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反思(上):一个让人呆不住的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07:49
2010年11月05日 07:25 AM

深圳反思(上):一个让人呆不住的城市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童大焕  深圳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就像中国大学最好的童年时代永远一去不回头一样。2010年8月26日是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换在20年前,这一定是一个重大的日子,那时全国各地都在思考深圳关注深圳。然而今天,这个日子好像已经变得稀松平常。除了一些学者在一厢情愿地寄托愿望,分析和期待今天和今后的深圳会不会、能不能像30年前引领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一样引领政治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外,在绝大多数国人眼里,深圳已经无足轻重。

虽然从表面上看,今天的深圳已经成长为中国内地第四大经济城市,但是,她的地位的确已经式微了。今天的中国人谈论未来的城市化,说的也是长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或者更具体地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深圳只是一笔带过。人们对它的关注,甚至不如重庆、成都、西安这些未来即将崛起的城市。

尴尬的房补

在原本寂静的日子里,倒是有一则消息让世人再一次聚焦深圳,但这一次聚焦,却几乎全都是审视和批判的目光。事件缘起于深圳向包括拥有资产293亿元的腾讯CEO马化腾、金蝶软件董事长徐少春在内的多名企业高管发放购房补贴或贴息。除了腾讯、华为、中兴、TCL、金碟软件等高科技企业的高管,这项补贴也包括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大学、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的国家工作人员。

消息曝光后,舆论哗然。有人质疑这些拿着高薪的企业高管“还要贪这点小便宜。”更多的是质疑政策有问题,不该这么锦上添花,政府理应雪中送炭。

针对质疑和争议,腾讯公司不得不回应,称马化腾长期将住房补贴、深圳市长奖等奖金用作慈善用途。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则只简单潦草地表示,马化腾领房补属于人才激励范畴,与其他社会福利政策无关。

实际上,早在深圳市于2009年6月29日 正式启动向高层次专业人才发放住房补贴的工作时,文件发布后就遭到质疑。但深圳当局显然没有当回事,依旧信心满满地按着自己固有的逻辑和思路,一路走下去。

仔细分析住房补贴这件事,稍微有脑子想想的都会觉得滑稽:首先,那些动辄个人资产几千万甚至几百亿、年薪以几百万计的市场精英人才,能够对你每月几千元房补“上心”,并且将其作为个人和公司扎根深圳的“情感依据”吗?

但他们为何要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意孤行呢?既把富豪高管们放在道德的火上烤,羊肉没吃着反惹一身骚;又给政府自己留下“嫌贫爱富”、“锦上添花”的恶名。明摆着吃力不讨好,仅仅是花纳税人的钱不心疼吗?

这件事也许有一个比较靠谱的解释,就是当地负责此项决策的各级各部门官员,对自己的决策已经自负到了近乎迷信的程度,竟至可以“力排众议”,“虽千万人吾往矣”;另一方面,则是深圳政府的钱太多,多得不知道怎么花,区区几千万几亿元的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根本不在话下。还有一点,就是可能还有一些人,思维还停留在政府包打天下的计划经济时代,以为现在这些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精英们,仍然需要他们像亲生父母一样细致入微地替他们考虑八十平米、一百平米的住房。

更大的可能,就是全国许多地方政府,包括北京,都在采取类似办法笼络人才,深圳不能甘居人后。这似乎是一个站得住的理由。但更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其他地方往往有足够的后备人才为高精尖人才铺垫,而年轻的深圳却未必有。这恰恰是深圳最大的劣势。

缺失的基础

在任何社会,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总是少部分人。但往往是底部的基础,决定了金字塔本身的高度和牢固程度。在深圳热衷于给高管发放政府补贴的背后,恰恰面临的是其人才资本或曰人力资本底部不牢的致命问题。

时间已经到了2010年,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100元,在富士康事件之前,富士康几十万深圳普通员工的底薪只有900元。之前一些国际组织,经过测算中国内地城市居民要想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须月收入达到1600多元。今日中国的货币存量是十年前的4.5倍,而十年前深圳普通工人的工资已达上千元。这意味着,今天1100元的工资,只相当于十年前的二百多元。

在最近几年里,深圳一直是致力于禁止摩托车载客等低端产业、千方百计防范甚至试图排斥城市“低端人群”的。此情此景,与给企业高管发房补两相照应,颇像一个嫌贫爱富的小市民,当你还在贫民窟、小巷里苦苦挣扎苦苦创业的时候,他总是不断地鄙视你排斥你,一旦你终于出人头地混出个人模狗样,他又千方百计巴结你讨好你,用小恩小惠笼络你阿谀奉承你。

不仅如此,深圳还是中国大地上人户倒挂最厉害的一座城市。过去30年间,深圳从一个3万人的边陲小镇快速崛起为一座承载人口超过1400万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然而,30年间,上亿人带着深圳梦中国梦来过这里,但只有1400万人留了下来,其中还有一大部分仍是匆匆的过客。一切正如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目前,深圳常住人口超过1400万,230万户籍人口的住房问题多已缓解,保障房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深圳超过800万的非户籍人口。

因为多数人没有户口,因为多数人的低工资,上亿人都只是深圳的匆匆过客,其结果,虽然使深圳很年轻,永远年轻——我指的是年龄结构,因此它没有养老负担,没有当代中国普遍遭遇的未富先老之忧,但是深圳,它把千千万万最底层劳工的社保企业缴纳部分大部分都截留了(这部分占社保的绝大部分),取得了利,却失去了道,失去了义。古人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至少在社保问题上,深圳不是君子。

在许多人还没有财富积累的时候,中国已经迅速走向资本理财时代,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同样的,在还没有完成最基本的教育和人才观念转型的时候,中国已经迅速由资本时代向人才时代转变,绝大多数政府机构也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未来中国的经济支柱,将迅速由“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向“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转变。农业靠“天”,工业靠“机器”,所有第三产业,惟一依靠的是“人”。一个城市和企业的兴衰,“区别在对待人的态度”。传统的“擒贼先擒王”的招商引资方式和态度,已经远远过时,再聪明再伟大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都不可能独木擎天,而需要依靠众人之力,才能不断出创造出优质产品与服务。

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依靠的不是资源,不是资金(货币),而是人。未来社会,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弱,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至于货币,我们早已告别货币短缺、进入了货币过剩的时代。2010年10月19日 《证券时报》报道,中国货币供应十年扩大450%:9月份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69.64万亿元。据悉,目前我国的M2是GDP的1.8倍,而美国只有0.6倍,日本、韩国不过是1倍左右。

但是在长期畸形的人口、户籍、人才政策等等之下,深圳已经一次次错过留住大批人才、让人才“把根留住”的时机,在人物——人才——人力这个阶梯上,它留住的只是少量人物和大量垫底的人力,而没有足够的大量的人才(多数人才也是从“人力”中成长起来)支撑,深圳的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可能长期维持。以腾讯为例,其60%以上员工为研发人员,腾讯的自主创新工作已经进入到企业开发、运营、销售等各个环节当中。2007年,腾讯投资过亿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设立了中国互联网首家研究院——腾讯研究院,进行互联网核心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但我可以肯定,它未来的主要研发人员,一定是来自上海、北京,而不是深圳。因为北京、上海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而深圳没有。北京、上海原有城市人口更多,容量更大。深圳没有及时抓住这两个地方僵化的户籍制度的漏洞,为自己海纳百川网罗各类各级人才,而是一味亦步亦趋地学习北京、上海对外来人口的排斥政策,将自己套上枷锁,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补课包袱。如今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即使意识到了,补课也已经来不及。

更早的2003年前后,坊间就传出在深圳本土发展起来的两大高科技企业——中国四大通讯设备商“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之二——中兴和华为拟把总部迁往上海的消息;平安保险和深圳市排名第一的纳税大户招商银行,也都实行“金蝉脱壳”——公司实际上已迁往上海,但名义上的总部还留在深圳。

如果深圳的人才战略不彻底从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出发,除了少量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的飞鸟式人物偶尔在深圳降落,下面将只会是大量蚂蚁般的“人力”甚至是永无出头之日的廉价劳动力,那么,整个深圳和深圳企业的品质将不可能实现“腾讯化”、“中兴化”,更大的可能是“富士康化”,最好的结局是“华为化”——即虽然工资待遇不菲,但也基本上是靠拼命得来。

 

(未完待续)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1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四城融合大特区 2010-10-21
深圳股市风头赶超上海 2010-10-19
深圳商人的失落 2010-10-13

Aileen 来自IANA

在上海上学,毕业来了深圳工作。几乎所有的人都问我为什么会离开上海,上海不好吗?我说,我想多看看这个世界。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就已经对深圳厌倦,甚至已经绝望了。有句口号说,(深圳)工资向东莞看齐,消费向香港看齐。绿树红花掩映的大街上,贴满了寂寞的富婆和富商招人陪的小广告,走几步就可以看到的夜总会和资质不全的小妇科医院。这里经常拖欠工资的公司比比皆是(我自己以前的公司就是),这里充满了声色犬马,这里三五天就可以听说哪里拆迁改造出了N个亿万富翁,这里有很多麻花腾,和任正非,这里也有千千万万外来务工者。之前听留在上海工作的同学说,换房子了,陆家嘴,2号线附近,宜家风格装修的一室一厅,2300(租)。同时我也在找房子,深大附近,离地铁有点远的地方,装修很破旧,2700都很难租到。像我这样的小白领,每个月那么点辛苦钱,要么都给了房租,要么都给了房贷。这里不是梦想者的天堂。这里只是一个堕落的浮躁的没有文化没有归属感的城市。迟早我还是会离开的,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能留住我的地方。

rainynight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我在深圳呆了10年,青春都留在那儿了,深圳市适合年轻人创的城市,没有包袱,没有地域歧视。但的确很累。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那里都差不多,有本事就利用社会的各种规则,包括潜规则发展自己吧,发牢骚是没有用的。

CasioX 来自美国

我是一个深圳人,客观的说,深圳的优势确实没有了,但我并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

我的理解,文章主要说的是三点:
1. 楼房补助,深圳政策,人才流失的问题。
2. 行政太强大。
3. 没有高等学府。

先说第一个。首先,我不清楚深圳的楼房补助和其他福利相比于其他城市如何,比如上海北京,他们的福利证策是如何吸引人才的呢?其次,就自身和我周围的人来说,我找工作会考虑的是公司,市场,大的环境,然后再是薪酬福利,我想中层人才是不会为了一点房补而放弃一个好的公司好的环境,所以房补是人才流失的根源吗。

第二,政府行政inefficient,这个我不了解政治,但感觉上这是中国的问题,不单单是深圳的问题。只是说可能深圳刚发展的时候比较灵活,没有那么多束缚,现在个方面成熟了,自然规矩多了。相比其他城市,只能说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了,而不会是劣势。

第三,我一直认为没有高等学府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北京上海,有全国的人才涌去上大学,很多人上完学也就留下了,深圳在这方面人才来源上是比较弱势的。

90年代深圳的发展得益于几个方面,我觉得主要的是:
1. 中央的支持
2. 莅临香港的便利
3. 深圳外来人口的勤劳肯干

相比之下,现在的情况是,中央的眼光转移了,中央更着重于发展北京上海和一些内陆城市。香港能提供的依靠和优势越来越少,连香港都觉得自己没有优势了,依靠着香港来发展的深圳又怎么能有竞争力呢。

外来人口多一直是深圳一大特色,在这个城市里你基本上不太会有被排外感,因为多数人都外地来的。很多人留不下,也许根本就没想留下,来挖一笔金就走的,不见的是人才,吃不了苦捱不住的,也不会是人才吧。我最欣赏这个城市的,是她的快节奏,高效率,人的拼搏劲儿,她对这个文化的包容性,价值观简单直接。

在我走过看过的城市,深圳的服务行业是最好的,这不单单是简单的培训能达到的效果,是一种意识上的,她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种深圳精神。

深圳以后的路怎么走,不是我们一个小小百姓能想的到的,她既不能做低端加工工厂,也做不了金融中心。不过从战略市场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公司都不能不重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对深圳的未来,既不悲观,亦不乐观,Let's see.

匿名 来自广东省深圳市

分析的很好。今天谈论深圳和居住在深圳的未必是昨天的深圳人。真正的深圳人是每一个来过留下和未留下的过客。他们如今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他们是不分出身,不分学历,默不做声的,务实着,打拼着的经历见证人。每个人都亲身体会放下架子从最基本的生存到创业到建立成就的艰辛体会。深圳昨天的美好是因为充满了每一个年青的希望。今天的落寞是因为有了等级有了限制有了太多的不公平。让每个充满希望的人失望。构筑深圳的并不是今天事业辉煌的少数高,精,专,海归人士而是至今仍然坚守在城市边缘线上的非户籍深圳人。谁都知道刚来深圳的是大批各种专业的大专生,中专生,职业高中生。他们骄傲的生存到现在。寻找着机会,默不做声的创业。但是他们是没有任何保障的群体。因为他们的行为总是领先在制度之前。支持这个,深圳目前独特的优势还是能方便地去香港,无论购物还是信息自由度稍多。如果吃饱饭住个房随便待哪都行,前段有几天金融时报什么的都上不了,啥都看不到,尽管生活还是那个生活,还是感觉生活在牢笼中了。如果还是想生活在自己的国家,还想有做事的平台,深圳相对还是环境好点。北京就是权力场啊想贴近权利和权力共舞就去那了,上海嘛感觉是权力下的租界,南京路改造了引进的都是所谓的国外大牌,企业是外企国企当道。深圳没权利没背景就是有点市场活力感觉少许多点自由空气,这是城市自己的气质特点,城市的气质特点又会决定什么人来到这些城市发展,又会强化这些气质特点,就像毕业后有的同学去北京有的去上海有的来深圳,想一下每个人都选择和那些城市所体现出的气质都是有关的。
相对来说,我还是喜欢这个城市的,每次去外地回来都会感觉亲切,有什么事打12345一定会有人回应,只要遵纪守法额外的干涉相对最少,感觉周围的人也大多都是开放包容的。
很多人说深圳没文化,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哪里都有文化,只不过是表现不同。我个人感觉王石不就是深圳文化的典型代表嘛,先做好做精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了精力能力后关注社会,有行动力,文明进取,踏踏实实靠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