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17:36
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
內文含巴利字者,請 download其字型
1.《量理寶藏論》 釋明性中譯
2.《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  曹仕邦著
3.《太虛大師佛教現代化之研究》 洪金蓮著
4.《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 季羨林著
5.《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 陳英善著
6.《僧肇思想探究》 涂艷秋著
7.《中國大陸宗教文章索引》上.下 王雷泉主編
8.《佛教譬喻文學研究》 丁敏著
9.《生命緣起觀》 釋惠敏?釋果徹合著
10.《敦煌寶藏》遺書索引 釋禪叡編著
11.《梵語初階》  釋惠敏?釋齎因編譯
12.《菩提道燈》抉微 釋如石著
13.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 釋體韜著
14.大乘止觀導論─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教授教誡品》初探 釋惠敏?關則富合著
15.《雜寶藏經》及其故事研究 梁麗玲著
16.敦煌寫卷P3006「支謙」本《維摩詰經》注解考 釋果樸著
17.《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 釋天襄著
18.敦煌禮懺文研究 汪娟著
19.傅大士研究 張勇著
20.戒律與襌法 釋惠敏著
21.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 曹仕邦著
22.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 水野弘元著
許洋主譯
23.佛教教理研究 水野弘元著
釋惠敏譯
24.巴利論書研究 水野弘元著
釋達和譯
25.天台懺法之研究 釋大睿著
26.漢月法藏之襌法研究 釋見一著
27.潑墨仙人圖研究 嚴雅美著
28.紫柏大師生平及其思想研究 范佳玲著
29.漢族佛教僧伽服裝之研究 郭慧珍著
30.摩訶止觀之研究(上)(下) 李志夫著
31.龍藏?維摩詰所說經考 林純瑜著
32.實用西藏語文法 廖本聖著
33.現觀莊嚴論一滴     釋如石著
34.《賢愚經》研究 梁麗玲著
35.維摩斗室空間美感之研究  陳嘉璟著
36.律制、清規及其現代意義之探究 釋能融著
37.明末清初律宗千華派之興起     釋果燈著
38.唐代禪宗心性思想 張國一著
39.智者大師判釋三藏教之研究 釋大常著
40.聖嚴法師佛教教育理念與實踐 釋常慧著
41.巴利語佛典精選 釋達和譯
42.無明即法性—天臺宗止觀思想研究 陳堅著
43.Integrating Chinese Buddhism: A Study of Yongming Yanshou's Guanxin Xuanshu
(永明延壽《觀心玄樞》之研究) 黃繹勳著
44.《申曰經》研究 釋章慧著
45.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 釋見曄著
46.山東佛教史蹟—神通寺、龍虎塔與小龍虎塔 鄭岩?劉善沂編著
47.《華嚴經?入法界品》空間美感的當代詮釋 陳琪瑛著
48.元代中峰明本禪師之研究 釋有晃著
49.經集 釋達和譯
50.禪宗典籍《五燈會元》研究 黃俊銓著
51.楊郁文—其佛法之理解與實踐 黃侃如著
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中文論文集 釋聖嚴等著
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分) 丁敏等著
佛教與二十一世紀 釋聖嚴等著
The Role of Buddhism in the 21st Century Huimin Bhikkhu 主編
觀世音菩薩與現代社會 釋聖嚴等著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Guanyin) and Modern Society William Magee?Yi-hsun Huang 主編
古典西藏語文法 廖本聖著
1.《量理寶藏論》/釋明性中譯目次與全文
本書為國內首譯藏傳量論宗典。原著薩迦班智達運用個人智慧,以純唯識之角度,來詮釋因明思想。筆者欲回饋漢語學界之佛子,大膽直譯本書,歷時一年餘,終告完成。本書各章中,均有適時對於西藏與印度前期因明學家主張中謬誤之處,一一破斥,提出薩迦自己正確之說法,並且詳加詮釋各種質難。而樹立了陳那、法稱二尊之因明旗幟,飄揚於雪域,直至今日仍不衰退。 定價:490元
2.《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曹仕邦著目次
釋門中人稱佛法以外的學問為「外學」。古時中國沙門的外學修養可謂多彩多姿,本書論及自漢末至五代此土僧尼研習的外學有經學、小學、史書、諸子、賦詩、文章、書法、繪畫、音樂、醫藥、兵法和占候十二門,而且往往一人兼具多種外學的知識。華夏出家眾所以在修持佛法之餘更從事於此,主要為了通過種種外學來幫助弘揚佛法。釋迦遺教能在我國生根而且延綿千載迄今,外學之功不可沒。至於沙門研習外學的成績,本書不特儘量蒐羅其已佚著作的篇名和書目,而且對現存作品也加以介紹。
定價:480元
3.《太虛大師佛教現代化之研究》/洪金蓮著目次與全文
本書詳細探討了太虛大師改革佛教的心路歷程,其思想之蛻變,改革路線的轉折,傳統叢林佛教與學院式教育之差異,僧伽制度的調整,及佛教現代化之弘化等等,皆作了深刻的分析。佛教現代化的過程是曲折艱難的,太虛大師篳路藍縷的經驗,也是多彩多姿的。今日的中國佛教,已經從保守的叢林,走向人間,也走進了國際社會;從太虛大師的改革模式,再來看現在的佛教趨勢,或許能找出其後續發展的軌跡。
定價:400元
4.《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季羨林著目次及全文
季羨林先生是我政府在抗日戰爭前,從清華大學保送到德國哥廷根大學之交換留學生,政府撤離大陸前返國在北大任教。季氏因醉心印度、佛教文獻及中印文化交通史之研究,加之他對印度、乃至中亞古典文字之精湛素養,其著述往往發人之所未發,實為我國當代大師級人物之一。本書是季氏近幾十年論著之選集,更值得向讀者推薦。 定價:490元
5.《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陳英善著目次與全文
本書全面性的介紹了天台宗的「教」和「觀」,從理論與實踐的兩部分,做了相當完整的整理與分析,對中國佛學深具貢獻。本書亦是一部頗具爭議的學術論著,其主旨在處理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實相」問題。作者嘗試就天台智者緣起中道實相論對近代學者所理解下的天台思想之觀點,(如「實相」的解釋及天台核心思想「性惡」等問題),提出質疑和反省,引起學術界的熱烈迴響。 定價:450元
6.《僧肇思想探究》/涂艷秋著目次與全文
佛教傳入中國之初,由於受到玄學影響,以致佛理不明。玄學談「有」「無」,佛教談「空」「有」;二者有本質上的差異,但在當時卻被混同而談。直至鳩摩羅什來華譯出質量俱佳的佛典,並帶來了大乘中觀學說,頓使佛理明晰。而僧肇即是羅什門下最傑出的學僧之一,他以優美又精闢的文字闡述出艱深的佛理,釐清了中國向來對「空」「有」、「有」「無」間的混淆,被羅什譽為中國「解空第一」之人。本書即是作者探討僧肇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及他釐清玄學與佛學的方法。 定價:400元
7.《中國大陸宗教文章索引》上.下/王雷泉主編目次
本書堪稱是一部宗教歷史的記錄。這部巨著,薈集了中國大陸宗教徒和宗教學者的研究成果;亦對半個世紀以來大陸宗教的興衰起伏,提供了相當完備的檢索資料。 定價:1800元
  8.《佛教譬喻文學研究》/丁敏著目次
譬喻,在佛典中佔有廣大的份量。本書主要研究十二分教中的阿波陀那,以漢譯大正藏中阿含部、律部、本緣部的經典為主,就內容與形式來爬梳釐清佛教譬喻文學的泉源與流變。另由文學的角度,來分析佛教譬喻文學所展現的主題特色,及修辭技巧。作者以明暢的文字,清晰的理路,呈現出佛教譬喻文學的全貌,及其在佛典中的地位。 定價:500元
9.《生命緣起觀》/釋惠敏?釋果徹合著
--梵本《淨明句論?第二十六品觀十二支分》初探
目次
淨明句論》是現存《中論》注釋書中唯一的梵文典籍,國外早有譯注及研究成果,我國則尚屬起步階段;而本書可說是此原典在國內的第一本以譯注為主的研究書。 本書譯注者以純熟的譯作技巧、典雅而精練的文字素養,轉化梵典的隔閡;並體察龍樹、月稱菩薩用語背後蘊涵的深義,以及兩者間的對應關係,充分發揮了文獻解讀的功夫。於全品所加之科判,尤具爬梳之功;而隨文之注解更是蒐集了相關文獻,提供研究資料與方向。
所作漢譯諸注本之比對,提供了解各本異同,及進一步探究月稱論師注釋特色之基礎。書末所附「梵漢、漢梵譯語對照索引」,除便於查索外,更利於有志梵典解讀者之參考;可說是國內佛典譯注與研究的現代範本之一。
定價:400元
10.《敦煌寶藏》遺書索引/釋禪叡編著目次
一百四十巨冊的《敦煌寶藏》,是近代中國新發現的四大漢學之一。蘊藏自魏晉南北朝以來,豐富的佛教典籍與史料,本索引依筆畫編著,使讀者能迅速查閱此套珍貴寶藏,是研究敦煌學必備的參考工具。 定價:800元
11.《梵語初階》/釋惠敏?釋齎因編譯目次
梵語教材與教學之研究,國內方才起步;本書之編譯,除了具實用價值外,更可說是國內梵語研究的先驅。 編譯者針對國人向來學習佛典語言—梵語,所易面臨「梵漢不同語系、教材不契機」的二大困難,設計出利於國人學習的教材模式。全書共分三大部分:
上篇「基本教材」:就歐美、日、印現有文法書之優點,將適合初學者學習的文法書—由淺至深、循序漸進、配合習題,與易於掌握文法體系,且便於查閱之系統性介紹的文法書,以互相參照等方式,融合彼此的特點,而編成文法條例集。各條目末所列文法書之間的對照條碼,極有助於溯源、參較。
中篇「輔助教材」:簡介梵語歷史及其學習之意義;將複雜的文法變化整理為簡明易記的表格,充分發揮以簡馭繁之功;詞根表便於查閱各種動詞時式;梵語詩偈各種韻律的說明及實例,可作為梵語詩學入門之鑰。
下篇「習題解答」:包括習題、解答、單詞索引,並廣泛地介紹了中、日、歐美及印度古典系統等的梵語參考資料。誠為梵語教學或自修的最佳指南。
定價:360元
12.《菩提道燈》抉微/如石法師著
目次

阿底峽尊者是一位顯密融通、證教雙全的印度高僧。《菩提道燈》是他結合教理與修持的一部代表作,也是西藏佛教《廣論》等修道次第論著的藍本,更是學院僧侶必讀的寶典。沒有《道燈》就沒有《廣論》;當然就更沒有今日的《成佛之道》。 本書除了探討尊者的生平、思想、著作和修持宗趣以外,還譯注了他的《道燈》、《道燈難處釋》、《入二諦》、《中觀要訣》等七部重要論著;不但有助於了解十一世紀印度佛教最高學府—超戒寺的學風,更可從中獲得「從龍樹傳承下來的實修口訣」,學術與實修兼顧,的確不可多得。
定價:400元
13.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 / 釋體韜著目次與全文
本書深入剖析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並確立〈戒品〉制戒理論的依據及精神;進而探討諸如:〈戒品〉的制戒精神與聲聞戒的制戒精神有何差異?〈戒品〉的四十七則學處與聲聞戒是否有矛盾之處?《瑜伽論》如何調適、融攝聲聞戒?何以《戒品》並未如其他的菩薩戒(本)以殺、盜、淫、妄為重戒,反而開許殺、盜、淫、妄等七條性戒?何以(戒品)主張維護「僧制」?維護「僧制」是否違背菩薩精神?乃至有違大乘菩薩戒的精神?同時受持聲聞與菩薩戒者,於現實生活的持守上當如何調適的等等問題。
定價:400元
14.大乘止觀導論─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教授教誡
品》初探釋惠敏?關則富合著
目次與全文
《大乘莊嚴經論》是與《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相關的典籍。此論〈教授教誡品〉之要旨即安慧在釋論中言及的「深廣瑜伽—大乘止觀」。其內容涵蓋了六種心的安立所緣,十一作意與九種心住的止觀修習技巧及次第,止觀的五種功德,乃至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見道、修道、得一切種智的修行歷程,以及唯識觀之「無二」思想的闡明。 本書的主要部分是根據梵語原典所作的譯注,先依多種校訂本與寫本進行校勘,基於此校勘本並參考不同語文譯本而翻譯為中文;隨文的腳注整理相關文獻,以辨明原典字義,釐清義理脈絡,追溯思想根源。同時也將印度唯識學派安慧論師的釋論由藏譯本迻譯為中文,以供探索本品的甚深廣大義。
定價:400元
  15.《雜寶藏經》及其故事研究 / 梁麗玲著目次與全文
《雜寶藏經》為一部文學性極強的佛經故事,經中保存豐富的印度民間故事;本書針對《雜寶藏經》121則故事內容,作全面性的整理介紹,以展現其思想特色,探討不同的故事結構;並論述本經故事與文學及藝術的關係和影響,藉以顯現佛教文學的璀燦與價值。
定價:460元
  16.敦煌寫卷P3006「支謙」本《維摩詰經》注解考
/ 釋果樸著
目次與全文
當今最早的《維摩經》疏是法國國圖劫藏的敦煌寫卷P3006「支謙」本《維摩詰經注》,伏隱著失傳千百年的歷史,懸宕著久遠未決的問題。作者透過各類文獻與方法,由外而內剖析剝繭,彙整流散的殘卷圖錄,發現羅什前北方《維摩經》的流行,不遜於清談鼎盛的江南;細查寫經書法早期的流變,推比卷子為359~406年北方人所書;詳審經錄與背景,追溯譯者「支謙」爭議不絕的癥結,源自目錄學家僧祐的矛盾;使用小學、敦煌、斠對等考釋,澄顯了寫卷語言、文獻、義理兼備的內涵;探究初期經注的沿革,確認注文作者乃東晉高僧道安造於襄陽;辨明各種反證,鉤勒譯語傳續,映對出經文譯者是翻譯大家竺法護,經本或為法護筆受聶承遠刪修,古代經錄記已失傳的《刪維摩詰經》。
定價:400元
17.《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 釋天襄著目次
有情的生命體中記錄著種種的感受,遇緣而生、緣盡而滅,這種種感受的生滅不但影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應對進退,乃至情緒管理、生涯規劃等,使之呈現千差萬別的反應,主導著我們生活品質的良窳,更進而關係著我們生命染淨的歸向。本書立足於前賢在《雜阿含經.受相應》的研究成果上,先漢譯出藏譯本《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中抉擇<受相應>之論文,以提供不同語言的另一份相關資料,協助對經論文義之釐清與理解,再參照玄奘法師之譯文,並配上相關的南傳巴利藏之漢譯經文,希望能透過<攝事分>抉擇《雜阿含經》經義之特色,逐經逐經進行<受相應>經文之分科與解析,將經文中常出現的名相、法義等,作義涵、觀念、乃至修行脈絡與實踐原理之整理與爬梳,期能顯發簡要經文中更為詳細而豐富的內涵,以名明其微言大義,而能有助於以解輔行、以行進解。
定價:400元
18.敦煌禮懺文研究 / 汪娟著目次與全文
禮懺文是佛教徒在日常修道時所用的一種文體,也就是記載了請佛、歎佛、禮拜、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儀式的文書,相當於現代的課誦本。而在敦煌石室的秘寶中,保存了許多不同的禮懺文,為研究隋唐五代的佛教儀式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本書針對其中的《法身禮》、《十二光禮》、《七階禮》、《金剛五禮》、《上生禮》、《讚禮地藏菩薩懺悔發願法》等禮懺文,逐一進行校錄與整理,並就個別禮懺文的名稱結構、儀式程序、經典依據及繕寫時代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同時也對書中所收禮懺文獻的結構與特色,作了整體的研究。
定價:400元
19.傅大士研究 / 張勇著 編輯中 目次
南北朝梁陳之際的禪學大師傅大士(傅翕,497-569),自稱「雙林樹下當來解脫慧大士」,以居士身份而廣弘菩薩行,實應為中土彌勒教的創始人,在南朝佛學界乃至中國禪宗發展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學術界對傅翕的研究至今為止還是很不夠的,特別是中國有關的佛學論著,基本上不涉及。鑑於此,本書以三篇共十三章的篇幅,從文獻學、敦煌學、比較宗教學、宗教哲學、語言學、歷史學等角度,對傅大士的生平、語錄、佛學思想、師承受授關係及影響等作了綜合性、批判性的精細考辯和分析,力圖撥開重重迷霧,凸現出傅翕在中外佛教史上的實際形象。
定價:500元
20.戒律與襌法/釋惠敏著目次與全文
「瑜伽師」的修行基礎,應該是建立在與倫理學相關的「戒律」,以及與深層心理學相關的「禪定」等學習項目上。因此,筆者近年來特別著重於《瑜伽師地論》的研究,並且以「戒律」與「禪法」為基本論題,陸續依照下列的理論架構,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內外各學術期刊,探討「合乎倫理的外在行為習慣」(戒律)與「調整內心情緒反應與思考模式」(禪法)之互動關係。 定價:400元
21.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曹仕邦著目次與全文
中國史學發達,源遠流長。佛門史學探討之論著,則尚屬闕如也。斯蓋有意從事於此者,其人必需對俗世史學與佛教史學兩方面之發展均具相當之認識,始得措其手足。故作者希望從中國佛教史能發展出一股史學洪流。 定價:420元

22.佛教文獻研究 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
/水野弘元著 許洋主譯 目次與全文
水野弘元博士廣泛精通三國外(印度、中國、日本)佛教典籍,並且是以學風精緻堅實而聞名國際的南傳佛教權威。本書除收錄博士自身珍貴的〈研究的回顧〉外,並有其十二篇經過嚴選的精闢專論。其內容主要是研究與巴利佛教有關的漢譯文獻,並訂正《阿含經》等之譯者、譯時的錯誤。其中〈《雜阿含經》的研究與出版〉一文,係對日本學界介紹印順法師研究《雜阿含經》的成果,內容論及《佛光大藏經》阿含部、《雜阿含經論會編》,對印順法師的論述有極高的評價!當今對現代中國的佛教學者作如此翔實檢討、評價的論文,在日本學界,幾乎見不到第二篇;此是水野博士在研究上視野之寬廣、公正之態度的卓越表現。
23.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目次及全文
綜觀此作品,從佛教史的角度,主要是以原始佛教及巴利聖典為基點,再發展到與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特別是瑜伽行派)的教義比較。譯者拜讀本書之最大收穫是:再次確認了佛教證悟(得到法眼)的內容,也就是「一切集法,皆即此滅法」。 定價:600元
24.巴利論書研究/釋達和譯目次與全文
此書非比一般尋常的書,係對巴利佛教獨特的文獻,作個別或全體性論究的論文集成,是目前台灣佛教學界最缺乏這一領域的書。 定價:600元
25.天台懺法之研究/釋大睿著目次與全文
天台觀行的三昧修持,與中國教行之久遠的懺法禮拜竟是息息相關,甚至中國懺罪悔過、持戒清淨、得定發慧的三昧修持是筆者衷心關注與戮力實踐的目標。 定價:400元
26.漢月法藏之襌法研究/釋見一著目次與全文
今日中外教界,自稱古佛、羅漢者舉目皆是,眾生處於其間如何分辨真假?護法護教的有識之士,又如何釐清「法」的面貌公示於世人?漢月真知卓見、修道良知、及不畏艱難而努力維護襌風純正性的勇氣,實令人佩服。 定價:250元
27.潑墨仙人圖研究/嚴雅美著目次與全文
筆者以十分嚴謹的態度,嘗試結合美術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方法,探究《潑墨仙人》的圖像淵源和成畫年代,並旁及宋、元時期襌宗不同派別的特色。
定價:400元
28.紫柏大師生平及思想研究/范佳玲著目次與全文
紫柏大師原是一個飲酒恃氣、一言不合就與人大打出手的剛烈少年,十七歲仗劍辭親欲往塞外立功途中,夜宿虎丘聽聞八十八佛名,心生歡喜,隔晨就剃度出家。出家後的紫柏大師終生脅不至地,一生都在行腳中度過,但他不是一個離群索居的苦行僧,而是以全部的生命,積極熱烈的投入護法衛教的志業。
本書詳盡考查紫柏大師不同凡響的生平行履,尤其是他力求悟明自心及真參實證的心路歷程;力排眾議發願、倡導刻藏的大承擔精神;及其以停罷毒害人民的礦稅為己任的大氣魄風範;一代佛門高僧與整個時代脈動緊緊相繫的鮮活事跡,透過作者嚴謹細密的剖析,其威猛精進的形象與積極入世的菩薩精神,令人不柰生起奮發效法之心。
29.漢族佛教僧伽服裝之研究/郭慧珍目次與全文
僧服到底是蘊藏佛陀的哪些教化呢?紅色、茶色等不同顏色的袈裟,代表什麼不同的意義嗎?以上種種疑問,促使作者從對藝術和服裝的喜好者全力投入探討佛教精神在服裝上的意涵,歷經多年深入經典史料、蒐集訪談,終以實物和生動圖像並配合簡明的歷史圖表,對漢族僧服的造形、款式、用色的形式,漢族僧服與服裝發展的關係,引證出佛教思想與生活文化結合的實例,並提出精闢的觀點。
定價:320元

目次與全文
智者大師三大部簡要地說 :  <法華文句>  重教釋  : <法華玄義> 重教相  :  <摩訶止觀> 重止觀 . 大師亦重判教  : 在 <法華玄義> 中以法數或名相判教 : 在 <摩訶止觀> 中以法數或名相作所觀之境來判教 . 故  <摩訶止觀> 所開七章前六章仍屬因觀立教  ; 其後一章 [觀十境] 才是修止觀的主體  ,  稱 [正修止觀]  .   此十境中之陰' 入'界併入一境  ,  大師著言最多 ,  因其為觀其他九境之提綱故 .
在方法上 , 大師將所觀之境及法數分為有 :  空 ; 亦空亦有 ; 非亦空非亦有四種層次之辯證論藏 ' 通 ' 別 ' 圓四教 , 卒以完成其判教目的 . 總之 , 大師將教相 '止觀 '判教三者合一 ,  為 <摩訶止觀>  之歸趣所在 .
本書為作者歷時十數年的比較研究力作 , 閱讀入手處參看 [凡例] 即可一目了然 , 因其兼具 [工具性] 及 [指引性] 兩大功能 , 為研讀 <摩訶止觀>  者不可或缺的必備指南 .
定價 : 1200 (上下冊不分售)

31.龍藏.維摩詰所說經考  林純瑜著 目次與全文
向為學界認定出自鳩摩羅什之譯本的《維摩詰所說經》,經本書作者嚴密考據,從文獻的角度出發,使用數種版本斠勘漢、藏譯本核對。以科學方法證明假設,並探討《龍藏》本與藏譯本經文出入之可能原因後,考證《維摩詰所說經》鳩摩羅什之譯本,應是清朝有學者依據佛經之藏文譯本,補訂古代漢譯本而成。
此一發現,除了讓我們對中文《維摩經》譯本更有另一層面的認識外,此書在近代中國佛教的校勘、文獻學的工作上,有非常大的貢獻。

32.實用西藏語文法 目次與全文
古典西藏語位居梵語佛典及漢譯佛典的樞紐,本書除了詳述西藏語文法之外,對於西藏語文法學的發展過程、藏文書寫體、字母的發音、藏文的構詞學、字母與字母間的拼音、羅馬轉寫、以藏文字母音譯梵文字母、藏文的標點符號、藏文辭典的查閱、古典西藏語與現代西藏的查閱方式等,均作了詳細的說明。除了有助於讀者學習西藏語文法,對於藏語的文獻來源、相關資料的查閱、學習藏語的旨趣以及現代西藏口語等,也能有整體的認識。
另外,《實用西藏語文法-附錄及檢索手冊》中的〈文法索引〉及〈藏漢詞彙對照〉更有助於讀者們在閱讀本書的藏文例句時,可以很容易地檢索出例句中相關的文法內容及每一個單詞的意義,使讀者全面熟悉文法規則,深入領略閱讀藏文佛典的法喜。

33.現觀莊嚴論一滴    釋如石著 目次與全文
由甚深中觀見和大瑜伽行架構而成的《現觀莊嚴論》,是一部思想體系完整、層次分明的《大品般若經》綱要,第八、九世紀以來,一直被印藏學者當作《大品般若經》的主要注釋。在西藏三大寺必修的五部大論中,必修它的修學時限長達五年,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然而,臺灣學界對此論的研究卻十分貧乏。有鑑於此,本書作者在十年前即寫成《現觀莊嚴初探》一書,其中譯注了部分師子賢的《明義釋》和宗巴的《金鬘疏》,並對該論做全面學術性的探討,包括作者、內容、性質、思想,以及對印、藏佛教之影響等等。
本書除了將《初探》重新修訂外,更增加新的譯注及研究內容。雖然作者自謙本書只是「以蠡測海」,但對有意研究印藏般若學主流--《現觀莊嚴論》的讀者而言,《一滴》的詳實內涵的確是不可或缺的指南。

34.《賢愚經》研究    梁麗玲著 目次與全文
《賢愚經》以其豐富的本生、因緣、譬喻等故事題材而膾炙人口,故不乏以本經為主體衍生出的變文、壁畫等術作品,並有西藏文、蒙古文、德文、英文等多種譯本流傳於世。本書以《賢愚經》六十九則故事為依據,從敍述主題、思想內涵、修辭技巧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整理與剖析,不僅勾勒出與相關佛教故事之關係,並以敦煌變文、小說、戲劇和民間故事等不同類型的文本為線索,探索其對中國文學之影響,對新疆與敦煌石窟相關壁畫在題材考訂、藝術風格等方面,亦頗有著墨與發揮,洵為西域與中原佛教文化交流史之瑰麗璀璨再添新頁。
購買此書

35.維摩斗室空間美感之研究 陳嘉璟著 目次與全文
本書以美感的新視角來看《維摩詰經》,是以「真空妙有」內涵為依據,而微觀維摩斗室所發生的奇特空間變化,以見佛家空間美感之一斑。特點在於先採宏觀角度,說明此經於思想史流中的地位,揭示斗室的精神內涵後,再以微觀的角度,深入地對其相應美感作剖析。
而文末除有對華嚴有美感輪廓的提示,使義理綱維更為條理清晰,形象思維益顯立體生動。隨著本書的闡述,將能帶領讀者一窺獨特的佛家空間美感特質,從而體悟「芥子納須彌」不可思議空間的奧秘。是一本值得令人深深品味鑑賞、不容錯過的好書!
購買此書

36.律制、清規及其現代意義之探究 釋能融著 目次與全文
本書透過五大主題:「僧團組織」、「僧事處理制度」、「教育制度」、「經濟制度」、「僧團與社會的互動」,探討律藏僧團制度、叢林清規,以及它們在現代僧團的意義。全文以戒律的精神及六和敬之原則貫穿,希望發掘此二制度在現代時空的意義與運作的可能性;並探究早期佛教僧團的真實情況,讓您掌握佛陀、古德制戒的真實精神,善巧運用到現代僧團制度及個人行持中。
購買此書

37.明末清初律宗千華派之興起    釋果燈著 目次與全文
近代中國佛教傳戒之濫觴,可謂始於明末寶華山千華派。千華派於近代屹立不搖三百餘年至今,其於戒法之傳授,執佛教之牛耳,功不可沒。現在寶華山雖已式微,但千華派早期清新、崇高的律宗典範,仍值深思細嚼。目前台灣佛教界之傳戒儀軌,主要延襲千華派之傳戒制度,故探討千華派之興起及其傳播,特具「鑑往知來」之歷史意義,對於今日台灣佛教律宗之振興,應是極有意義的探源工作,也是今日律宗再出發的重要根據與資糧。
本書經由「神聖化與世俗化」之研究視角,辯證千華派之特徵及其歷史意義。特別的是本文從佛法「入世與出世」的思維出發,重新界定「神聖化與世俗化」的內涵,避免了以西方文化「框套」東方文化的困境。如此一來,對於千華派異於傳統律宗的種種現象,或其歷史定位爭議的看法,顯得更具彈性、緣起性和啟發性。購買此書

38. 唐代禪宗心性思想       張國一著 目次與全文
本書回歸古今完整禪宗原始文獻,並廣泛博采現代中、日、台、港禪宗研究成果,對惠能、荷澤宗(神會)、保唐宗(無住)、洪州宗(馬祖、臨濟、溈仰)、石頭宗(希遷、曹洞、雲門、法眼)等唐禪宗派之「心性」思想,進行客觀全面之研究。除簡別出前後期偽訛、可疑之文獻,確立可信之禪文獻種類,並借邏輯分析,再超越邏輯分析,探究「般若」的深度內涵。現代禪宗研究對「心性」之詮釋,作者一共簡別出十種類型,並一一加以探討評論。
購買此書

39. 智者大師判釋《三藏教》之研究 釋大常著
目次與全文
天台智者大師所立之「三藏教」為修多羅Sutra、毘尼Vinaya與阿毘曇Abhidharma等經律論三藏,特屬聲聞法,曾經是南北朝佛學研究風潮之一。
本書扣緊智者大師依《法華經》開展的判教思想,作為「三藏教」研究的主軸。透過智者大師所立之「三藏教思想的形成背景」、「判釋三藏教的根據」、「三藏教的特質」及「三藏教在天台教學的地位」等四大主題,考察智者大師判釋聲聞三藏的合理性,探討「三藏教」的特質,並且藉由上述的研究,解析智者大師判釋「三藏教」所欲彰顯的義涵,以及立「三藏教」背後的精神與含意。
購買此書

40. 聖嚴法師佛教教育理念與實踐 釋常慧著 目次與全文
本論文以聖嚴法師為研究主軸,重在探討聖嚴法師對時代環境的回應與作為,而以其個人佛教教育理念的形成及實踐過程為主要的鋪陳脈絡。聖嚴法師七十年歲月的重心,主要是圍繞著對佛教人才培育的關懷點上,而有其不同階段、不同內容的理念與實際作為。
因此,筆者透過對聖嚴法師所經歷的時代、中國佛教的發展與佛教教育的特色等背景,探討法師在這段期間受教、自學過程中,所蘊釀出的佛教教育理念。以此為基礎,中華佛學研究所為出發點,而且是以聖嚴法師擔任所長一職期間(即一九七八至一九九一年間)為主軌,探討其逐步實踐佛教高等教育理想的過程與成果。
購買此書

41. 巴利語佛典精選 釋達和譯 目次與全文
南傳的巴利語經典,非常淺白、易懂,可惜巴利語大多數人都不熟悉。為方便讀者精確了解南傳佛教的巴利經典,本譯著採取巴利文與中文對照的方式編排。本書原編著者為原始佛教權威--水野弘元教授;譯著者為國內巴利語研究的先驅者--達和法師。全書集錄原始佛教中重要的教理,五蘊、緣起、四諦、八正道等,並揭示《聖求經》與《涅槃經》的精髓,及精選《法句經》、《長老偈》等偈頌中,有特色的重要偈頌,以及《本生譚》中的短篇故事等。對於有心研讀巴利原典的人來說,閱讀本書必當如獲至寶!對於不懂巴利文而想了解佛法的讀者,本書將引領您彷彿親臨佛陀現場說法的跟前一般;清晰、明白佛陀所說的話語而茅塞頓開。
購買此書
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
議中文論文集
目次與全文
「人間淨土是當前台灣佛教界推動弘法利生活動的理論基礎,在面對層出不窮的社會新議題,諸如臨終關懷、女性主義、社會福利、生態環保???,佛教提供了什麼具體的「建設」行動指南?
本書蒐羅了「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中探討「人間淨土」的精彩論著,範圍從經典義理到實踐方針,從本土個案到國際經驗,並點出了推行時應有的警覺之處。豐富而深入的內容,是所有關心社會福祉、佛教發展人士,不能錯過的一本菁華論集。
購買此書
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文學部分)
目次與全文
千百年以來,佛教精深的空靈思想與廣博的脫俗思想,不但在中國的唐詩、宋詞、元曲、戲劇、小說等文學作品中生根;就是與民間的勸世詩偈、俚曲小調;甚或西洋的禪詩、歌劇都是形影不離的。
本書蒐集了當今兩岸學者對此領域的研究專著,對於藏戲源於佛教、神通故事的表現特色、敦煌佛教的靈驗事蹟、六朝小說的觀音信仰、禪宗牧牛詩???等誘人的議題,都有全面的發揮,讀者可從中一窺佛教文學無窮的魅力。
購買此書
劃撥帳戶/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劃撥帳號/1877236-6
電話/(02)28934646、28926564
Last Updated: 20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