小可以反 映其情绪控制能力的高低;积极和消极情绪引起的情绪STROOP效应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心理产生机制。 关键词 情绪STROOP,发展,阈下。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1935年,J.R.斯特鲁普(STROOP)为了揭示在 念字和颜色命名的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作用而设 计了一种实验。他采用各种不同颜色书写的文字作 为刺激,要求被试做的反应是说出书写这些文字的 颜色的名称。结果发现当字 一色矛盾时(如刺激是 红笔书写的“黄 ”字),说出字的颜色受到了字的意 义的干扰,命名反应时长于其他组合情况(如刺激 是红笔书写的“红 ”字),此现象被称为 STROOP效 应 …。该实验设计也被称之为 STROOP范式,在有 关认知过程研究中常常被用到。 情绪 STROOP范式 (emotional STROOP para? digm)得名于认知研究中的STROOP范式。在情绪 STROOP任务中,通过呈现给被试一些情绪刺激物, 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物中的非情绪信息做出快速反 应 ,以考察被试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及对非情绪 信息认知加工时的抗情绪干扰情况。STROOP范式 情绪研究领域的拓展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要 求被试的反应可以是颜色命名、字词朗读等对非情 绪信息的辨认。作为干扰刺激的载体包括情绪词、 情绪意义的图片、甚至只是相对于某些特殊人群 的易感刺激(如于酗酒者而言的酒的图片 )。并 且,STROOP范式还可以结合启动范式,先呈现情绪 干扰刺激再呈现非情绪性的靶刺激,实现二者的分 离。而且,由于阈下呈现的情绪刺激即可引发人的 情绪反应 J,所以情绪刺激还可以在阈下呈现。有 研究表明,个体在加工阈下和阈上情绪刺激时的神 经通道和反应特点存在不同之处 J,阈下情绪刺激 直接通过皮质下通道,逃过意识的“污染 ”,激发个 体更 为原 始 的 生 物 性 反 应 。所 以,在 情 绪 STROOP实验中通过阈下呈现情绪刺激的办法,可 以使得被试在认知加工非情绪性的靶刺激时受到的 干扰更纯粹地来自于情绪刺激触发的情绪反应,而 不是情绪刺激中的其他一些物理特征引起的无关 变量。 尽管情绪STROOP效应究竟来自于情绪信息与 情绪信息之间的注意竞争还是因为情绪信息造成 认知加工速度的一般性减速(generic slowdown)仍 存在争议_6 J,但其实质则是在于考察在一定情境下 人类心理中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之间的角力情况。 以往情绪STROOP研究较多地比较了焦虑、抑郁等 情绪障碍患者和正常被试的表现,通常结果是情绪 障碍患者因其易感条件而表现出显著的情绪 sTROOP效应,但正常被试没有表现出类似结果,从 而认为该结果是情绪障碍患者和正常被试控制情绪 刺激干扰能力差异所致 ]。控制情绪刺激干扰的 能力不仅存在这种正常与异常被试之间的横向差 收稿 日期 :2005—08-2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 目(20040165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30470567);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L06BSH005)。 通讯作者 :杨丽珠,E—mail:y ̄sllzhu163@163.eom,电话:0411—84258509 242 
Page 2 2期 蒋重清 等:阈下情绪STROOP效应发展特点 243 异,在人的一生中还具有一定的纵向发展特点。从 个体发生学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机制 的皮层下组 织,如杏仁体等,比情绪意识 和调控机制¨。。的皮 层组织如额叶先行成熟¨ 。因此,由于情绪系统和 认知系统在神经机制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在神 经发育过程中又是不平衡的,所以情绪和认知之间 存在一种动态发展的关系。米契尔曾通过其“自我 延迟满足”实验揭示了情绪和认知两种系统(他将 此形象地比喻为热系统和冷系统)之间力量对比关 系的发展概况:情绪系统比认知系统发展要早;随着 年龄的增长,这种力量对比关系才会发生改变,自控 能力得以增强¨ 。但是这种发展概况显然还需要 更多的实证研究加以充实,否则仍旧只停留在笼统 模糊的常识水平。 本研究通过考察5—7岁儿童和成人被试完成 情绪STROOP任务的情况,以期进一步拓展我们对 于认知和情绪关系及二者本身的认识,也为有关神 经发育学提供行为证据,并且为理性教育和情感教 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成人被试选择大学生 (也是目前大多数研究常用样本),代表大脑发育成 熟,学校教育经历基本完满的群体。选择5—7岁儿 童的原因是,已有脑电研究表明半原始的0波与代 表我们人脑完全成熟的d波斗争最剧烈的时期是4 7岁¨ ;从环境变化来看,该年龄阶段又是目前 我国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期。所以,该阶段儿 童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养成交互作用尤为频繁激烈。 这些影响应该会在他们的认知和情绪交互作用中体 现出来。由于我们的预实验发现4岁的儿童动作很 不稳定,按本实验要求完成任务存在困难,因此没有 选择 4岁儿童。 2 实验方法 2.1 设计 二因素设计:3(人脸图片表情:愉快、悲伤和中 性)×2(被试性别:男、女)。 2.2 被试 5岁儿童(平均 5.4岁)40人,男 21人,女 l9 人;6岁儿童(平均 6.5岁)40人,男20人,女20人; 7岁儿童(平均 7.7岁)40人,男 20人,女 20人 ;在 读大学生 43人(平均 23.5岁),男 20人,女 23人。 所有被试无身心健康问题史,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 正视力正常,并能清楚辨别本实验中所用的颜色。 2.3 材料 情绪STROOP范式用于年龄跨度较大的发展 研究,其前提是要保证所用的情绪材料对于不同年 龄被试具有一致而明确的意义,而且要求被试反应 的也应该是无障碍任务(比如朗读文字对于识字不 多的儿童被试则可能存在障碍)。因此在本实验中 我们选择了人类表情图片作为情绪刺激,被试的任 务则是颜色命名,因为3—4个月的婴儿就已具有了 区分人脸表情¨ 和颜色¨ 的能力。 情绪刺激包括表情为笑、哭和中性的人脸图片 各 30张,采用 Grayseale模式 ,并去除眉毛以上头冠 部、耳朵及颈部,在这里我们选择哭而不是常用的愤 怒表情,考虑到哭相对而言较为温和,对于被试的刺 激性较弱一些¨ ;掩蔽刺激为 1张网格图片;靶刺 激为2张通过 Photoshop制作的矩形颜色块,采用 RGB模式 ,蓝色块:R 110,G 0,B 200;红色块:R 180,G 0,B 200;所以两种颜色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以适当增加实验任务的难度。所有图像大小约为5 ×6emo 情绪刺激的筛选采用类似Spruyt等人所用过的 方法 J。由40名大学生对一批表情为笑(45张, 经3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一致认为主要反映了愉快 情绪)、哭(65张,经3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一致认 为主要反映了悲伤情绪)和中性(148张)的人脸图 片之效价(积极一消极维度)进行7点评定(1代表 最消极,7代表最积极)。对该结果采用单样本双侧 t检验(test value=4),笑的图片保留效价显著高于 4的(P<0.01),哭的图片保留效价显著低于4的(P <0.01),中性图片保留效价与4没有显著差异的 (P>0.05);并且由另外 40人对每张图片的吸引注 意程度进行7点评定,保留吸引注意程度在 1.96个 标准差之内的图片。经筛选,符合条件的图片中笑 有 40张,哭有 39张,中性有37张,再从中选出效价 更符合所在表情类别要求的所需数目的图片。这 样,三组表情图片之效价两两差异显著。“中性”与 “哭”:t=26.62,P<0.01;“中性 ”与 “笑 ”:t= 25.22,P<0.01;“哭”与“笑 ”:t= 一44.28,P< 0.01。这些图片来 自于不同人物的相片,类似于随 机选取。如 Pourtois等人所说,这种方法保证了不 同条件间只有表情是系统变化的,避免了除表情外 的其他系统变化带来的系统误差¨引。参加材料筛 选的同学不作为正式实验的被试。 2.4 实施 采用 E—Prime软件编程。整个实验分为练习阶 段和正式实验阶段。正式实验阶段的程序为:指导 语一空屏(500—700ms随机不等)——注视点 + 
Page 3 心 理 学 报 39卷 (500~700ms随机不等)——启动刺激(12ms,该时 间经过预实验确定)——掩蔽刺激(60ms)——靶刺 激(3500ms,期间被试做出反应靶刺激即消失)—— 反馈(500ms)。见图1。被试完成90次反应后休息 片刻(约2分钟),再接着重复一轮,启动刺激和靶 刺激的选择都是随机的。练习阶段不呈现启动刺激 和掩蔽刺激,目的是通过两种颜色块(靶刺激)各随 机呈现20次,让被试形成颜色与键的联系。 图 1 实验流程图 刺激通过 17英寸阴极显像管(CRT)呈现,屏幕 刷新频率85Hz。启动刺激、掩蔽刺激和靶刺激呈现 在白色屏幕背景中央。电脑呈现并口头解释指导 语:将给您呈现的是一系列红色或蓝色图片,请您看 清图片颜色后尽快做出按键反应,“红”按 “1”键, “蓝”按“2”键。被试坐在较暗的测试问。距电脑屏 幕约60cm处,眼睛基本平视屏幕中央,通过反应盒 做出反应,相应键上贴上红色或蓝色纸片。 3 实验结果 完成实验后即时询问每个被试在靶刺激前是否 还看到一个正面的人脸,回答都是否定的,说明了达 到阈下呈现的目的。 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女被试在不同表情(哭,笑, 中性)人脸图片启动下正确颜色命名反应时均值 (求均值时排除反应时小于150ms和大于均值2个 标准差的)和错误率均值,见表 1。 由于被试年龄跨度较大,我们分年龄段采用重 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反应时的差异,组内因素为启 动刺激的表情,组间因素为被试的性别,在必要的时 候对 自由度进行 Greenhouse—Geisser校正,结果表 明只有5岁组被试中刺激表情因素主效应显著,F (2,76)=3.791,P<0.05;对该因素三个水平进行 配对 t检验发现,5岁幼儿在 “哭”表情启动条件下 比在 “中性”表情启动条件(t=2.376,P<0.05)和 “笑”表情启动条件(t=2.173,P<0.05)下颜色命 名需要更多的时间;“中性”与“笑”表情启动下反应 时差异未达到显著,t=0.023,P>0.05。 以上检查揭示在影响被试反应时的因素中被试 年龄和启动刺激的表情条件效应是重要的,而被试 的性别效应均不显著,因此为了对该情况有一个更 直观和整体的理解,我们绘制了图2。 表1 被试在哭/笑/中性刺激启动下颜色命名反应时及错误率 总被试 成人组 7岁组 6岁组 5岁组 450 900 950 lO0o 1050 ll00 l 150 1200 1250 1300 反应时(ms) 图2 各年龄段被试各条件下反应时 
Page 4 2期 蒋重清 等:阈下情绪 STROOP效应发展特点 以被试在STR00P任务中反应错误率为因变量 所进行的方差分析发现: 5岁组被试中,刺激表情因素、被试性别因素及 二者交互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6岁组中,刺激表情因素主效应显著,F(2,76) = 6.OO9,P<0.01;对该因素三个水平进行配对t检 验发现,6岁儿童在 “笑 ”表情启动条件下执行 STR00P任务的错误率高于“中性”表情启动条件下 的错误率(£=2.838,P<0.01)和“哭”表情启动下 的错误率(£=3.395,P<0.01);“哭 ”表情启动条 件与“中性”表情启动条件的错误率差异不显著。 7岁组中,刺激表情因素主效应显著,F(2,76) = 6.520,P<0.01。对该因素三个水平进行配对 t 检验发现,7岁儿童在 “笑 ”表情启动下执行 STR00P任务的错误率高于“中性”表情启动条件下 的错误率(£=2.277,P<0.05)和“哭”表情启动下 的错误率(£=3.486,P<0.01);“哭 ”表情启动条 件与“中性”表情启动条件的错误率差异不显著。 因成人被试在所有条件下的错误率都小于 0.05,所以对其错误率不做进一步比较分析。 4个年龄组的情绪 STR00P效应在反应时及错 误率上的表现发展趋势分别见图3、图4。 吕 、. ,  翟 氇 l \ 一.△… 哭减中 —●一 笑减中 . . ~ ’ - - - - 、 .  . . . .. .  /,| 5 兰:兰 图3 哭/笑情绪 STROOP效应(反应时)发展趋势图 注:根据被试在哭/笑表情启动下的反应时减去中性表情下的反 应时之差值描点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启动条件是中性表情 图片的情况,5岁幼儿在对颜色命名时的反应速度 因启动条件是哭表情图片而显著延迟;而6岁和7 岁儿童则是因笑表情图片带来错误率的显著增高: 成人被试在本实验中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错误率, 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情绪STROOP效应。 辜 5多组 6多 7多组 噬组 、 ● ● ● ● ● ● 、△ 图4 哭/笑情绪 STROOP效应(错误率)发展趋势图 注:根据被试在哭/笑表情启动下的错误率减去中性表情下的错 误率之差值描点 4.1 阈下情绪 STROOP效应 本研究证实了阈下情绪刺激能够产生情绪 STROOP效应,说明了情绪刺激具有优先于意识认 知的特点,可以在人们对其产生意识前得到加工并 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另外,也证实了积极和消 情绪都可以产生情绪STROOP效应。这一结果与 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是一致的,人们对情绪信息 的优先加工具有利于生存的意义,这反映了人类情 绪的适应功能。至于情绪 STROOP效应何以产生, 也就是说在该情境中情绪怎么对认知产生干扰,我 们通过脑电研究表明(另文发表),主要是因为情绪 信息在被试信息加工早期造成较大激活,表现为被 试在情绪刺激后出现相对于中性刺激的脑电增幅变 化;而被试在信息加工晚期则表现为情绪刺激相对 于中性刺激条件后的脑电降幅变化,意味着被试在 情绪刺激条件下信息加工晚期——整合信息对颜色 块做出命名反应阶段投入资源不够,从而造成反应 延迟或失误。这一现象是符合神经活动相互诱导原 理的。 4.2 阈下情绪 STROOP效应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发现阈下情绪STROOP效应随着年龄的 增长逐渐减小,以致到了成人阶段即不表现出显著 情绪STROOP效应。这与Martin等人采用蜘蛛图 片作为干扰刺激的情绪 STROOP研究所得出的结 果 有所不同。在他们的研究中,自幼儿到成人都 表现出了显著的情绪 STR00P效应,但是需要注意 的是,表现出显著的情绪STROOP效应的被试都是 害怕蜘蛛的,不害怕蜘蛛的被试则没有表现出类似 效应。作为蜘蛛恐惧者,无论幼儿还是成人,其心理 机制是基本一致的,即都是对蜘蛛的威胁失控。在 5 0 5 0 5 0 5 0 窨} 们 们  ∞  ∞  ∞ 们 0  0  0  0  0  0  0  0  幡 ∞ 加  ∞ 加 :2加 0 m 
Page 5 心 理 学 报 39卷 情绪 STROOP情境中,要求被试致力于认知任务而 忽视、控制情绪(或者说情绪信息)的干扰,因此被 试具有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显然是高效正确地完成 情绪STROOP任务的前提(当然,这里所指的情绪 控制并不一定指被试有意识的行为,而是情绪系统 的一种自组织功能,被试对此并不一定能意识到), 所以,被试对情绪 STROOP情境中的情绪刺激失控 是引起情绪STROOP效应的真正原因。因此,在以 上 Martin等人的研究中自然就看不到年龄效应。 已有研究得出的关于情绪 STROOP情境中认知任 务难度与情绪 STROOP效应成正比的结论 与本 实验结果也是一致的,因为认知任务的难度是相对 的,相对于成人被试,本实验中儿童被试完成实验任 务显然要难些。 本研究所选被试表现出的情绪STROOP效应随 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至消失的趋势,符合人脑发 育的规律。一方面,额叶对情绪的调控起着关键作 用 J ;而另一方面,已有研究表明4~7岁是儿童 出生后神经发育第二个快速期,而且在神经发育顺 序链上,额叶处于末端¨ 。因此我们可以大致描 述:5岁儿童额叶还不成熟,所以不能对情绪有效控 制,从而出现显著的情绪 STROOP效应;到了6岁, 其额叶有了一定成熟,对情绪的调控功能得到增强, 表现出情绪 STROOP效应的降低;到了7岁,其额叶 有了进一步成熟,对情绪的调控功能有了进一步增 强,从而表现出情绪STROOP效应再次降低;到了成 人青年期,额叶发育基本成熟,已能有效控制本实验 任务中的情绪干扰,从而其情绪 STROOP效应已不 显著。 4.3 阈下情绪STRooP效应表现形式的变化 本研究揭示情绪STROOP效应随年龄发展变化 的另一特点是这一效应先体现在速度上,再表现在 错误率上,最后至成人则全面消失(统计上不显 著)。由速度干扰转移到错误率指标的年龄转折点 是 5岁到 6岁,正是儿童幼小过渡期 (幼儿园到小 学)。与此同时,伴随情绪 STROOP效应从速度干 扰转为错误率上升,带来显著情绪 STROOP效应的 启动条件也从 “哭 ”转为 “笑 ”。我们认为这是由一 定的主客观条件造成的。主观条件在于儿童更关注 速度,还是准确性;客观条件在于情绪刺激的属性。 在有关情绪属性维度问题上,通常是分为积极 消极维度,Wentura等人又提出了与此相应的趋 向一回避维度。在他们的一项实验中,要求被试在 看到词语刺激时要么是必须做出从反应键上缩回手 指的反应,要么是必须做出按键反应。结果发现,被 试的“缩回手指”反应在见到消极情绪意义词汇时 较快,而“按键反应 ”是在见到积极情绪意义词汇时 较快 J。另外,Rossell等人以愉快词对(如 smile— grin)和悲伤词对(cry—weep)进行了启动效应研 究,被试的任务是判断靶刺激是词还是非词,结果也 发现,相对于中性词对,愉快词对促进了被试的按键 速度,悲伤词对延迟了被试的按键速度 J。本研究 中被试在三种条件下反应时情况证实了以上结论, 被试在哭条件下平均反应时为958.36ms,笑条件下 940.99ms,中性条件下944.26ms(见图2);因此,本 实验中被试在笑条件下的情绪调控任务则是抑制冲 动,看清颜色再做按键,否则仓促按键难免出错。关 于积极情绪对执行功能的破坏,在 Phillip的研究中 也有类似的发现,其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引起被试在 任务转换情境 (switching condition)中错 误率 增高 。 此外,“哭”与“笑”这两种客观诱因的功能会受 到被试对速度或准确性关注的调节。而被试——尤 其是儿童被试究竟关注速度还是正确性,教育起着 导向作用。当然,教育最终导向是既快又好。但是 对于儿童的教育、对于动作技能的训练(本实验任 务涉及到按键动作),都是先强调准确性,以避免错 误动作、错误习惯的形成。这在幼儿园教育中是普 遍的。到了小学教育,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增多等 原因,速度得到更多的强调,比如限时作业(课堂作 业、规定时间内的考试)的增多,当然注意正确性也 会被继续提醒,但是“速度”这一相对 “新”的要求会 更被学生重视,这样一来,本研究中的5岁儿童(幼 儿园被试)可能会更关注准确性,而6、7岁儿童(小 学被试)会更关注速度。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图2 中看出,5岁到 6岁儿童之间的反应时降幅为 199.65ms,变化显著(P<0.01),而 6岁儿童到7岁 儿童间的降幅为 一21.2ms,变化不显著(P>0.05)。 对于更关注正确性的被试,“哭”表情条件的“阻碍 作用”会被放大,而“笑”表情条件的“促进作用”会 被削弱,从图 2中可见,5岁组被试 “笑 ”与“中性” 条件下反应时很接近而“哭 ”与 “中性 ”条件下反应 时差距增大,所以此时情绪 STROOP效应会表现为 在哭条件下的反应延迟;对于更关注速度的被试, “笑 ”表情条件的“促进作用 ”会被放大,而“哭 ”表 情条件的“阻碍作用”削弱,如图2所示,6、7岁组被 试“哭”与 “中性 ”条件下反应时很接近而 “笑 ”与 “中性 ”条件下反应时差异增大,此时情绪 STROOP 
Page 6 2期 蒋重清 等:阈下情绪STROOP效应发展特点 247 效应会表现为在笑条件下的错误率增多。本研究中 只有成人才具备了控制正负情绪干扰的能力,兼顾 “又快又好”的标准,情绪 STROOP效应因天花板效 应而随之消失。 因此,本研究结果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反 应的复杂性:神经发育程度是基础,客观刺激是诱 因,而个体的主观意识起着调节作用,教育的能动性 首先表现在对个体主观意识的影响上。 4.4 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研究揭示情绪STROOP效应随被试年龄增大 而逐渐降低这一趋势尽管符合常理,但是对于成人 在本实验中没有出现显著的情绪STROOP效应这一 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实验设计外部效度的 不足。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即使是成人的认 知行为也时常会受到情绪的干扰。这种干扰在何种 条件下发生显然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就拿该 阈下情绪STROOP实验范式来说,情绪刺激的选择、 阈下呈现的时间、认知任务的设置等等因素的变化 可能带来的影响都还值得进一步综合研究。 此外,本研究揭示的情绪 STROOP效应自5岁 儿童至6岁儿童间发生自速度干扰向正确率干扰的 转变,引起干扰的条件也是自哭表情图片启动条件 向笑表情图片启动条件的转变,而在本研究中这两 个年龄段的被试也正是分别来自于幼儿园和小学一 年级学生,所以文中讨论将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 异视为情绪 sTROOP效应这一发展特点的原因之 对于情绪STROOP效应此发展特点及其原因的 解释还需要选择那些不是在5岁至6岁间实现“幼 小”过渡的被试以验证,并且可以通过采用不同指 导语将被试的关注导向速度或正确率 以验证。而 且,本研究中被试取样在儿童与成人年龄段之间还 存在较大空缺,如青春期阶段会是如何表现还亟待 研究。 5 结论 综合以上结果分析,我们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自幼儿至成人的阈下情绪 STROOP效应表 现出与年龄成反比的趋势; (2)个体情绪 STROOP效应大小可以反映其情 绪控制能力的高低,而这种能力的生理基础在于个 体额叶的成熟程度,其发挥是人类心理自组织功能 的表现,可以在意识下进行; (3)积极和消极情绪引起的情绪 STROOP效应 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心理产生机制。积极情绪条 件下的情绪 sTROOP效应会表现为错误率增高,消 情绪条件下的情绪sTROOP效应会表现为反应延 迟;个体表现出哪一种情绪STROOP效应受其关注 速度还是正确性的调节。 参 考文 献 l Psycholo ̄"cyclopaedia On Chinese).Chekiang Educational Press, l994.246 (J 理学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246) 2 BauerD.CoxW M .Alcohol-relatedwords afe distractingto both alcohol abusers and non-abusers.Addiction,1998, 93(10): l539~l542 3 Kunst- onW R.Z ̄uncRB.Afective discrimination of stimulus that cannot be recogaiz ̄ .Science,1980,207:557 ̄558 4 Bernat E,Bunce S,Shcvrin H.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differentiate positive and negative mood adj ̄ctivcs duringboth supmliminal and subliminal visual proces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sychophysiolo ̄",2001,42(1):ll~34 5 Honk J v,Tulten A,Hout M V D.Conscious and prcconscious scleetivc attention to social threat:difg ̄mt neuroendocrine response pattca'ns.Psychoneuroendocrinolo ̄,,2000,25 ):577 59l 6 A】 m D,Chajut E,Lev S.A rational look at the emotional STROOP phenomenon:a generic slowdown.not a STROOP efect. Journal of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2004,1330):323 338 7 Williams J M G,M athews A,M aclcod C.The emotional STROOP task and psychopatholo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6, 120(1):3-24 8 Lcdoux J E.Emotion ckcuits in the brain.Aun 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2000,23(1):155~l84 9 LaneR D,ReimanEM ,AxdrodB,et a1.Neural correlates of levels ofemotional awal'lglless:evidence of all in1【craction between emotionandattention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Journal of CognitiveNeuroscienc ̄,1998,10(4):525~535 l0 Davidson R J,Putnam K M ,Larson C L.Dysfunction in the neural circuitry ofemotion regulation— a possible prclude to violence.Science,2000,289 Q8):591~594 ll Bnk atko D,Daehler M W .Child development,New  York: Houghton M iflin Company,2001.161 12 Metcalfe J,MisehelW.Hot\cool-system analysis of蚴of gatification dynamics ofwilpower.Psychological Review,1999, 106(1、:3~l9 l3 L SY.Severalissues ofEEG andmind brainmcchanigrfl research.Acta Psychologica Sinica,1961.3:141~l5l (刘世熠.脑电图与心理的大脑生理机制研究的几个问题.心理 学报,1961,(3):141~151) 14 Young—Browne G,Rosenfcld H M ,Homwitz F D.Infant discrimination offacial expression.ChildDevelopment,1977,48 ):555~562 15 Tener D R.spatial and temporal aspects ofinfant color vision. 
Page 7 心 理 学 报 39卷 V'mion Research,1998,38(6):3275~3282 16 BalconiM ,PozzofiU.Face?sdcctive processing andthe efect ofpleasantandtrapleasant emotional expressions on ERP correlates.Intexn ̄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 ̄,,2003,49:67 74 l7 Sp?mytA,HennansD,Houwc ̄JD,ct a1.Onthe nature ofthe affcetive priming efect:affcetive priming of naming response. Social Cognition,2002,20(3):227~256 1 8 Pourtois G,Grandjean D,Sande ̄D,ct a1.FAcctmphysiological con'elat ̄ ̄ ofrapid spatial orientingtowards fearful faces.Cerebral Cortex,2004,14(6):619~633 19 Murphy ST,Z ̄oncRB.Afect,cognition,and awal'g ̄ s: affcetive primingwith optimalan d suboptimal stimulus exposurc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l Psycholo ̄,,1993,64(5):723 ~ 739 20 LangsR.M emal Darwinism andthe evolution oftheem otion? processing mind.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1996,50(1): lO3~l23 21 Cosmidcs L,Tooby J.Evohtionary Psycholo ̄,:a primer.http wv ̄w.psych.ucsb.edu/research/cep/primer.htm1.2002?ll?ll 22 M artin M ,Jones G V.mteg ̄ bias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mg of m otionaly linked pictures.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 ̄,,1995, 86(3):419 ̄433 23 Schirm ̄ A,Kotz SA.ERP evideace for a sex?specific STROOP efect in em otional speech.Journal ofCo ̄ itNe Ncuroscicnce,2003,l5(8):ll35~ll48 24 W catura D,Rothcrmund K,Bak P.Automatic vigilance:the attemion? ̄abbmgpow盯 of approachand avoidance ?related social inform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 ̄,, 2000,78(6):l024~l037 25 Rossel S L,Nobrc A C.Semantic priming ofdiferent afective categories.Emotion,2004,4(4):354~363 26 Phillips L H,Bull R,Adams E,et a1.Positive mood and executive function:evidence from STROOP and fluency tasks.Emotion, 2002,2(1):12 ̄22 Development of Subliminal Emotional STROOP Efect Jiang Zhongqing Yang Lizhu,Liu Ying (Department ofPsychology,n∞n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Introduction Cognition is often afected  by ernotion.Since their respective neural mechanisms ale independent to some extent and they mature uneven 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an d emotion chan ges over the life course.The connection betwen cognition and emo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The present study used subliminal emotional STROOP paradi ̄n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 ofthis connection. Method One hundred and sixty three subjects were recruited,including 5,6,7 year—old children and adults.The task was to nanle the color of a square following an emotional picture presented subliminally(with positive,negative,and neutral facial expression).Response time and error rates were colected.The diferences in participants’response time and error rates between the em otional and neutral condition were regarded as the m otional STROOP efects.The data was analyzed with repeated — measure two— factorial ANOVAs,in which emotional picture was used as a within subject factor and subject gender as between subject factor. Results W ith increasing age,the em otional STROOP efects decreased .The 5 一 year — olds spent significantly longer time to identify colors after they were exposed to crying facial expression pictures.The 6一 an d 7?-year?-old made more mistakes in iden tifying the colors when they were shown smiling facial exp ression pictures.However,the adults did not show any STROOP efect.Neither main efect of gender,nor interaction of emotional pictur e an d gender was foun d. Conclusion The em otional STROOP efects were inversely related to age.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people’ s em otion control ability and its neural mechanism are based on frontal lobe maturity.The STROOP efects caused by positive or negative em otion have different behavioral form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Positive em otion would cause the increase of participan ts’errors,while negative em otion would delay participants’response. Participants’focus on speed or accuracy moderated  what kind of STROOP efect to appear. Key words em otion,STROOP,developmen t,sublimin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