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温](2003.01.14)《通缩与跌价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15:02
[经典重温](2003.01.14)《通缩与跌价不同》
本博客管理员按:
有读者在《从世界大变看中国通胀》一文后问:“通胀与价格上升有什么不同啊?”这一问令我想起张五常教授在5年前的一篇旧文《通缩与跌价不同》。虽然说的是通缩与跌价,跟通胀与价格上升方向相反,但逻辑是一样的。因此本周的“经典重温”就让大家重温此文!
有些经济学的观念不容易对外行人说清楚。不是不可能,而是要解释的话太多,而问题不是那样重要,经济学者就懒得说了。
五年前我说香港将会有长时期的通缩。其实自己心知肚明,那不是通缩,而是物价向下调整。二者在观察上没有分别,政府的统计数字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是的,如果我说:「香港不会有通缩,但物价会下跌。」读者会怎样想呢?他们可能在我背后窃窃私语:「这个大教授发了神经!」
十多年前,香港的通胀率每年高达百分之十,而美国的只是百分之三。我说香港有的不是通货膨胀,而是物价上升。报章登了出来。跟着在某宴会中与陈方安生共舞,她说:「听说一位经济学教授说我们有的是物价上升,不是通胀,经济学不学算了。」那时她是管经济的,应该知道那位发神经的教授就是我。我没有回应,因为不好意思叫她来上我几课,更何况舞曲悠悠,还是跳舞为上。
今天香港的经济情况严峻,通缩的误解变得严重了。这是因为香港政府认为经济的主要困难起于通缩,只要能把通缩铲除,香港有救。据说救楼市的九招,就是要协助铲除通缩,而又据说这套理论是香港的一些后起经济学者想出来的,把我吓了一跳。
Inflation中译「通货膨胀」译得非常好,因为通货的「货」字是指货币而不是指货物。通胀与通缩永远是货币量的供应问题。香港自一九八三年十一月起施行联系汇率,与美元联系。在这「钞票局」(currency board)的制度下,港币量的供应香港没有多大的自主权,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间接地是香港的中央银行。利息率要跟美国的走,而通胀或通缩大致上也会跟美国的走。只是当市场不相信联系汇率可以守得住,香港与美国的利息率才可以有大幅的分离。这是因为如果有大幅的利率分离,而汇率可以稳守的话,在利息市场图利易如反掌,百发百中。通胀或通缩率的大幅分离也可在市场图利,虽然比较复杂。
要使香港从「通缩」转为通胀,易如反掌:拆除联系汇率,大幅增加港币供应,三个月之内就通胀明显了。但我说过了,联系汇率目前不能拆,而在港元币值相当严重地偏高的情况下,香港的物价向下调整是必然的事。虽然为了没有学过经济的读者下笔我屡次称之为「通缩」,但其实不是通缩,而是物价向下调整。
只要联系汇率存在,香港币值远为偏高,香港的物价、楼价与工资向下调整无可避免。这调整为时甚久,苦不堪言,要调整至在七点八的汇率下,香港币值在国际上(尤其是与亚洲一带相比)不偏高为止。
以减少或控制物品或房屋供应的办法来阻止「通缩」或促成「通胀」,是试行提升物价,不是货币增加引起的现象,非通胀也。在联系汇率不变的今天,政府要让物价下跌,调整得越快越有利。长痛不如短痛。
困难是香港有那么多楼主是负资产,而政府卖地是间接地收了他们的楼价,给公务员加了薪酬。再让楼价下跌,其含意着的伦理或道德上的问题,是我所学之外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