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传闻再度搅乱市场 若兑现就是大利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3:48

加息传闻再度搅乱市场 若兑现就是大利好

www.stockstar.com 2010-11-26 16:30:45 证券之星兴业证券、慧眼识金跟踪机构,股市快赢[字体: ] [网友评论0条] [ 手机也能看]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本周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上月中国央行上调存款利率已经给市场参与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利率有可能会进一步调整,该言论令市场担心央行可能在周末期间再度出台加息措施。但对于目前A股而言,加息也是靴子落地,反而会刺激市场重新走好。    

    ===本文导读===

  市场聚焦沪指缩量收跌 央行官员言论引发加息担忧‖加息将成市场大利好

  隐忧仍在货币紧缩政策未来数月或集中出台‖热钱觊觎A股只是个传说

  行情展望加息蕴含变数 不会终结牛市‖多空激烈新热点即将出

  ===全文阅读===

  沪指缩量收跌 央行官员言论引发加息担忧

  周五A股市场结束连续两个交易日以来的升势。央行官员关于银行利率可能进一步上调的言论引发市场对于周末加息的担忧,金融、地产及资源股引领大盘向下。

  上证指数收市报2871.70点,跌0.92%;深证成指收市报12539.01点,跌0.52%.深沪两市全日共成交2721亿元,较昨天萎缩一成半。不过,创业板指逆势收高0.81%.

  今天A股市场超过六成个股下跌,按照新财富行业分类,有色金属、房地产、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非银行金融等行业跌幅居前;另外,仅有食品饮料、煤炭开采、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少数行业上涨。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本周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上月中国央行上调存款利率已经给市场参与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利率有可能会进一步调整。该言论令市场担心央行可能在周末期间再度出台加息措施。

  不过,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周五表示,明年中行将保持新增信贷稳定增长,同时加速贷款清偿工作。《上海证券报》周五也引述消息称,明年宏观政策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保八”目标不变,发生重大转向可能性较小;新增信贷规模下降虽已成定局,但幅度将小于市场预期,A股宏观面并不悲观。

  金融股近乎全线下跌,山西证券跌逾3%,兴业证券华夏银行中国平安等跌逾2%,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人寿等也跌逾1%。

  产品涨价预期继续推升酿酒类股,沱牌曲酒封住涨停,老白干酒涨近8%,五粮液涨逾3%,贵州茅台涨逾2%。(全景)

  加息是市场的利多因素

  看到这个题目你笑了吗?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加息是市场的利空,所以市场自09年以来一直战战兢兢,每当市场走出一波上升行情,加息就像魔咒一样出来影响市场,但出人意料的是,当加息真正来临时,市场却走出了继续上升的趋势!这点在07年和上个月是得到市场验证的!

  加息是货币收缩的代名词,从传统经济学教科书的词典里,对股市一定是利空因素,这些已经深深移植到包括所有专业人士的脑海中,但笔者认为加息不一定就是市场的利空因素,可能在某种意义分析,反而是市场的利多因素!

  跟随笔者的思路深入事物的本质去分析吧!

  加息的背景是通货膨胀,通胀是由货币宽松政策引发的,货币宽松的原因是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加息前的经济面是悲观的,悲观的情绪所展现的就是低迷的实体经济,对应证券市场就是低廉的价格,低的价格未来是上涨,于是整个逻辑就成立了,加息伴随着上涨!直到出现经济x下行的拐点!

  目前我们刚刚开始启动加息的帷幕,所以未来的市场将是不断伴随着加息这个利空上涨,直到市场不认为加息是利空!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市场的大多数意见一定是错误的,否则利润来自何处呢?现在市场蔓延的货币压力导致市场下跌,但笔者坚信大多数投资者是错误的,再看看狡猾的市场先生,在2800点出现止跌,既然地球人都知道央行的货币收缩政策,那么这个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力已经消失了!

  股市上涨的动力到底是货币流动性?还是企业的盈利?笔者认为是后者,只有后者才是市场根本的助推力,流动性就像青春一样,容易随风逝去!它只能阶段性影响市场,不可能一直影响市场!

  市场下一步就是要扭转投资者的错误思路,加息—收缩货币政策,市场不再视为利空!

  至于周五传下周一传要加息,不过是主力的诡计而已!第一,周一不会如此快加息,第二,短期央行加息的可能较小,第三,即使央行加息,也是靴子落地,市场反而会上涨!因为加息已经是狼来了的故事!(王伟臣)  货币紧缩政策未来数月或集中出台

  10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4%、央行今年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数据和举措,使得近来国内金融市场对于紧缩政策的预期和担忧日益强烈。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王黔认为,鉴于之前加息在短期内控制通货膨胀,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方面效果并不非常明显,中国政府可能将采取针对低收入城镇家庭进行财政补贴,并释放某些政府储备食品库存以帮助抑制基本消费品价格上涨。

  瑞银证券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则表示,目前市场对于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收紧有些过度担忧。现在的通胀和经济增长前景与2007年-2008年不同,而且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还会考虑到全球增长前景更加疲弱这一因素。

  "为了控制通胀预期、防止食品价格上涨扩大到经济全局,加息和流动性管理可以也应当发挥关键作用。我们预计今年内还将加息一次,而2011年将加息两到三次,并且预计央行将加大对冲操作的力度并且适当降低明年的信贷增长目标,比如将新增贷款控制在6.5万亿-7万亿元。"汪涛说。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栋铭说,货币政策收紧在短期内将起到作用,但对于目前通胀的结构性问题无法起到治本作用。鉴于11月通胀压力可能继续上行,不排除中国短期内再度加息的可能性,但大规模加息可能性不大,未来货币政策走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近期调控效果。

  对于货币政策,王黔表示,中国将延续"小步快跑"、"多线并进"的方法。有关部门一直侧重通过严格控制资本流入、存款准本金率上调和冲销以及收紧信贷供应等方法来管理多余流动性。

  "未来几个季度政府将把继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作为应对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其中可能包括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及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王黔说,如果明年年初整体通货膨胀数据依旧居高不下且经济增长面临过热风险,这些政策举措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集中出台。预计下次加息将在2011年第一季度进行,而如果11月份通货膨胀数据依旧高企,则加息可能提前至2010年12月。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王黔预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以逐步渐进的方式在2011年升值5%。

  "此轮通胀根源可追溯到中国投资渠道不足导致无法对冲过剩流动性,而中国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外部因素影响,包括当前的热钱流入及大规模贸易盈余。从间接角度来看,汇率政策或许能在中国流动性调控中扮演一定角色,我们也继续维持人民币稳步升值的观点。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拓展国内居民投资渠道及提高工资收入也将是从长远解决当前两难政策的重要途径。"谢栋铭说。(上海证券报)

  热钱囤港意在"赌升值" 觊觎A股或只是个传说

  “他们把资金换成人民币,并不是看好A股市场或是去内地投资,而是因为在香港,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开立人民币账户,把外币换成人民币可以赌升值。”

  昨日,谈起近期大量热钱囤积香港的话题,一位券商高管人士如此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而就在同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也表示,不认同有热钱囤港期待进入内地的说法。他认为,这些资金大部分是(近期)上市公司IPO筹集的资金。

  热钱重在“赌升值”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大量热钱正囤积于香港,并通过不同渠道流入内地。指出这会对内地资本市场构成影响。

  对此说法,包括陈家强在内的大部分香港业界人士并不认同。

  上述券商高管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近期的确见到许多东南亚华侨与台湾商人把人民币存入香港的银行,但这些人并不是想进入内地市场。这种境外资金涌入香港的趋势早在五年前就有,近期则出现了加速的趋势。最明显的是,甚至有一些欧洲的客户也把钱转为人民币存在香港。“我认识的一位澳大利亚厨师,最近就把大笔的资金转成了人民币放在香港的银行里。”他说。

  但他表示,不论是进军香港,还是把资金换成人民币,原因都不是这些人看好内地A股市场或是去内地投资,而是因为在香港,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开立人民币账户,把外币换成人民币可以赌升值;而且港交所声称将会推出人民币的投资产品,这也吸引了大量的潜在客户。此外,香港市场上近期出现了大量的人民币债券产品,不少海外华侨在内地根本没有业务,也把自己的货币换成了人民币存在香港。

  “但要说他喜欢A股就难说了,因为这些人对A股市场还是很不放心的。没有人指导,不敢轻易投进去。”他说,“事实上,懂A股的人早几年就进去了;特别是大投资者,早就通过直接投资进入了内地。现在反而是出现相反的情况,不少A股的庄家来香港炒股票。所以境外热钱囤港准备进军内地的说法,我认为有点脱离实际。”

  不过大量热钱涌入香港,也的确给香港资本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特别是进入9月以来,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均出现了令人惊讶的涨幅。而香港特区政府在上周五则在年内第四度出手,通过大幅度提升短期买卖印花税与缩减银行按揭成数,重拳抑制热钱的冲击。

  IPO资金非热钱

  昨日,陈家强在海富通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后对本报记者表示,近期香港市场大量增加的资金并非热钱,而是上市公司IPO筹集的资金。

  陈家强说:“目前内地的资本市场并未开放,人民币亦未可自由兑换。香港或境外的资金如要回流内地,须按既定的渠道,亦受到内地监管机关的规管。而在香港的资金,就我看到的数字,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近期)上市公司(IPO)筹集的资金,大部分还是内地企业来香港筹集的资金。这些资金不是‘热钱’,这一点我想是要解释一下的。”

  就在陈家强发表解释的当天,香港进行了三场大型的新股公开招股活动。中国汽车系统(01283.HK)、纷美包装(00468.HK)及赛得利控股(01768.HK)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了全球公开招股计划。而市场人士表示,市值规模高达近1630亿美元(约合1.27万亿港元)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也在当天赴港交所聆讯,将会在年底前以首只香港预托凭证方式登陆港交所。

  事实上,香港投资者早已习惯于热钱冲击,对该问题的关注更大在于香港特区政府层面。相反,香港投资者们近日来担心的是,一直处于讨论中的“小QFII”(即允许境外人民币通过境外管道回流内地市场)是否会因为内地有关部门对于热钱报道的担忧而被暂缓。

  由于内地资本市场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均未完全对外开放,境外资金要进入内地,均需要经过既定的渠道及受到监管,目前境外投资者主要通过QFII进入内地资本市场,或是通过直接投资(FDI)的方式购买内地业务及资产。如果“小QFII”能成行,将是人民币业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突破,香港市场此前一直在传闻,中国官方将在10月开通“小QFII”通道,但是迄今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而内地媒体关于热钱涌港的讨论,更令香港业界担心,“小QFII”会因此而被推迟。

  对于这种担忧,陈家强昨日表示,并没有听闻“小QFII”会因热钱的报道而被拖缓。“就我所了解,相关的各个方面仍然还在努力。”他说,“我的确听到市场有多种的”小QFII“行程安排,我不想作评论,但任何政策的推出都需要有规则及相关安排,因此会有一个程序。”(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