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1:24:20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和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棋道中有句俗话:“一子下错,满盘皆输。”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也往往有此惊人的联动效应。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瞄靶心  
      射箭打靶要瞄准,目标要对住中心点,设问亦当如此。当前,许多名师极力呼吁:要打破程式,冲破樊篱,那么如何“破”呢?笔者以为可从“瞄靶心”入手。课堂教学的“靶心”主要有二:一曰重点,二曰难点。高中学生是具备了一定文化基础和社会经验的阅读群体,课文教学已无需从头至尾,逐词逐句逐段讲解。应打破程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笔者谓“瞄靶心。”  
1、扣住重点。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鲁迅的《祝福》一文,其篇幅较长,可让学生通读课文,在大体了解全文的情节、结构、环境等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笔者让学生划出有关语句后提问:在三次肖像描写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用“画眼睛”的技巧写出祥林嫂的眼神变化的?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领悟祥林嫂一次次备受摧残和令人辛酸的悲剧命运,从而激起学生对被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无比憎恨,同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画眼睛”的高超艺术技巧。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2、抓住难点。所谓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拿来主义》一文,第一至第六小节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呢?笔者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既然标题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这里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来写“送去”“送来”?第二节和第五节删去,文章也顺通,这两节是否可有可无?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兴味盎然地讨论开了。研读后同学们各抒已见,热情大胆地交流,从而顺利把握了作者的思维过程,也为把握后文的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  
“瞄靶心”之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之开门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但须难易适度,巧而不死。只有这样,才是有主攻目标、有针对性、有激发力、也有实效。设问之“靶心”瞄得准,无疑是切中肯綮、正中要害。  
二、牵牛鼻  
      牛鼻子是牵引的关键处。如将学生乐而好学,勤奋钻研精神比之“牛劲”,那么教师的设问当如何才能牵动学生学习钻研的牛鼻呢?笔者以为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牵牛鼻的方法也有不同。课堂设问要能牵动“牛鼻”,就必须有针对性。高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已从初中阶段的依赖性,开始转向“独立性”“开放性”,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尤其高一、高二年段程度中等以上的学生往往爱各抒已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大多能举一反三,敢于假设,严于论证,他们对老师的讲授已不轻信盲从,课堂上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从而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常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牵动学生思考这牛鼻,这样既可增强其思维深度,又可发展其思辩能力。  
分析祥林嫂的人物性格时,笔者问道:祥林嫂的“一逃”(逃婆婆逼嫁),“一撞”(不愿改嫁),“二捐(怕死后两夫争执),“一问”(有无灵魂、地狱),说明她是封建礼教的顺从者还是反抗者?教《项链》时,让学生讨论:“作者认为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是不是造成路裁瓦夫人悲剧的原因?”在同学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几名代表,各抒已见,课堂气氛极为热烈。这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带着钻研探讨之牛劲,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前进,学生在自觉独立地分辨正误,积极大胆地探究质疑,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的学生满足于“知其然”,而不去思索“其所以然”;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标准答案,而不善于通过自己的思维主动去获取结论。对于这类学生设计问题的重点就放在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的能力培养上。有的学生思考浮躁,缺乏耐心和逻辑性,读书走马观花,思考问题带有很大成份的“想当然”;他们不善于思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又不善于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笔者设计问题就尽量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揣摩透作者的思路,以便他们能较好地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在联系。有的学生已开始注意通过概念思维去获取新知识,但他们求同往往多于求异,他们还不善于对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鉴别和联想。因此,教完《阿房宫赋》后,笔者提出这样三个问题:①《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三文作者发议论的事实是什么?②三文的主题有何不同?③三文的议论方法有何区别?现今之高中生,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视野的日益开阔,逻辑思维也日益完善。所以,要牵好牛鼻,问题的设置,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牵牛鼻,非扯牛尾,踢牛腿,抽牛后,“牵”不同于“拉”和“扯”。前者之牛是主动的,只是顺着“牵”而走,而后二者之牛则是非常被动的,甚至极不愿意的。故课堂提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才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效用。  
三、扔石子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是否真的“全懂”没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教《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初读时,学生产生一种“一览无余”的错觉,教师提出:“有人认为文章标题可改为《‘棉花迷’吴吉昌》更有吸引力,你同意吗?”这一问犹如在一潭微波不现的静水里投下了一枚小石子,随即激起阵阵的涟漪 ──热烈的讨论。扔石子是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满足感”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设置一种让学生可望而又可及的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原来并没有全懂”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不断深入探求的心理流向, 从而使阅读向更深更广的程序推进。《警察与赞美诗》一文,初看情节那么荒诞不经,语言那么风趣而又俏皮,给人一种独特的幽默,学生较感兴趣,但又容易仅此就产生一种满足感。至于如何深入地思考,怎样挖掘深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扔石子”了。可这样设问,“这小说倘若改为剧本,它该是“喜剧”还“悲剧”?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从而增强小说的批判威力,也体会到欧享利小说既深刻反映阴暗悲惨的现实,又体现了幽默诙谐的风格特点。有人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就在预习之初扔了两枚“石子”:①到底谁断案?②为什么是葫芦案?而后课堂围绕这两问题展开讨论,并从而引出:主人公,贾雨村和门子两人的性格特征,“护官符”的由来情节的发展变化,统治者断案的内幕,揭露黑暗腐朽的主题等六方面内容。此两石可谓精彩之至、其“千层浪”也真是波翻浪涌。  
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矛盾,创造一种“愤悱”的心理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疑窦丛生;创设问题情境,激起认知冲突。正如陈献章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然,这石子不宜过重过大,虽然有句名言叫:“难啃的骨头才有嚼头”,但问题的设置,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否则教师还须“引猴上树”或“架桥搭梯。”那还得有另外一番功夫。  
四、点豹斑  
      成功的教学往往是点“一叶”,而能使学生“知秋”之至,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点豹斑,是指课堂问题设计,应通过“一斑”以引出“全豹”。《守财奴》一文,通过对抢夺梳妆匣这一情节的设疑,可引出作品的人物分析,从而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中心。笔者这样设问:针对精美的梳妆匣,葛朗台、其妻子和女儿三人各想到什么?葛朗台想用刀撬匣夺金的行为可能产生什么后果?葛朗台是怎样一个人?一篇小说通过 一处设疑,点示豹之一斑,顺势而下,牵动全文,为学生理解课文开辟了一条蹊径。  
点豹斑还包括抓关键词句设置提问,如《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对开篇“余幼即嗜学”一句进行设问:这句中“嗜学”一词改为“好学”行不行?为什么了?这两字在全篇中有何作用?这两问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学生需认真阅读全文并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回答得好,所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通反复阅读推敲,学生领悟到①作者幼时特别好学的急切心情;②也正是这种好学精神,才有后文无所畏惧地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③“嗜学”二字统摄全文,又与段末“勤且艰”相应,与篇末“善学”相照应;④“嗜学”“善学”既是作者对马生的勉励与希望,也是全文的主旨。点拨两字而能牵动全篇,语文教学提问中抓关键词是很有实效的。  
教《鸿门宴》一文,让学生从范增“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和“吾属今为之虏矣!”二句的比较设疑中感悟其内涵的区别。学生通过讨论明白,前句是范增召项庄,指示其舞剑,伺机击刘邦于坐时说的。时间副词“且”意味着:今日若不击杀刘邦,明天就会惨败在他的手下。主语“若属”意在正告项庄:成为阶下囚的,首先是你等部将。范围副词“皆”强调了到被俘那一天谁也跑不了。在此范增机智地用上了“激将法”,同时也表现出范增当场急切焦灼的心理。后句是范增得知刘邦逃走,项王却无动于衷时说的,换上时间副词“今”句意大变,败局已定岂,用不着将来了,主语改为“吾属”,意在正告项王:我们已是阶下囚了,包括你项羽在内,结合前句“竖子不足与谋”,可看出,范增是在之指桑骂槐,“吾属”句表现出范增此时万般无奈的沮丧和按耐不住的愤怒。一篇长长的课文,仅从两句子的比较提问讨论中,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人物刻画的特点,可谓是窥一斑而知全豹。  
五、抢占制高点  
      带兵打仗,常需抢占制高点,以利于克敌制胜。平日游览山川,常要登高而望远。笔者以为教学设问也需高屋建瓴,居高临下,抢占理解课文的“制高点。”当前,教学界比较一致地反对机械、狭隘、片面地支解课文,倡导站在文章整体的高度来把握内容,让学生学会从宏观上把握全文能力。新教材就强调了这一点,面对新教材,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站在了整体的高度,又避免空洞无物的驾驭和简单的说教呢?笔者以为抢占制高点是一好招。从学生角度来看,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电视、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学生怎样才能在卷帙浩繁,瞬即倍增的时代疆场上纵横驰骋,快速高效的捕捉大量信息,以满足自身与事业的发展需求呢?学生也应学会相应阅读的能力。“抢占制高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如何去占领制高点呢?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三点:  
第一、吃透教材。教师首先须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只有真正“吃透”,才能做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真正占领教材的“制高点,”进而占领教学的“制高点,”。  
第二、抓住文眼进行问题设计。如《荷塘月色》一文,“心里颇不宁静”句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钥匙。作者因“不宁静”而去荷塘排解,然而宁静而优美的月下荷塘,也仅仅使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超脱,暂觉自由。“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没也没有,”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仍未解脱排除。作者忆念江南采莲,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内心的不宁静自然仍不能排解;而古今对比,莲花依旧,世态全非,作者无可奈何只好回到黑暗的现实中来,其感情之曲折,思路之清晰,可通过对“颇不宁静”几字设问讨论,自然理出头绪来。  
第三、确定基调。以《阿Q正传》一文为例,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分析讲解,难度大,教学呆板。考虑到第四小节概括介绍了阿Q对革命的态度,可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粗知阿Q思想基调。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全文。笔者问道:“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深恶痛绝。而这种看法,作者说是“不知”从哪里来的,我们能不能知?”经过一番讨论,明白这是封建正统思想在阿Q头脑里作怪。阿Q 这里以统治者自居。再问:既然这样,阿Q为什么又神往革命呢?学生参读题解,认为这是他的阶级本能的反映,最后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从这两方面概括阿Q对革命态度的一词:“投降”。这两字最能反映一个对革命深恶痛绝的封建“统治者”却在神往革命的心态。学生就此把握了阿Q的思想基调,扫除了阅读上的一大障碍。  
第四、抓住线索。记叙文中都有记叙的线索。在小说中贯穿于各个生活事件之间的发展脉络,就是线索。不同人物有不同的活动,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脉络,所以有复线小说。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写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日常生活,其中虽然包含着故我双方的矛盾冲突,但很难根据它来梳理情节的发展脉络,因为作者并未将重点放在充分展示这一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上,而是放在细致地描绘妇女们的日常生活和成长过程上。如果根据人物的活动来梳理就比较容易,也能把所有的生活事件贯穿起来。笔者问:从水生嫂这群普通妇女的活动来看小说展现了哪些生活事件?学生顺理成章归纳出了“话别”、“探亲”“遇敌”、“战斗”、“返回”等情节,这里抓住了女人们这条主线设疑,也就是抢占了理解课文情节内容的制高点。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索中是否可以找出一些能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支点呢?“路温温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艺术里有道不尽的奥妙,写不完的体验,诸如:“顺藤摸瓜”“铺路搭桥”等许多问题本文还未涉及。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只想借以抛砖引玉,以求就教于大方之家。笔者渴望通过问题的设计能找到一个让学生“撬动”文章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