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力量?生命的证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00:46
绘画的力量•生命的证言
当我提笔写这篇短短的序言时,总感到笔下如有难以承受的千钧之重:这是怎样一个脆弱、无助的生命,又是怎样的一个坚强、灿烂的生命!
马洪戈——对我而言,原本是个陌生的名字。他所在的小县城——远安——对我而言,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可是,当《山楂树之恋》在全国同步放映之前,我风尘仆仆地赶去远安,与马洪戈在一个小县城的停车点相遇、相识之后,这种陌生感便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另一种亲切感,同时还伴随着一丝丝揪心的痛和一份由衷的感动,却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间,久久不能淡化……
马洪戈与他的爱妻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原来就是真人版的《山楂树之恋》,甚至比它更真切、曲折、感人!他们相识、相爱于26年前,不久便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如今已是一位军人)。13年前,他身罹重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刹那间,“头顶的天空布满了黑挽幛的云翳,生活陷入了黑暗、隐晦的泥淖之中”!可是,残酷的命运并没有把他们夫妇完全击垮。他们夫妇俩在病榻前携起手来,共同谱写了与死神抗争达13年之久的感天动地的生命乐章!目前这一切都还在继续中。对他们夫妇来说,生命不止,抗争不息。这是多么平凡而伟大的爱情!
在与病魔纠缠、搏斗了13年之久的马洪戈,表面上看去显得那么地羸弱,脸色也比正常人苍白了许多,那瘦长的身躯仿佛是风一吹就会倒似的……这般模样怎能不令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顿生一种恻隐之心?!可是,谁又能想到,就在眼前这个羸弱的身躯里,不但深藏着一颗坚强的心,还深埋着一块艺术的“通灵宝玉”!正是这块艺术的“通灵宝玉”,不仅使他开掘出了一个个性鲜明、生机勃勃的油画“玫瑰园”,也使他从这个鲜花怒放的“玫瑰园”中汲取了无穷尽的精神活力,从而创造出了当代艺术史上一个生命与艺术互动的奇迹!
不免让人感到欷歔的是这一切竟是病魔带来的硕果。甚至连老天爷也想不到它又一次种瓜得豆,阴错阳差地成就了一位诗人画家。
马洪戈原是学文出身,一直都在写诗歌,虽也有画漫画的经历,还因此得过奖,但生病前从未画过油画。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怎么会在死神袭来的同时,突发奇想地有了创作油画的冲动?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地坚持了10年之久!难道是在冥冥之中,他与油画之间有一个密约吗?
不管有没有这个密约,他都勇敢而义无反顾地赴约了。他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曾有一次进修的机会,他刚去不久便又放弃了),更没有名师指点,刚开始作画时,连颜色都不会调。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标标准准的无师自通。可是,凭着他的一股不可遏制的激情,一颗对油画艺术异乎寻常的虔诚心灵,一种百折不饶的意志力,一点一滴地积累起了油画创作的经验,一步一步地接近了油画艺术的真谛。如今,他拥有了大大小小600幅左右的油画作品。难道果真是“通灵宝玉”在发挥着神奇作用?只有他和他的妻子心里明白:点点滴滴都是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所谓的“通灵宝玉”不过是占了百分之一而已。他自己是这么小结他的10年油画之路的:我似乎经历了人生的百年之艰,百年之痛,自然也收获了百年之乐。
对他而言,每一件作品都来之不易,都承载着他与死神抗争时的那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勇气、豪情和意志!每念及此,摆在我眼前或电脑里的这些作品,仿佛它们不再是什么油画,更毋论什么风格了,在这一瞬间都变成了一份份生命的证言,一段段“命运交响乐”的旋律。它们既是对生的赞美,也是对死的挑战!这也恰恰是它们最感人肺腑的地方。
大致而言,马洪戈的油画创作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5)主要是田野写生,题材多为风景,相对写实,但也有表现性的成分。这些作品一方面是在摸索、训练绘画技巧,积累创作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在与大自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养天地之浩气。故而画面虽不免稚拙,但笔调的自由奔放,色彩的强烈鲜明,肌理的厚重有力,依然给我们留下了生气勃勃的印象,并且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第二阶段(2005——)的作品大都是在室内完成,整个创作面貌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或曰调整):由原来的带有表现性的写实风格而转向了诗意的抽象风格。这次调整的内在动因无非是:具体的对象和细节的刻划会造成表达上的一种障碍,而他本人又太渴望那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自由放达、酣畅淋漓的绘画境界了!于是,他要让心在画面上“飞”起来,在色彩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客观原因是在油画创作的积累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东、西方油画大师的作品资料,例如塞尚、苏丁、德库宁、波洛克,还有中国的林风眠、赵无极等等,正是他们,帮助他打开了一个新视界,并促使他下定决心:走向抽象。但由于受到前一阶段创作的惯性作用,使他无法彻底地做到几何化或点、线、面的纯粹性,于是才选择了“诗意的抽象”。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他。
所谓“诗意的抽象”,在此处可有二解:其一,诗意的中心其实是一个意象。虽然这个意象已是“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老子》第二十一章),但它仍是整个画面的精神支撑点,亦即阴阳交替、元气凝聚之处。所以,我把这批“诗意的抽象”作品理解为一个东方太极图的结构模式:中心是太极,是意象;周边如两仪,不断地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正是这个结构模式,使画面获得了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乃至无穷的一种力量。其二,色彩的表现作用。马洪戈笔下的色彩和笔触,仿佛是一群斗士一般,在不断地运动着,搏斗着,冲突着,充满了戏剧性的效果。偶尔,这些色彩也会平静似水,波澜不惊。色彩的表现作用强化了“诗意”的效果,甚而我们可以把这些作品读作是“色彩的诗”,慢慢地咀嚼、品味。
毋庸讳言,在油画艺术的领地上,马洪戈还是一个新兵。正有许多的课题需要他去深入探索,以后的道路还长。
其实,一个人的生命毋论短、长,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只是一段流光。可这短暂的一段流光,也会因暗淡无光或绽放异彩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境界。我相信:马洪戈的生命属于后者。再试想:有那么一天,他果真因坚持不懈的油画创作而摆脱了病魔的纠缠,并获得了新生;油画艺术也因他而增添了异彩,那又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宽慰的事。
为此,为他,我都要在遥远的异乡的一隅祈祷上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