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教育学会第十五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论文)评选活动——语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56:51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这是解决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时值《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与小学衔接》专题研究第二阶段第二步的时间.我校语文组精诚团结,从“悟”字上下功夫,有效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找准突破口,提挈全篇,让学生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去感悟文本。

正如行军打仗,如果谋划得当,巧妙突破,便势如破竹,轻松占据城池。在阅读教学课文时,如果切入点设计得好,让学生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去感悟文本。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便很容易达到,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

如在教学《谈读书》时,刚开课我就告诉学生文章中有一个词语用错了,请同学们找出来。学生们费了近10分钟的时间,找了不少觉得用错的词语,都被我一一否定。最后我说:培根是谁?他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文章几乎句句都是警句、名言。本文怎么会有用错的词语呢?许多学生轻舒一口气,我借此机会向学生提问: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是什么?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很轻松地让学生完成了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因为在前面的10分钟里,每个学生至少读了两遍,在找用错的词语时,已完成了“悟”的过程。

在教《鱼我所欲也》一文时我这样切入: 上课后,我先在黑板上板书两个词语:选择、抉择。然后提问:同学们认为这两个词语使用上有区别吗? 第一位学生回答到:“抉择”的语气比“选择”更重。 第二位学生紧跟着回答“抉择”是指大事情,“选择”是指小事情。我不着急表态,在黑板上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说道:“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常常需要我们做出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可我们有过面临抉择的时候吗?”。老师补充一下,“选择”是较为一般的挑选,而抉择则是人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非此即彼的取舍!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这样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对整篇课文感悟,降低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理解的难度,并富有激情地对学生进行了人生指导,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简化教学头绪,提取主要信息,强调内容综合, 让学生在“悟”中理清思路
    这属于学法指导。让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主旨句等),理出文脉,从而对课文的行文思路有明晰的认识,对全文结构有整体的把握,就能高屋建瓴,更好地理解课文。初中课本中有不少说明或议论性质的文章,本身层次清晰,如果将主要信息提取,全文内容一目了然。例如《苏州园林》一课,我们可以提取中心句: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完成这一步后,让学生进一步分析感知,说一说本文的说明顺序。有了以上提取中心句,浓缩了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的思路有了整体的感知,“悟”就有了方向,学生能很轻易地认识到作者由总到分的结构安排及由主到次进行说明的逻辑顺序。
    再例如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我们可以提取过渡句及反映作者观点的句子:“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第一要敬业……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通过引导学生疏理课文,我们把作者最集中的意思直观地揭示出来,思路的明晰化使学生领会出作者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并意识到行文的严谨,对他们的写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除了概括性的提示信息以外,课文中还常有一些含蓄深刻,揭示主旨或蕴含丰富的关键句,这是作者思考的结晶,应该培养学生对这些语句敏锐的感悟能力,抓住了重要的信息,就等于抓住了课文的核心。如:

(1)《孔乙己》提问设计:课文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试找出来分析一下,作者用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为什么那些人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

(2)《故乡》提问设计:《故乡》重在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三、设置核心问题,深入探究,让学生“悟”出问题的准确含义。
设置“大”问题,牵一发而全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交流中体会发现的喜悦感,在与同学思维的火花碰撞中,辨析理解的偏差狭窄与准确全面。
    例如教学《杨修之死》一课,可以设置问题: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刚开始也许只找到表层的原因:惑乱军心。但深入探讨后发现文中有关键句:“数犯曹操之忌。”可见“惑乱军心”只是借口,曹操早有杀杨修之心。那么杨修犯了曹操哪些忌讳呢,学生会一一讲述杨修犯忌的事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全文的内容。借此机会让学生再深入“悟”一“悟”,就会发现杨修之死更缘于他恃才放旷的性格及卷入曹魏集团的政治斗争中,为阴险狡诈的曹操所不容,以致招来杀身之祸。一个核心问题,牵动学生对课文全面深入的分析理解,一切水到渠成,岂不美哉!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可以从情节入手设置这样的问题:读了《我的叔叔于勒》后,你会发现本文情节曲折跌宕,你认为作者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呢?这一问题有深度,有广度,极具挑战性。从鉴赏课文艺术性着手,引领学生去感悟。大部分学生会准确地把握到:悬念的设置使课文波澜起伏,于勒出人意料的命运和巧遇于勒的情节表现出作者构思的巧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形成前后对照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样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特点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自然会提高。
    再如《苏州园林》一课,可以探讨: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故乡》一课,可以围绕“故乡的变”展开讨论。
    设置能统筹全篇,内涵丰富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去“悟”既可以整合全文的知识点,又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还有助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既可以改革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分析综合的能力,可谓一石多鸟。
    四、组合相关内容,通过分类悟读,把握文本的体裁特点及主题。
    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如小说类体裁的文章,就可以将课文相关内容优化组合,分类品析,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例如孙犁的《芦花荡》一课,可以让学生勾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进行集中感悟评析,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心境的烘托,对气氛的渲染。也可以让学生勾画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语句,通过悟读分析人物性格。再如《孤独之旅》一课,可以将全文分散的环境描写句子组合,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芦荡的无边无际,浩浩荡荡,感受到它给人带来的压抑感和恐慌感。另外,我们可以把文中反映杜小康心理的句子梳理出来,走入人物内心世界,和杜小康一起经历茫然无助恐慌胆怯孤独寂寞习惯孤独成熟坚强的心理历程。在对环境和心理的感悟、品析中,学生对标题“孤独之旅”有了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杜小康在战胜环境、战胜自我的旅程中长大了的主题。
    五、通过“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我认为,一名教师教学中最出彩的是:要通过引导学生的“悟”,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这是一个高层次的目标,也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设计问题时不妨采用步步紧跟的引导方式,让学生“悟”的更深一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菲力浦夫妇的形象意义是什么?很多教师认为是小说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虚荣心本是人类的共性,不为哪一个阶级所独有。菲力浦夫妇的虚荣心已经超越了她所在的阶级,为什么偏要说成是小资产阶级的呢?如是,则菲力浦夫妇的勤劳、节俭又是哪一个阶级的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个学生说,他听老师读《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时候,内心难过的不能自已。范进中举前的不幸遭遇让他感到时世艰难,范进中举后更让他感到做人的悲哀。我顿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的力量。它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了人生与现实。这是孩子们从形象中、从故事中感悟到的。范进的人生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们从它身上获得的是真善美的启迪。这便是情的感染力。

因“文”悟“道”,因“道”学“文”。从“悟”字上下功夫,有效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会使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