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是现代常规检查慢性胃病方法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15:44



',1)">',2)">
',3)">',4)">
',5)">',6)">
',7)">',8)">
',9)">',10)">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慢性胃炎的胃粘膜病理改变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弥漫性的。按其病理组织的分类可分为:

1、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粘膜充血、水肿,或伴有炎性渗出物、糜烂及出血。组织学改变为粘膜浅层有慢性炎细胞浸润,腺体正常。声像图表现为胃壁厚度正常,五层分辨清晰,仅粘膜层稍增厚,毛糙、断续,有的呈锯齿状,回声稍增强,胃蠕动好。病变可局限于胃体,也可弥漫于整个胃粘膜。

2、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粘膜皱襞变细并减少以至消失,粘膜变薄,呈灰白色。组织学改变为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常波及粘膜全层,腺体萎缩,粘膜肌层肥厚,并向固有膜延伸。声像图表现为胃壁层次能分辨,粘膜层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回声减弱,粘膜下层回声增强、增粗、毛糙,光带粗细不均。肌层及浆膜层正常,胃蠕动次数减少。

3、慢性肥厚性胃炎
为胃粘膜肥厚性病变,非炎症所致。声像图见胃粘膜显著增厚,呈绒球样或息肉样增生突出在胃腔内。基底窄,边界清,增生部柔软而不僵硬,随蠕动波起伏而不消失,胃壁其余四层正常。

4、胃癌二维声像图表现为:正常胃壁声像图上可清晰显示为五层线状结构,厚度一般≤5 mm。胃壁的五层线状结构与胃壁的组织结构有很好的相关性,从内壁表面开始,第1条强回声线和第2条弱回声线表示黏膜结构回声。第3条强回声线较实际的黏膜下组织稍厚,主要是黏膜肌和胃固有肌层较浅表处和黏膜下形成的回声界面参与的缘由,第4层弱回声线代表大部分胃固有肌层。第5条强回声线则表示浆膜下、浆膜层与周围的界面回声[1]。局限性不均匀性增厚型:增厚的胃壁表现为似波浪状低回声区,表面上凹凸不平,内回声呈均匀低回声,此型多伴有溃疡。实块型:表现为病变区局限性增厚,可向腔内或腔外隆起,呈局限性低回声,病变一般侵及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层,周围胃壁正常。胃壁均匀增厚致局部胃腔或整个胃腔狭窄型:增厚的胃壁呈低回声性弥漫性增厚,相应部位层次消失,实时状态下蠕动减弱或消失,病变可累及一部分或全胃,一部分者胃腔呈“袋鼠状”狭窄,全部者胃腔呈全腔狭窄。溃疡型:增厚的低回声区前缘可见局部缺损凹陷,呈“火山口”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