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校报可读性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9:41
大学精神重建> 新时代高校校报可读性初探
新时代高校校报可读性初探
【摘要】随着各个高校校园新闻网的陆续开通,校报这一曾经校园新闻媒体老大,其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在网络新闻越发迅捷的映衬下,校报往往在扮演“迟到的重复者”的角色。作为高校传统媒体的校报,其读者群日益萎缩,生存状态不容乐观。那么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学校的宣传舆论中心,在信息高速化的今天,应当怎样自谋出路呢?增强可读性是其唯一的办法。本文将从为何增强高校校报可读性以及如何增强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高校校报   可读性   文化品位
一 、为何要强调高校校报的可读性
(一)强调校报可读性的必要性
1.高校校报的发行周期不同于日报和都市报,它的发行周期长,多为旬刊或月刊,最快的也是周刊。这样看来,与高校新闻网络相比,时效性就比较差。往往等报纸编好、校好,通过领导审查,印出来发到学生手里时,新闻都已发生半个多月。特别是遇到大型活动时,需要前期策划,很容易造成报纸往后“拖”的现象。新闻自然也就成了旧闻,读者也就失去了兴趣。
2.高校校报的发行量不大,多的也只有10000多份,而少的仅有3000多份。就《东北师大校报》来说,其发行量是6000份,面向4700个学生宿舍只发行4700份,只有几百份用来学校的对外交流,还有一部分发放给学校教职员工。这样很难与网络新闻相比。
3.今天的读者群体对待校报的态度和其自身的心理现状不容乐观。校园的特定局限,使校报具有周期长,版面少,内容有限的特点,从而使读者的期望值降低。于是拿校报用来铺桌子、垫凳子的同学不在少数,认真阅读校报的同学越来越少,能够扫一眼校报的就算不错了,当然这与网络新闻的出现有关,但我想更多是校报本身可读性不强所造成的。同时,我们在调查校报发行情况时,读者表现出了无所谓的态度,当我们问当月的报纸是否已经受到时,他们大多数人的回答却是:没注意。
4.高校校报总是一副老面孔。由于高校校报反映的社会面较小,高校工作又具有周期循环性,所以报纸上常常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报道,也就是说校园媒体同质化报道比较严重。特别是要闻版的会议报道多、长、空、老、旧,这也从中反映出很多高校校报还是有一种“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心理,这是一种惧上的表现,这也说明当今的高校校报缺乏自主性,这种现象决不单单发生在校园媒体身上。
(二)强调校报可读性的重要性
1.高校校报的权威地位和宣传作用。高校校报是国家新闻出版署统一管理、具有出版刊号的平面媒体,也是校党委领导和管理下的一份机关报,一般来说,较之校内其他部门主办的刊物、简报更具权威性和导向性。高校校报应该在校园内拥有主流话语权,但事实并非如此。
2.高等院校在社会上是一个特殊的环境,那么高校校报的受众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但现状是这种高层次正在滑坡,高校校园文化应该是社会文化的前导,所以我认为高校校报应该承担双重责任(这里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的):构建大学校园文化,重建新时期大学精神;引领当今前沿的社会文化。所以高校校报应该有自己的办报理念,就《东北师大校报》来说,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办报理念:传递校园信息,解读大学精神。
3.可读性是当今新闻改革的一个目的。新闻改革要求稿件必须走近读者,少一些说教的意味。办报纸就如同做菜,大家材料都是一样的,但做出来的味道却大有不同。所以这是很值得思考的地方。
4.高校校报作为中国新闻战线的一支轻骑兵,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符合无产阶级的办报观念。特别是新时期更应该注意报纸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时刻要做到以人为本。
二 、如何加强高校校报的可读性
(一)在编辑部方面下功夫,应该包括校报编辑和记者。
1.提高高校校报编辑自身的素质。高校校报承担着双重的任务:首先要宣传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政策,反映高校师生意见、建议、要求和呼声,发挥高校党政“喉舌”和师生“益友”的作用;进行教育科研信息的传递和转换,发挥阵地作用。
作为高校校报的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党性原则,从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应该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思想指导。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内部的报纸,新闻本身不带有政治性,但从总体的新闻宣传来讲,不可能脱离政治。所以高校校报编辑必须把教育方针政策准确生动地体现到新闻稿件和版面编排当中。
高校校报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对读者负责,也要对作者负责。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不图虚名,实事求是。新闻要真实、准确,敢于说真话。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真话当然大家都会说,只是揭示事情本质的真话就很少人敢说了,但是
这又是一个很矛盾的东西,难以把握。我这里举一个例子:《东北师大校报》2005年12月8日第1062期来说,在专题策划第二版上有一篇报道是《搭建平台:到全国基层百县就业》,没有人看不出这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所造成的,但是我们的报纸却不能指出来,而偏偏按照上级精神说“学子诚心报国,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但如果不这样说,又牵扯到一个学校的就业形势问题,所以这就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说真话了吗?说了。揭示本质了吗?没有。所以没有读者去读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读者更需要读到的是真正的就业形势,而报纸上从来不说自己的学校就业差,总是什么“风景这边独好”,否则,来年又怎么招到好的生源呢?
编辑人员还要从微观上去把关:新闻标题、内容、句子甚至标点都必须认真校对核实,还要做到细中求快。此外,编辑人员自身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丰富的知识积累等等一系列基本素质。
2.建设一支精英式记者队伍。编辑部必须团结一群校内最优秀的分子,不但对大多数同学的情况和要求有深切明了地认识,还需具有丰富的知识,敏捷的判断,卓越的才能,热烈的心情和写作的技能,来分工合作,共同努力。特别是学生记者团的建设,因为高校校报的主体读者是广大学生,校报的风格和审美应该更多的适应大学生,符合他们的心理,贴近他们的生活。
具体来说,学生记者的选拔上就应该全面考察和了解:思想素质要高;同时写作功底要好,能够反映学生的整体思想动态,能够提出高质量的有关学生生活的新闻策划。考虑到各个院系的覆盖面,面要广,但人数不宜过多。这个团队办事一定要精干,高效。要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大学生社团。
要注意记者的培养。首先要培养一批有能力的记者团干部,这样的人,新闻业务能力首先要强于其他人,另外还要有一定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这样一群作为“领导核心”的同学必须替其他人想出种种办法,来提高同学们写作的兴趣;通过给学生记者开设新闻专业选修课、举办各类新闻知识讲座、编辑部订阅诸如《中国记者》等新闻杂志等途径来提高记者的采访写作能力;记者要逐步练习写深度报道,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的能力。
(二)报纸本身,读者最后看到的是报纸,那么如何让高校校报“好看”起来呢?
1.高校校报报道范围和内容的确定
这应该与一个学校的定位有关,比如东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院校,那么校报是否应该考虑开设一个有关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版面或专栏,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一个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什么,某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决定了校报的报道范围和内容。无论如何,教育方针政策、育人、科研是校报报道的主旋律。
(1)学校规格的升降,学校性质的变化,科研经费的增减以及学校编制的扩压,都应该是高校校报报道的重头戏。比如《东北师大校报》在迎评前推出的迎评专刊,迎评专题,以评促建所取得的成就展览,师生看到后能够激发其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能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学校纪律的整顿,请假制度的规定,奖惩制度的细则,宿舍餐厅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相信大家一定会关注。
(3)饭菜的质量价格,图书馆新书的购进和推荐,停电停水的通知,学术论坛的预告肯定能够增加报纸的可读性。
(4)对于近期校内外的焦点、热点问题的讨论与看法。当然,这里我更加主张出现专家的声音,也就是说这个声音一定要有权威性,这也是我不主张记者参与议论的原因,虽然和穆青老前辈提出的观点相背离。我始终认为言论必须具有权威性,而大多时候权威性又来自于专业人士,一般的记者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更何况作为学生时代的我们,这里还是强调的一般情况。
2.高校校报的版式变化
新闻版式总体上应该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打破陈套旧框,大胆开设大家喜欢的栏目(要注意文化品位),比如《东北师大校报》2005年10月17日第1057期东师风一版上就出现了竖通条《几多“欢喜”几多“思”》一文,是以网络聊天室的形式出现的。再比如静糊石一版的《静糊石》栏目,刊登了广大师生许多优秀的摄影和绘画作品。 反响都比较好。
(1)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曾提出:“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应向自由的、活波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所以我认为高校校报更应该这样,多做一些以小见大的散文体新闻,从平淡的事情中写出新意,反映大问题,少一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以适应高校师生的审美需求和情趣。
(2)新闻摄影很影响读者的视觉欣赏,所以图片必须实事求是,要有强烈的真实感,不要自欺欺人。很多报纸都有假图片出现,当然不是说现象的失真,而是说很难让人信服,比如一幅大学生积极学习三个代表的图片,积极从何而来?我们平时看到的大学生都是被逼着抄一份思想汇报。这种图片让人看了就会产生厌恶之情。虽然有时一幅抨击性的图片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但不要忘记校报还要对外交流呢,寄出去岂不坏学校声誉。
(3)语言和写作风格,应该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不要太死板,活波一点。
3.提高高校校报的文化品位,做文化大餐,不做文化快餐。
在时效性不及其他媒体的情况下,《南方周末》每周一期,并有强大的固定读者群。这一点是值得高校校报学习的,高校校报必须要拿出好的新闻策划,必须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做深度报道,同时克服贪大求全,切忌“米不够,水来凑”的思想。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提到了高校校报当今的生存现状和高校校报在高校校园里应有的地位;然后从编辑、记者和报纸本身三个方面简单地探讨了如何增强校报可读性这一话题。论述语言和内容难免会有失误之处,殷切希望老师给予批评指正!(东北师范大学新闻系 邵方超)
【参考文献】
[1] 《新闻学论集》第一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宁夏大学图书馆情报资料部编,《新闻与散文》
[3] 高忠汉  傅平春 主编,《高校新闻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4] 铁铮主编,《网络时代的高校校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 李希光 孙静惟 主编,《下一代媒体——来自清华园的思想交锋》,南方日报出版社
[6] 复旦大学新闻系编 ,《人民的喉舌——韬奋轮报刊》,福建人民出版社
[7]《东北师大校报》第1057期、10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