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必须熟知的100个铁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7:05:42
创业者必须熟知的100个铁律
 
001
  
  铁律之一:任何项目都有导入期,在开始真正实现盈利之前,所需投入往往要远大于最初预想,创业者必须有足够资金来确保能够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如果不能有效做到这一点,前期无论投入多少,都将有去无回,石沉大海。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但更易被创业者忽略,甚至不少令人艳羡的老板都难避覆辙。有很多朋友一年下来的收入也就RMB两到三万元,按夫妻二人同时上班进行计算,年家庭收入大约在5、6万之间,虽然居于二三线城市或者是县城,消费水平相对要低廉的多,但总是感觉手头紧张,一月之中人情往来稍微多些,经济上便捉襟见肘。同时不时看到左右临坊、亲朋故旧当中谁谁谁又买了房、添了车、换了家电,到海南旅游了一趟,心里也不免上下翻腾,隐隐作痛,虽有攀比之想,奈何囊中羞涩,自然少不了眼睛红红,胸中发堵,反省几日。更有人到中年之辈,上有老下有小,父母看病,小孩上学,月月房贷,物业水电,压得喘不过气来。看看周遭人中,原来脑子没有自己好,学习比自己差,家庭背景相当一般,倒也有几个比自己发展得好,现在顺风顺水,手头阔绰,出入宝马香车的。于是最终狠一狠心,选择了一个项目,开始了创业历程.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很多项目看上去不打眼,但当你真的去运作之时,发现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并不低。就拿开个服装店来说,小的县城一年房租1-3万,二三线城市一年4-8万,一线城市稍好一点的地段得10万以上,简单装修2-3万,水电暖气物业费五千到八千,如果雇人经营还得加上近2万的费用,即使成本再低,当年需要的投入至少也不会低于3万元。这还没有考虑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以及可能面临的房租暴涨等因素在内。
  
  对于很多有钱人来说,3到5万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并没有多少积蓄的工薪阶层而言,这基本相当于他们一年个人或者是家庭的收入。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在进行创业之前都面临资金短缺,不得不向亲朋好处四处拆借,他们的预算是建立在非常脆弱的平衡之上的,需要当年基本实现收支平衡,第二年能够回本。换而言之,大多数人的创业,在财务上只能充许当年就获得成功,支撑不了更长的导入周期。
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初次创业者,都对自己的项目充满信心,盲目乐观,认为当年就能打开局面,至多一年半的时间,在资金上也没有充分的准备。按照项目运作规律,即使前期构想的再好,项目再切合实际,考虑的再周密细致,项目和市场之间的磨合都不可避免,导入期一般也得两年左右的时间,甚至更长。更长的导入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需要追加更多的资金,否则,原有的投入就成了沉没成本。此时此刻,这些人才真正体会到了“钱到用时方很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当然,从项目运营角度来看,钱多有钱多的运作模式,钱少有钱少的操作方法。如果可动用的资金本来就非常有限,非要雄心壮志,玩一个大手笔,无疑是自讨苦吃。有个朋友在中关村卖显示器,几年下来,倍感竞争激烈,疲惫不堪,就想转行该做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小杂粮,认为该领域前途甚广。他准备投入五十万资金,在位于自己居住的北京海淀某高档小区租一商铺运作此事,走节日礼品市场。商铺房租一年下来就达14万,这位朋友还想进入连锁超市网络,以实现销量上的快速提升。笔者听后笑了笑说,如果换成是我,绝对不会这样去操作,每个超市都要进场费、上架费和促销费,而且都有账期,需要自己垫付大量资金,五十多万,看上去数目还可以,倘若按照你的思路去做,什么还都没有做,钱就已经枯竭,没等产生任何效果就弹尽粮绝了。
  
  C君,经销韩国某世界500强企业产品十多年,年营业额达7000多万,在北方同行内很有名气。2008年底,厂家以经销协议到期为由,终止了其代理资格,该君不得不选择新的项目。经过一番详细考察、调研和论证,最后决定选择某新型汽车保养类产品,自己认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笔者听朋友讲起此事,就摇摇头说,尽管选择的方向很好,但C君的项目很难做起来,他只有几百万的资金,这样项目导入期的投入至少需要3000多万,两年内恐怕都不会有什么效果,最终的结局难免是项目未见成效弹药就已打完。最终这个项目运作了不到一年,就由于资金上的原因草草收场,投入泥牛入海不说,历经十年苦心打造出来非常专业的一个团队,也被迫解散。
在现实当中,创业失败者常常被指责是做事浮躁,未能坚持下去,半途而废。这些批评自有其合理之处,但更多时候未必是他们自己不想坚持,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坚持,不得不选择放弃,大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和无奈。对于项目而言,资金犹如人体中的血液,要么能够自己实现造血,以战养战,要么需要外界不断输血维持生命。如果血液消耗过大,自身造血能力没有恢复,同时外界输血不可继续,单靠坚定的毅力,想活下去都难。资金又如行军打仗中的粮草,在获得大批战利品之前,皆须自己解决。即使指挥官自己可以忍冻挨饿,下面的士兵和马匹不太可能长期跟你遭罪。即使士兵可以,马匹也不可以。
  
  在选择项目及其运作方式之时,超最好方向努力固然重要,但在资金和时间上必须留出一定余地,做好打游击和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创业和打仗的另一个重要的共同之处是“剩者为王”,而非“胜者为王”,无论多么艰难曲折,只要能坚持到最后,你就是名至实归的成功者,但前提是手中的资金能保证你等到“解放”的那一天。
 002
  
  
  铁律之二:成功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建立在对自己原有资源整合基础之上的,资源基础不同,商业模式理应不同,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即使做了适当的改良,自己也难以获得成功,最起码在方法论上就已经失败了一半。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并不反对创业者对别人成功模式的复制,但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各方面资源条件支撑你这么做,否则越陷越深,劳而无功。对于项目而言,原有的资源储备,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潜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最有可能会在哪些领域获得成功。司空见惯的例子,某个小孩语言能力很强,擅长写作,很有文艺天赋,而数理学得恰恰一塌糊涂,但家长总是认为理科要比文科好,正好亲戚家孩子某名校软件专业毕业,在跨国公司谋得一份差事,月薪上万,于是竭尽全力洗脑施压,以图孩子能够跟上自己的战略思路。孩子在家长教导诱压,和榜样力量鼓舞下,拼命恶补数理,但效果不是太明显,最终被一所三流高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录取,在万分疼苦中勉强完成学业,仅仅拿到一个学位而已,根本不具备软件开发的能力。至此,后悔晚矣,人生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重头来过的。
人人都有自己擅长之处,也都有资源相对集中的方向。如果将这些优势不断放大、整合与补充,并按照项目运营的标准,持续完善改进,三年下来,一个较为独特,且非常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就会呱呱坠地。这样诞生的商业模式,血缘和基因与自身基础非常亲近,又孕育了多年,运作起来问题自然要少得多。我们不妨去观察那些风光无限的大企业,和他们的创建者,去观察自己周围大大小小的老板,很容易发现绝大多数人,现在建立的事业,与其创业前资源储备的集中领域有着很高的重合性。通用电器的爱迪生,微软的比尔•盖茨,蒙牛乳业的牛根生,百度的李彦宏,日照钢铁的杜双华,新东方的俞敏洪,网易的丁磊,安邦咨询的陈功,都是这样的典范。
2005年前后,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行业网站投资热潮,大大小小的投资人对“我的钢铁”、“中国联合钢铁网”、“中国氯碱网”的成功羡慕不已,于是纷纷克隆他们的模式,以求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为自己争得一份蛋糕。而大家恰恰看到的只是模式成功的表象,忽略了支撑模式背后所需要的配套资源。“我的钢铁”老板朱军红早年毕业于华东冶金学院(现安徽工业大学),曾在中国钢铁炉料总公司任职七年,其后还从事过证券研究、企业并购咨询等工作,自己对钢铁行业就非常熟悉,同时也拥有非常广泛的优质人脉资源。与其一同创建网站平台的核心团队,部分人就直接来源于一些大型钢铁企业的中层管理岗位。中国联合钢铁网创建者杨小宁曾任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平台创立之时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义牵头,并由国内16家大型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共同出资建设。其良好的资源背景也由此可见一斑。而中国氯碱网则是由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发起,联合上海氯碱等5家知名氯碱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现任CEO的组建者张培超早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并曾执掌北京化二市场部。
我认识的一个老板天真的认为,只要在网上找一些公开信息,分类整理,就能搭建一个赢利性行业网站,其后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向厂家建立信息源来解决。他原来只是在咨询公司做信息工作的,在任何一个实体行业都缺乏必要的人脉,只是经过简单论证之后,招了20多个人来运作此事。这20多个人中,做信息处理和推广工作的分别有10人,分散到5个行业频道中去,另外还有1个网管,人员平均月薪1500元,每月工资成本3万多元,电话营销成本3000元上下,平台制作费用2万多。他投入了50多万,想在当年就能打开局面,但到了一年,还是毫无起色,人员经验严重不足,通过公开渠道搜集来的信息过于垃圾,厂家信息源本来就没有开发成功几个,由于不能给人家提供对等的帮助,越来越不遭待见。尽管这样,还幻想虎口夺食,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有两大公认的巨头——阿里巴巴和慧聪。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创建之初就直接切入电子商务领域,面向大批中小企业,个体业主和众多创业者提供服务,针对的也是集中度相当低的服装、小商品和五金等行业,同时阿里巴巴所在的浙江地区是传统的小商品生产和流通集中地。数以万计的小业主需要通过新的渠道寻找更多商机,客观上也需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解决不能当面交易而产生的信用问题。正是因为阿里巴巴的服务模式与目标群体特征之间的高度契合性,在10多年的时间里,得以飞速成长,并逐渐走向世界,马云本人也名至实归。
慧聪成立于1992年,靠纸质行业细分商情类广告起家,并在2000年正式进入互联网领域,以“剪报”资讯信息模式得到迅速发展,2003年底在香港创业板实现上市。2004年慧聪启动了更为激进的扩张计划,开通了40 余个行业频道和 76 个行业搜索引擎,高调进入B2B电子商务领域。虽然在电子商务上,慧聪认真解剖了阿里巴巴及国外的几个网站,在模式商也做了一些改良。但由于其所针对的客户群体主要来自钢铁、机电、化工、汽车等领域,这些产业行业集中度高,且都拥有一批超大规模企业,无论是上游的供应商,还是下游的贸易商,业务都是围绕特定的大企业展开的。该领域现款现货交易比例低,厂家向上压着供应商货款,向下要求贸易商提前打款,大多存在一定账期。同时企业也有实力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将与之配套的供应商和贸易商都整合过来。因此独立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在这类客户群当中发展缓慢,困难重重。作为我国电子商务主要客户群的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创业者,一方面已经习惯了阿里巴巴的平台,另一方面由于慧聪平台刚建,体验性和效果较都不太理想,因此不太乐意接受慧聪。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慧聪新项目的B2B业务注定会流年不顺,有更多的波折需要经历。好在慧聪家大业大,驼峰里面准备了足够的养料,再加上大家长郭凡生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个性,才得以坚持下去,于2009年度过了低潮。
   克隆别人的商业模式,成功比例很低,一种情况是自己的基础资源状况,与别人非常接近,另一种情况则是财大气粗,经得起折腾,还有就是自己的资源比榜样更占优势。除却这三种情况,其他的都是极端的冒险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创业者复制别人模式,成功的概率更低。如果哪位朋友真的想创业,就需要狠下苦功,在某个方向上拼命积累资源,并将优势放大。
(003)
  
  铁律之三:创业者面临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经验不足、思维盲区较多,因此引入合伙人非常必要,他既可以帮你分担投入和精力上的压力,又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帮你减少决策上的失误,具有普通员工难以替代的作用。而独立创业,自然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与近百年来欧美重视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同,国人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更倾向于股权集中,最好自己独立经营,其次要绝对控股,再次也要相对控股,否则就会产生被剥夺感,很是不爽。至于超过五个股东的创业项目,大多数人更是难以接受,似乎这样一来容易为别人抬轿。股东的多少,与项目本身的大小,以及难易程度,呈高度正相关性。这点古今中外都比较一致。
  
  敢走出去创业的,大多还有些激情和冲劲,高度自信。当然,其中也不乏不愿接受命运摆布,逼上梁山,背水一战之辈。他们做出决断,往往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和直觉,在一些还拿不准的事情上,把员工集中起来开开会,或者向熟人云苫雾罩请教一番。轮回下来,似乎已经竭尽所能,思维拓展方面该做的都做了,大不了最后仰天长叹,用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来安慰自己。
创业初期能够招来的员工,经验与能力肯定不太理想,思维局限性更强,所能提出的看法往往限于几个点上,难以真正适应决策的需要。冷不丁有那么一两个经验较多,思维系统的员工,你也别指望他们能给你带来太大帮助。水平再高,员工毕竟是员工,与老板之间是一种从属性很强的等级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员工的任何言论和行为,在大多情况下都以不惹恼老板为底线。他们处处察言观色,说话点到为止,有所保留,基本不会发生争吵,有的甚至还会积极主动去论证老板英明。
  
  而亲朋好友,你去请教他们,很大程度上也是给他们出难题。一方面是他们未必对你所从事的领域熟悉,另一方面也会对一些真实想法有所顾虑,说的轻了感觉对不起朋友,说的重了担心触伤你的自尊。更何况,你去拜访他们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实际情况并没有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往往是粗线条进行,双方说话闪闪躲躲,都是一些非常正确的废话,不着边际,不切要害,其效果可想而知。
合伙人,也只有合伙人,在地位上你平等,对项目情况也比别人熟悉得多,同时牵涉到太多个人利益,才可能把他真实的想法跟你完完全全讲出来,甚至不惜吵得面红耳赤。尽管合伙人说的也不一定正确,但还总要切合实际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你思维的不足,而且在深度沟通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出更多新想法。
  
  非常敬重的一位大姐,非常热心,在深圳开了家公司,每天忙前忙后,干到深夜一点也是家常便饭。她不时抱怨员工笨,不动脑子,做事浮躁,未能为她分忧,经营过程中也有很多因考虑不周而引发损失的事情。几年下来,人日见消瘦。说句实在的,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女人,完全靠自己支撑一家30多人的公司,已达七年之久,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靠自己搞定,不管现在经营的怎么样,我内心里面还是非常佩服她的。我也曾暗示过她应当引入合伙人为其分忧,但她似乎兴趣不大。光从个人能力角度来看,这位大姐早已超凡脱俗,技压群雄,但只要你不是上帝,在思维上总会有盲区和漏洞,需要通过一些有效方式来弥补。显然她还没有意识到引入合伙人的重要性,曾寄希望于引入优秀员工和职业经理人来解决问题,但效果不太理想,最终又回到了全能式老板的老路上了。到目前为止,她名下的公司在圈子内小有名气,但服务模式、质量,还有规模多少年来并没有太大进展。她本人也越来越被繁杂的琐事重重包围,很少能腾出时间考虑长远和方向上的一些事情。在这里只能默默地祝福她好运常在。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大军中,规模越大合伙人越多,发展速度越快的企业股权越分散,特别是年营业额过亿的群体中,更是这样。我们当然不能就此认为合伙人数量,股权结构和经营业绩之前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但其中有某种关联也是不言而喻的。增加合伙人,分散股权,意味着有可能快速激活一些资源。比如放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比如引进更为优质人才,比如大量减少盲目决策,比如迅速拓展人脉,再比如企业能力结构得到优化,等等。而这些都无疑有助于提高项目本身的竞争力,促使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朝着更为高效的方向轮回。   罗斯柴尔德家族,曾控制世界金融达二百年之久,于国际舞台上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无冕之王”,在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神化。就这么一个金融家族,为什么名声越来越小,日趋式微,其在“二战”后的表现,连大批鼓吹“阴谋论”的著作中都基本不再提及?!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有的说他们没有意识到美国一个多世纪的崛起,有的说是受纳粹和苏联势力的打击,事实上这些都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上世纪60年代,欧美大银行纷纷上市,通过分散股权筹集了大量资金,原来与罗斯柴尔德旗鼓相当的一些企业迅速崛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变得更为耀眼夺目。而罗斯柴尔德直到现在还抱着家族企业理念不放,当然这也是他们的祖训,自然也就丧失了二次腾飞的机会。
  
  在创业过程中,引入合伙人,绝非有百利而无一弊,相互扯皮,暗自拆台,走向敌对之事也时有发生,但这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即如何选择合伙人。引入合伙人也并不意味着所做出的决策质量一定就好,但如同民主国家一样,可以尽可能减少盲区决策,避免发展势头良好的项目,因一时失误而进入万劫不复之地。而如果你是从事创意类项目运作的,引入合伙人更为关键,因为可以最大限度激发灵感,服务好客户,同时可以确保人才这一核心资产不会流失,这也就是为什么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咨询公司、公关公司和广告公司普遍设立合伙人制度的重要原因。 (004)
  
  铁律之四:要慎重与政府、事业单位和行政型公司官员合作项目,做官和经商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思路,做官需要的是面子、形象和政绩工程,而经商则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润,需要尽可能合理地降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之间有着明显冲突。
  
  大力拓展人脉关系,是创业者重视程度非常高的一大课题。为此很多人削尖了脑袋,都要认识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大大小小的领导。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很多时候他们也确实能帮得上忙,储备多年的关系也就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但尽量不要直接与官员合作项目,特别是让他们参与到项目的具体运作当中。他们在官场养成的思维惯性,很有可能成为成本的制造者和利润杀手;在那些“高、大、全”思维指导下的项目,往往难以运作起来。
  H君十年前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发动机专业,刚踏入职场,就到某大牌汽车杂志任职,月薪15000元。H极富朝气和进取心,想实现超常规发展,每月发完薪水,半个月之内保证花完,主要用于交结大大小小的官员,其认识的朋友有不少来自各大部委、行业协会和超大型企业,其中也不乏挂着处长头衔的。时间久了,大家自然要搞一些项目运作,捞些外快。奈何官员们缺钱,也不太愿意冒险挪用公款投入,一起合作项目只说是给你政策,帮你疏通关系,前期投入你自己去找,项目要做的大一些,要短平快,最好数百万上千万,搞得小了没意思。该君听了之后自然也是热血澎湃,心中窃喜,掂量了一番也是,只要能做成功这么一个项目,就能实现自己干上一单就能提前退休的愿望,到时候如范蠡一般,泛舟四海。
  
  要命的是,前期投入的钱哪里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如何解决,项目越大需要的配套资源也就越大,更何况还要求短平快,短短几个月之后就能分肥。这样一来,官员自己倒是安全了,可项目运作起来的难度太大。搞一个几十万的项目吧,H君自己倒是也无所谓,往往是官员那边瞧不起。这十年下来,H君搞了好几个项目,也与不同的官员合作过,但非常遗憾的是,项目都没有运作起来,自己一次次为了提前退休的理想,忙前忙后,受着苦,流着汗,最终还是于事无补。
  H君的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在我们生活中如下现象并不少见。有某某官员股份背景的项目开业,先是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开业仪式,并请当地党政官员和社会名流来捧场,并全程录像,还在地方媒体上大作宣传。在项目规划上,动不动要搞一个上下游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在当地创一个什么什么记录,三年内要达到何种程度,五年内要达到何种程度。装修方面也极尽奢华。似乎只有这样,才够气派,项目的前景才广阔,运作起来才能赚到大钱。整个气氛下来,哪里是平民百姓在搞创业项目,分明是政府机关在搞活动,或者大型企业在炫耀自己的霸气。
  
  这些体面的背后,是无比宝贵的创业资金被集中消耗。在项目导入期,本来产出就少得可怜,即使以节俭型导向进行投入,事先准备的资金都可能不够用,而在这些只为体面的事情上投入过多,只会加重资金方面的压力,并不能够产生相应的产出,还可能会导致真正需要资金的地方更加缺钱。在创业初始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还不是发展,而是生存下来,这在相当大程度上需要资金这一项目的血液来保证。换而言之,在项目导入期,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浪费资源的权利。与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赢得起也亏得起不同,普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赢得起但亏不起,一旦资源浪费了,很有可能会由于失血过多而死亡。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官员运作项目都存在问题,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某个特定人员的思维模式和结构,与经商特别是创业所需之间的匹配程度有多大。如果两者匹配程度较高,无论你是什么身份,都比较适合创业,倘若匹配程度较低,也无论你原来是什么身份,创业都会遇到比别人多很多的问题,也更容易烧钱。
  
  虽然从个案上我们并不能排除个别官员思维与环境的契合程度较高,但从统计学结果来看,这种比例还是非常低的,毕竟一个人的思维模式非常容易受到他的经历、背景尤其是职业环境的影响,几乎没有例外。因此,与官场中人合作项目,还是要慎之又慎,否则是自讨苦吃。同时,这里在逻辑上也内含了另外一个道理,就是正在走仕途的,如果选择创业,虽说未尝不可,但必须在更多方面去奋勇补课,使得自己思维模式更为适合经商。
  在创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打铁还要自身硬,选择合理的盈利模式,锻炼自己优秀的经营能力至关重要。人脉资源,借势营销,固然很好,但还是切忌舍本逐末。如果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与一些官员发展关系方面,更是大错特错。创业初始阶段,与其拼命去搞定官员,还不如拼命理清业务模式,搞定市场。除非你创业之初就资金非常雄厚,并搞的是房地产、采矿、路桥、水泥、钢铁、化工、环境工程等重大项目。除却这几种情况,真的没有必要给自己找麻烦,忙来忙去一场空。
  
  除了思维习惯不利于创业之外,与官员走得太近,容易产生重大政治和法律风险。君不见,每个因贪渎倒台的官员背后,都会牵涉进去一批与之密切配套的商人。目前社会错综复杂,我们为了生存,自然不得不与一些官员打交道,灰色往来不可避免,但还是需要有一个度,不要为了暂时的暴利不择手段,最后把自己也搞到班房里去,钱赚得干净一点为好。
 (005)
  
  铁律之五:任何成熟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周期,都有大大小小的成功者。任凭风吹雨打,不盲目跟风,不随意转行,坚守住领地,是创业者应当遵循的一大法则,这似乎是最笨的一个办法,但又是走向成功非常有效和成本较低的一个方式。
  
  从表面上看,什么热门做什么,最为省心省力,是聪明人所为。但大家几乎都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那就是每一次新的选择都意味着重新投入,每一次放弃都意味着血本无归,这样极易导致资源的高度分散和浪费。对于资金本来就不太宽裕的创业者而言,不断更换项目,无异于一次次失血,是非常致命的。如果将在不同项目上沉没掉成本集中起来,继续在原有项目上追加投入,则可能早就度过了导入期,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有的朋友总是不断抱怨自己命运很差,做一个项目,不行,再换一个,不行,连续换了五六次,还是没有从失败的泥淖中挣扎出来。都说是天道酬勤,但自己比别人辛苦多了,也努力多了,尝试过不同的方向,但总是功败垂成,岂非命欤?!事实上,并非老天跟你过意不去,而是你跟老天过意不去,因为你这样做违背了成功的规律,自然要受到惩罚。

  大多数人做项目,其实选择的都是成熟和传统领域,模式也是常规的一些模式,在大方向上不会有太多问题,主要是如何与市场磨合与早日度过导入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资源集中投放在该项目上,努力坚持下去,就容易形成聚焦效应,成功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当然其过程也是非常考验一个人毅力的,看着钱一点一点被投入进去,各方面都持续做了一些改良,但效果都不是太明显,员工情绪波动较大,来自不同方面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创业者的内心不免备受煎熬,心理底线一次又一次受到冲击,几欲放弃。
  
  行百里路而半于九十,固然令人遗憾,但接连不断行百里路而半于九十,更是令人遗憾的事情。这最起码说明你是愿意投入的,同时还是有办法持续投入,只是为了紧急止损,投入到自认为更有前途的项目上,说白了,就是这山望见那山高。事实上,绝大多数项目在导入期内都是满路荆棘,疼苦万分,不要天真的认为下一个项目运作起来,要比现在这个顺利和容易。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条路,坚持下去都能到达,但也确实存在一些曲折和顺直的差别,如果我们“不幸”选择了一条更为逶迤的路,选择走下去还是要比退回去重头来过好得多。浙江有位朋友,原是某乡镇的领导,1992年之后下海经商,在接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搞过石化、保健品、饮料、采矿和白酒等七、八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过了导入期,但都在盈亏线上挣扎,每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有做大机会的,但他总是感觉赚钱太辛苦,不断寻找高利润和来钱快的产品。为此,转战大江南北,跑遍长城内外,江湖上的朋友倒是认识了不少,但终究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商人,还赢得了“行行通”的美誉。
  试图通过不断更换项目,来取得创业成功,不但容易造成资金上极大浪费,无效投入倍增,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性危害,就是创业者的能力无法得到真正提升,老处于“半罐子醋”的低水平轮回状态之中,而自己却浑然不觉,历经沧桑倒是真的,但未必干练老到。这又是其事业发展道路之上的一大杀手。
  
  时下,有不少经营者特别是创业人士练起了“草上飞”的功夫,今天运动鞋热门卖运动鞋,明天电风扇热门卖电风扇,后天四件套热门卖四件套。一番折腾下来,很多人在某个阶段确实也狠赚了一笔,但长期来看,更多人账面上看似盈利,实际上资金大多转化为难以处理掉的库存,资金依旧紧张,资本原始积累尚未完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原因实际上也很简单。热门在逻辑上就意味着数以万计的人快速进入某一领域,进而使人对形势盲目乐观,很自然会产生竞争过度,供给过剩的现象,大多数新进入者不得不面对货物积压和利润空间缩水的问题。
  
  朋友妹妹两口子,在塞外某城买了辆面包车搞流动地摊,游击卖货。今年春夏之交,旅游鞋卖得很火,利润空间也比较大,于是像他们这样的游击队闻风而动,集中资金大批量进货,以求赚个好市头。朋友妹夫难以抵御诱惑,准备跟进,但遭到了他老婆的强烈反对,最终在女方坚持下,改进一批老北京布鞋销售。就在他们货到不久,旅游鞋市场突然收紧,鞋卖不动,价格便宜,连回本都困难,突击进旅游鞋的,遭到了很大困境。而这两口子的布鞋卖得虽然也不是太理想,但毕竟还赚了一些钱,至少也要比那些跟风者强很多。我还开玩笑跟他们说,你们这些人眼光很准,看好什么,什么就百分之九十地疲软。
  不随意跟风,其内涵有两个方面的意思,既包括不随意跟风进入某些项目,同时也包括不随意推出某些项目。即使当初确系跟风进入,但只要整个行业市场比较成熟,仍具发展空间,就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因为一阵疯狂之后,大多数进入者由于种种原因会选择退出,而只要你熬过寒冬,春天就会向你招手,此时竞争环境相对宽松,同时你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这些都为项目真正成功奠定了条件。
  (006)
  
  铁律之六:任何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都是有标准和分等级的,也存在一个市场所能接受的区间,过犹不及的原理对质量问题同样适用,切忌认为质量越高越好。质量超过了市场所能接受的程度,就是质量过剩,容易导致成本奇高和产品滞销,项目遭遇滑铁卢基本没有什么悬念。
  
  在项目运作中,偷工减料,偷奸取巧,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但盲目追求高端路线,因质量严重过剩而导致项目败北的例子也并不少见。这类现象大多发生在已经拥有相当知名度,且属于大型或者特大型企业的新项目运作中,相比较而言,国企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在这类企业当中,新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位非常高,上马之初就要打造同行一流品牌,而由于历史原因,团队成员习惯了成熟品牌的运作,新项目操作经验严重缺乏,但又容易盲目自信,向外界学习流于形式。项目实际负责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使得其对质量问题最为关心,生怕因新产品质量存在瑕疵而给公司带来市场信任危机,连累到主营产品,因此实际质量只会过剩、不会不足。
一个著名的做实业的总裁说:“除了思考和安排事情顺序,其他的事情我都可以雇人干。”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群理想主义者,凭着感觉和想象去做事。高端高价暴利的思维也内化到了他们的灵魂深处。然而,定位高不但需要更高的成本投入,同时也意味着面临更大的风险。倘若光凭想象,产品质量过剩,价格大大严重超越各个档次上标杆品牌,只能是自找麻烦。
  
  对待质量过剩问题也理应动态看待。有的领域,人们对质量需求基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稳定程度很高,比如面包、毛巾、食用油、玻璃水等。而有的领域,人们对质量的需求变升级很快,比如各类数码和电子类产品,再如汽车及其配套的润滑油。前者一旦产生质量过剩,很难通过需求升级来实现平衡,而后者质量过剩却可以通过需求升级来消化,只是这些项目市场导入期要长很多,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很难坚持到春天的到来。
  
  这里应当提到的是,对于后一种质量过剩,除了需要更长的市场导入期和更多的资金投入外,还面临着巨大的“为他人作嫁衣裳”的风险。由于产品超前,用户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客观上要求不断增加投入以培养市场和教育消费者。可是一旦市场成熟,进入井喷状态,则会有一批挑战者进入,试图争得一份蛋糕。如果是普通者进入者倒还也罢,假若是比你实力强大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则你很有可能会由先驱变成先烈。这样的情况在数以万计的创业案例中并不鲜见。
  相对来讲,实体行业更不适合没有足够资金,人脉和经验的年轻人,实体行业不可预见因素多,资金消耗快    质量过剩,楼主提出的一个很好的感念。也是我们所说的过犹不及,好心办坏事。
  正如我最近交了张单子给一个有才华的下属去给客户做设计,他很努力了,但是客户很不满意。退回来我把图纸一看,很多地方他设计得很完美,甚至很多新的国外潮流的东西我都没意识到,说实话,我也觉得是一件艺术品。但是客户要求的是实惠,是价廉物美。我修改了几个地方,把成本减少了不少,活活把艺术品改成了商品,这才做完一笔买卖。
  说到底,价格是一件很强大的武器,不顾社会普遍质量,导致太高的成本,也不好。
  (007)
  
  铁律之七:产品质量底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商业道德底线,在产品基本质量尚缺乏稳定性、技术仍不过关的情况下,一意孤行,硬要将产品推上市场,或者压根儿经营的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虽然从短期来看可能会获利丰厚,但很快就会将项目逼入死胡同,运营者自己也会损失惨重。
  
  创业在很多时候跟炒股一样,相当比例的人希望通过短平快的操作来迅速积聚财富,江湖上流传甚广的一些传说也对此种心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大家往往看到的只是一部长剧中最为精彩的片段,更多的故事被人们在有意无意中屏蔽掉了。那些所谓的成功案例本身就带有很多似是而非色彩,容易给人带来误导。如果我们以更长的时段,和更多的样本来考察类似的现象,就会发现大多数没有什么好的归宿。即使原本踏实能干之辈,后来走上这样路子,最后也难免折戟沉沙,英雄抱泪。
某省润滑油经销商,行伍出身,为人爽快,复员后在一政府部门任职,于1990年代前期下海经商。凭借着自己年轻,讲究义气,富有冲劲,聪明能干,在短短的几年内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开始拥有江湖威望,与该省其他12个同样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润滑油经销商结拜,相互协调,共进共退,号称“十三太保”,这位仁兄也就成了小团体中的带头大哥。虽然在该省业界还算不上呼风唤雨,但由于他影响力巨大,国内某大型润滑油生产企业也开始屈尊,为其代工联合品牌产品,其模式曾被视为行业的一个典范。
  
  2006年前后,行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和品牌整合之风四处漫延。为其代工联合品牌的企业,出于整体发展需要,终止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该兄自然难以服气,于是同一个技术实力并不算强的小油厂合作,在市场上推出自己独立品牌的产品。虽然独立品牌新近出现,但原本就是联合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在市场上已有十多年的影响力,再加上以仁兄结拜的另外12大太保作为车辅,在上市之初的短短几个月内居然取得了数千万的销售额,眼看形势一片大好。此时这位仁兄踌躇满志,想趁此机会,再接再厉,大干一把。
  
  可是天不遂人愿,紧接着各地火情不断,机油质量问题集中爆发,很多车辆使用他们的产品后抱瓦烧轴,结拜们也不得不面对纷繁复杂的投诉和索赔问题。仁兄刚开始还想认真对待此事,该赔的则赔,该退的则退,尽量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然而,他很快发现不能这样处理,问题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如果认真赔付下去,可能把所有家当搭进去都不够,不少案子最终不了了之。
  这毕竟是大伤元气之事,这位仁兄虽然最终没有破产,但也损失惨重,二次创业遭受较为彻底的失败。商誉受损,结拜反目,员工流失,自己不得不四处避债,在高档写字楼买下400多平米办公场所也被迫转让。本来其二次创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倘若顺利度关,就可以在更高平台上发展,展翅腾飞,一日千里。但就是因为技术关没有把握好,在质量尚不稳定的情况下,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抱着侥幸心理强行上市,结果好事变成了坏事,烧钱不说,前途尽毁,给世人留下了无限遗憾。
  
  还有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南方某润滑油企业,凭借着一流的营销手段和优质的员工队伍,在短短的几年内,将年营业额做到了2个亿,在当时市场环境下也算是放了卫星。但在快速成功面前,老板的大脑开始犯昏,刚开始是往其生产的防冻液掺兑海水,在发现没有出现问题之后,第二年干脆直接以海水充当防冻液。由于最初产品销售异常火爆,老板也是大发横财,但随后汽车水箱腐蚀事件大面积暴发,企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信誉受损,索赔不断,本来没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销量也急速下滑。该油厂在继续坚持了一年多之后,最终走向破产,还拖欠了大批员工工资。
  
  也许有朋友认为这两个例子比较极端,不少人在偷奸取巧中捞到钱之后,就选择迅速退出或跑路,根本不会少钱,华丽转身去做其他项目,甚至可以举出不少这样的例子。谈到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人靠弄虚作假取得成功之后,即使去运作其他项目,在相当大程度上还是摆脱不了惯性思维影响,也就是说还很有可能去偷奸取巧,但并不是每次都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另外,靠旁门左道取得财富之辈,一般并不真正懂得运营,还好自以为是,又想通过某个项目来保值增值,最终项目选择不慎,其投资往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所快速积累的财富又以很快的速度释放回了社会。
  
  任何国度和时代,经商底线都是共同的,就是要坚守产品和服务的最低质量标准。比如卖显示器应当保证屏幕发光,造中性笔的应当保证流畅写字,开发商应当保证高楼不会齐根倒掉,预防药应当保证不至于吃死人,医院应当保证产妇不被缝肛,等等。无论是有意、无意抑或放任自流,底线突破一旦发生,经营者都会受到市场的惩罚,不但处理这些事件本身的花费异常惊人,而且还会伤及用Money好不容易砸出来的各种资源,轻则伤筋动骨,重则项目猝死。如果算起总账来,都得不偿失。
  
  在众多的创业案例中,很多人突破质量底线,并不是他们自己故意这么做,而是质量超出了他们所能掌控的范围,比如技术不太成熟,或者代理别人产品,上当受骗等。然而,无论什么原因,都是你内部的问题,市场并不会因为那么多所谓的“客观理由”而原谅你,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产生巨额损失都在所难免,没有任何悬念。即使你抱有侥幸心理,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即使躲过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
(008)
  
  铁律之八:运作任何项目,导入期的风险基本上都需要自己承担,不要指望将这个阶段的风险转移到风投身上,越是专业的风投,越倾向于在你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或者快要上市的时候介入。风投需要的是财富爆炸式增长,其所做的事情更多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不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凭借着自己的冲劲、经验和直觉,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就写出了一份自认为完美可行的商业计划书,然后就怀揣至宝般地去同一些风险投资接触。但一圈下来,投出去的计划书往往是石沉大海,无影无信。于是乎,这些朋友就开始抱怨风投们有眼无珠,自己怀才不遇。
  
  事实上,这类事情能怪风投吗?显然不能。即使你方案确实写得很好,结构严密、贴近实际、细节合理、项目本身有具有很大的张力,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状态,但计划总归是要和市场磨合的,需要团队去执行的。在磨合方面看不到任何实况,团队能力没有得到验证的情况,方案即使再好,也还是纸上谈兵。更何况多数人方案本身就写得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简单凭借着一个方案去找风投,显然是非常幼稚的事情,笔者在数年前就犯过这样的错误,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非常好笑。
  当然,也有在创业伊始就直接介入的风险投资者。这类投资者要不是创业者本人的亲朋好友,思维理念和偏好非常接近,要不就属于那种缺乏真正商业经验的暴富者,比如原来是煤老板、传销头目,或者财富是靠贪腐、走私等不正当途经而来的,靠“忽悠”能够说服他们。能够遇到这样人傻钱多速来之辈,算是你的运气,但这种概率也小得非常可怜,无依无靠的初次创业者更是不要这样去幻想。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两类情况中的投资者,都绝非职业的投资者,更非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风投。
  
  如果一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就想着在导入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解决资金问题的话,其创业基本上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势必会在导入期的资金上心理准备不足。当真正发生问题,资金缺口较大,导入期结束为时尚早的时候,除非撞了狗屎运遇到人傻钱多的主,否则不会引入任何风险投资,项目难以坚持下去,前期所有的投资都就打了水漂。
  
  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不少人在玩一些概念比较新奇的创业项目,把很多本来应当非常简单易行的模式给搞复杂了,自己做上一段时间之后,就明白不可能真正盈利。于是大搞形象工程,忽悠各类投资者进入,以期自己全身而退,运气好的话还会赚上一大笔。虽然目前好项目确实难找,社会上大批游资也在四处考察,他们可能对你的项目感兴趣,接触比较多,但如果真的要他们大幅投入,这些人还是会非常慎重的,除非你的模式已经成熟,能够真正盈利,否则合作基本还是打哈哈的事儿,并不靠谱。一般而言,投资者从接触到考察到意向再到正式合作,周期都很长,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变数。
(009)
  
  铁律之九:互联网、DM和其他的一些时髦的广告载体,与报纸、杂志、广播及电视相同,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媒体。在我国现有传媒模式下,媒体要想最终真正获利,需要双重投入,第一重投入发生在获取影响力过程中,第二重投入发生在广告主开发过程中。
一定要让员工融入公司,一定不能把员工当员工看。这样员工才会把自己融入公司,这样员工就算领取不到加班费,也会心甘情愿的加班。这样就算有人高薪挖员工,他们也不会跳槽。因为,这个公司的未来就是自己的未来,这个公司的强大,也就是自己的强大!
  
  就如毛泽东领兵一样,只把当军人看成简单的只是打仗需要的劳力。那么军人,也就只有做军人的职责,一旦危机到利益和生命那么就选择放弃军人。就如蒋介石的军队一样。如朝鲜战场的美国大兵一样。但是,如果把军人看成保家卫国,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为了民族的生存在战斗。即使,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那么军人也会奋不顾身,甚至会舍去生命而战斗!
  
  所以,我认为,创业初期。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而这些人才挖不了现成的,只有挖掘有潜力的员工一起共事。有些会说,有些员工不会,不敢,不能全面的给你提出意见,不敢,不会,不全面的参与计划。有些还会说,员工放开了,遇到和老板不同意见争执起来,弄得老板左右为难,难以下决策。这,不能怪员工。只能怪你的领导魅力,怪你平时的处事. (010)
  
  铁律之十:在公司初创期的组织机构设计中,最好不要以大企业为样板,搞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基本做到事事有人负责即可,在人力资源上的考虑也应该如此,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实力和能力去支撑人浮于事的状态。
(011)
  
  铁律之十一:经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风险和收益均应该由利益相关方分担,将风险最大限度放在自己或者别人身上,抑或收益尽量由自己或者别人分享,都是违背商业规律的行为,注定是要受到惩罚,从长远来看几乎没有什么例外。
  
  在很多人的思维当中,经销的本质就是为了己方利益最大化。这种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观念,其实只说出了一半内容,而另一半则是应当尊重别人的利益,不要损人利己。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做事情什么风险都不想承担,只要收益,主观上可能没有什么恶意,但在客观上却在坑害别人。这样的事情,再笨的人时间一长都会发觉,当他意识到自己利益受损的时候,要么态度消极,要么伺机报复,要么断绝往来。无论对方采用何种方式,都势必会影响到你的利益,最终自己的小算盘非但没有打成,反而距离真正的利益最大化越来越远。
做任何事情,风险都应当由利益相关方来分担,不要占别人便宜,也不要自己吃亏。
  在创业过程中,自己过多承担风险的例子并不少见,只是表现形式差别较大,没有我们这位朋友典型而已。譬如,有的老板对待员工过于人性化,工资固定而且在当地或者同行偏高,没有较细的绩效考核,也不会随着效益浮动。问起原因,他们很有可能会跟你说,现在处于创业初期,人员难招,队伍不稳,为了留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种说法似乎非常有道理,但这些人似乎没有想过,没有任务量底限,没有绩效考核,员工收入不随公司效益上下浮动,这将意味着什么,会带来怎样的恶果。如果长期这样执行,对于员工来说,就意味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公司效益好不好也跟自己无关。老板的本意是为了稳定队伍,自己为此承担了更多风险,但这反而会造成自由散漫、偷懒、磨洋工等低效率现象出现,内部不满情绪滋生,抱怨增多,最终事与愿违,人员会变得更不稳定。事实上,员工更多考虑的是一个月下来能到手多少钱,而绩效考核不考核,待遇同效益挂不挂钩倒是其次,只要这些制度在现有条件下公平合理即可,将来的事情,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倘若单纯为了留住人,而管理混乱,坏了规矩,会给项目带来更大的危害
(012)
  
  铁律之十二:连锁经营的优势在于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推广,而这一切都是和网络密度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光注重数量以及行政区域上的布点,无异于撒胡椒粉,难以有效形成聚焦效应,对项目本身发展不太有利,优势反而可能变成劣势。
  
  在各类创业项目当中,连锁经营无疑是一大热门,且不说麦当劳、肯德基、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就连全聚德烤鸭、国美、苏宁、小尾羊、真功夫、谭木匠、永和大王和西北莜面村,都留给人们无限遐想。连锁经营的魅力在于,对于授权方来说能够实现快速成长和做大做强的梦想,对于加盟者而言则是便于复制成功模式与借力营销,降低经营风险。近年来,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对连锁经营表现出了极端的兴趣,实力强大且富有野心的,将创建品牌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而实力较小的初次创业者,不少人将开家加盟店当作走向成功的捷径。
虽然连锁经营模式容易产生协同效应,但也需要在网络密度等各个细节予以充分的保证。除非你已是国美那样红满半边天的连锁品牌,否则“飞地”般的布点并不会给项目带来多大的帮助,尤其是刚创建不久的牌子更是如此。当然,如果你是以连锁为名进行圈钱,那就另当别论,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品牌根本就算不上品牌,只是一个骗钱的道具而已,顶多这个道具变烂了换个马甲再骗。即使如此,导入一个新的连锁品牌都是很费时、费力和费钱的事,如果缺乏足够的实力,你也操作不了几个马甲。因此,无论是基于哪种原因走上创建加盟连锁品牌之路,都应当认真对待,规避其中的一些误区,走上真正成功。
  
  本文中提到的连锁经营,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即指传统意义上的专门的连锁经营事业,同时也包括品牌形象店、门头店和专卖店等终端网络在内。
 (014)
  
  铁律之十四:量化的数字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信赖感,但也容易造成误导,特别是在一些项目效益分析的时候更是如此。我们在做效益评估的时候,需要考虑一般情况,同时还要顾及各种例外因素和突发事件,甚至后者要予以充分估计,才能保证计划的精准性。
  
  受西方学术思维影响,数据分析,量化论证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各类项目的评估之中。这本应该属于好事,但却被很多商家用来蒙骗客户及消费者,其中不乏一些名头很响的跨国公司。初次创业者,由于缺乏必要经验,往往会被这些详细繁杂的量化分析折服,看不出什么破绽,只好心服口服地将真金白银拿出来,当项目运作之后,越做越感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但也无可奈何。
(015)
  
  铁律之十五:回头客和良好的口碑,对于绝大多数公司,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创业者在这个方面说得多做得少,认为这样得不偿失。没有老客户,口碑不太好,也并不意味着项目坚持不下去,但经营状况肯定不会理想,发展速度自然要慢得多。
(016)
  
  铁律之十六:一个人打工还是创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使得自己人生价值最大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创业未必就要比打工强,也许你打工所能达到的高度要远远超越你创业所能达到的高度。每个人状况都不一样,创业之前一定要想明白,打工和创业哪个更适合自己。
        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个人认为除了资源、能力、团队、资金、经营、管理等之外,其实创业者对收入、成本、利润数据能否有清晰的认识,非常重要。
  
  我在创业之初,除了个人在业界的资源和人脉、经验外,其实人才、团队、员工等并不是十分到位。但一开始,对每一步企业所能达到的规模、所可能产生的成本以及会有多少利润,都事先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也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盈亏平衡线在哪里,所以基本心里有底。
(017)
  
  铁律之十七:对于个人而言,最好在正规的单位踏踏实实锻炼上三到五年之后,再正式加入创业行列,这样一来,在资源储备、沟通能力、协调技巧以及看待问题的思维和角度方面都会有一个积累,在项目运作细节上能够做得比较到位,更有利创业成功。
(018)
  
  铁律之十八:商号、公司、品牌和项目名称与图形组合,以及VI体系,是和商誉、知名度和各种配套资源联系在一起的,并如同一个人的名字,一旦确定之后,就要保证其严肃性和稳定性,切忌改来改去,进而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在中国人传统意识当中,姓名涉及到血缘、家族甚至是辈份,如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般,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因此便有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即使当到了现在,如果一个人频繁更改姓名,最起码可能带给别人如下几个种类的印象,一是非常浮躁,与这类人打交道需要谨慎;二是此人可能发展很不顺利,或者遇到麻烦事儿较多;三是性格偏执和异常迷信,容易被人洗脑与误导;四是到处招摇撞骗,抑或干着很多见不得阳光的事情。
(019)
  
  铁律之十九:在店面选址的时候,除了要关注位置和地段等重要因素之外,还须重点考虑其有效营业时间,由于人们思考问题往往是按照常理展开的,所以常会忽略一些非常关键的细节,特别是个人初次创业者,因经验缺乏更易掉进其中隐藏的陷阱。
  
  店面的租金和地段呈高度正相关,已经成为无人质疑的一个常识。因此在人们通常认为的好地段,比如车站、公园、步行街、高档小区、景点和商务区附近,租金都自然会价值不菲,而很多创业者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能在这些地段争得一席职位,就意味着项目成功了一半。这是一种典型的线性思维,一旦脱离更多细节,势必会使自己遇到很大麻烦。
(020)
  
  铁律之二十:很多创业者开店,都在想方设法远离同行,似乎这样能够减轻压力,为自己争得更多生存空间。其实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分散难以形成集群效应,倒不如与更多的同行靠拢在一起生意好得多,大家一起热闹才是真的热闹。
  
  世界往往就是这么奇妙,人人都说大家挤在一起生意难做,但偏偏要聚在一起,你争我夺,面红耳赤。天天喊着竞争太激烈了,生意越来越难做,但还是有后来者居上,居然做强做大。似乎争来争去,最终还是聚集程度越来越高,比如,先是几家汽配店挨着,随后就形成了汽配一条街,后来又形成汽配城,再后来就形成了汽车配件产业基地,最终又演化成了区域性汽配产业集群。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知道越往一起集中,竞争就会越激烈?!其实,这里面除了竞争之外,还另有玄机。从消费者和客户角度来讲,他们在某一方面可能非常专业,但在更多方面则只能是门外汉,他们客观上需要通过一些比较,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真所谓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而他们只有在某类店面比较集中的地方,才能更为方便地做到这一点。另外,人是非常奇怪的一种动物,你只给他一个选择,也许这个选择对他来说实际上是最好的,他也会觉得很不舒服,心头总会笼罩着一种强加感。同时,绝大多数人消费购物,还附带着一种潜在的特殊心理需求,就是欣赏丰富的款式和花样,并从中找到一种快感,尽管最终他只卖一样东西,但还是要把十多家店逛个够。而你的店,无论品种和款式多么丰富,只要你远离同行,就难以满足消费者这些附加的需求。很多时候,这些东西从他们口中的确讲不出来,但并不代表着这种心理实际上不存在。
事实上,与同行近距离竞技,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相互观摩和借鉴,促进自己在各个方面取得全面进步。如果我们对国内现有的一些风云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他们目前操作模式当中的大部分细节都不是自己原创,而是通过向同行借鉴和学习来获得的。换而言之,成功的企业在更大程度上属于细节创新的集大成者,而未必就是每一个细节的原始创业者,他们更多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将同行更多的优点拿过来,将其变成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性能发挥到最优状态。魔鬼往往存在于细节之中,成功的企业尚且能舍弃身段,去向同行甚至是远不如自己的企业学习,而我们的创业者就更应该如此。对于大型企业,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会有专门的一套班子,去负责跟踪和落实,而在我们规模很小、还是一个小店的时候,则需要更多近距离的观摩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