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探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52:25

《老子》探幽

    自从《老子》问世以后,读懂《老子》一直是占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制高点”的先决条件。对于想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老子》和《金刚经》以及《易经》一起,成为非读不可但又非常难读的几本巨著之一。限于篇幅,本文仅止于对《老子》思想的基本内涵进行力所能及的描绘。不避顽鄙之险,而乞大德之羞。是以就教于方家。

    一、何为“道”

    道既是天地万物之起源,又是人类情思之本质。道超越万物、创造万物、同时深入万物、支配万物,代表宇宙最深刻的本质和状态。从最初和本质意义上说,道是“无”(或者“空”)。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道就是“无”。但这种“无”不是绝对的“无”或“空”,而是“有”和“无”以及精神和物质密切融合推动的一种存在。这是我们理解老子“道”的概念的关键。而对许多人来说,他们力图把“道”归结为单纯而绝对的存在(或者“无”或者“有”),这是他们无法理解“道”及《老子》的最大原因。


    二、何为“德”

    循道谓德,失道谓邪。在古人语汇中,道指通衢大道,老子引申为宇宙万物生长演化的根本和途径。换句话说,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符合“道”就是有德,反之,就是失德。因此,老子所说的道和德根本是同一概念,只是侧重点不同。道侧重天之性,德侧重人之用。
    人们怎样做才是守道有德?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做到像涧溪和山谷一样为而不争。并且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无以为,上仁有为无以为,上义有为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意思是说,上德是天性,没有守德的念头;下德不是天性,想着如何守德。上德者出于天性,无为而为;上仁者出于天性,有意施为;上义者为了特定目的强力施为;上礼者如果得不到回应就会把对方打倒在地。所以老子说,“是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大道废而仁爱出,国家乱而礼义兴。总之,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合乎“道”的要求及状态,是老子思想中“德”的根本涵义。

    三、老子思想的要点是无私、无欲、无我

     显然,人们要做到像山涧和山谷一样为而不争,必须破除私心,达到清净无我的境界。因此,从各个角度宣示暴力及私欲的谬误,主张清净、柔弱、无为、不争以及无私、无欲、无我,就成为老子学说的重要内容。老子说,万物之道,无为而为;天地无私,所以久长;弱为道之用,反为道之动。宇宙大道经常表现为柔弱,向原初点回归是万物的规律,所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所以,“圣人不积,为而不争”。

    四、《老子》和佛法的关系

    历史上《老子》和佛法没有关系,但二者的精神目标和价值指向有着惊人的一致。《老子》对人的基本要求是清净、无为、不争和无私、无欲、无我,这一点跟小乘佛教的清净无染以及大乘佛教的慈悲有情精神完全一致。比如下面两段他们分别对“空相”和“得道”境界的描述: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众人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若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老子第二十章》


    是诸法空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经》

     这里,《心经》用排除法写人们“见性”后的精神状态,而《老子》用对照法写“我”得道后的感受,两段文字的内涵完全一致。且看老子这样描写对道的感受:

    “我”完全了解服从习俗的重要,但“我”的内心被“道”所占据。人们都非常高兴,像是参加宴会,又好像春天里登台远眺。但“我”却淡然、纯朴而闲散。“我”长了一颗愚人的心啊!人们都聪明,唯独“我”笨;人们都精,只有“我”憨。其他人都能干,只有“我”无能而蠢笨。“我”的内心像大海一样平静,像风一样飘动。

    显然,这里的“我”已完全排除心中的执着,进入“空无一物”的虚灵境界。

    五、老子学说的由来以及人们理解《老子》的主要障碍

    在阅读《老子》的过程中,我曾经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子的这些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看书吗?他第一个讲述这些思想;逻辑推理吗?他的思想充满矛盾,如大成若缺、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其中有些事物只有现在的科学才能发现。那么,当时老子靠什么?直到近两年我才弄懂:老子是由于某种机缘进入了“道”的境界。换句话说,是老子独特的禅定体验。经过历代许多人注解,现代人阅读《老子》应该不存在语言障碍,问题在于许多人缺乏对“道”的体验。而没有经验作为基础,人们无法理解任何事物。这就是问题的症结,也是许多大学者仍然看不懂《老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