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应了解美国价值外交真实意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24:42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7 00:21:09

直到2009年,奥巴马政府才让美国成为人权理事会的成员国。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电(评论员 余永胜)不久前,美国“国会与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发表了年度的《中国人权法治状况报告》,对中国的人权状况和少数民族问题大加指责,声称稳定应通过开放、透明、法治以及对人权的保护来实现。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10月21日表示,这个所谓的委员会一贯戴着有色眼镜,歪曲事实,对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有关政策说三道四,妄加指责,我们奉劝该委员会改弦易辙,停止干涉中国内政的错误行径。
这样的报告,再次凸显出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霸权特色。山姆大叔喜欢对别国事务说三道四,干涉别国内政,这也是司空见惯了。但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干预相比,以民主、人权为基本内容的“价值外交”具有很大的蛊惑性。许多人认为,即便它在方法上不可行,人家这也是出于好意。美国人自己也经常将价值外交归结为“传教士情结”,即希望把自己认为的好东西如制度、文化、宗教等等,推广给别人。他们认为,这是出于纯粹的信仰,不包含功利目的。
美国人大部分都信仰基督教,应当说民众身上确实饱含着“传教士情结”。但作为国家“法人代表”的美国政府,其考虑问题的出发与归宿点,其实都还是国家利益。价值推广同样也不例外。那么,价值推广如何能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呢?
首先,价值认同会促使其他国家按美国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处理外交事务。这就使得其它国家很容易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以同情和理解的方式,看待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每年不惜花费数亿美元经营“美国之音”,一个重要的用意就是借此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冷战期间,美国政府把该台的“不受限制传播”作为与苏联谈判的重要议题,足见美国政府对价值推广的重视程度。这显然不是用“为了别人好”所能解释的。
其次,民主政治在决策上的特点是程序化、公开化、民意化,在美国看来,一个在决策上习惯于暗箱操作的政府,是“非理性”和“不可理喻”的,是美国外部安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基于此,长期以来美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整合世界,将各国纳入到美国主导下的国际体系中来,使其按有利于美国的游戏规则行事。
除了安全利益外,价值推广也有经济利益上的考虑。美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处于世界的高位,全球化有利于其产品出口到经济和技术上处于低位的国家和地区,而民主制度则是各国开放国门的政治保障。一般认为,民主制度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虽说价值推广从长远上说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但由于它经常是以干涉别国内政为实现手段,所以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弹。因此,在价值推广与利益追求之间,美国政府一般会寻求一个适当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移动的。一般来说,在国家安全或经济利益成为突出问题时,美国外交中的价值推广会让位于利益追求。冷战时期,美国自身的安全感都不足,当然也就无心多管别人的闲事。美国对中国的89政治风波实施制裁,但韩国1979年发生“光州事件”,同样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美国的反应却非常一般。菲律宾在马克斯执政时期,也发生过类似事件,美国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原因在于,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明争暗斗,安全排在第一位,不愿因为人权问题得罪盟友。
实际上,美国不仅自身的人权纪录十分糟糕,而且是世界许多人权灾难的主要根源,比如对外战争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和难民。这样一个事实,或许更有助于我们认识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实际上,2006年3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立时,美国是仅有的4个投了反对票的国家之一。直到2009年,奥巴马政府才转变了态度,才成为人权理事会的成员国。如今,人权理事会的新成员对老成员的人权纪录大加鞭挞,很耐人寻味。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价值外交的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