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的研究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29:27
不读书的研究生

 

 

    马克思是哪国人?

    俄国。

    这是应聘新星出版社编辑的考生答案。这些考生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七位女性都是研究生文凭拥有者,其中一半以上为当代文学专业。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出自理工科学生,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对下面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免令人讶异万分: 

贾思勰是干什么的?

    中国古代建筑家,著有《齐物要术》;

    中国古代思想家;

   《齐民要木》;

   《千金方》;

    汉代医学家,《齐民要术》;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没有一个答对,唯一一个答对著作名的,却把医学家的标签贴到了农学家脸上。如此看来,这位也未必知道《齐民要术》是写什么的,她显然以为那是治病手册了。

   既然有一半为当代文学研究生,她们对世界文学的了解又如何呢?

   在“埃斯库罗斯”后面,三个空白,一个答“俄罗斯人”,一个答“古希腊著名喜剧家”,一个答“古希腊悲剧大师,著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好在有一个答对了。

   艺术家的命运又如何呢?

   比如安迪·沃霍尔,答案有:现代后现代的研究,美国诗人,作家。三个空白。一个半答对的:《玛丽莲·梦露》《MAO》,只举了两个代表作品,没有说明其波普艺术家的身份。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也很悲哀,在他名下还有如下头衔:短篇小说《猎人日记》和小提琴。

    如果谈论老本行,文学,她们的成绩又会如何呢?

    在“列举三种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并每种举出不少于三位获奖作家以及代表作”一题下,能举出三种文学奖的仅有两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能举出三个以上的仅有一个,其他的则五花八门,分别把《飘》《挪威的森林》《战争与和平》拉进诺贝尔文学奖行列。还有一个干脆空白,即一个都不知道。

    在“请列举三位欧美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说说他们的主要观点”题下,更是充分表现出她们的营养状况。她们开列的思想家有:波伏娃、拉康、萨特、卡夫卡、纪伯伦、雨果、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柏拉图、马克·奥列留、霍弗、边沁、斯宾诺莎。七个人总共开出了十四个名字,而且大多不能解释其思想。

    答卷只是一方面,面试时更加令人不安。一个从本科读到研究生的当代文学硕士,既不知道《花间集》的时代背景,也不能说出温庭筠之外的第二人。把《奥德赛》的故事按在《伊里亚特》头上,不知道老鬼和《血色黄昏》,不知道马悦然。有几个的口头禅是“对不起,请提示我!”“这个我不知道,我知道别的。”

如果只看她们的简历,你会以为碰到了中国优秀的学生,笔试完毕,你难以置信,常用词正误不辨,知识支离破碎,分析问题缺乏逻辑。面试过程中,你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错过了人才。但掐掐大腿根,那种疼痛是当下的,真切的,这一切都不是梦。

    中国产业化教育就这样培养合格的文凭持有者,一批批踏出校门的大学生研究生,就这样告别了本应完成的文化塑造,她们以为自己能干点什么,其实却什么也干不了。满街的研究生证书,仅仅证明他们走过了校园。苦的是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众里寻他千百度,合适的那个人并未出现。也许还要等等。

   只是别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