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生活,健康身体——从“0.8生活”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42:23
风靡日本的生活新方式全世界推崇的健康新法则          其实,“0.8生活”追求的是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让休闲和工作完美结合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张弛有度地过“0.8生活”呢?

  ·少吃肉

  多吃素食,少吃肉类及肉制品有助于消化,可避免引起高血压或诱发某些疾病。

  ·饭后休息

  饭后不宜剧烈运动,稍休息片刻再去散步或做其他事情,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胃肠保养和肝脏功能的保护。休息要掌握好度,以15分钟到半小时为宜。如果饭后休息时间过长,会影响接下来的工作。

       ·晒太阳

  健康专家指出,人们一年四季都宜晒晒太阳。晒太阳有利于人体储存大量的维生素D,对牙齿与骨骼健康非常有益。健康专家同时还指出,由于年龄、对日光承受力、所需维生素D数量及人体新陈代谢等情况不同,个人晒太阳的时间也应各不相同。晒太阳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注意防晒。

  ·雨中行

  冒着霏霏细雨去逛街或散步已成为许多人的爱好。他们认为,绵绵细雨可以净化尘埃,净化空气,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有益于肺与大脑的保健。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雨大了,应马上停止散步活动,否则极易感冒。

  ·常唱歌

  经常唱歌有益于陶冶情操,健康长寿。唱歌还有益于促进大脑的逻辑思维,且使声带、肺部、胸肌等得到良好的锻炼。

  ·挺起胸

  健康专家指出抬头挺胸不仅让人显得有气质,看起来年轻而精力充沛,而且还有助于减轻腰骨疼痛,减少脊椎的负荷。

  ·以步代车

  以步代车有利于血液循环,活动筋骨可以防止骨骼退化,增强心肺功能。这种休闲锻炼活动在许多国家盛行。

  ·静思

  忙里偷闲,静下心来每日静坐一至两次,每次约半小时,放松身心,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头痛和降低血压。

  ·多做善事

  助人为乐、帮人之困、济人之危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使人获得一种难以名状的心理满足,这种心理有助于强化人的免疫系统,调节身心,利于健康长寿。

  ·多享受天伦之乐

  利用业余时间,夫妻谈心,祖孙共同游戏,这种天伦之乐的休闲活动,对促进家人感情非常有帮助,在许多国家颇为流行。

  ——健康提醒

  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最好能培养一门嗜好。在空闲时间唱唱歌,跳跳舞,有利于身心健康。   7.中医养生学中的“0.8原则”——中庸之道

  节制是最好的医术。

  ——博恩

  许多人认为“0.8生活”学是一种外来文化,并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这一观点有些片面,“0.8生活”学与我国中医养生学中的中庸之道非常类似。中庸之道体现的是平衡、变通与和谐。人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生活,身心会豁达、舒畅,并由此产生抵御疾病、收获健康的效果。而“0.8生活”学讲的也是一种劳逸平衡的哲学,两者之间是相通的。

  那些恪守中庸或遵守“0.8生活”学的人,生活有张有弛,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起居有节、饮食有度、顺其自然。长期这样生活下来,便形成了没有形态、无法度量、对健康产生巨大作用的软实力。

  一位老中医曾这样感慨地说:“如今浮躁现象很严重,能够坚守不偏不倚的人越来越少了。与之相反,欲望膨胀、稍富即奢、性格异化和自控能力缺失的人越来越多了。一些心理疾病、生活方式病爱钻这些人的空子。从这个角度说,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最需要做到的是不偏不倚地过日子。这是件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的事情。”

是呀,回顾我们的历史: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温饱得不到解决,所需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足量的补充,以致很多人免疫力低下,疾病丛生。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很多人吃得太多太好,营养和热量过剩,体重、血压和血脂超标,“富贵病”缠身。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原属于老年人的多发病,如今正在快速地向青年人群乃至少年人群蔓延。面对逐年增多的“富贵病”,近年来,很多人视脂肪为瘟神,吃素不吃荤,甚至忍饥挨饿。这样的矫枉过正,使他们重新回到营养缺乏、免疫力低下和疾病丛生的老路。

  当今时代,谁不知道锻炼身体重要?但现实情况是:有些人的锻炼停留在口头上;有些人的锻炼一曝十寒;有些人的锻炼“出工不出力”,毫无收效可言;有些人为达到减肥目的而采取超负荷锻炼,以致身体受伤甚至猝死。这些不及或太过的锻炼方式,有悖于中庸中和,有损于健康长寿。

  在心态方面,很多今人缺少古人崇尚的宁静致远。宁静包括心态的不偏不倚,致远包括由宁静而获得的健康与长寿。但时下,为发财而走极端的人数不胜数,一引就爆的现象和惨剧司空见惯,心情烦躁焦虑的人群日益庞大,亲友之间因琐事而反目成仇的、为保全自己而杀人灭口的也不鲜见……这些抛弃宁静以及心态扭曲的人,是很难健康长寿的。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呢?

  从养生角度看,健康养生的关键是保持平衡。平衡才能健康长寿,失衡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养生要讲究中庸,生活要遵循“0.8原则”。

  要健康,要长寿,要维持人体正常状态,就必须努力使自己做到中庸,其中重点是达到下面这几方面的平衡:

  人体器官功能平衡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例如:骨骼的屈和伸;肺的呼气与吸气;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营养的吸收与废物的排出;肝脏的合成与分解;体液的酸性与碱性;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这些对立方面,无一不是在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下相互协调,实现统一机能,维持人体生命的存在的。人体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体重、肝功、肾功等都有正常范围,什么是正常值?正常值就是人体诸器官处于动态平衡的标志。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能健康长寿。

  营养平衡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食物多样、饥饱适当、油脂适量、粗细搭配、食盐限量、饮酒节制、三餐合理的饮食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六大营养素的全面、合理地摄入。如果营养过剩,往往导致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如果营养不足,便会引起营养不良的一系列症状。过胖、过瘦都易潜伏疾病。


  动静平衡

  运动与休息,劳与逸本是一对矛盾,二者处于统一即相对平衡状态下,生命才能健康。人体器官的活动,有张有弛。人体的运动包括劳动和休息,包括睡眠,要劳逸结合。过多运动,不注意休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损身耗体,导致百病丛生。失眠和嗜睡均属病态。据国外报道,运动健将长寿者偏少,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动静的失衡。

  环境平衡

  机体的存在要与多变的环境相适应。这就要求人们应努力做到适应环境变化,增强机体抵御外界变化的能力。人类要给自己创造一个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生活空间,力求环境优美、舒适及安全。

  心理平衡

  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会遇到顺境、逆境。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和自我控制的良好状态。不仅生气和忧郁会致病,甚至乐极也能生悲。因此,要尽量做到遇事泰然,随遇而安。据报道,人类有70%的疾病与脑有关,这个“脑”主要是心理状态,精神作用。笑口常开健康永驻,长寿多与开朗乐观的性格结缘。

  ——健康提醒

  中医认为,要健康还要做到气血平衡。所谓气血平衡是指气血之间,互动互利式、运动切换式、互压互制式、标准式的动态平衡。中医中有“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经典术语,也就是指气血运行不佳,影响细胞代谢和三废排放。


        怎样才能得到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出过答案。人要健康,需要六大根基,即规律生活、心理平衡、适量运动、合理膳食、科学饮水、戒烟限酒。其中规律生活是六大健康根基之首,这是事实。

        起床后先喝水,次排便,再按摩。

        饭吃八分饱;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我国的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一书就大力倡导“饮食有节”;日本的《食物养生法》中也写道:“食愈少则身愈健;身愈健则体愈轻;体愈轻则心愈爽;心愈爽则智愈明;智愈明则才愈精。”言简意赅地揭示了食量与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