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致命地震波/《财经》记者 王以超 :: 科学?自然?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43:30
揭密致命地震波/《财经》记者 王以超   - [自然与人]Tag:汶川地震科学科普地震自然
《财经网》  [2008-05-16]

进入汶川之路缘何从西线最快打通?北川县城为什么比汶川县城还伤亡惨重?
【《财经网》专稿/记者 王以超】5月15日深夜,在汶川大地震80多小时之后,进入其县城的公路终于被从西线率先打通。
这就意味着,大批装备和救灾物资,可以从成都绕道雅安、马尔康,经过这条317国道“生命线”,源源不断地进入县城,并进而深入到其重灾乡镇。
而此时,自都江堰进入汶川的南线(213国道),以及从茂县进入汶川的北线,尤其是前者,虽经连续奋战,但仍未打通。
一个疑问是,为什么西线会成为突破口呢?
实际上,围绕着这次7.8级(美国地质勘探局最终核定为7.9级)的大地震,似乎还有很多疑问,比如它缘何能够震动大半个中国,为什么北川县城实际上比汶川县城伤亡更为惨重等。
要回答这些问题,或许我们需要一个“长镜头”。
距离成都仅百公里之遥的汶川,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的中间位置。作为中国强地震最主要的“温床”,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这条地震带,实际上是从青藏高原到东部的扬子地台之间的构造过渡带。它从云南沿西南—东北走向,把整个中国几乎一分为二。
这条地震带缘何成为地震高发地区?这是因为,由于地球内部的动力作用,在过去的亿万年中,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板块,一直在向北缓慢移动,目前大概是每年移动五厘米。然而,中国所在的庞大的亚欧板块,却阻挡了印度板块的北进之路。
于是,在两大板块的挤压下,青藏高原就不断抬升。但在抬升到一定程度后,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就开始向海拔相对较低的东部地区滑动,并与包括四川盆地在内的扬子地台形成新的挤压。正是在这种作用下,整个川、滇这一带才形成独特的横断和褶皱地貌。
从更细致的结构上来看,汶川则位于靠近四川盆地的龙门山上,这同样是个挤压形成的造山带。当挤压形成的地壳应力继续到一定时候,突然以爆发的形式释放出来,就会形成强烈地震。
汶川周边上一次发生大地震,还要追溯到遥远的1933年。是年8月25日,与汶川相邻的茂县叠溪曾经发生过7.5级(美国地质勘探局核定为7.4级)大地震,造成近万人死亡。
此次地震震级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相当,释放出来的能量也极为惊人。加上震源的位置在地下大约18公里处,属于浅源地震,因此对于地面的建筑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并辐射至全国大部分省市;当年唐山大地震,由于震源位置更靠近地面,实际上破坏力也要更大。
由于地震波更倾向于沿着断裂带传播,因此,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城镇和村庄伤亡都极为惨重。实际上,龙门山断裂带由三条平行的主干断裂带组成:最西边是沿汶川—茂县一带,但并不经过汶川县城,而是从其东部穿过;中间的断裂带,则连接映秀—北川一线,并向北延伸到青川县,向南延伸到都江堰。最东边的一条主干,则位于绵竹、江油至广元一线。
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当巨大的能量在与都江堰接壤的汶川县南部引爆之后,就迅速沿中间断裂带向东北方向扩展,形成一个带状的地震。这些位于断裂带上的地方,将在这场灾难中首当其冲。
映秀镇和北川县城在这场灾难中,几乎被撕成了碎片。以常住及流动人口近两万人的北川县城为例,据北川抗震救灾总指挥、绵阳市委副书记易杰透露,目前仅发现4000人幸存。人口上万的映秀镇,幸存者也不足3000人。
沿着断裂带迅速传递的巨大能量,甚至把死亡带到了甘肃陇南,尤其是文县地区。
除了直接造成死亡外,沿断裂带的公路甚至山体,也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并造成了严重的次级效应。尤其是从都江堰至汶川县城的213国道南线,由于被西和中两条断裂带切割,毁坏就更为严重;从茂县至汶川的北线,也同样因为靠近断裂带而遭到重创。
只有从马尔康经理县抵达汶川县城的317国道西线,由于不经过和靠近大的断裂带,因此损坏程度相对较轻。正是这样一条线路,也成为最早被打通的“生命线”。
或许,我们永远难以真实还原地震发生的瞬间。但其造成的后果,却是我们必须去承受的。只有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其规律并尊重其规律,才能在未来的规划中,以及可能的应急救援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