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待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33:18

  4月22日,几位青少年读者在河南省郑州市新华书店读书。
  新华社发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宣部等17个部门联合发出以“同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倡议,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不胜其数。从“开卷有益”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悟,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经验之谈……人们相信,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明事理,知荣辱,长才干,进而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造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和创新之源。

  多读书,读好书,对有着悠久诗书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更是十分重要而迫切。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中国”。

  求索便会获得,探索便能发现。书籍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只要你敲门,它随时可以向你展开一个精彩的世界。

  阅读吧,你会爱上它!

  

 

  “在现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力的强弱往往和读书率成正比。看看那些发达国家,哪一个不是阅读率排名靠前的?”在“世界读书日”到来的时候,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接受采访时表示,“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下降的现象令人忧虑。”

  传统阅读在萎缩

  国人真的不爱读书了吗?

  今天的中国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出版大国,近几年每年出版的图书都超过22万种,图书销售额也在稳步增长。在出版物种类和数量极大丰富、销售额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国民图书阅读率为什么却连年下降呢?

  郝振省分析说:“从表面上看,近几年的图书销售额的确是在增长,但这种增长是微弱的、吃力的增长。2005年的图书销售数量只比上一年增长了1.2%,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扩招导致阅读人口的自然增长所带来的。销售额虽然比2004年增长了8.7%,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图书价格增长所致。”

  阅读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低的现实从畅销书的发行量上也能体现出来。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图书尤其是文学类书籍首印还可以达到数十万本,累计发行可以达到数百万册。而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一本书能卖到5万册就可以自称是“畅销书”。像《于丹〈论语〉心得》这样狂销300万册的图书在今天的中国图书市场上已是“凤毛麟角”,绝对称得上是“超级畅销书”。一些专家认为,阅读人口数量太少是导致中国难以形成真正的畅销书市场的重要原因。

  与图书阅读率下降引起广泛关注相比,我国图书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似乎尚未引起重视。2005年,虽然全国出版图书222473种,总印数达64.66亿册,但其中有一多半是课本,约占图书总印数的55%,而同期美国大中小学教材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20%左右。“我国人均图书消费不仅偏低,而且不合理,课本比重明显过高。”郝振省说,如果不算阅读课本,我国的图书阅读率更低。

  网络阅读率上升

  网络真能取代图书吗?

  与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率下降相反,网络阅读正日益流行。对此,赞同者认为,网络阅读给读书人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阅读方式,具有海量、互动的优势。反对者则认为,网络阅读是一种“浅阅读”,难以令读者养成思考的习惯,不值得提倡。

  对此,郝振省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网络阅读率的上升。他说:“我们不能因为图书阅读率的下降,而对网络阅读率上升持消极态度甚至持否定的态度。相反,我们基于它的先进生产力本质,应该欢迎它的到来,肯定它的存在,强化它的发展。”

  肯定网络阅读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缺陷。郝振省说,“网络阅读分流了读者、分流了阅读时间,是造成图书阅读率下降的一个因素。更关键的是:网络阅读大都偏重于新闻性、娱乐性,深度的阅读内容相对较少。”他认为,今后出版单位应该积极思考“如何促使网络出版的内容向思想性、学术性、理论性方面倾斜,使网络阅读具有更多的积累文化、传承文明的性质。”

  “浅阅读”“偏阅读”不可取

  读什么会更有益呢?

  对于人们一般认为网络阅读是“浅阅读”的看法,郝振省认为,“浅阅读”不仅存在于网络阅读之中,传统阅读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走马观花、泛泛而读的情况现在是普遍存在的,”郝振省说,“这一方面是由于流行文化的发达,人们的心态比较浮躁,难以塌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书,另一方面也与出版物自身的浅化有关。”大量的娱乐、休闲类图书杂志正受到读者越来越多的喜爱。

  除了“浅阅读”这种倾向之外,郝振省认为“偏阅读”也要引起重视。“我国读者有点儿‘偏食’,侧重于小说娱乐、生活知识、文艺体育,对科普著作的阅读普遍较少,”他说,“实际上,人文阅读和科学阅读是阅读的双翼,缺一不可。从长远来看,这种‘偏食’有损于国力的发展。”

  读书是一件“甜蜜的事”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不习惯”读书的人占不读书者总体中的比例为29.1%。其中,18至19岁本应为在校学生的青年人排在首位,占45.9%。

  对此,郝振省说:“‘不习惯’读书比‘没时间’读书更可怕。”他认为,应该把学校的阅读教育作为重要的抓手来抓。他说:“犹太母亲为了让孩子读书,会在书本上涂抹蜂蜜,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读书是一件‘甜蜜的事’。以色列那样一个沙漠国家能成为农业出口大国,能成为高科技的大国,和他们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那么何愁国民素质不提高?何愁出版市场不扩大?我们应当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对待阅读,”郝振省说。

 

    《人民日报》 (2007-04-23 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