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我们静候五百年熟知的树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5:28

汤唯:我们静候五百年熟知的树木

                                              2010年11月18日 17:10         
  作者:韩松落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汤唯(新浪读书配图)

  一

  汤唯赴港,与张学友合作拍摄新片《 月满轩尼诗 》,流利的广东话和得体的仪态,使她颇得媒体赞赏。看来,汤唯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将再度出发,起点是香港,前面或许是全世界。

  汤唯的前途,曾经令人颇费思量。嫁人,李安说她嫁不了人了;接戏,有那么一部戏在前,等于是悬在半空中,身价陡然提得这样高,也没人敢问津。就像《 长恨歌 》里的王琦瑶,猛然由弄堂女儿当选上海小姐,又经历世事变迁,到邬桥避难,她的外婆看着她,想:“这孩子的头没有开好”,因为她长得好,“长得好,自己要不知道还好,几年一过,便蒙混过去了。可偏偏是在上海那地方,都是争着抢着告诉你,唯恐你不知道的。所以,不仅是自己骗自己,还是齐打伙地骗你,让你以为花好月好,长聚不散”。

  现在全世界都在争着抢着告诉汤唯,她“长得好”,她不想骗自己也不行了,索性豁出去,当这是真的,向那些纵身跃入地球村的前辈女明星学习,让全世界知道,赞美也是一种承诺,现在是该兑现承诺的时候了。好在她并非摸黑上路,已经有前辈杀出了一条血路,首先说明这是有可能性的,其次提供了参考的样板,令后来者不再摸着石头过河。当然,远一点的黄柳霜、周采芹、卢燕是学不来了,稍近一点的白灵、陈冲、章子怡却大可以借鉴。

  白灵的可借鉴之处在于,千万不能向她借鉴。她的可模仿度为零。白灵没法效仿,她是癫狂版的苏丝黄,扮演的是部落里最先开化的公主的角色,带着埃及艳后时代的黑眼圈,以热辣的姿态登上“五月花”号,但因为她挑战的是自身民族性格的极限,冲破临界点后就脱了序失了控走了样。那个路数属于怪力乱神,性格含蓄如汤唯,除非食用兴奋剂,才能保持那样旺盛的意志,汤唯的老板江志强作为文艺中年,坚持在自己的院线里放冷僻的电影这么多年,也万万不会允许汤唯有如此作态。何况那要有二十年前洋人看待东方女人的眼光做支撑,而二十年后,时过境迁,洋人至少知道,中国女人已经不裹小脚了。汤唯不用过分夸张“东方”属性,保持常态即可赢得注目。

  章子怡效仿不了,她凭的是一股巧劲,是特异功能,是天赋的气场,她的经历里,有太多偶然性,犹如珍妮随着泰山穿山入林,从这棵树上跃起,就恰好有根藤萝荡过来,刚甩开手里的这根枝条,那边悬崖中间就有块草地可供借力,一个拿捏不准,时机稍欠火候,就有灭顶之灾。跟着章子怡亦步亦趋,就等于跟在邓文迪身后,学她那样轻笑着去拍上司的肩膀,她拍的时候人不恼,你拍的时候人家一定恼了。但章子怡对自己强烈愿望的表达,却值得学习,不能等待机会伴随春天的脚步自己走近,要大胆地注视对方的眼睛告诉他“我要定了”。

  最适合汤唯揣摩学习的是陈冲,她老实勤恳,每一步的足印都十足鲜明,认识了哪些人,那些人都在什么地方帮到了她,她也从他们身上吸取了什么,全都历历在目,蜕变的历程十分清晰可信。更弥足珍贵的是,她能够和有才华的女性保持长久的友谊,例如闵安琪和严歌苓。汤唯如果实在需要一个方向,陈冲所预示的前方再合适不过,何况她们颇多交集,江浙人,有闺秀气,基本功扎实,艺术素养鉴赏力都在水准之上,汤唯又是导演专业出身,她们身上同样又有那种对扎扎实实的权力的渴望,二十年后,汤唯难保不会成为又一个陈冲,当然,前提是她不要冒险去碰触那些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太艰险和太缺乏说服力的题材:情感、伦理,犹如陈冲的滑铁卢《 纽约的秋天 》。

  但也许,汤唯完全不必向她们取经,她有她的气场,她的可能性还没有眉目,所以也就有了更多余地。

  适当的远离是有必要的,就好比用母语写作的人,应当至少精熟一门外语,可以借助外语,来重新打量自己的母语。隔着时间空间,两相比较,或许更能看清楚自己寄身的文化有何精妙,又有何欠缺。

  需要汤唯做的,现在就是辛勤工作,保持适当的跋扈,遇事多向李安和江志强讨教,还有,如果在公共场合遇到上述各位前辈,笑脸迎上。

  二

  以前,一直没能完全理解,李安和江志强为什么要帮助汤唯,要为她的复出用尽心思、铺路搭桥,要把自己对中国社会心理的全部知识,用在这样一个多少有点风险的个案上。

  她的经纪公司冠星( Champion Star,由安乐影片有限公司与另一间公司合组 )在她复出个案上的操作策略,显然是低调、柔和、不事声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言一行,都“恐惊天上人”,只求在低调中求存,在寂静中突围,身为汤唯经纪人的江志强所说的“沉默是金”,就是这种策略的主要精神。她主演的《 月满轩尼诗 》能够通过审批,在内地公映,和这种策略不无关系。

  刚一出事,就送她去英国进修,从此不论谁人问及她的去向,一律都以求学作为回应,并且远离电影电视,只出席时尚活动,偶然低调参加公益活动,比如在大学做义工,为四川赈灾筹款,最终通过“优才计划”成为香港人,一系列铺垫,都为的是有朝一日重见天日。

  而作为她复出之作的《 月满轩尼诗 》,是爱情轻喜剧,显然,这是出于矫正汤唯形象的需求,因为,当初最大的担心,就是她从此会被粗暴地当做一个艳星对待,《 月满 》的轻喜剧类型,主人公的傻大姐形象,都是对王佳芝形象的狠命矫正。而且,这只是女导演岸西的第二部作品,由她的上一部作品《 亲密 》,便可以想到,《 月满 》不会是一部深邃魅艳、令人震撼的作品,这大概正是江志强想要的:由一个轻微的反弹重新开始,而不是用报复性大涨引人嫉恨。

  所有的手法,都是柔软的,软着陆,软性的自我惩罚,软性的重振声威,处处迎合中国人所主张的含蓄蕴藉的作风,甚至有对命数的某种敬畏——用自我惩罚抵消当初无限风光所造成的亏空,所以,汤唯真是幸运的,幸运在李安和江志强的不离不弃,也幸运在他们对“中国”的洞悉,“汤唯复活”简直可以作为李安的另一部作品,解读李安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汤唯也是一个最好的笺注。

  但,他们为何肯为她如此曲折、如此殚精竭虑,要三十六计用尽?

  俗气的想法是,李安内疚—— 一个女演员,为了成就自己的电影,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他理应予以回馈,所以才会委托江志强照顾汤唯,但,艺术的世界里,李安是个杀伐决断的人,他曾说,为了电影,为了做大事,死人也不算什么( 大意如此,“死人”未必是真死人,只是一种比喻 ),何况只是为了剧情的需要脱掉衣服?功利的想法是,李安和江志强,为了成就自己的形象,才对汤唯“不抛弃不放弃”,因为,中国人所认同的理想中国性格里,忠义是重要的一环,但,那样巨大的压力下,抛弃了放弃了,普通人也很愿意理解。

  直到看到汤唯接受采访的若干段视频。其中一段,她和《 月满轩尼诗 》的导演岸西同时出镜,一直替岸西举着话筒,态度磊落大方,有适度的亲昵,毫无拘谨羞涩,也并不刻意取媚,另一段,她和香港记者对话,语调调整得非常南方,偶然夹杂英文,悠游的姿态后面,是充沛的自信。那一刻,忽然明白了,她为什么会获得帮助,为什么与她合作过的所有人,不论是张学友还是鲍起静,都真心地夸她赞她。

  那不是因为同情,不是因为怜惜她的境遇,而是因为,她完全是和他们在一个层面上对话,在心智上心态上对事物的理解和表达上,和他们完全对等,她落地就宛如老友,一瞬间就心领神会,不容人小觑,李安和江志强可以不帮助自己签约的艺人,但他们却得帮助自己的朋友。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人们为什么会对她的沉寂那样惋惜,明白了人们何以认定她是清白的,《 月满轩尼诗 》中由她扮演的女主人公何以理直气壮地拥有“爱莲”这样一个名字,因为她和她的那些贵人们是平等的,不需要用潜规则来补上什么落差,而“潜规则”之“潜”,就在于双方在地位上有强弱之分。

  这一切,得归功于她的画家父亲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归功于她成年后才出道,在自我已经成型之后,才展开演艺生涯。她在一开始,就自己设定为一个将会和他们比肩而立的人,而且,通过后天的努力达成了这个愿望,她考入导演专业,以导演的眼光审视自己,她默默锤炼自己的英语和粤语,她让一种优雅的仪态成为自己的标志,拥有了这一切,她于是可以像一棵开花的树,泰然地站在别的树木旁边。

  她揭示了一条重要的自我成就之道,人只有使自己强大起来,拥有和高于自己的人平等对话的能力,才能得到较为公平的待遇。

  如今,《月满轩尼诗 》在成为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后将在内地上映,而我们对汤唯,有着静候五百年一般的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