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写手与名伶的琴瑟因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4:42

张恨水与周南的结婚照
要说民国时期写字最多的人,当然非情感大师张恨水莫属。在他五十余年的写作路途中,共有三千万字一白二十多部小说与读者见面,可谓是奋笔疾书的现代作家。他引领了中国通俗小说文本的流行,为这一新的文体在大众中的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外人看来,如此一个孜孜不倦的大忙人,哪有空做别的事情啊!然而,张恨水的婚姻,并不像其笔下的字一样行云流水,而是充满曲折坎坷。
1895年张恨水出生在一个普通武官家庭,父亲做梦也不会想到多年之后儿子会成为一个靠写字为生的文弱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恨水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给当时全国有名的《小说月刊》发了两篇自己写的小说。在他看来,能在该杂志发表的文人,多是当时文坛的大家人物。出乎意外的是,三天后他就收到《小说月刊》的回音,而且还是该杂志社主编的亲笔信。尽管这两篇小说最终没能见刊,但主编对他文字的肯定,让这个刚刚开始写小说的年轻人心里有了一股前进的动力。
第二年,他在武汉再次发表文章时,便从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里取得恨水二字来作为自己的名字,从此,张恨水这个名字开始被世人知晓。在担任各大报纸编辑的同时,张恨水一面还在为自己的小说进行宣传推广。在这样的背景下,报纸上的文艺副刊栏目也应景而生。从最开始的《世界晚报》到后来的《世界日报》、上海《新闻报》,张恨水的小说一直在上面进行连载。第一部建立他文坛地位的《春明外史》,连载时间长达五年之久。这样一来,有许多读者争相等着报纸的出售,只为看《春明外史》最新的一章。那时候,《世界晚报》是在每天下午的四点半发行,三点钟就有许多张恨水的粉丝排队等着买报纸。可以说,他的文字带动了文学娱乐性的转化。
与文字中的挥洒泼墨相反的是,张恨水的个人问题却很苦恼。先是自己的原配,是母亲在老家给他一手包办的,为的只是在父亲死后他能够继续张家的香火。然而,张恨水的骨子里是很痛恨这种旧社会的风俗。当时的他,早没有心思要在农村发展,他要走向城市,要走向大城市,要走向现代文明,甚至要到欧美去留学。而最最不能让他忍受的,就是对方没有文化不识字,这在他看来就没有任何交流沟通的地方。
从安徽来到北平后,婚姻不如意的张恨水,凭着一阕《念奴娇》开始进入北平报界。后来,他的小说渐渐有了人气,千字十元的稿费也超过了当时的大家郭沫若的千字四元。写作之余,张恨水还忙着寻觅一位红颜知己。生活境遇的改变,使得张恨水希望自己身边能有一位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爱人,于是他在北平一所专门收养流浪女子的平民习艺所里找到了第二位妻子,胡秋霞。
老北京有这样一个地方,那里专门收留一些孤儿(都是女子),等她们长大成人再嫁人家。如是碰到没有机会嫁出去的时候,就由一些观人看客买回去。胡秋霞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张恨水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认为知己终于是找到了。于是,在这个婚姻介绍所的安排下,张恨水有了第二段姻缘。
歌颂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张恨水,尤为痛恨封建婚姻的杀人之道,这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尽管第二位妻子要比原配好一些,但张恨水仍然觉得对方跟自己难在心里沟通交流。也许,这就是没有恋爱仓促结合的后期反映吧!写了无数爱情故事的张恨水,心里渴求的浪漫,始终是一份未来的希冀。

1931年10月,春明女中的一次游园会,让周南意外地遇见了她崇拜的张恨水,而且还同台演出,这让周南倍感惊喜。从小被喻为甜嗓子的她,不仅戏演得好、唱功一流,而且还是个性格开朗大方的女生。在当时的春明女中,周南的大名无名不晓,可是学校里的“校花”。
由于有着一副圆润脆甜、感情充沛的好嗓子,这一天游园会义演的组织者才推荐周南饰演苏三。演出中,周南饰演的苏三激起了全场的喝彩。然而,与周南相比,饰演崇公道的张恨水却显得颇为狼狈。张恨水天生就是左嗓子,老是和伴奏的人搭不上调。尽管他的表演很落败,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周南心目中的形象、地位。
那时候,周南正沉迷在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中,能够一睹作者的颜容更是这位十六岁花季女生的梦中之事。在舞台演出的同时,张恨水也被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小女生所着迷。于是,他们就这样在下台后认识了。
就像张恨水小说里说的那样,他是个敢爱、敢于表达的男子。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封信给周南,并附带他的《春明外史》,让对方提些意见。信里内容是这样描述的:“送给周淑云小姐。如果是有什么看法,请你于周末到北海公园那个茶肆里面来,我们面谈。”
周南收到张恨水寄去的小说时,心里是满分高兴的。一直以来,她都是他最忠实的读者,不管是《春明外史》还是《啼笑因缘》。收到信件和小说之后的她,心中那根爱的心弦被瞬间地拨动了。少女约会情人的那种心情,变成了周末的等待,蔓延到全身。她的心里一次次跟自己说,一定要把心里话说出来,向周先生表白,不能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后来,张恨水并没有收到周南的回信,但他的潜意识告诉自己,她一定会来的。于是,他还是按照自己信中内容所说,来到了秋天的北海公园。收获的季节里,有没一次丰收的爱情,结下果实呢?
隐约的人群里,有个熟悉的背影让张恨水的心里荡漾。周南怕他干等,早早地就在那里等着。他说:你怎么这么早,好像我很不礼貌,应该是男士先到。她答:我怕你等久了。他说:我们去喝茶吧。她说:最好我们就在北海划船。于是两人一边划船,一边畅谈,话语越来越投机。周南就主动表示了她对张恨水的爱慕,张恨水自然是对这位一见钟情的女子倾爱有加。
片刻的兴奋之后,张恨水又回到痛苦的现实。他把自己有过两次婚姻的经历如实向周南诉说,并直言自己不会离婚。然而,周南却并不在乎这些。在她看来,只要他能够真心地爱她,这些又算什么呢。后来,他们在一起度过最快乐的两人甜蜜时光。

他俩的结合,遭到了周南母亲的强烈反对。虽然周家在当时只是个落魄的小官宦家庭,但要自己委屈自己的女儿,周母是一千万个不允。为了阻止这场姻缘,她刻意给张恨水提出三个条件,一个是周南不能嫁到张恨水家里去,二是不能跟其他妻子们一块生活,三是要另外买房子。可是,此时的周南完全爱上了张恨水,她不要名分,不要房子,只要与他在一起分享幸福的时光足以。
1931年的冬天,相识仅两个月后,张恨水与比自己小21岁的周南在北平正式结婚。第二年,被大家称为两人婚姻媒人的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由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拍摄成电影,这是张恨水的小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在此后的70多年里,《啼笑因缘》共14次被改编成影视剧。因为《啼笑因缘》,周南开始了对张恨水的崇拜,进而又成就了她与张恨水的书香情缘。 张恨水后来曾在《悼亡吟》一诗中,以诗的语言形象地见证了他与周南琴瑟和谐的婚姻生活:“深山日水绿松阴,卿发豪音我佐琴。 ”
尽管他们的结合时常会受到其他妻子的干扰,甚至张恨水的第二位妻子还以离婚作要挟。但最终,周南对张恨水的非常之爱,先是崇拜后来变为真爱。因为他不抛弃他前两个妻子,更增加了她对张恨水的这种敬佩,她认为这样的男人是可信的。完成姻缘的他们,的确度过了人生中剩下的幸福时光,演绎了一曲人间“琴瑟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