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重磅著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4:57:40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著作,核心思想足以为当下中国提供政策依据

★作为深受北大文科研究生追捧的思想讲义,语言晓畅明快问题意识敏锐,堪称名家大手笔

★作者韩毓海是北大新锐学者,国内鲜见的大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现实关怀和价值取向,每每引起关心国家命运、关注底层生活的读者的强烈共鸣。

★本书观点尖锐深刻,直接针对时下热点话题。作者把视野引向基层,引向世界,引向大历史,从而让大众也能看清国际金融动态,以及中国的应对和走向。

★本书关心国家能力和民族利益,强调国家金融安全,是《货币战争》的历史升级版,诸多观点与市面流行的《金融的逻辑》针锋相对,面市之后,势必引起巨大争议。

 

内容简介

为什么黄仁宇要讲毛泽东的好话?

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

为什么说明清亡于“货币战争”?

为什么说西方打败清王朝并非制度优越?

为什么中国票号资本被西方金融资本击溃?

究竟有没有中国模式?

 

本书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这一结论为当下中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作者简介

韩毓海,北京大学教授。曾任纽约大学东亚系教授,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特教授。著有《摩登者说》《天下:江山走笔》等。多年来,韩毓海以其大气磅礴的思想气度、汪洋恣肆的文字风格、慷慨恢弘的人文抱负,成为“士”的精神传统在当代的有力接续。

 

 目录

绪 言:以史为鉴,重估新中国体制问题

 

上篇:“漫长的16世纪”

导 语

第一节 “无发展的增长”与“科学发展”

第二节 历史与迷信

第三节 “当中国称霸海洋”

第四节 回首射雕时,万里暮云平

第五节 “隆庆元年”(1567),世界史的大转折

第六节 重写《甲申三百年祭》

第七节 黄仁宇为什么要讲毛泽东的好话

第八节 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小 结 “中国道路”与世界史问题

 

下篇:“漫长的19世纪”

导 语

第一节 重新思考19世纪

第二节 中国为什么被打败?

第三节 国债与资本

第四节 从康德到列宁

第五节 作为“中国方法”的《大同书》

第六节 “出乎意料”的现代性及其后果

 

书摘---韩毓海如是说

 

1.专制与现代文明

 

500年来,中国为什么逐步衰落?不是简单的因为生产不发展、市场不发达,更不是由于什么“体制干预”过多,而恰恰由于体制的“无为”、体制的“无力”和低效率。

 

将中国的近代衰落简单、抽象地归之于“专制制度”,特别是所谓“国无宪法”、“民无权利”,这其实是晚清和民初就有的议论,它终究要流于一种耳食之谈,沦为与历史和现实实践脱离太远的空洞教条,就是由于它本身过于疏阔浅薄。

 

当前,对于中国文明及其历史命运,存在着大致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说中华文明从来辉煌灿烂,只是在1840年之后由于西方的入侵,才突然间衰落了、落后了。另一种看法则是说这个文明从根本上“一塌糊涂”,几千来来都是“专制”和“独裁”,因而注定是要被“现代文明”所荡涤和抛弃的。本书的这一部分挑战了这两种一般性的看法,指出这些无非都是未经过研究和思考,而得出的盲目结论。

 

2.国家能力

 

考察中国500年兴衰的关键,其实又在于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组织能力下降这个矛盾现象。

 

国家能力持续500年的下降,大致可以从几个去处寻找原因:一,中国封建势力的变本加厉(所谓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二,儒学蜕化为道学,精英阶层对于经济财政司法一无所知,无法承担由宗法国家向近世财政国家,特别是向民族-人民国家的转换;三,豪门巨富与新兴外贸商人的勾结,土地兼并未能停止,市场垄断复又加剧,造成生产者和一般小农流离失所,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四,小农丧失土地,民兵制无所依据,国家丧失劳动力,税收长期无着,税收无着,则无以养兵,故武备废弛,不堪一击。五,金融业委之于外国。

 

3.关于精英

 

500年来,中国最不成熟的就是上层和精英,而精英们最大的不成熟,就在于他们总是要咒骂下层民众“不成熟”——这实在是很可玩味的格言。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的“精英”、读书人对于什么是社会生产组织,特别是对于社会各阶级斗争的道理,基本上外行,对金融组织、货币组织、税收体制,则更是一窍不通、一塌糊涂;既将一切简单地归之为“体制”,而同时对于“体制”的理解又如此茫然、肤浅,平日袖手谈心性,事后著书骂“屁民”,无乱天下兴亡,永远正确的反证只有他自己。这种“反体制”往最善良的地方去评价估计,其实也不能不是“道学家们”的“发脾气”而已。

 

4.中国为什么会被打败?

 

一,“文化帝国”的弊端:政治上依赖地方社会自治、经济上依赖社会互助、边疆和藩属治理主要依靠松散的文化认同,于是国家不知何为,上下脱节,内外不通,国家能力自然持续下降。二,货币-财政体系混乱,货币金融既然依赖外国货币市场,而当着1830-1850世界金融体系由“银本位”而“金本位”转化的历史关键时刻,货币体系却一朝崩溃,财政体系亦随之而解。三,兵农分离,从而顾此失彼,"重农"反而导致了军饷的缺乏,如此兵制必不能对抗英国的军商合一。而国家与社会脱节、中央与地方特别是边疆脱节、生产与军事脱节,如此“帝国”,自然也不能对抗西欧民族国家。

 

5.  欧洲的工业革命

 

对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如果不分析欧洲立足于应对大规模战争融资制度,如果脱离欧洲军商合一的体制,空谈商人资本与工业资本的结合,这也只能是脱离具体历史的书生之见。

 

为什么是在西欧、而且仅仅是在西欧,—才独自发展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在黑格尔和韦伯等思想家看来,除非须承认欧洲在思想、文化、宗教和社会形态上具有根本的独特性、具备天然的先进性,否则就无法构建"世界史"。这些观点是马克思所谓的”头足倒置“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的结果。相反,可以用最简单的话概括,那就是:欧洲的近代兴起,并不是欧洲独自发展的结果,更不是欧洲思想、宗教和社会独特性、天然先进性的结果,——因为这是1350年之后,在生产发展-市场扩大的驱动下,世界逐步建立其广泛联系的结果,”世界经济“是世界的联系和彼此互动的结果,也是世界范围内物质和文化交流的结果,而不是”欧洲精神“和”头脑“的产物。

 

6.  欧洲为什么要扩张?

 

有这样一种说法”欧洲的扩张是要为‘世界精神寻找一个安置的场所,一个‘生存空间’“,对此,韩认为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历史的事后编纂,指出欧洲的对外扩张实际上是缘于其灰暗而惨痛的“大陆意识”。这种意识与公元1000年以来欧洲大陆内部旷日持久的互相杀伐关系密切,通过约500年的自相残杀,从原来的约200个国家减少到至今约25个。我们今日看到的欧洲,是历史上一批又一批部落为追兵所迫,在漫长艰辛的大陆上向西移民的过程—西班牙和葡萄牙之所以要走海到杭州这个”天堂“去,首先也是为了突破奥土曼突厥帝国从大陆方向上对其进行的长期封锁,葡萄牙、西班牙冲出地中海的航海活动,则兼有绕开穆斯林帝国和蒙古部落封锁,以及到东方寻找光明的双重目的;蒙古帝国崩溃后亚洲与欧洲之间陆上交通的中断,作为陆地与海洋断裂的意识,奠定了欧洲近代以来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