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入般若,禅房花深化二执--公民社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02:09
当代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快,难免遇到烦恼,被已久的习气纠缠,种下无量的痛苦与不安。最为明显的便是我们身心疲惫;正如盛夏时节,若能喝上一杯清茶便顿感清爽,其实我们自己的本心本自具有这种清茶,它的名字叫做自性,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流出;但是那些烦恼习气产生的根源在哪里那。主要是我执与法执(俗言境执)由于这二种虚妄和执著,障蔽了本具的智慧光明,不能悟证常住真心自性,以致无始以来,生死流转,受无量苦!所以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说:“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由此而言,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以超越能所(主客体)二元对立及其这种念头的牢笼。
一、二执者是为何?
从“人”的角度看,我们知道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与六尘缘起和合而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共称为十八界,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总说起来,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著色,眼为禅门;耳不著声,耳为禅门。总而言,见色有见色性,不著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
意识为第六识,即平常所谓的逻辑、思想、念头是也,经中所说的妄想,即是我们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所说的执著,即是第七识为意根即我执,称“末那识”(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成唯识论述记说:“人我执中即有法我,人我必依法我起故。”),我执是从身上起执著,法执是从法上起执著。之上还有第八识“阿赖耶识” ;第七识执着阿赖耶识是“我”。第八识阿赖耶识中实在收藏了无限劫的业力;因种种妄计,主宰生命,有“去后来先作主翁”的控制力。然并不存在一个永远不变的实体为阿赖耶识,犹如薪火相传中火焰似也。
所谓“我执”,是我们对于新陈代谢、变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那么《心经》中五蕴皆空的五蕴(Skanbha)是什么?
1、色蕴:即物质的积聚(内色:六根,外色:六尘)。
2、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 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 质。
3、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4、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5、识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固执是能自在主宰的实我。这主要是由于自心污染、暗昧,不能了达身心等现象,莫非是各种因素的合成,由于在本无实我中妄生执著,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各种烦恼、迷惑。这些烦恼可以概括为“见惑”和“思惑”。“见惑”可分为五利使和五钝使。前者就是身见(也叫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即固执自己的恶见及所依五蕴以为最胜)、戒禁取见(即固执不合理的禁戒及所依五蕴以为最胜。)五种;后者就是贪、嗔、痴、慢、疑五种。利使如刀口,钝使如刀背,利使的造业,是与钝使分不开的。所以到了初发无漏智慧的小乘见道位(即初果),不但迷于无常、无我等真理而起的“亲迷之惑”——五见与疑,一时顿断,而依于五种妄见所起的“疏迷之惑”——贪、嗔、痴、慢四惑(如对五见贪著不舍;有人反对五见便生嗔心;不知五见纯属错误;认为五见是正确的而生骄慢。)也同时断尽。因为这利钝十使是见道位中所断之惑,故叫“见所断惑”,简称“见惑”。至于依于妄情而贪著一切可爱之境等的真正三毒——贪、嗔、痴及慢,是小乘修道位中进一步思维、修习真理,渐断的惑,故叫“修所断惑”,简称修惑或“思惑”。以上“见思”二惑(粗惑),生灭不息,对各种事物产生分别贪爱,障碍本不生灭的性体,因此也叫“烦恼障”。烦恼障能障涅槃,招致三界内六道流转的“分段生死”。
所谓“法执”,就是虽能了达“人我”是空,却固执一切诸法以为实有,不能了达一切事事物物都是随著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正像水(液体)在0度时,可以变成冰(固体),而在100度时,便可变成水蒸气(气体),客观条件(温度)变化了,事物便随著起变化。楞严经说:“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既然缘生缘灭都是虚妄,所以生即无生,灭也无灭,都无自性,所谓“法我”也是空的。造成法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见思粗惑虽去,而尘沙、无明等细惑未净,不能了知事物的真相和实性,因而使能知的智慧和所知的境界受到障碍,所以也叫智障或“所知障”。所知障能障菩提,招致三界以外的“变易生死”。(烦恼障是从当体立名,所知障是从所障立名,由于无明障蔽,使所知之境不能显现,故叫所知障。一般以为所知的知识、学问……等等能障蔽自性。这不是“所知障”的实际含义。)
此外,我执和法执都有“分别”和“俱生”的不同。由分别起的,是见道位中所断;俱生起的,是修道位中所断。如“分别我执”是由于后天不正确思想的虚妄分别以及邪师邪教的引导所造成,属于见惑的范围,小乘初果,入见道位时,便能顿断。(相当于大乘别教初住位,圆教初信位。)“俱生我执”是先天与生俱来的,对境自然而起、不待思察的我执,属于思惑的范畴,在小乘修道位中渐断之,至四果(即阿罗汉)断尽。(相当于别教七住位,圆教七信位。)分别法执”则相当于“尘沙惑”。这是一种度生的惑,是以劣慧为体。由于学人不识如尘如沙之无量法门,以度无量众生,因此障于化导。入大乘见道位时(即别教初地位,圆教初住位)便能顿断。“俱生法执”属于“无明惑”,在大乘修道位中渐断之。(别教断十二品无明,圆教断四十二品无明。)
华严经十行品说:“菩萨如是深入法界,教化众生,而于众生不生执著;受持诸法,而于诸法不生执著;虽有言说,而于言说心无所著……菩萨摩诃萨以能如是无所著故,于佛法中,心无障碍。”仅将二执列表如下:
┌─分别我执──见 惑─┐
┌─我执─┤           ├─烦恼障──分段生死
│    └─俱生我执──思 惑─┘
二执─┤
│    ┌─分别法执──尘沙惑─┐
└─法执─┤           ├─所知障──变易生死
└─俱生法执──无明惑─┘
二、二执者可以消融否?
一切凡夫由于我执和法执,枉受无量身心大苦,因此必须实践佛法,逐步转而化之,才能获得自性本具的无量光明和自在。
由于人们根性,因缘万差千别,因此在修持方法上,因病设药,法门无量。但无量法门,不离戒定慧三无漏学,摄心为戒,定慧交资,便能去执化障,成就觉性;而止观法门则是得定开慧的重要功夫。止与观原非二法,在具体实践中,则每以修观为下手方便。大乘心地观经说:“汝等凡夫,不观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又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释尊随机施教,教三界内的钝根众生,修苦、空、无常、无我的析空观;教三界内的利根众生,修诸法缘生无性,当体不可得的体空观;教三界外的钝根菩萨修先空、次假,后中的次第三观;教三界外的利根菩萨,修称性圆妙、直下照去、三观任运圆成的一心三观。
般若法门,不外由文字而起观照,由观照而达实相。所谓实相般若即是本觉,观照般若即是始觉。由一念返照的始觉,逐步息妄显真,观力越强,定力越足,定慧互资,则始觉与本觉合一,便能破小我的执著,而悟证常、乐、我、净的大我,岂不庆快平生!所以大乘心地观经说:“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如是之人,能断二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说:“诸法缘生皆是假,凡愚妄计以为我,即此从缘法非真,妄想分别计为有,若能断除于二执,当证无上大菩提。”
颠倒众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驰求,终日忙忙;念佛礼佛,佛在何处?不应作如是等见,但知自心,心外更无别佛。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自心是佛,不应将佛礼佛;但是有佛及菩萨相貌,忽尔见前,切不用礼敬。我心空寂,本无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尽落邪道。若是幻从心起,即不用礼。礼者不知,知者不礼,礼被魔摄。恐学人不知,故作是辨。经云: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解法成于圣人,但欲远外求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为病本也。凡夫当生忧死,饱临愁饥,皆名大惑。
诸佛如来本性体上,都无如是相貌,切须在意。但有异境界切不用采括,亦莫生怕怖,不要疑惑,我心本来清净,何处有如许相貌。乃至天龙夜叉鬼神帝释梵王等相,亦不用心生敬重,亦莫怕惧;我心本来空寂,一切相貌皆是妄见,但莫取相。若起佛见法见,及佛菩萨等相貌,而生敬重,自堕众生位中。若欲直会,但莫取一切相即得,更无别语。故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无定实,幻无定相。是无常法,但不取相,合它圣意。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故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舍身不恡,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盘;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盘;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盘,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盘,同是一性空故。
大德告诫后生我们应当明戒,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盘为涅盘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涅盘者:涅而不生,盘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盘。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诸佛入涅盘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由此,我们在生活中若能时刻保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状态,然此处的“看”是自性之般若智慧关照,而非平时讲的用眼识之看;也就是要我们始终用心眼去看这个世界。心眼譬如心灯觉照十方三世。
三、用心眼去关照世界
禅:心眼觉照一切十方三世,即般若观照法门(观心)。何为观心,达摩大师云: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 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相因待。净 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盘乐。若堕染 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 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盘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 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盘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佛陀他是真实的彻底的了解而摆脱了这些分别、我执、法执,这些宇宙的幻起生灭的这些错误的东西,放下,而用大智慧看得清清楚楚,内心一无所著,这是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只是我们不愿意。我们往往把一件事情通过错觉产生一种自我的批判,来告诉自己别人的不是,所以就习惯于攻击别人伤害别人,习惯于用自己的角度来衡量别人,所以他永远生活在错误当中,痛苦到不能自拔。这是不懂得真正的平等,不懂得真正的禅的意义。因此禅,不仅仅是打坐,而是内不动心,外不着境,时时刻刻般若觉照,禅不是仅仅是静态的休息,更是动态中的洒脱,不黏滞于一物,这就是金刚经所云“无所住而生其心”。
要用我们那个内在的大智慧,观照这个世间是无常的,生命要掌握在、投资在我们不会后悔的地方,才是有智慧的,所以哲学家说,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一定会后悔的地方。譬如说这件事情我做下去一定会后悔,那就不要做。浪费在无知,浪费在没有意义的工作,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的事情千万不要做。这样子慢慢地观照。
禅是绝对的独立,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如果不能契入绝对的独立、自由跟平等,就不能契合禅的精神。所以如果不了解禅的根本精神,就永远品尝不到真正的禅味。因为禅是理性跟智性的登峰造极,是人性发挥到极限。这不是小根小器的人,也不是凭着世间一点点小聪明可以相应和理解的。禅是理性跟智性的登峰造极,这不是随随便便哪一个众生有办法做到的,但是你只要肯,很快就会解脱,不困难的。
观心方法的重点,是要随时随地回光返照当下的心念。在初下手时,宜于静中进行,先结跏趺坐,调整身、息,放舍万缘,合目断光,细细静看(观即是看)自己起心动念的情况,这时定觉妄念忽来忽去,生灭不停。我只是一味耐心观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不舍。由于妄想分别被自心所照,便能湛寂不动,随著观力的深入,无不逐步消于无形。妄念再起则再观,反覆用功,这样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至一小时,在静中观照纯熟,妄念自能逐步稀少,同时觉照的力量,也便逐步增强,渐渐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这时虽寂寂无念,却了了常知,就与般若自性相应。这是第一步,可说是由照而住的“照住”功夫,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住”功夫。
六祖在坛经曾讲过“佛法住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为何这样说那?因为禅是人文精神的升华,是人们向前、向上努力创建的最高成就,人们必须达到这个境界才能陶然于存在又超越,既存在就是面临这个现实的社会,当下又去超越它,既自在又洒脱,既离执著的生活境界而安祥于每一个时空,也就是说怀着宇宙的心过活自己现象界的正常人生。怀着宇宙,宇宙就是无量无边,无止境的虚空,那么大的胸量过活我们现在现象界的生活,现象就是我们自己的起居作习,我们必须吃饭,必须穿衣对不对?必须与人际交关系,这一些平常的生活。就是怀着如同虚空的胸量,过活我们每一个生命的每一个点。既存在又洒脱的就是禅,假设我们不能超越,那么无疑的我们将束缚在这个假象,假的世间里面而不能自拔,我们如果否定存在,消极地过活我们的人生,那也将因为我们脱离现实而沉空守寂。
但我们了解这个世间真实相,是存在这个真实相和这个永恒相。什么叫永恒呢?这个比较不好讲,永恒就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束缚,永恒意思就是我们的心境永远如此,我不起一个心念,动一个念头去受到这个业力的束缚,而继续六道轮回名为永恒。当我们摆脱这个色身的束缚,我们就进入法界的真实-真法界。所以永恒就是悟到当体即空,缘起自性本空,悟到色身是假的、是空的,悟到外界是假的、是空的。什么都放得下。所以说禅就是我们的实相,是我们的永恒。而我们众生依靠一般的见识、知识和五官的感觉,所得到的都只是一个缘起和合的假相和错觉,只有依靠心灵深处的本性,悟道叫做本性,迷了叫做意识。依靠常识和五官的感知,所得到的只是假相和错觉。你只有依靠心灵的深处本性或者说是一种法眼,是实相,是如来藏,是本性清静处,你就会发觉世间的真实相。
从自性般若开始,此后,不论行住坐卧,常常从这寂定的性体上起用观照,妄念才现,立即察觉。用功日久,由于觉照时时现前,妄想执著起时,便能如片雪洪炉,顷刻消融。这时正是依圆觉自性之光明,照寂灭清净之觉体。圆觉经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可见彻证觉性,更无别法。这一阶段的功夫,实际上正是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功夫,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生心”(生清净之心)功夫。
这样再继续前进,渐渐体会到自性本来清净,不必著意起照,入于忘照而终日未尝离照的地步。圆觉经说:“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功夫到这一层次,不观而观,心即非心,二执齐消,我法双空,并空也空,证入“终日无住,终日生心;终日生心,终日无住”的境界。
楞严经云:“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因此知道是一回事,证悟是一回事。佛法分解悟跟证悟两个阶段。解悟是说了解本性是什么?了解世间是苦的是无常的,要放下得失的观念,不要受虚妄之相所左右,这个是解悟而已,只有了解没有用的,还要怎样?下功夫去修行。修到事理圆融真正的定慧均等,那才是真正本来的面目。要达到究竟的解脱之道并不困难,就怕我们选择这个又择那个,选择那个又选择这个,只要我们的心放下,把自己摆平,不要去嗔恨醉生梦死的“酒徒”,也不要去爱,就是执著任何一件事情。清清楚楚,慢慢你就会知道本性是什么?。把见跟不见统统放下,不要安住在相对立的见跟不见,取、舍、善、恶、好、坏、是、非、正、邪,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我们不要去求,如果再追寻,再追就是挖肉成疮。古来高僧大德禅宗讲得很了不起,放下就是。只要内心里面动一个念头是动一个念头非,纷然失心,我们自己的本性就失掉。
这个修行的次第与“佛之三身四智”恰好是有关联的。“三身”说法本源于《楞伽经》。所谓三身,指佛的法、报、化三身。三身者,但据人智也。人有上中下说,下智之人妄兴福力也,妄见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断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之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与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此即解脱心,成于大道。而“四智”,则是指将有烦恼的八识转变而成的四种智慧,即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唯识论》卷10谓:其一,眼耳鼻舌身等五识可以转为“成所作智”,得此智后,可以出入十方世界,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其二,第六识意识可以转为“妙观察智”,得此智后,能根据有情众生的不同情况而自在说法,教化众生;其三,第七识末那识可以转为“平等性智”,得此智后,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其四,第八识阿赖耶识、藏识 可以转为“大圆镜智”,得此智后,即能如大圆镜的光明,遍映万象,纤毫不遗。据说具备这四种智慧,即可达到佛果,实现从凡入圣的转变或飞跃。然在《楞伽经》里并没有明确提出“四智”之名,而“四智”在唯识宗的其他经典里却屡见不鲜。返本溯源,禅僧往往从《楞伽经》中体会三身四智。智通禅师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拜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师礼谢,以偈赞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做观心功夫,必须与六度万行紧密结合起来,与种种顺逆境界的磨练结合起来,以坚强的毅力,与自己的烦恼习气奋斗,见为我执,解而空之,情为我爱,转而疏之,在障碍中忍得住、透得过,逐步功行纯熟,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证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圆觉经)便能迅速与空有不二、寂照同时的实相境界相应。诸恶消灭,名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 成就,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 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三聚净戒自然成就。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
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
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
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
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
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
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金刚经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乘起信论说:“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速成不退。”华严经十地品说:“此菩萨以深智慧,如是观察,常勤修习方便慧,起殊胜道,安住不动,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行住坐卧,乃至睡梦,未曾暂与盖障相应。”以上经论所说,都是学般若、化二执的宝贵指示。
学佛的最高的目标,就是如同佛陀悉达多王子那样迎取人生彻底的觉悟,那就是证悟生命的永恒。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 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 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达摩大师云“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
心灯长明,观照十方三世;一念放下,必然万般自在。

四、般若自性《安心经》
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
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地清凉;
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
不贪,内心富贵;不苟,何惧君王。
来源:http://xinqingxiaoxiaosheng.blog.hexun.com/25143969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