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庆国:有效开展公共外交的六个基本条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0:38:18
核心提示:各国对公共外交日益重视的趋势反映了人们对公共外交意义认识的深化,加强公共外交也是新时期对我国外交的要求。有效开展公共外交的六个基本条件:从资源来说需要国家的支持;从内容角度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从方法来说要适应受众的特点;从行为主体来看要充分依靠包括智库和专家学者在内的民间力量;从政策环境上来说需要国家政治上的包容;根本上有赖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按照美国塔夫兹大学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早年给出的定义,公共外交是指那些“在外交政策形成和执行问题上影响公众态度”的做法,包括“超出传统外交范围的国际关系;政府对他国公众舆论的培植;国家间私人团体和利益的互动;对外交事务的报道及其对政策的影响;从事信息交流的人们如外交官和外国记者之间的交流;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公共外交的对象是他国的公众,公共外交的目的是让他国民众了解和理解本国的善意、政策和做法,从而影响他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之符合本国的利益和愿望。
发展公共外交为大势之所趋
作为外交的一种形式,公共外交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1999年,美国政府在国务院增设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副国务卿(Under Secretary forPublic Diplomacy and Public Affairs)一职,专门负责美国对外教育与文化交流、公共事务以及国际信息项目。2002年,英国布莱尔政府设立公共外交战略管理委员会(Public Diplomacy Strategy Board),由来自政府、媒体、文化、旅游部门和独立外交分析人士的代表组成,负责根据英国战略利益评估和指导英国的公共外交战略。我国为加强公共外交也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如不久前外交部将新闻司原有的“公共外交处”升格为“公共外交办公室”,建立公共外交的部内、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统筹规划,促进与各相关机构的沟通和交流。
各国对公共外交日益重视的趋势反映了人们对公共外交意义认识的深化。公共外交对于一国维护本国权益和实现自身愿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公共外交有助于减少他国民众对本国的无知和偏见,削弱他国政客利用这种无知和偏见推动该国政府对本国采取不友好行动的效果,从而避免两国间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和对抗。其次,它有助于增加他国民众对本国的好感和对该国政府推动两国关系的支持,增强双方的互信与合作。最后,它有助于在国际上维护本国的权益和推动本国的主张。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深化赋予了公共外交更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的增加,一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越来越直接和深刻地影响到该国的利益和关切。国家形象好,遇到困难有更多的人帮助,受到威胁有更多的人声援,维护利益有更多的人支持,犯了错误有更多的人原谅,提出主张有更多的人拥护。国家形象不好,遇到困难无人帮助,受到威胁无人声援,维护利益无人理会,犯了错误无人原谅,提出主张无人拥护,反之亦然。
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使得公共外交具有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大国,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的快速提升必然要对国际力量格局产生冲击,给国际关系带来新的变数;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的提升必然引起国外许多人对未来我国在国际上如何行事难以判断;在此情况下,国际社会对我国感到担心甚至忧虑在情理之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此蛊惑人心,宣扬中国威胁论煽动反华情绪也在所难免。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唯有通过加大公共外交的力度,全面客观地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的情况,解释我国在不同问题上的立场和做法,表达我国与他国和谐共处,追求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良好愿望,才能够有效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担心和忧虑,消除中国威胁论给我国国际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通过上述努力,让世界认识中国,视中国的发展为机遇,愿意与中国共同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有效开展公共外交的六个基本条件
既然公共外交如此重要,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公共外交?这是一个许多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仔细分析各国开展公共外交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有效开展公共外交必须满足的六个基本条件。
首先,有效的公共外交需要国家的重视。深刻认识公共外交的重要性,为开展公共外交提供必要的政治支持、机构设置和经费保障,是有效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保障。任何一项事业的开展和发展都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需要不断地投入。公共外交事业可以说是一项公共产品,一国公共外交发展得好对该国任何行业或个体都有好处,但是只有公共部门才能提供持久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有效的公共外交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比如说,对外介绍中国,既要介绍成功的方面,也要介绍问题的方面。说明我们的政策,既要说明我们的政策为什么是合理的,也要说明该政策的限度和有可能衍生的问题。反之,如果仅仅是不断宣扬自身的合理性,容易引起外界的怀疑和不信任。总之,真实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是争取国际社会了解和支持中国最有效的途径。
第三,有效的公共外交需要适应受众的特点。不同国家的人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公共外交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就需要针对对方的特点采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比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我们了解这些概念提出的背景,理解起来问题不大,但外国人不一定了解,我们在与他们交流时使用这些词汇而不加以必要的解释,他们就听不明白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他们能够听懂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否则不仅无法实现沟通,反而还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第四,有效的公共外交需要充分依靠包括智库和专家学者在内的民间力量。和政府官员相比,民间力量人数众多,对外联系广泛,沟通方式灵活,具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智库和大学的专家学者,他们知识丰富,受人尊敬,对问题的了解也比较深入,国外的外交官、政客和记者都喜欢找他们谈,有些还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对外发表看法影响较大。对于他们,政府不仅应鼓励他们对外交往,还应给他们的对外交往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便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五,有效的公共外交需要国家政治上的包容。公共外交需要大量民间人士参与。民间人士对政策的把握不如政府官员精准,对信息的了解常常也不充分,所以许多人对形势的分析和对政府政策的表述随意性较强,一般不会严格照官方的口径说话。但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政治立场是坚定的,维护国家权益的动机是不容置疑的。国家要真的想开展公共外交,就要相信他们,对他们的一些不尽精准的形势分析和政策表述采取包容态度,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对外交往。
最后,有效的公共外交最终有赖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通过公共外交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不在于这个国家有多富有多先进,也不完全在于开展公共外交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是否有合理的追求,是否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断进步。从长远的角度看,一个在国内追求民主、平等、公平、效率与和谐,在国际上追求公平、正义、和平、相互尊重和互利合作的国家,必然要受到国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并给有效开展公共外交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贾庆国:本刊编委,全国政协常委、外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