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26:34
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渴求知识的激情,追求真理的欲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具有驱动性.”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发现问题,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疑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质疑不是简单的流于形式的无数次提问,质疑是能推动思维发展的产生创新效果的有价值的疑问,其形式可以是设问,也可以是反问和提问等.
在数学课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呢?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联想、类比、对比、转化、化归等策略性思维方法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即在知识的生成、发展、运用上质疑;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上质疑.下面仅从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一点粗浅体会.
例如:正、负数的引入是数域的一次变革性扩充,正、负数的产生过程蕴涵着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我抓住这一契机创设如下情境:“我们班做了好事就在名字前加记红点;做了错事就在名字前加记黑点,现在我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帮忙解决: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4.43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如果把海平面的高度规定为0米,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地图上标记这两地以及其他地点的高度呢?”在引导与激励中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设想.比如:△8844.43,155;↑8844.43,↓155;∧8844.43,∨155;+8844.43,-155等,我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然后我组织学生对比讨论,在争辩中形成统一,然后我就此进行扩充和点拨,举出自然界、日常生活 、生产中大量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引导学生用加记正号和负号的方法体会数的不同类型和意义,进而形成正、负数的概念.学生在好奇、联想、尝试中领会了正、负数的产生及意义,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又如:勾股定理的教学可让学生通过测量勾3股4弦5、勾5股12弦13、勾6股8弦10,探究出并观察:32+42=52,52+122=132;62+82=102,这种局部现象的勾2+股2=弦2,进行联想质疑:“对任意直角三角形是否总有勾2+股2=弦2呢?”从而引入勾股定理的内容及拼图证明.从中渗透了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素质.
数学知识的发展大部分是沿着转化的思想旖旎而来的,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化异为同等,这一点在方程的发展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在转化处运用类比、对比等手段引导学生质疑,如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我先设计了如下题目:解方程:①x2=3;②(x+1)2=3.然后让学生再次解方程:③x2+2x+2=0引导学生针对③类比②质疑:方程②与方程③有什么不同?两者可以进行互化吗?把③②改成别的数你会解吗?试试看!然后再针对ax2+bx+c=0中的a、b位置上数的改换是否引起解法上的改换进行质疑,并尝试求解,质疑引发兴趣和操作动力,为配方的思想方法与操作规则的得出提供了有力的途径,同时也有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发散、求异思维.
对解题方法、对条件、对结论可以分别质疑,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可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例题 “用22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为30cm2的矩形,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
我让学生针对解法互相提出质疑,出现了三种解法:
3.设长为xcm,宽为ycm,方程为2x+2y=22…(1),xy=30…(2).
第3种解法还引起了争论,经讨论最终由代入法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得解.
针对条件和结论质疑有时学生一时无从下手,这时我们可以与学生互换角色,
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概念的教学中,为了巩固这一概念,我让学生画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结果一大部分学生竟然画成了三边的中线.这说明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于是自然引发了对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的差异的质疑 .当学生明确了前者是直线后者是线段时,再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四个要点“垂直”、“平分”、“线段”、“直线”进行质疑:“定义中如果删去垂直可以吗?”“如果说将线段改成直线可以吗?”“直线有多长?怎么平分?”“三角形的中线中的两个端点分别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质疑的手段使学生充分领会了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要解放思想,适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巧设问题情境、模拟现实情景以诱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尤其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驳意见,应在肯定其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树立其信心,在合作、探索、引导与升华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又能解疑的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