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委书记:后悔当初死亡人数报少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0:39
12日下午5点,我给省委打电话报告,说死了7000人。这个数字当时心里还是很担心报多了,后悔啊,现在看来,报少了。
我现在最怕的是老百姓产生依赖思想,躺在受灾的温床上比地震更可怕。
灾后重建缺的是主体精神,地震又不是哪个人决策失误,灾后重建的主体还是人民
山东副省长带领重建小组,把我们北川所有的乡镇都走到了,可以说我们的干部还没有走完。
□《新京报·核心报道》记者 杨万国 绵阳报道

昨日,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在抗震救灾指挥部接受了采访。本报记者 杨万国 摄

5月14日,绵阳市九洲体育馆。来自绵阳市各地的2万多灾民被政府安置在这里。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胡锦涛赶赴绵阳灾区视察,温家宝机场迎接(资料图,来源新华网)
■ 对话人物
谭力 四川省绵阳市委书记,53岁,重庆人。
■ 对话动机
绵阳市作为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其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备受关注。
昨日,绵阳市委书记接受了《新京报》、《南方周末》和《广州日报》记者的采访,介绍了相关情况。
昨日,在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绵阳市委书记谭力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压力。作为重灾区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受灾人民的一员,谭力坦诚,自己有时情绪失控,经常哭。
谭力介绍,目前绵阳已经拉开了灾后重建的序幕,下一步将引导绵阳人民,发挥灾后重建的主体作用,不能只依赖国家力量,来建设一个新家园。
急切 地震时我从6楼跑下来
记者:绵阳是此次地震重灾区,作为市委书记,地震发生那一刻,你有怎样的反应?
谭力(以下简称“谭”):下午2点30分左右,地震发生,我从6楼跑下来,大家都集中在政府大楼门口的广场上。
2点40分左右,我命令他们马上冲上楼去拿预案。我们平时都有紧急状况的应急预案,预案拿下来,就立即成立指挥部,按预案布置,指挥部下面成立了8个组。
当时通讯中断,我立即派出了八九个干部赶赴各市区县,去了解灾情。
记者:对这么大灾情有没有心理预备?
谭:当时地震到底多大,我们也不知道。我有生以来从没遇到过这么大的压力。随即消息传来,先是8级,后来又是7.8级,我们就启动了最高级预案。
记者:你最先获知灾情是什么时候?
谭:3点左右,绵阳市高新区第一个来求救。有一个小学垮了,死了5个人。我们立即安排施救。
记者:北川来求救是什么时候?我看到公开报道,说北川连派了8批干部来求救。
谭:下午3点多,北川麻柳湾一个人跑来报告,说北川山垮了,北川没有了。
下午4点,一个擂鼓镇的人到永安镇,就是安县最靠近北川的一个镇,利用军用电话打过来,报告说北川山垮了。
记者:接到这两批报告,你有怎样的判断?
谭:前两批的报告,他们其实都没有进北川县城去看到真实情况。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呢?擂鼓镇的那个人怎么能用到军用电话?
谭:麻柳湾的那个人,他那里山垮了,所以他判断北川的山也垮了。
擂鼓镇的那个人是个干部,我不记得是谁了。他用的是一个军用研究所的电话,军队帮他拨的。
后悔 当初死亡人数报少了
记者:最后,你是怎么确认北川被埋的消息?
谭:准确的报告是第三批,下午5点,北川县委组织部长王理效来报告,说北川死了上万人。我说你不要乱说,他说那起码也有好几千人。
我马上给省委打电话报告,说死了7000人。这个数字当时心里还是很担心报多了,后悔啊,现在看来,报少了。
这样一报很管用,省委马上把重点转向绵阳。一开始大家都盯着汶川的。
我们立即在北川成立了前线指挥部,派常务副市长左代富过去负责。
我这边立即组织全体的机关干部参入救灾;然后给长虹的老总打电话,向他们要3000工人;又打电话找军分区,要他们把预备役调几千来。
然后马上集结,晚上7点钟出发,到北川。但是到了擂鼓镇,发现山垮了,路已经被封住了,山体还在垮。我就让他们赶快退回来。
记者:路不通,怎么办?
谭:我当时就决策,全市的工地全部停下来,所有的机械调到北川去,要求他们凌晨5点前必须把路修通。
结果很有效,凌晨4点到擂鼓镇的路就修通了。
记者:你们是怎么解决救灾工具的?
谭:没有工具,平时没有这个准备,我们就在农民家里收。给农民付钱,一下子就收了几车。
心安 温总理来后定下指挥方针
记者:你当时是怎么组织行政系统开展抗震救灾的?
谭:我的一个经验是,行政体系不能打乱,不能把这个局长调到那里去。一个局长调走了,他这个局就瘫痪了。我们就是给每个局分任务,加担子,由他这个局负责去完成。
记者:军队是中国救灾的主要力量。你是如何领导绵阳,与军方协作来展开抗震减灾的?
谭:军队集结很快,第二天早上就到了。但是他们也是徒手来的,没有工具。我就在电视上讲话,明确需要千斤顶,夹钳这些东西,要社会支援工具。
军队在前方,我们在后方做保障。
记者:你们和军队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
谭:最先军队开过来,都是各听各的命令。后来温总理来了,定下来,军队的首长加入指挥部,作为副指挥长,统一由指挥部调遣。
记者:此次绵阳的社会力量表现踊跃,你们是如何组织社会力量,引导民间力量来参加抗震减灾的?
谭:我一开始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希望志愿者不要到灾区去,最好在后方援助。我们对志愿者采取的办法是,大量地引导到后方。但是,也有一些志愿者激情高昂,冲到了前方,也有添乱的。但是总体上不是乱,是帮助。
后来,我们专门由共青团组织,登记各地来的志愿者。然后进行分类,我们主动去分配。
遗憾 损失估计超2000亿
记者:绵阳这次的损失是什么样子?
谭:损失很大,我估计在2000亿以上。绵阳的GDP七八百亿,这次我们把建国以来的老本输掉不少。
基础设施方面,道路、桥梁、水库都遭到毁灭性打击。绵阳的几万公里道路受损,目前通车的只是抢修通的,路面已经坏了;房屋倒塌以亿平方米为单位。那些没有倒塌的房子很多,但都是危房,更可怕,还需要把这些房子搞垮;市里也有大量的危房,市委的大楼维修就要几千万。
工业方面,江油电厂、氨气厂都遭到毁灭性打击。
记者:救灾款项的廉洁高效使用很受关注,绵阳是怎么做的?
谭:我们在制度上建立两套系统,自己市里面的财政是一套系统,全国所有的捐款和上面的拨款是另一套财务系统,绝不占用这里面的一分钱,全部用作救灾事项。
记者:中央要求行政单位工作经费预算减少5%来抗震减灾,绵阳是如何落实的?
谭:我们5月30日已经出台了“八不准”。市委市政府压缩会议、差旅费预算10%,所有市级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经费预算一律削减10%,用于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市里的非重点项目全部暂停;各级党政机关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得新建楼堂馆所,不得购置非应急抢险的公车;暂停办理出国访问,考察培训等活动;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
对拒不执行的,一经查实,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记者:上述办法要管几年?
谭:我想,起码救灾的三年之内。
害怕 最怕老百姓有依赖思想
记者:丽江1996年7级大地震后,当地曾流传一种说法,“大灾难也是大机遇”,你如何看待?
谭:我认为绵阳不会一蹶不振,相反,将发展得更快。因为,一是投入将会更大,发展速度不会减慢。
二是,现在农民6成以上的房屋倒塌,其实也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农民的房子倒了,有新规划,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去规划,步子将比过去迈得更大。
三是,上面对绵阳发展的支持将更大。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地震怎么也震不垮科学智慧。绵阳在科技、职业教育、汽车产业方面都将加大投入。华晨汽车已经明确表示,不仅不会因地震减少投资,相反还要加大投资。
现在资金已经看得见,各种政策开始集中了,中央已经拿出了1000多亿。绵阳是重灾区,我想肯定要占大头。全国还有这么多的捐赠。
记者:绵阳市将以何种思路展开长期的灾后重建?
谭:我现在最怕的是老百姓产生依赖思想,躺在受灾的温床上比地震更可怕。
全国各地有大量的支援,老百姓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思想。前些天北川有七八万受灾群众到绵阳逃难,我现在要他们全部回去,搞灾后重建,和解放军一起清理废墟。现在收割和播种已经完成了。
记者:对绵阳的发展速度乐观吗?
谭:绵阳的发展速度暂不调整,7-8月份将开始恢复增长,3-5年后的发展形势将更乐观。
记者:我从北川了解到,回去的很多灾民挤在擂鼓镇一块小地方,当地政府反映安置不下。
谭:确实有一些人不理解,他们对我破口大骂,乱骂。
灾后重建缺的不是资金,缺的是主体精神,怕人民群众觉得灾后重建的事情就是国家的事。说个实话,地震又不是哪个人决策失误。要教育人民,灾后重建的主体还是人民。
乐观 北川重建要征规划方案
记者:目前中央安排了诸多省份和绵阳的重灾区县市进行对口帮扶,怎么能更好地利用外省市的力量,来恢复灾后重建?
谭:山东对口支援北川,真是举全省之力,山东每一个市对口包北川1-2个乡镇。每一个县对口包北川一个村。
他们的省委书记做组长,常务副省长做副组长。副省长自带帐篷过来,不给我们这边增添麻烦,就在我们这里长期办公。他们一个副省长,就相当于在我们这里当了一个县长。非常实在,绵阳要什么,他们就支援什么。他们建的板房,可以管20年。
他们的干部分成十几个组,把我们北川所有的乡镇都走到了,可以说我们的干部还没有走完。
记者:北川现在很多山体滑坡,没有办法居住了,有的农民土地也没了。绵阳将以什么思路来安置他们?
谭:北川这样的情况要移民,下一步地质状况摸清楚以后再做打算。
移民就在本地就可以解决了,如果外地有支持的,我们也愿意。因为滑坡失地的农民,到时调整土地就可以了。
记者:对于北川县城的迁址重建,总理也表示高度关注。你是怎么计划的?
谭:我准备做北川的重建组长,和山东的副省长一道,把北川重建做好。
重建一个新北川,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发出的号召。有全国力量的支持,对北川重建我有信心。
记者:目前已经进行到哪一步了?我了解到,他们的意向是在安昌镇和黄土镇之间,选一块地方作为重建县城的地址。
谭:目前北川的选址还在论证阶段,我估计要3个月时间,到时要面向全国征集规划方案。
流泪 压力大就冲身边人发火
记者:对报道这场大灾难方面的透明度,你如何看待?
谭:透明很好,大灾之后,谣言四起,对我们的工作干扰很厉害,透明就可以减少谣言。
记者:你是绵阳的领导人,同时也是受灾人民的一部分,每天的压力大吗?
谭:我这段时间衣食住行都在指挥部,前三天基本没有睡觉。平时就在车上睡一下,中午就在办公室边上的小沙发上睡一下。
记者:你这段时间哭过吗?
谭:哭过,经常哭。特别是总理那天到九洲体育馆看望孩子,我跟着总理,看到他对孩子的那种深情,我就哭了。
总理就和父亲一样,看到总理仿佛看到了父亲,有了依靠了。
压力也很大,我晚上回来就冲他们(指身边官员)发火,大骂他们。
记者:绵阳此次抗震救灾,你感动的是什么方面?
谭:我觉得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绵阳的各级干部、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发挥了主心骨作用。
到北川的路上,沿路不断塌方,飞沙走石。但是大家都没有怕,我们分工,命令去哪里,就去哪里,没有任何人讲价钱。
我们的医院不分彼此,全部打开,那几天住进了2万多伤员,医院走廊,大厅都住满了人。我们一个地级市很不容易。
二是,我们的解放军、全国各地医疗战线的支援者,形成了一个齐心协力大救援的局面。5月13日一早,解放军、医疗队、志愿者都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他们关心人民的深情都是发自肺腑的。总书记一到,没有喝一口水,就直奔重灾区;总理进北川的时候,地面一路乱石。李克强副总理进入到北川大酒店那个地方,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下面都是空的,如果发生余震,不得了。
绵阳灾情
伤亡:截至6月2日18时,绵阳全市因灾造成人员死亡累计21961人,失踪8743人,受伤167742人。全市受灾县市区9个,乡镇276个,受灾人口515万人。
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5月31日已完成1/3方案撤离任务,累计撤离人员215116人。
群众安置:截至2日12时,绵阳市确定过渡安置房选点132个,已有54个点完成“三通一平”。其中绵阳城区21个,北川、江油、安县、平武等地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