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的智慧(好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50:15
不读书的智慧 2008-10-08 15:11
字号: 大  中 小小
读书是个大问题。可怎样读书?这困扰我很久。
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我觉着,讲的是读书的动力。
表面上说,不是借的书,就不会去读。只有要还书了,有压迫感,才会去读。实际呢,如果这本书是自己的就不会去读,即使是别人的要还,强迫自己去读,就能读进去吗?
古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觉着,比上面一句进步了,但还不够。
表面上说,读书的动力来自于实际应用,所以人通常都在要动手的时候,才发现知道的太少,觉得读书的重要了。实际呢,我觉得这是个必然,没啥好说的。不能用上的书,读了也白读,因为没有切身体验。开始实际动手了,读书才能入境,才真有用。
所以古人的那句“破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觉得也不确切。如果是先破再行,那还不如先行后破,或者边行边破。
古人还说:开卷有益。我一直觉着,问题很大。
只要翻书就有益处?就没有越翻越笨的?孔乙己怎么来的?我就见过四种人:读书很多而渊博睿智的人,读书很多但死板僵化的人,读书不多却空灵通透的有慧根的人,当然,还有不读书的不辨是非的佛家讲的“痴”人。
所以,读书很长时间在我看来,是一个没有定律的行为。参照自己的经历,我的总结是:读书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读与不读,读什么,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去试。
老实说,我从来不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到今天为止,对我产生极大影响的,就那么区区几本书。我认真读过的,留下痕迹的,其实也就这么几本。
第一本是高二时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上课读下课读,读得高兴了还马上转过去跟同桌复述一遍,结果老师偏叫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不说话,抿着嘴笑。实在是乐在其中,我读我的书,你们怎么看我无所谓。
后来总结,这本书属于文史性情的范畴。基本上塑造了我少年时代的情趣、心智、和视野。你可以说我那时已经高二,恐怕性情早已定了。我的回答是,正如此。这本书恰好契合了我当时的走向,一拍即合,画龙点睛。说到这里,须感谢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杨云义。他当时是个侠士,后来适应现实成了精明市侩,即使市侩,也有七分匪气。
第二本是大学二年级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暑假没回家。有整20天早也读晚也读,比吃鸡腿还安逸。经常一个人看着看着就站起来东张西望,想找个人说道说道。转了半天几个宿舍就我一个人,于是再坐下去拍拍大腿,接着读。读完之后的感觉就是,换了个人。这个人跟以前的混沌说拜拜了。
后来总结,这本书属于经验理性范畴。在高二那本文化苦旅的基础上换了个课题,也上了一层。开始入世了,要开始“致知”了,需要有混饭的工具了。这本书基本塑造了我对待真实生活问题的思路。“一个逻辑人”,是我的前老板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编牛文文对我的定义。
无独有偶,第三本也是研究生的二年级,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读着读着,我还专门去找了个特大的笔记本,边读边抄,边写心得。终于尝到了什么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后来总结,这本书解决了我和环境的矛盾的问题,形成了青年时期的基本人格。我不是一直有这个缺点吗,叔本华证明了,这没错,很正常。我不是一直有这个那个看法得不到人家认同吗,叔本华说,太好了,这证明你是个优秀人才啊。哈哈哈。我从来没有从一本书一个人那里得到这么多的认同。
这三本书分别是在17,20,24岁时读的。今天31了,还没有读到第四本。我猜想,我的今天基本就由这三本书主导着。哪天读到第四本,就会换一个活法了。哦,不对,正确的说法是,哪天积累到要换一个活法的时候,就会又忽然读到一本画龙点睛的书。
所以,我认为不是人被书培养的,而是书来迎合人的。你的天赋里有什么基因,你的生活里有什么经历,就会被什么样的书吸引住。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待上面古人的那几句话,我的态度是:第一,书是不是借来的一点不说明什么,第二,书到用时才能读,第三,边行路边破书,行万里破万卷,第四,开卷未必有益。
我见过的那四种人也是有不同的际遇:第一种,有足够的智商和生活经验来驾驭书。第二种,被书害了,好似揠苗助长,本身很弱小,被逼着读,结果被这个那个说法牵着鼻子走,知识没学到,自己倒丢了。我觉得在读书人里,这种人很多。
第三种,不读书,但是能从人的本性,能从生活本身学到很多的东西。这种人很通透,说出来的话乍一听没概念,但都是最容易被常人忽略的基本的道理。我很喜欢这种人。好像这种人里面,女人居多,学位不高的居多。第四种,不用提了,生活浑浑噩噩,也不用适当的书来引导。堕落。
归结一下,就是书装的是知识,智慧需要自己磨练;知识只是手段,达到智慧才是目的。而这个手段用的不好,会毁了目的。
不过接下来还是有问题,我认识很多第一种人,很羡慕第一种人,但是我自己却老是成不了第一种人,拿起书就犯困。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识不少这样的人。拿3个出来说说。
张云帆是我的同辈,以前同过事现在创业。生在书香门第从小读书无数。强处在于能融会贯通。东家的道理和西家的说法,能随时捏到一起。跟他聊天,我只能当观众。句句务实,出口成章。有一段我竟然看见他在看一本国外的关于医学前沿的学术期刊。已经超越了我那句“天赋里有什么基因,生活里有什么经历,就会被什么样的书吸引”的论断。可见其功力。
周鸿祎也是好书人。有次他坐下午的飞机到广州,我们约在一起吃晚饭。见他提了一摞书进来,我问他。原来他下了飞机就去逛书店了。吃饭的时候我说丁磊早上一般很迟上班。他接过口去说:估计丁磊读书到很晚,红袖添香夜读书,不是你能体会的。呵呵。老周读到好书喜欢到处给人推荐,找人切磋,有一本《柔道战略》,估计有N个人都是因为老周热切推荐才去读的。
我现在的老板谢文。前2年赋闲在家,似乎大半的时间都在读书。有一次他跟我说:周末在家一天读了近3本书,脑袋都晕了。我看是有点晕,陶醉啊。很多后辈都习惯叫他谢老师。不是偶然。老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良师益友,对于后辈,从来都是恳切指导,从业务从品性从思路,不吝啬。我自己就是受益人。读书之后能教化,需要先提炼,其中有乐趣。
如果你认识这些人,你就知道能成为这种人的乐趣和强大了。首先他们读的见的太多,见得太广,对于这种人,平常一天读一本,放假一天读两本,那是小菜。因为过了临界点了,随便一本书,里面80%他都见过,了解过,想过,不用花费时间,只有20%是新东西。这也好办,因为思维架构已经建立了,这20%能够很快很准确的被定位,放到属于它的那个逻辑槽的某个抽屉里。
所以啊,这就是个享受。而且会上瘾。
我反思自己还不能成为这种人的原因。第一,浅一点说,读的不够多,临界点没过,随便读一本90%都是新的,靠,累死人。第二,深一点说,经历的不够多,视野不够宽,所以能用到的不够多,自然对于书的需求就很窄,也就是为什么我看书累,人家看书High的原因。打个比方,人家是老板,方方面面的都要考虑,所以方方面面的都有动力,而且读到的书马上都能方方面面的用上,这个链条多畅通啊。我就是个职员,只想着手里这点事情,自然没有需求。所以人家说,心灵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读书的角度来讲,真是这样。
再者,我对读书是有些忌惮的,绝不强迫自己硬撑过临界点,因为怕丧失免疫能力。
比如在西方,一个小孩生下来父母就教你,耶稣是神,是创造我们的,我们要信任他。这个小孩肯定就信神了。但是他是真的基督徒吗?他真的了解神吗?我觉得99%都不了解。而且正因为他一生下来就自动的接受这个教育,所以,他没有机会去真正的了解。
我觉着,只有当一个人受过苦难,经历过无助,他才可能真正的去寻求,去思考,也才可能了解神和宗教的价值。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受过苦,吃过亏,这个就生出了免疫能力。由不信到信,才是真信。
读书也是这样。你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看了一本好书,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以后你都这样做。对,是没犯错。但是,终究你对这个道理都缺乏真正的了解。行尸走肉而已。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书上面写的现成的知识就是鱼,让你摸索出这个知识,或者催促你去寻求这个知识的那些苦难,吃的那些亏就是渔。学武的人知道一句话,得师傅的东西容易,有自己的东西就难了。是这个道理。
正因为这几个原因,我暂时对成为第一种人不抱希望。那么就期望向第三种人求借鉴。而第三种人,就是佛所讲的那种状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其实人本性就是佛,人本来就有无上智慧。只因为被世俗被妄想蒙蔽住了,所以才成了俗人。俗人要成佛,就要放下。那些本来就很清静真诚不被污染的人,自然就成了第三种人。不读书,但能见本心,所以有智慧。
而第一种人呢,我相信他们的终点不是越读越多,越垒越高,因为凡人的能力总是有限,要么被越来越多的东西纠缠住,要么忽然有一天,回到好像什么都没读过,什么都不知道的境界。通了。从博闻强记过目不忘,上升到过目就忘无知无识的状态。就是禅宗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的那一套。
其实这第一种人最应该读的,我斗胆猜想一下,应该就是佛经了。
那么,第二和第四种人呢。资质不是太好,属于芸芸众生。读佛经明佛理估计太难。怎么办。汤因比几十年前说,未来能救世界的,是大乘佛法和孔孟之道。我想,这里面是分别对待。对于有慧根佛缘的人,就去学大乘佛法。对于大多数一般人,都可以学孔孟之道。孔孟跟佛法不一样,佛拿鬼神、轮回、顿悟说事,要布施、持戒、禅定,不好做。而孔孟就讲怎么为人处事,讲忠孝仁义。这个,一般人都懂,天天都能用。
所以说,古人讲的“开卷有益”中的“卷”,应该就是经典吧。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以及佛经。这些书都是在基本问题、基本道理、修为品性上下功夫,相当于打好基础。相当于根。相当于道。说开卷有益是对的。
而现在人接受的教育,一上来不读经典,从七七八八的武侠小说开始,再到数理化这些“术”层面的东西,结果就是表面看能力很强,但实际上离人的本性很远,实际上不具备掌握这些技巧的道。有问题是必然的。
发现了问题要能及时寻找出路。既有了免疫能力,又能走向正途。坏事就变成了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