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调控艺术探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1:00:14
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               张慰徛
内容提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堂教学呈现生成性、开放性、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实施即时调控,使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态势。本文试从六方面探讨常用的科学课堂调控方式:教法调控;兴趣调控;语言调控;情绪调控;反馈调控;机智调控。
关键词:科学课堂 调控艺术
随着课堂教学的新变革,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全面的认识。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教师充分自由创作的余地,可以像画家、演员、歌手、诗人那样,进行富有魅力的艺术创造。每一堂课都是师生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是不可重复的,要求教师具有实施调控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进行状态的一种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能力,并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课堂实施调控能力的强弱是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集中反映,是教师教学风采的展示。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应该善于调节气氛,掌握节奏,控制局面,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调控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教法调控
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是否多样,是决定能否有效地实施科学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追求教法的新颖性,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当前,科学课堂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实验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是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不能总是固守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要追求教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不断变化的信息去刺激学生的接受欲望,使之形成持久的注意力。教师应该根据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热情兴而不衰。总之,科学教学方法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才能对科学课堂教学具有稳固的调控功能。
笔者曾发现学生在分组实验后很难将注意力投入到汇报实验结果环节,原因一是由于小学生受语言表达能力限制表述实验结果不清,其它学生不爱听,二是学生在实验后情绪波动,思维活跃,静不下心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数码相机摄影功能现场记录下各小组实验的情况,在实验小结时影片与学生发言相结合,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数周之后,笔者又发现由于教师受时间、场地限制很难摄取小组实验中的精彩环节,于是尝试让小组记录员担当小小摄影师,从枯燥的笔录到摄影,原本倍受冷落的记录员工作成了小组内抢手的“职业”。各类实验影像资料经过分类汇总后成了笔者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二、兴趣调控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因而,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科学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因之一。揭示科学知识中的新奇之处,可让学生猎奇喜新的心理转化为学习兴趣。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述绚丽多姿的科学事物和现象;或采用直观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创造科学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探索,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也可适当联系科学的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新问题,如南北极考察、太空探索、外星文明、厄尔尼诺现象等,使学生耳目一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简单电路》时事先安排学生自带各种简单的电动玩具,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玩玩具,有的玩具会叫,有的会跑,有的会投篮……学生兴致勃勃,然后安排学生拆分、重组玩具的内部电路,最后让学生将数种玩具的电路功能合而为一,或者将玩具的电路功能一分为二,学生望着自己创造出来的新玩具或者添加了新功能的玩具爱不释手,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极度高涨。
三、语言调控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科学教师大多是行动(动手能力)的“巨人”,语言的“矮子”,其实在科学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语言的艺术。授课语言首先要规范,要使课堂气氛兴趣盎然,语言表述要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叙事清楚,还要讲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突出艺术性,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气氛的渲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讲解科学原理时,要严密准确,化抽象为具体;总结科学规律时,要抓住要领,言简意赅;讲述实验要点时,可提高音量,减慢语速,适当重复;突出情感教育时,要富于感情,声情并茂。在教学中还应善于适时的用体态语配合教学,如表情、视觉等去与学生交流感情,或用微笑给学生以鼓励和勇气。恰当的体态语能沟通了师生间的情感,消除了学生的疑虑和恐惧,产生了语言难以达到的神奇效应。正如魏书生说过:“你对大山喊我信任你,那么她的回音就是我信任你。”
四、情绪调控
学生学习情绪的高低,课堂气氛活跃不活跃,很多时候是与教师的情绪同步的。因此,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饱满的、积极的情绪投入科学教学,真正用情去讲授,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而且使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将全身心投入科学学习中去。
曾有一班学生兴奋地来实验室上课,发现我的情绪很低落,都询问我为什么不开心,我一指隔壁阳台上放置的鱼缸,他们就发现鱼缸内少了二条美丽的金鱼,看到死亡的金鱼默默的躺在旁边的小盆里,有的学生们沉默了,有的学生自言自语:怎么就死掉了呀?是不是吃撑死的?……课堂缺少平日的欢声笑语,但学生的探究热情是高昂的,哀兵必胜,你能发觉暗藏在学生体内的一股劲儿:找出金鱼死亡原因,养好剩下的金鱼。
五、反馈调控
信息反馈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大,而学生反馈的信息源少,教学过程的调控也往往处于盲目状态。因此,科学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师生共同活动,做到有启有发、有讲有练,善于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渠道。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做出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哪些已达到了目标,哪些还有差距,及时调控教学进程,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扬长救失,亡羊补牢。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听课情绪、神态等间接的反馈信息,当学生听讲时点头微笑,表明学生听懂了;当学生频频举手时,表明他需要发言展示的机会;当学生目光呆滞时,表明他走神了……进而调整教学措施,并将教学继续引向深入。科学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重视和强化教学反馈功能,创设种种情境,采用多种形式诱导学生作出及时反馈,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就能够使科学课堂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
六、机智调控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来自自身、学生和外界的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对于这些偶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导致一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快速作出反应,当机立断,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调控科学课堂教学。
一节科学课上,一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不期而至。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了。老师没办法,只好指挥几位同学拿课本来驱赶它。可这位不速之客没那么好说话,依然在教室里旁若无人,翩翩飞舞。怎么办 ?看到同学们看着蝴蝶那好奇、惊喜的样子,老师灵机一动,问:“你们想观察蝴蝶吗?”“想!”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老师说:“好!给你们10分钟时间观察,要把看到的、想到的、对蝴蝶的了解互相说一说。”“行!”回答声整齐又响亮。于是,老师让同学将教室门窗关上了,课堂上立刻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边看边议论。十几分钟过去了,门窗打开了,蝴蝶也飞走了。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获得了有关蝴蝶的有关昆虫的好多知识。
一只花蝴蝶将课堂扰乱了,似乎没有完成事先安排的教学任务。可这位老师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调控,灵活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培养和爱护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上涌动着好奇,涌动着探究,涌动着快乐。
科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有时学生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乱答不行,不答也不行,如何处理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机智了。如果是稍加考虑就能解决的问题,不妨先把问题抛给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有谁能回答吗?”教师迅速利用这个“时间差”,调整思路,寻求正确答案。如果问题难度太大,教师暂时无法解决,也可说“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为了不占用这堂课的教学时间,下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这样,教师可争取课后的时间查资料解决。总之,科学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地巧妙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是一种对科学课堂教学实施调控的教学艺术。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科学设计教学程序,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动态调控,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