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先锋黄开湘病中枪响 墓碑少了烈士二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34:37

飞夺泸定桥杨成武师政委变团长
长征中当尖刀战无不胜 姓名错讹成公案
染伤寒高烧一月铸悲剧———
长征中,许许多多红军烈士没有留下姓名;有的留下姓名,却不很准确,黄开湘就属于后者。黄开湘在长征开始时是师政委,若以牺牲时的职务而论又是一个团长,然而他所带红四团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开路先锋。在为全军开路取得胜利到达陕北后,他却突然在重病中离开了人间。
高烧迷迷糊糊的黄开湘搂响了心爱的手枪
1935年10月25日的这一天,陕北高原天气奇冷。刚到陕北的中央红军大部分官兵还身着单衣。清晨,在甘泉通往吴起镇的官道上出现了一小支马队,为首的两人正是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第四大队大队长黄开湘和政委杨成武。到达陕甘后,部队因人数减少而缩编,团改称大队。他们是去参加全军干部会议的,为了避开敌人飞机轰炸,会议确定在清晨召开,所以黄团长和杨政委天不亮就从驻地出发。
25公里路跑完,两人都出了一身汗。快到目的地时,黄开湘、杨成武同邓小平不期而遇。邓小平听说前不久红四团在青石嘴缴获了不少布匹,提议他们关心一下宣传队的红小鬼,给他们每个人做套衣服。他们爽快地答应了。
这次会议地址就选在吴起镇内一个露天的晒麦场,周边矮矮的土墙遮挡不住冷风的侵袭。会议尚未开始,两人找了个角落休息了一会儿,不知不觉便睡着了,直至会场突然响起了一阵掌声。此时,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人走进了会场,会议正式开始。
毛泽东在会上做了关于长征的总结报告,会后举行了盛大会餐。杨成武感觉周身不适提前请假返回驻地,黄开湘参加会餐之后才回来,也是周身发冷。在热炕上睡了一宿之后也发起了高烧。经医生诊断,两人都得了伤寒病,黄开湘厉害得多。于是,病情较重者被送到位于罗汉川的纵队医院住院,杨成武则留在驻地。
黄开湘最终没有从重病中挺过来。连续一个来月的40多度高烧使他神志不清。部队医院缺少治疗的专用药,只靠少许的酒精和苏打水、云南白药去治疗百病。一天夜里,黄开湘搂响了珍藏在枕头下的左轮手枪,子弹击穿了这位战场骁将的头颅。
黄开湘极爱自己的手枪。他生性木讷,沉默寡言,不抽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是枪,没事就摆弄枪,简直是形影不离,即使是去医院养病也没忘了带上手枪。
就是这把手枪,为他解脱了疾病的折磨,也为他的身后事带来了无穷的烦恼。
红军长征中一贯打先锋
黄开湘1908年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黄家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便学木匠以箍桶为生。1926年他参加革命,由方志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共上饶特区书记、上饶临时县委书记、上饶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务,后调入作战部队,担任过赤色警卫团团长、红十军第八十二团政委。红十军调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后,黄开湘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委、粤赣军区独立第二十二师政委等职,参加长征时该师被编入红九军团。
红九军团在湘江之战中担任阻击任务,损失严重,在湖南兰山村撤销师的建制,缩编为三个团,黄开湘所在的第二十二师剩下的部队被编入各团。遵义会议前夕,黄开湘被调到红四团任团长。
由师政委改当团长,表面上看是降职使用,但在红军部队缩编时是正常现象。能当上中央红军头号主力团的团长,还是一种光荣。
红四团与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卫队、叶挺独立团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也是朱毛红军在井冈山斗争中的主力二十八团的老底子。在中央苏区,这个团号称红军“三只虎”之一。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军团以团为单位在藤田地区召开了一次运动竞赛大会,借以检验部队的全面素质。比赛结束后,有三个团获得了优胜锦旗,红四团获得的锦旗上绣的是“英勇冲锋的红四团”,当时的政委就是杨成武。
虽然黄开湘要比杨成武大6岁,以前的职务也比杨成武高,却很尊重杨成武,两人相处融洽。在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开路通过水草地、勇夺腊子口时,红四团逢城攻城,遇隘夺隘,在枪林弹雨中为全军杀开一条血路,战斗中总能看到黄开湘与杨成武并肩战斗的身影。黄开湘的卓越指挥才能,也多次受到毛泽东的表彰。
在红四团强夺泸定桥的战斗中,团长黄开湘率队一天一夜急行军240华里,在二十二勇士攀铁索前进时又奋不顾身地站在河边大声呼喊鼓励。“大渡桥横铁索寒”的业绩,是同黄开湘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黄开湘”和“王开湘”成一段历史公案
黄开湘去世后,他的遗体被埋葬在甘泉近旁的洛河畔。墓前没有花圈,没有墓碑,也没有隆重的追悼仪式。
黄开湘的死亡定性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无论是受不了疾病的折磨,还是昏迷之中失去自控,总之黄开湘死于自己之手,有自杀嫌疑。当时,自杀被认为是不光彩的行为。
部队把黄开湘匆匆埋葬了,相隔十几里之外的杨成武得到噩耗,带着参谋长及警卫员骑马前去,也未能看到战友最后一眼。杨成武回忆,是他带着病在黄开湘的墓前立了块木碑,上写:“红军团长黄开湘之墓”。这9个字中缺了关键的“烈士”两字。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赴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来到赣东北,慰问和抚恤烈士的家属。此时黄开湘的妻子已经改嫁他乡,女儿早早地送给人家当童养媳,他的四个弟弟也被敌人杀害。黄家的亲属并不知道黄开湘长征后的情况,曾有误传是“长征途中逃离革命队伍,下落不明”,因此黄家亲属没有享受到烈士家属的待遇。
1981年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老上将杨成武的《忆长征》,里面写了团长“王开湘”的英雄事迹。此书由红一军团老政委聂荣臻做序,并走访了舒同、罗华生等40多位红四团的老领导、老同志,人们在肯定这位英雄的功绩时,对“王开湘”的名字未提出异议。
当时有一位叫做黄泽生的人,与黄开湘是同村同宗。他经过仔细核对,断定“王开湘”就是黄开湘。1986年夏和1990年秋,中共弋阳县委党史办和黄泽生本人分别来到北京,采访了杨成武。杨成武确认,由于自己的福建口音浓重,发音“王”、“黄”不分,秘书誊写书稿时不慎将“黄”写成了“王”字。杨成武在他的著作和回忆中,并不认为黄开湘之死属于自杀,而是在神志不清时误搂了手枪扳机。
一些书籍上记载的红四团团长王开湘,实际是黄开湘,这个事实得到了确认。他留下的遗物,是一块怀表和那把肇事的左轮手枪,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战利品。那块怀表后来由杨成武转赠给左权,左权戴着它,牺牲在华北敌后的抗日战场上。那把左轮手枪则留在了红四团,成了人们寄托对老团长深深怀念之情的一个信物。
点评
正名正史功绩永存
黄开湘是一员勇将,在长征中为全军开路的功绩永垂战史,只是他死的方式过于偶然。
退一步说,即使他是自杀,也绝不是因为他对革命悲观失望,而是病痛折磨所致,不应过多指责。
1989年3月,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著的《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一书中,将黄开湘归入“营以上干部英烈名录”之中,终于肯定了他烈士的地位。可惜的是,一些资料甚至相当权威的书籍还抄录过去的误写,至今仍然沿用“王开湘”。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把烈士的本姓还给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