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伴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13:23
教育是一种伴随
 

 

教育是一种伴随

          

        ——“孩子,我只能伴随你成长”

 

看过一篇文章“老师,你要把‘铁’恨成什么样的‘钢’?”说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激的问题,有感而发。

教育只是一种伴随。

人生的经验从不是道听途说来的,人生的经验要通过经历,才能内化成自己的。每个人的基础都不同,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对同样的事情感悟体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就像世间永远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生。教育也只能是一种伴随,伴随一个人的成长,教师能做到的只是用科学的方式,把人的潜能引发出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强制,不是奴化。任何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基督教,佛教这些世界广为传播的宗教,使用的方式绝不是强制,而是影响,是潜移默化。世界上宗教各有不同,但是主旨却不约而同的都是爱与感谢。强制最终的结果不会带来服从,只会激起反抗。冷战时期的民意诱导就是这种了解下产生的,前苏联没有在二战中被击垮,苏联人民用生命做盾牌抵挡住了横扫一切的纳粹进攻,但是却在战争结束后被逐步的瓦解。

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思想,有创新精神的人。我们都狠奴颜卑膝得人,骂他们奴才,我们都瞧不起没有思想的蠢材。但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却又总是不由自主的想把学生都驯化成一模一样,像是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我们要把铁都恨成钢。但是这个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就是因为不一样,每块岩石,每种生物都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每个人更是造物主的精心杰作。

生命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要尊重生命个体的尊严,体谅个体的差异,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去诱发它自身的潜能,完成生命的成长。教师只能伴随,而不能代替。这样的位置找对了,或许就不那么生气了,或者生气起来的时候,就能把怒火减低三分。

生气时的话晚十秒钟再说效果会很不一样。今天,在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刚接手的初二四班,三个小伙子上课迟到,其中一个坐下来还是坐没坐相,而且桌子上又一次没有课本,本来要批评的,但转念一想,还是在小组讨论问题的空里走过去把自己的书借给他用,结果他说“我的书在柜子里”。原来他因为看我生气了,所以不敢去拿。下课以后我把他从教室里叫出来,他以为我要训他,懒洋洋的出来站在我面前,我问:“知道我为什么叫你出来吗?”他说:“因为我迟到,没坐像,没做好课前准备。”我说:“也对。但是还有一个原因。”他想不出来。我说:“因为老师觉得你特别可爱,干嘛老是做连自己都觉得不对的事情,其实老师叫你出来是想告诉你,如果可能下一节课最不想批评的人就是你。懂了?”当时这小子脸是真的红了。

第二节课,我已经想好了,如果第二次他还是犯规,我还下课把他叫出来,就表现得很失望难过,再试试。他没犯规,按时到了,书也有,我笑了,他很不好意思。当然坐相还是很差,这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是一天能改变的。需要时时提醒,需要耐心。只要学生相信你是喜欢他所以对他有期待,他是会顺着教师的期望去努力的,当他被自己习惯打垮的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打击。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面的皮埃尔站姿很差,马修老师是通过他喜欢唱歌,在教他歌唱技巧的过程中,逐渐让他站得挺拔起来。

孔子说人生大约分成这么几个阶段”“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二十岁不会明白三十岁的道理的。我们居高临下,三十岁,四十岁懂的道理,十几岁的人一定要懂吗?他听不懂,不理解,不照做,我们就要生他的气吗?我们没有不懂得的时候做错过吗?我们的经验是怎么来的,不是在体验经历中得来的吗?

教师的行为也许是在全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大压力下出现了偏差。但是我们是专业的,要用职业的眼光和心态,用科学的方法,去伴随,去影响,不是去强制,去代替。让生命完成自己的成长,让花朵自己绽放。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这些,也只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