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字为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文 / 静谧港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6:18
以汉字为师,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文 / 静谧港湾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的纪念,当人人都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时候,我们再来学习汉语已经晚了,那是汉语很有可能被英语同化了。所以,趁早,我们来随着作者认识一下我们古老的文字——汉字。
以汉字为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领会古人的思想,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滋润我们的心灵中还依旧存在的干涸的文化土壤。至少,我们还可以少犯一些因无知造成的文字上的错误。闲暇时,还可以做一些文字游戏,享受轻松快意的生活,增添文化的乐趣。
每天面对汉字,我的脑际总会有冒出许多念头来。这一个个的汉字里面,到底还有多少我没有学到的知识啊!它们就像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的精灵,携带着先民们的思想和影子,不断地向我传授着它们的过去,讲述着此前发生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我深深地热爱着汉字。我把它当作自己的老师,虔诚地像一个忠实的信徒,景仰着它的伟大和深邃、承受着它雨露的滋润、体验并快乐地享受着汉字给予我的每一分无私的恩赐。
汉字是神奇的。一位中文老师在美国教汉语,在黑板上写了“己,已,巳”三个字,已经把那些洋学生搞得晕头转向了。汉字并不难认,如果细加介绍,他们应该很容易就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的。
汉字是有灵性的。它的灵性都附着在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身上。我们的头顶上,时刻都在闪烁着汉字的光环。很多时候,我会独自面对着眼前一个个汉字,痴痴地发呆。倒不是我不认识它,不明白它的含义,而是在感叹它的深邃和博大,感叹古人造字时的巧思,那笔画里面还蕴藏着多少秘密,我还可以从中学到多少东西。当你用一种安详宁静的、不杂尘埃的心境去感悟汉字的时候,它便会从纸面上倏地跳出来,平静地坐在你的面前,向你讲述一个个古老神奇的故事。
传说是仓颉造了汉字,他生有四只眼睛。造字成功之时,“天雨粟,鬼夜哭”。既然是传说,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仓颉在汉字形成的历程中,是做出过很大贡献的。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
汉字的创造,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是由某一个个人独立完成的。
先民给我们留下的遗产,产生于他们生活的年代,深深地烙着那个时代的印记。研究汉字,可以窥视到古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他们要表达的思想,思考问题的方式等等。汉字本身,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造字方法主要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一说法始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在仓颉造字的年代,已经使用了这些方法,只是没有归纳出来罢了。或许已经总结归纳了,而没有流传下来。要知道,秦始皇时代有过一次书籍的大灾难。对于汉字的研究,大家可以读一些专著。我之所以想谈谈汉字,只是希望,了解了汉字的内涵,能够使我们在运用汉字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时,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清楚,尽可能地让读者不产生错觉或歧义(如果刻意地要达到那么一种效果,则另当别论),至少不要误解我们的本意。
§古代的自然环境
古代的中原地区,有着大片的森林。众多的野生动物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仅从汉字的外形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至少有虎、豕、鹿、兔、鸟、隹、羊、牛、象、咢等。河南简称“豫”,这是一个手拿棍子赶象的会意字。而“象”就是那种陆地上体型最大、长着长长的鼻子的动物的象形。而美丽的“丽”字便与鹿有关。鹿跑过以后,卷起一片迷雾,人们称那从鹿的奔跑的蹄下扬起的迷雾为“塵”,也就是今天的“尘”的繁体字。值得一提的是,在“塵”之前的更为繁琐的写法是,“土”的上面有三只“鹿”,用以表示众多。类似的用法还有“集”字,上面也是三个“隹”的,用以表示一群雀类的鸟聚集在树颠。
那时的河流绝大部分是清澈见底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河流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类。西北的沙漠化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中原一带奔跑着成群的麋鹿,很自然地留下了“逐鹿中原”的说法。而且这片地方还生活着很多的大型食肉类动物,特别是老虎。“苛政猛于虎”、武松打虎等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此外,还常有熊出没。不然,不会有“熊掌鱼肉不可得兼”的说法。
阅读古籍时,我们可以注意到:帝王得了天下以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营造宫殿,阿房宫、未央宫、长乐宫乃至以后的紫禁城、圆明园等。土木之工,不可擅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要知道,中国的古建筑区别于西方其他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木结构。这是需要大量的木材的。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在当时的咸阳、长安、洛阳、开封等大都市周边,并不缺少大面积的森林。里面有数量巨大的参天大木可供采伐。只有有了这样庞大的面积的森林植被,才有可能供养成群的飞禽走兽。据资料记载,仅康熙帝一人,一生中打猎杀死的老虎就有两百多只。要知道,研究表明,一头老虎的生存约需要一百平方公里的森林才可以的。
湖北这块地方,自然条件不是很好。湖北简称“鄂”,本意“在多咢的地方建立起来的城”。“咢”是鳄的本字,多半为今天我们常说的扬子鳄。右耳刀“邑”表示与城有关。荆:一种带刺的灌木。成语有负荆请罪。楚:一种丛生的灌木。我们可以想象,那里是一个到处长满荆棘和灌木,且鳄鱼肆虐的地方。作为地名,荆在湖北。楚,包括今湖北、湖南的绝大部分。
§先人对自然的敬畏
在人类发展进程的初期,古人对大自然产生的想象是抱着一种敬畏心理的。古人靠打猎采果维持生命和种族的延续。在生活和围猎过程中,他们深深地认识到了野兽的可怕,特别是那些大型食肉动物。古人们目睹过自己的同类被野兽戕害的惨痛场面,也见到过电闪雷鸣,闪电引发了森林大火,而那些吃人的野兽竟也被大火吓得四处奔逃。苍天的神力让先人敬畏,他们便拿出他们的最好的东西敬献给上天。他们制作了供桌,用双手虔诚地摆上了丰盛的肉食。这便是“示”和“祭”告诉我们的故事。
古人走出了山洞,住进了房子的同时,他们当然也不会忘记在室内继续表示对上苍的敬畏和虔诚,同样要祭祀的。“宗”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故事。
我们的先人对很多的自然现象解释不清楚,而从内心又想了解事情的真相,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才促成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借助于占卜这种形式,来获取来自上苍的启示。他们找来了龟甲和动物的肩胛骨,用火烧灼,甲骨便发出了“卜、卜”的声响,从而形成了“卜”的读音。而甲骨上的裂纹的形状便是“卜”这个汉字的外形。“卜”之后,由专职的人员用“口”表述出上苍的旨意,这便是“占”。这个过程合称叫做“占卜”。
§古人的居住条件
汉字的创造经历了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化的过程前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先民们在物质上已经逐步脱离了食不果腹的境况,且走出了山洞,由穴居而改为建造一些简单的建筑物以供栖身。这些历程,在汉字中都可以看到。如:庠、序,厢,房,门等。这里的广、厂、户,均与建筑有关。
“门”与“户”之间是有联系的。“门”的繁体写作“門”,如果把上部的小方格下移到中部,我们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边上的两竖划就是门轴,其余的部分便是门扇了。半个门扇,便是“户”。读者可以自己想象一下。而“扇”字,与“户”有关,是一个形似户,由“羽”制成的物件。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古代的扇子的形状是在一个轴上能够前后转动且可以生风纳凉的工具,与我们今天的扇子是不同的。因而,我们的一些古装电视剧中的皇帝的扇子,一概都是清一色的形制,显然有些不妥。至少,春秋战国时期的形状要与明清时代有所不同。只不过哪些只是文艺作品,我们不必去深究罢了。
§古人的嫁娶
氏族部落之间也是会发生争战的。黄帝与炎帝都是部落首领,他们的两个部族之间也发生过战争,最终的结果,形成了我们的华夏族,我们成了炎黄子孙。古代战争中,将士按杀死敌人的多少记功。他们总是割掉敌人的耳朵,向上级请功领赏。以手执耳,这便是“取”的本义。后来引申为“取得”、“获取”乃至于“婚娶”。“取”是“娶”的本字,加了个“女”字,便更准确地表达了“取个女子”的含义。因此,娶是单向的。后来才对应地产生了“嫁”。
§古人的审美观
我们的先民们是怎样看待美的呢?他们认为什么是美呢?“美”,就是美。大凡下面分叉的汉字,都与人,或说人的腿有关系,是岔开的人的两条腿的象形。如:人,大,天,见,儿,女等。这个“美”也不例外。人的头上顶着一只羊头,这便是美。那时,物质还不丰富,人们以打猎为生,供养家庭和子孙。打到了猎物的人,是很受大家的尊敬的,是人们艳羡的英雄。胜利者把带着羊皮的杨头顶起来,炫耀自己的功劳。在人们的心目中,那便是“美”。有了羊,又有了鱼,那个味道当然“鲜”啊!
再看“秀”,上面的“禾”,是禾本科植物的象形。上面的一撇,是下垂的穗,一横的两头向上弯起,便可以看出是叶子的形状,而下面左右的撇捺,便是植物的根了。人活着是要吃粮食的。谷物抽穗,有了好收成,就是好事。“秀”的本意便是谷物抽穗。“秀”便好看,“秀”便是美。所以有了秀外慧中,有了秀美,优秀,俊秀。后来,“秀”用作声旁,衍生出了锈、绣、琇等。
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完成了从游牧向农耕的生活方式的转化,视以游牧、打猎为生的蛮荒之地的人们为“化外之民”。这在一些古地名中都有所体现,如乌鲁木齐原名“迪化”,现代的地名中还有敦化、怀化、宣化、绥化等,无非都是在向世人宣告,还需要继续教化的意思。我们这样的一个农耕国家,自然形成了以农业为第一要务的思维方式。让人们可以吃饱饭,便是好的。直到现在,每年的政府一号文件也依然是有关农业的。这种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对于美的判定标准。
§古人认为:心脏是思想的器官
汉字中有不少这样的字,都是与思想、感情、心理有关的,因为它们有这样的长相。“心”字本身有几种表现形式,是不可不知的。
一是心字的原形,如:思想、怒、忍、愁、愛、念、忐忑
二是树心旁:慷慨、忧、悦、愉快、惦、愧、憷
三是心的变形():慕、恭
连带组词的还有:忧心忡忡,怨恨,惮怕,惊恐,憎恨,忧虑、愤懑、悲怆、爱恋、怜悯等等。
基于古人对人的生理结构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古人认为心脏就是人的思维器官,不单造字时对这类的描述的汉字,都有“心”字,就是在词语的使用上,也是大量使用的,其中也包含了人们处事的态度和道德、行为准则。如做一件慷慨的事情恭敬的事情,都是要用心的,即发自内心、出资本愿而不是被迫的。爱,应当付出感情,发愁、愤怒、埋怨、仇恨等等都是由于情感的波动造成的人的行为的外在表现。我们在使用时,如果注意到这些汉字的特点,在选择使用词语的时候,就需要再三斟酌,看是不是贴切地表达了作品人物或作者本身的表达对象。
§示补(礻)与衣补(衤)有着天壤之别
“示”字本身为会意字。最上面的一短横,原为一点,表示祭品。长横和下面的“小”字,是祭案的象形,其含义是表示祭祀用的祭案,上面放着祭品。古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受到局限,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不能解释,因而产生一种敬畏心理,希望通过祭祀的方式,祈求上苍保佑自己,降福于人类。因此,凡是与祈祷祝福、神祇有关的字眼,都加上了“示”。如:祥、祭、禔、禛、祈祷等。
“衣”则不同了,它是一件上身穿的衣服的变形,演变为衣补。因此,与衣服、穿戴等有关的词,都带有衣补旁。被褥、补丁、衬衫、裤衩、袜子、襁褓、裘、袱、裏,等。
了解了“示”与“衣”的不同,便不致于写类似的错字。
推演开去,了解了偏旁的含义,我们还可以顺藤摸瓜,了解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的意思。比如:神仙之中,天上的叫“神”,地上的叫“祇”。田间的小路,东西向的叫“阡”,南北向的叫“陌”(因地域的不同,有时刚好相反)。凤凰之中,雄的叫“凤”,雌的称“凰”。
这样,我们在阅读古文作品是,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本意,领略其中遣词造句的妙处,对于我们自己的写作,也不无裨益。
§姓氏中,带有“女”旁的,多为古姓
“女”字,是一个跪姿的女子的形象,与“母”相似。只是由于“母”是需要为孩子哺乳的,因而有了那两个“点”来表示乳头,以凸显其哺乳的特征。我们的先人是何等的聪明!姓氏中带有女旁,这反映了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事实。如:姜、姚、姬、姒。这几个古姓,历史上都有名人。姜子牙,也称姜尚、姜太公、吕尚(因封地在吕)。舜帝的后代,因有生在姚墟的,因以为姓。周代的创始人为姬姓。有褒国的一位姒姓女子,被送进了周幽王姬宫涅的后宫,致使西周走向了灭亡。
在这里,我还想提一提“安”字。上面的宝盖表示房屋,里面有了女人,便是“安”的本意。在造字的时代,氏族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分工,而且,已经从山洞里搬到了洞外,盖了房子(杆栏式建筑)。女人体力弱,在房子里看家,照顾后代,男人们外出打猎,打回了猎物,吃不完的,便圈养起来,比如“豕”,这个地方便是“家”。男人打猎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长时间在外奔波,有时候可能会丢了性命,因而只有回了家,见到了女人,才有了安全感,这便是“安”了。
正是成百上千的汉字,在我们使用它们的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在潜移默化地教化着我们,家里有了女人便是安全的。我们的汉字的这个“家”与“安”的内涵,绝不是“home”、“safe”这样的拼音文字能够表达清楚的,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却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尽情地享用我们的先民为我们留下的这笔巨大的财富,这太值得我们自豪了!
§地名词汇
阅读古籍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历史地名。其中有很多地名用字,带有右耳刀。如邢、鄄、郏、邰、邶、邺。与左耳刀不同,右耳刀的本字是“邑”,类似这样的汉字一定与城池有关。还有许多其它的表示地名的词汇,如沣、镐、程、范、豳、霍、虞等等,在我们今天的古诗词作品中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一旦使用了,就表示了特定的地域,诗词表达的内容,就应该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对成语的理解
成语,是千百年来,我们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承载了特定含义的固定的语言表达片断。它们往往以历史事件、人物典故、自然现象、生活规律、经验规范等形式加以表现,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成语当然也是由汉字组成的,正确理解了汉字的意义,才能合理解释成语的意义。
例如:文过饰非
这里只解释一下“文”。“文”是“纹”的本字。它的本意是指花纹图案。如屈原的《桔颂》中有“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的词句。这里的“文章”是指纹理色彩,指桔皮的颜色。 烂,是有光泽的样子。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就要出笑话了。“文”由它的本意引申为掩饰、修饰、遮盖的含义,那么,这个成语的意思,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这个字的本意,我们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也还在使用着,那就是“文胸”。
§汉字的本字通假现象
在造字之初,本来是象形或会意的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字挪作他用,因而,又另外造字,把本字的意义表示出来。这种字的产生,多是因为需要用一些描述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字来描述那些表示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的字。或者是本字作了偏旁部首,因而另外造字。
例如:背,本字为“北”,是两个背对背站立的人的会意。为了表示“北方”这个抽象的表示方向的意义,把“北”字借了过来,而另外造了一个以月(肉)表形,以北表声的“背”字,来承担“北”的本意。
这样的字还有很多,如:“莫”与“暮”,“酉”与“酒”,“原”与“源”。
§澄清一些错误的概念和对一些汉字的曲解
“天”。
记得儿时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已经记不得了。里面有一个镜头,至今记忆犹新。一个戴鸭舌帽的青年到工人当中去发动群众,给工人作宣传工作时,解释什么是工人。工和人放到一起,就是天。原话我已经记不得了,意思是这样的。记得当时我自己还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现在想来,简直是无知得有点可笑了。
“大”字,是“人”的象形,人的头顶上的那个大得不得了的东西,用“大”字上面加一“点”来表示,就是“天”。
“王”。
“王”与“天”是有些相似的,都是会意字。上面的一横表示“天”,下面的一横表示“地”,中间的一横表示“人”,中间的一竖划表示“贯通与联系”。只有有能力在天、地、人之间建立沟通与联系,承受天的意志,在地上统治和管理“人”的那种特定的人,才能成为“王”。至于说老虎的天灵盖上的花纹,则纯属巧合。
“武”。
有不少的武打片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白。在劝解有恩怨的双方化解矛盾时,总喜欢说:“止戈为武。”这显然是对汉字的曲解了。这也是个会意字,由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止”,有的文献上解为脚的象形,我以为是“脚印”的象形似更妥帖。以此表示出发、走路、行动的含义。“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的象形。战士拿着戈这种兵器出发,开始军事行动。这便是“武”的本意。因此,我们在认识汉字的同时,也要理解其正确的含义,而不能望文生义,不然,是要闹笑话的。
“忍”。
对于这个字的解释,也和“武”一样,常能在武打片里听到。“啥叫忍啊?心上插着一把刀,这就是忍!”意思大概是说,不要再惹事生非,另生枝节。这实在是对汉字的不恭了。“忍”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当为形声字。上部为声,下部为形。需要解释一下“刃”。“刃”字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这是个指事字。“刀”,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具有切割、砍剁功能的工具的象形。一撇,为刀刃,横折钩为刀背部分。为了表示刀的刃的那个部位,聪明的古人想出了这样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在需要着重说明的地方,点一个“点”,这便是“指事”。类似的指事字还有:本、末、朱、寸等等。
§几组容易混淆和错用的汉字
1964年5月,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简化字总表》作为全国用字标准。其中,将一些原有的具有独立意义的汉字合二为一,因而产生了一些多音字和一字多义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对繁体字缺乏认识,再加上前些年从南方开始,写繁体字成了一种时髦,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有的人把头发的发,写成了发财的发。这个“发”,在繁体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甚至不相干的字。其中,头发的发,写作“髮”。上部的“髟”,是毛发的意符。类似的字还有:髭、髫、鬢、胡须(鬍鬚)、鬏、鬆、鬈等。
这种把繁体字乱用的现象,在卡拉OK的光盘的字幕里,简直是司空见惯了的。还有一些广告词,为了攫取人们的目光,常常刻意地去篡改一些成语、惯用语等,让人们觉得耳目一新。殊不知,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篡改,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毒害着我们的视听。眼看着我们的汉字被践踏与亵渎,我们的那些文字工作者们,真不知该作何感想。
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1、“作”与“做”
这里,不作字义的解释,读者可以查阅字典。“做”的出现,晚于“作”。在用法上,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动作的对象,但有时,区别并不明显,甚至可以混用。“作”,偏重于抽象的事物,如:作业,作文,劳作,工作。“做”,则偏重于制作那些具象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有“造”的含义,常与其它的名词一起构成动宾词组。如:做饭、做爱、做药、做业(佛教用语)等。
2、“兰”与“蓝”
二字都是形声字。成语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源自《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里的“蓝”,指用作染料的一种一年生蓼科草本植物,本义为蓼蓝,其颜色也被定义为“蓝”。而“兰”则不同。“兰”的繁体写作“蘭”,因为是草字头,很明显地昭示着,它也是一种草本植物,属兰科,多年生。有香味,古语“岸芷汀兰”、“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指的就是这种植物。兰花又分很多种,也有不同的名称。比如:“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黄庭坚《幽芳亭》)。“兰”的这种写法,源于草书。上面的两点一横为草头,下面的两横为“阑”的草写。
了解了二者的不同,就不会发生“兰天”之类的错误。
3、“既”与“即”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两个字误用的情况,因为它们的长相的确太相似,而且读音也相似。相似的外形表明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左边的那部分,是盛食物的器皿的象形,上半部是容器,下半部是容器的腿。“即”的右边,是人的象形,人的头朝向容器,表示人靠近、朝向容器去取食。隐身引申为将要、接近、就等含义。“既”则不同了,右边同样是一个跪姿的人的形象,但上半部的图形表示的是一个嘴巴背离容器的形象,表示人已经吃完了食物。会意表示“完成”、“已经”的含义。如:一如既往、既定方针、既往不咎等。
许多经常用错的字,常常出现在一些繁体字简化之后,尤在需要用繁体字的场合。
4、“卷”与“捲”
这两个字,本来是两个不同的字,简化后,合二为一。“捲”为繁体,仅作动词使用。卷,不是动词,作名词时,读第四音,如书卷气。作量词时,用于成卷的东西,如一卷轴画。这里,是不能带提手旁的。我们经常在一些书法作品中看到这种误用现象。如:把“紅旗漫捲西風”,写成“紅旗漫卷西風”,这样是不对的。
5、“后”与“後”
与上面类似,这两个字也是不同的字,简化后,合二为一。简化之前,“后”只表示“帝王的妻子”的含义,而“後”,则是表示位置和时间关系的先后的后的意思。如果有沈阳的朋友,可以到沈阳市的一个文化广场看一看。那里塑了清代的十二位帝王(正史应当是十位,不包括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铜像,其中,在使用繁体字介绍与慈禧有关的两位皇帝时,都写的是“太後”。这显然是不对的。
6、“城”与“市”
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固定有形的、不可移动的人工建筑物,具有统治、居住、防御等功能。市,是用来交易的场所,可以移动,可以无形,可以按时开闭。市的这些特点,在《郑人买履》这则寓言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了解。市有一定的地点(至之市,而忘操之);开市闭市有一定的时间(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只有城和市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和阶段,才合二为一,既有城的功能,又有市的功能,才称之为“城市”了。因此,在古文中,极少见到“城市”这样的说法,即便有,其含义是说:城里的市场,断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城市的含义。
7、“舍”与“捨”
二字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汉字,简化后合二为一,也成了多音字。前者读第四音,名词。指住所,房屋,如宿舍、寒舍、舍人。捨,则是动词,读第三音,有放弃、抛却的含义,如捨弃,捨得,割捨。
8、“游”与“遊”
游的本字是斿,后加了三点水,替代本字,表示在水中游动,以区别于在水里游动以外的移动的意思,与“遊”的含义是不同的。
古语以单音词居多,这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不同。由“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可以知道,学与习是有区别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提到的“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是有他特定的含义的。同师为朋,同志为友。类似的还有从事、翱翔、临摹等等。
在文学爱好者中,有很多朋友喜欢古文,也时常以古文的方式作文、作诗,我也读了不少。感觉里面最欠缺的就是对汉字的字义的理解。往往是用简化了的现代汉语的词汇,去表达古汉语所要表达的意思,结果是时常词不达意,影响了文章和诗词的风采,甚至闹出了笑话,实在可惜。
结语
我只是觉得,作为中国人、汉字的使用者,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和自豪的事情。世界上古文字有不少,埃及的楔形文字、古罗马文字、古印度文(梵文)无一例外都已经销声匿迹,永远地成为了历史。唯独我们的汉字,依旧如日中天,生生不息。这便是一个奇迹,一个让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望尘莫及的奇迹!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字,如果再深入一下,至少对于我们这些喜欢动动笔写点什么的人来说,便显得十分地必要了。
热爱收藏的人,总喜欢把藏品放在手上把玩,还要说出它的来路、历史、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等等。我们这些人,似乎比那些非文学爱好者们更能多喜欢一点这些每天在我们的眼前晃来晃去的汉字,我便总觉得有必要再深入地了解一下汉字,倒不是想刻意地挑人家的毛病,更主要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文字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所得可以完完整整的展示在世人面前,与大家分享。这便是作此文的初衷。
让我们共同珍视汉字吧,它也是我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