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梦,一个伟大城市的重新期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35:21
 

  美国人大卫说,深圳和美国很像,没有什么包袱,这是他选择在这里奋斗的理由。有学者认为,早期的深圳梦和早年的美国梦很像,如今在注重|“生活质量”上正接近欧洲梦,但随着深圳梦的进阶,必定会走出自己的梦想轨迹。

  纪念深圳特区建设三十周年深圳梦●定义篇

  开篇语

  深圳梦,一个伟大城市的重新期许

  “这是一片献给‘可能性’的土地,这里,持续不断的进步是唯一有意义的指南针,而进步被看做和太阳升起一样理所当然。”《欧洲梦》一书的作者J·里夫金在阐述美国梦时,用这样一句话来怀念他曾经认可的伟大国家美国。作为一个美国人,J·里夫金对美国梦的解析与对美国的情感,很容易让一个深圳人想到自身及自身所处的城市与城市的未来。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演变成今天中国举足轻重的城市,成为大国崛起中的奇崛景色。从孙中山先生预想中国要“在地球上占第一强国”,到毛泽东制定超英赶美“时间表”与“路线图”,再到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设计经济特区。得政治体制与地缘优势之先的深圳,可谓中国梦的发轫。

  深圳30年神话,是中国社会变革最轰轰烈烈的一个现场。从普通百姓与人性角度讲,它提供了一夜暴富的财富欲望、可能性与现实空间。然而近年来,随着政策优势的退却与地缘优势的逐渐丧失,深圳梦开始渐渐褪色。尽管,深圳政府在主导城市的转型,试图引领深圳人从财富梦往文化梦的道路上奔跑,但因城市结构与发展本身的制约,使这一梦想的转型,难见欢颜。

  深圳梦已变成失落的美国梦了吗?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张闳教授说:2000年之后,就没什么深圳梦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祝东力说:深圳梦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说这些看法代表了外地学者对深圳的观察,那么我们来听一听本地学者的声音,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学术总监毛少莹在接受采访时说:“深圳梦”有局限———胸无大志,小富即安!如果深圳不树立引领中国现代化的大梦,深圳,最终就只能是一个“小地方”,一个迅速结束自己特殊历史使命的普通城市;深圳大学教授姜安说:深圳变成了一个完全可以被替代的城市,深圳需要重新来革自己的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之际,我们发起将持续半年的关于“深圳梦”的大型报道与讨论,为的是什么呢?我们要撩开记忆的面纱,重新发掘改革开放的现场,梳理梦的缘起与走向,记录深圳城市化进程的一个个真切画面,甚至再现一个个普通深圳人的梦的实现过程与感人细节,我们是为了给一个记忆中荣耀的城市立传吗?当然不是。我们总结旧梦,是为了缔造新梦,是为了“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们希望以“深圳梦”系列报道为深圳吹起再出发的号角,唤醒其青春的激情与冲动;我们希望以“历史的终结”书写历史的崭新开端,希望从沉寂的画面中积攒力量,从过往的现场中打捞精神,希望深圳在政治体制改革、生活方式变革、文化样式创新等等方面能够再拔头筹;我们期待,新的深圳梦是结合了共和国前30年与后30年的发展经验,将中国梦往纵深推进,能够有一天成为中国梦的样本之一,以深圳模式的推广创造真正的中国模式的现代化中国之大梦;我们更期盼深圳这个现代化中国的头生子,能再次赋予国人驰骋的、飞跃的、超越常规的个人想象。

  以怀念与解剖的方式革自己的命,我们今天讲述深圳梦,寄予了对一个新兴城市的伟大期许,我们在问:深圳,你距伟大还有多远?

  深圳梦的核心是人的自由和解放  改革开放30年,也就是深圳节节拔高的30年。相信每一个生活在深圳的人,或者曾经在深圳生活过的人,都会有梦要说。对于每一个来到此地的人,深圳都是梦开始的地方。不妨绝对地说,没有梦想的人,不会来到深圳。当一列列从北往南的列车装载着拥挤的青春的面庞,抵达此地。不用怀疑,这是梦的抵达。深圳对于现代化中国的符号意义也就是在这些或平凡或传奇或诡异的个人梦想,及梦想的叠加与进步里得以体认。

  但在一切宏大叙事的背后,深圳梦很容易就被理解或解读为淘金梦。当记者发出“你认为深圳梦是什么样的梦?你如何定义深圳梦?”的提问,得到的回答,大多数都认为是淘金梦。用“暴富”、“暴发梦”“资本魔术”等词语来予以回答与概括。

  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是预想之中的答案。“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句改革开放以来才有的中国民间谚语,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普遍传说。所以财富梦被看成深圳梦的主流一点不奇怪。而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如“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的提出,也完全遵循了邓小平提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物质现代化战略转变。

  深圳大学教授姜安认为从低层次来讲,说深圳梦是淘金梦,有一定道理,这也是人性的体现,因为大多数打工者,首先要面对的是讲生存,然后才是讲生活,讲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讲自我价值的实现,具体到个体也容易落在追名逐利上,中国人容易把两者混在一起,但深圳梦不应该只是这一个层面的意思。他觉得深圳梦很复杂,是高风险、高刺激、高冲动、高欲望的综合体。经过30年的演变,深圳已成为一个特有的文化符号,其风险性、刺激性与创新性是国内其它城市所不具备的。而且也形成了一些适合发展潮流的深圳模式,如逐渐国际化、文化多元化、具有革命化的城市敏感性,对中国提前进行体制改革具有探索与预测作用,而这些也是中国走向复兴的主要元素。

  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主任孙振华也认为不能简单地把深圳梦定义为淘金梦。他说:“马克思曾经说过,最先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深圳梦在我理解,就是一个关于新生活的梦。也许它和财富有一定关联,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当年许多人奔深圳,是因为深圳在体制上、观念上、生活方式上有许多与内地迥然有异的地方,在一段时间里,深圳曾经是一个新大陆。把深圳梦界定为淘金梦是不准确的,这里的确造就了很多富人,但是,深圳梦的核心是人的自由和解放,遗憾的是,淘金遮住了这个城市的双眼,人们只看到了金钱。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深圳梦,一定要清楚,是思想解放,是人的解放和相对自由的行动为城市和人带来了财富,而为了金钱而金钱,永远不能成就深圳。”

  深圳梦约等于美国梦,并开始走向欧洲梦

  “深圳曾经是一个新大陆”这句颇有意味的评价,将深圳与曾被喻为冒险家乐园的新大陆美国拉近了距离。J·里夫金指出:“美国人向来甘冒风险。部分说来,这就是美国梦的全部要义所在。”如果把“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呼喊、设立内地第一家外资银行、举起土地拍卖的第一槌、发行第一张股票、首创高交会与读书月等行为都可以归入冒险之列,那么深圳梦与美国梦真可以画个约等号了。但理性思索一下,这个约等号似乎画得太快。正如姜安教授所指出的,美国淘金梦与深圳淘金梦的路径不同,汇集的各路移民的文化背景也都差异巨大,所以不能这样进行判断。

  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乐黛云在为《欧洲梦》一书作序时简要的概括:“所谓美国梦的追求是指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受限制的机遇来追求财富,而较少关注更广阔的人类福祉。在美国梦的追求中,私有财产被看做通向个人自由的通行证。一个人拥有的财产越多,就越能具备自主权和流动性,越不依靠或受惠于他人,也越不臣服于环境……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

  这样看来,追求财富,并以财富作为成功的标准,深圳梦确实与美国梦长得很像。采访中众多学者对这一点表示了认同,但他们也从自己的角度指出了其中的差异。祝东力说:“深圳梦与美国梦的确很相似,美国梦是在欧洲的旧体制外,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和才能,寻求成功和幸福。深圳梦也是在中国的原有体制外,通过个人的勇气、奋斗和才能,寻求成功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美国梦和深圳梦都发挥了个人的创造性,带来了财富增长。它们都具备三个要点:体制外(意味着机会均等),个人奋斗,创造财富。”

  张闳却不认同机会均等的说法。他说:“美国梦首先是机会平等,最终,通过现代技术革命和物质生产的增长,或多或少都能实现。深圳梦从一开始就是强者为王,赢者通吃。得以实现梦想者寥寥,但由于它较早开放,多得先机,相对于封闭的内地,其梦想实现的机会还是要多得多。早期深圳是有美国梦相类似的幻象,但这种东西难以为继。一小块样板,不可能真正成为梦想的乐园,单是《边防通行证》,就阻断了大多数内地公民的梦想之路。”

  当然,早期的深圳梦与早年的美国梦一样,也贴上了功利主义的标签,在国内,似乎没有其它城市能出其右。姜安就指出了深圳人功利的一面。但功利会促使深圳人走向自我完善之路吗?显然不会,深圳人最近10年,确实开始在自我完善这条路上走着。从政府层面,主导推出了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等一批文化公益活动,深圳人也开始自觉地在各种文化现场之间穿梭。深圳梦开始多元起来,似乎要从财富梦往文化梦的路途上疾驰。尤其在近5年,大家争先恐后地重新去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将个人的情操修为融入到“大国崛起”的语境,体现出中国式文艺复兴的文化梦与情绪感知。从这一点看,深圳梦开始接近于注重“ 生活质量”。

  深圳梦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梦的一个样本?

  19世纪,庄严灿烂的欧洲令世人钦羡;20世纪,美国全面超越欧洲,成为人类新的梦想,谁将引领21世纪的风骚———欧洲梦?美国梦?还是中国梦?而深圳梦真的完结了吗?它有没有可能长成中国梦的样本之一?当奥巴马重申美国梦时,他想到的是什么呢一场经济危机,世人都在问美国梦是否已经穷途末路?

  乐黛云指出,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可以看出中国现代化的梦想,是对西方经验的综合性重新创作,既借鉴了美国式的竞争,又试图借鉴欧洲式的平等,似乎是想把美国梦的一部分和欧洲梦的一部分综合在一起。

  那么貌似正在从美国梦向欧洲梦生长的深圳梦呢?它是否可以成为中国梦与欧洲梦之间的一个过渡?还是会成为在J·里夫金看来的无可挽救的美国梦呢?

  祝东力就此进行了分析对比,他认为由于美国国情与中国国情的巨大差异,深圳梦又无法成为中国梦的样本。美国初期国内巨量资源几乎无限制地提供给数量有限的欧洲移民,20世纪成为霸权国家后,更在全球范围汲取财富。300年增量扩张,作为宏观背景,支撑着美国人的奋斗史和成功史。但是,这个宏观背景中国是不具备的。中国在人均资源以及在全球格局中的位置,决定了深圳梦不可能成为更大范围内的中国梦。

  中国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主要靠个人竞争和奋斗,只能成就少数人的财富梦,并且由于资源与人口不成比例,导致竞争异常残酷。仅仅30年,中国的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就严重恶化,基尼系数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甚至 深 圳 梦 的 主 要载体———都市白领,也因近年的高房价而沦为“负中产阶级”。因此,中国梦的内涵还应该是以协调互助为主的和谐发展,包括强调政府的责任和作用。

  那么深圳梦能否赢来一个新开端?这可以说对深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财富梦到文化梦,这本身就是一个惊人的过渡,梦想的刷新速度有如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其实这也可以说是将来大多数中国人与中国城市的一个转变轨迹。深圳梦作为中国梦的具体城市范本意义要显露出来,还得在文化上下工夫。就像张闳指出的,深圳文化方面要有影响力的话,需要一流文化生产力和传播力,也就需要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媒体,还需要一流的消费力。如果说深圳中产阶层的文化素养还有一定的优势的话,在文化生产力和传播力方面,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这可以说是深圳梦重新定位起跑的致命短板。深圳要用城市文化来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姜安指出的,深圳需要借30年对深圳经济特区进行总结的契机,突破自己的局限性与幼稚病,需要对深圳本身再改革,用深化改革来革自己的命。比如政治体治的改革、反腐败体系在特区进行先行先试等等。

  毛少莹也指出,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前瞻,深圳理应做一个更大的梦———不仅仅是推动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更在推动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也即所谓的“深度现代化”、“整体现代化”方面担当“排头兵”、“试验场”的角色,所谓“先锋城市”的定位,理应有此内涵!也唯有如此,深圳方有希望成为一个伟大的城市!

  专家“梦”语

  深圳就像一颗30岁的大龄中国洋葱

  陈宏 深圳民间观察家

  短短30年时间,深圳完成了从一个小渔村到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宏大而华丽的蜕变,它通体凝聚了全中国的眼光、思想、智力、体力乃至政治政策资源,就像一颗30岁的大龄中国洋葱,清辣、惹眼、富硕、丰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光鲜样本,它也恰如一尊奇异的魔方,折射出了中国改革、发展和崛起之梦想的绚烂光辉。

  某种意义上讲,深圳可谓一个梦幻之都、造梦方舟。数十万原住居民的改革阵痛和直升暴富,第一代创业者的披荆跨越与曲折转型,一批又一批外来淘金者的彷徨奔袭与决绝突围……梦想没有禁区,奋斗成就梦想,他们共同为深圳的历史文化着色,演绎着从传统渔村到工业城市再到后工业城市的创富梦想与生活理想。

  相对于强调“经济增长、个人财富的积累和独立自主”的美国精神,深圳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展现出了更多的爆发力与自信力,并且,经由新老两代乃至后代深圳人的共同努力,深圳正在以横越“关注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和相互依赖”的新欧洲精神的心态与格局,凝聚新的深圳城市理想与城市精神,更加开放瞻眺,更加自信稳健,也更具想象力。

  一起来做深圳梦

  www.oeeee.com

  深圳给我的感觉和美国很像。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从全新的城市开始建设,没有太长历史,也因此没有历史或其它方面的包袱,也显得不那么受束缚。这也是我在中国城市中选择来到深圳的原因之一,这里的机会更大。这里的人们让我明显感到,他们会更愿意听你说话,接受你的新想法,愿意并且主动地去做事情。这能给我一种充满活力,以及似乎什么都有可能的信心。

  ———大卫,31岁,PRD珠三角国际拓商会负责人,美国华盛顿人

  (徐异菲)

  作为一名高尔夫教练,我不远千山万水地来到神秘的中国,我也梦想自己有机会为中国高尔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选手,让他们能在未来的奥运会中为中国争取奖牌。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中国设立众多的“利百特高尔夫学院”,通过努力,把来自利百特家族的高尔夫培训模式传播到中国各个地方去。在中国工作的这几年,我和我的父亲惊讶地发现这里有那么多有潜质的优秀选手,他们迫切需要最好的培训来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我坚信,专业与系统化的指导,加上理性的培养,他们一定会实现他们的梦想。成就别人的梦想,不就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吗?

  ———安迪·利百特,利百特高尔夫学校总监,高尔夫教学界泰斗大卫·利佰特之子     (陈勇坚)

  谈到深圳的发展,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极速”。另外,多元化的文化相互交融是深圳与其他中国城市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深圳最具魅力的地方。我很享受我的深圳生活,希望能够尽快掌握汉语,可以更深入了解深圳文化乃至中国文化。

  ———DonaldBrasw ell美国人,深圳加华语言学校高级英文讲师

  (卢亮)

  我在中国很多城市都居住过,之所以选择深圳作为最终落脚点不仅是因为她的神速发展,短短30十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可以比肩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城市的现代化大都市,更因为她的城市文化:年轻、好客、充满活力。

  ———EricV elouria 加拿大人,英语培训师        (卢亮)

  ●明日预告

  “深圳有梦,从2000多年前就开始了。”在深圳民间独立观察人士的调查取证中,千年历史的传承让30年的深圳梦有了深厚底蕴。那么,深圳的原始梦是什么?深圳为什么先天就和梦想有关?敬请关注明天《30年·深圳梦》。

  出品: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部、

  深圳新闻部

  监制:夏逸陶、苟骅、南岛、陈文定

  总策划:南岛

  执行策划:梁春雪、李骏、谢湘南、黄丽、马凌、赵瑜、林倩、周吟

  统筹:李骏、马凌

  本期采写:谢湘南

  本期摄影:胡可

  LOGO设计:张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