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0:22:06
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无忧会计网 www.51kj.com 时间:2006-12-16 10:54:00   作者:李江帆   来源: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一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近年来,有关新型工业化和发展第三产业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实际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辩证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否意味要提高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三次产业排序是否说明要先发展工农业后发展服务业?如何认识“离制造业”趋势?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新型工业化并非只是以发展工业为标志

  中共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不少城市(包括一些中心城市)纷纷把大上重化工业项目为实现工业化的标志。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是以发展工业为标志吗?

  我认为,工业化并不是只发展工业或重工业,也不意味着仅仅发展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而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的过程,新型工业化就更不用说了。从它具有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等特点,以及将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看,它更不能与发展工业或重工业划等号。

  经济发展趋势表明,世界沿着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的轨迹发展。与这种发展相吻合,产业发展重点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推进。就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说,落后农业国家将越来越多地被卷进工业化潮流,通过向非农产业的发展实现现代化。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最终必然走向工业化。就此而论,工业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但是,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各异,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因此在社会化分工由国内扩展到国际的今天,在存在广泛的国际产业分工的外部环境中,世界工业化潮流并不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要把工业作为本地国民经济的最重要的或惟一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工业化不等于只是发展工业和重工业,也不等于第二产业“一花独秀”,把第一、三产业撇在一边搞工业的孤军独进。自然生态保护区以“三高”农业和观光农业为支柱产业,拒绝发展重化工业;旅游胜地以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第一推动力,控制甚至禁止工业项目投产;中心城市把重化工业外迁,形成以流通服务业、生产和生活服务业、科教文卫业为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总量80~90%以上的、具有强大经济辐射力的城市经济格局;工业基地在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同时,重视发展为工业服务的生产服务业。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排斥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服(务)则服,宜轻(工)则轻,宜重(工)则重,无须削足适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按三次产业演变的客观规律,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不能搞工业孤军独进。它提示: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客观趋势,是经济发展中必然要出现的过程。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辩证认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规律,全面把握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的产业发展走势,重视并推进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东部沿海省市,在第三产业发达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应该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重视和推进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新型工业化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并行不悖

  从信息化的作用看,传统工业化道路是在工业化后推行信息化的,工业化过程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相对弱;新型工业化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子,要求工业产品中的科技含量提高,这将引起工业对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强烈需求,推动第三产业中的通信、信息、计算机网络服务、科研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作为信息化的后发展国家,信息业的发展起点虽然低,但在信息硬软件升级方面具有相对于先发展国家的后发优势,可以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就决定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相对强,从而引起提供信息含量高的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部门的大发展。

  从能源消耗和环保看,发达国家以传统工业化方式实现快速发展时,大多以能源高消耗、污染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形成很大的社会成本;中国新型工业化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这意味着:在工业的中间产品投入结构中,非再生性资源耗费比重将会下降,再生性资源耗费比重将会上升,将导致第二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强的实物资源,如能源、钢铁、石油、原料的需求相对下降,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相对弱的服务资源,如环保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通讯服务等第三产业资源的需求相对上升。这将相对减少我国第二产业对重化工业的需求,缓解能源工业的供不应求,相对降低其扩张速度,同时促进第三产业中为工业服务的产业服务业的大发展。

  从就业状况看,传统工业化在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同时出现失业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目标。这就要面对中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的国情,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就业,主要靠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镇劳动力随产业结构调整的再就业来解决,这将引起就业和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服务、中介服务、交通服务等第三产业部门需求增大;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所需的就业,主要靠培养和引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来解决,这将引起高等教育、科技、信息、文化、娱乐、卫生、保健、体育、旅游、休闲服务等全面提高居民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的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

  因此,我国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推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三次产业排序并不意味着先发展工农业后发展服务业

  有人认为,按照三次产业排序,应先发展第一、二产业,后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应等工业化基本实现才能重点发展。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A.G.B.Fisher)在1935年首次提出的,其排序依据三个原则:(1)产业兴旺的顺序:农业在人类发展史中首先兴旺,故称为第一产业,工业在18世纪后开始兴旺,故称为第二产业,服务业在20世纪中叶起异军突起,故称为第三产业。(2)人类需求的层次:最低的是食物需求,较高是用品需求,更高层的是服务需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大致由低到高地满足这些需求,故分别称为第一、二、三产业。(3)产业离自然资源的距离:农业最近,工业较远,服务业最远,故分别称为第一、二、三产业。但是,三次产业的排序并不意味着人们在21世纪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必须机械地按照1-2-3的排序决定产业发展顺序。

  首先,从产业之间的关系看,在现代社会中,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先后”关系。简言之,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提供实物形式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第三产业为第一、二产业提供服务形式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根据李冠霖博士对《199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计算,我国第一、二、三产业每生产1万元产品,分别直接消耗服务型生产资料531元、960元、1899元;第三产业每生产1万元产品,分别直接消耗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177元、2893元、1899元(李冠霖2002)。这样,在现代国民经济的产业链中,三大产业间存在着互为条件、互为前提、互为“上游产业”的辩证关系,工农业可以成为服务业的上游产业,服务业也可以成为工农业的上游产业。三大产业必须协调发展而不能片面强调谁先谁后。我们既要看到一些第一、二产业部门是第三产业的“上游产业”,因而在时序上需要先发展,也应看到不少第三产业部门是第一、二产业的“上游产业”,因而需要在时序上先发展。因此,笼统地讲必须按一、二、三的顺序发展三次产业显然是片面的。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命题为例,可以很好地解释此类“谁先谁后”疑惑。科技信息是信息服务业的产品,它构成工业的软生产要素。如果信息化水平低,工厂生产的产品质次价高,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工业化就根本无法进行。在此意义上,信息化是“因”,工业化是“果”;信息服务业因向工业提供生产要素而成为工业的上游产业。另一方面,信息服务业要发展,必须有良好的计算机和网络等硬件设备,如果信息制造业发展水平低,信息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就不可能高。在此意义上,信息制造业是“因”,信息服务业是“果”;工业因向信息服务业提供生产要素而成为信息服务业的上游产业。由此可见,信息业与工业是互为因果、互为“上游产业”的。

  从产业发展历史看,如果说四五十年前我国工农业发展落后使粮食、副食品、工业品供应短缺,制约第三产业就业和资源投入增长的话,那么,在21世纪初我国这种瓶颈问题已经消除。目前我国短缺经济已基本结束,工农业产品不再处于短缺而是处于相对过剩状态,不存在工农业产品供给不足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所以各省市都已具备发展第三产业所需的工农业基础。如果考虑到在加入WTO使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日趋发展的环境中,高效优质的工农业产品范围越来越广泛的国际贸易,那么更有理由认为:中国发展第三产业并不缺乏第一、二产业的支撑,根本不需要坐等工业化基本实现才能给予重点发展。

  四、城市第三产业并非主要由第二产业带动

  有人认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由第二产业带动的,只要集中力量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自然就会发展起来。这种看法可能反映了一些制造业基地城市的事实,但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大城市的实际情况。

  城市是第三产业需求特别旺盛的区域,但这种旺盛需求,与其说主要来自第二产业的推动,还不如说来自城市型经济的特征。因为城市是第三产业的基地,集中了第三产业的大部分劳动力,提供大部分第三产业产值,故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特别高。城市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发展水平通常也大大高于非城市地区。

  首先,流通部门是第三产业中比重最高的部门,而城市具有组织城乡商品流通,向外辐射流通服务的功能,是市场和流通部门相对发达的地区。大量的商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以城市为中心,分流到乡村,使城市第三产业的第一层次比重较高。

  其次,在农业生产服务需求比较弱,农业服务业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第二、三产业需要的生产服务较多。而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故城市对生产服务的需求往往高于农村。生产服务的服务对象主要在城市。在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的现状下,农村居民对社会化生活服务的需求较少,城市居民便成了社会化生活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农村人口稀疏,也使农村的生活服务业难以达到起点规模。这样,农村的生活服务需求也流向城市寻找服务供给,成为城市生活服务业增大供给的条件。城市因之成为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部门的基地。这使得城市第三产业的第二层次的发展水平高于非城市地区。

  再次,科教文卫体等服务部门历来聚集在作为科研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的城市,城市第三产业的第三层次的发展水平肯定高于全国。

  此外,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如政府和政党机关、警察、社会团体等机构都是以城市和城镇为基地。这就使城市第三产业的第四层次的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因此,如果说农村是第一产业的基地的话,那么城市就是第三产业的基地。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应该高于全国。

  正因为如此,在目前我国相当多大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城市型国民经济结构呈现软化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居第二位,使它拉动城市服务需求小于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大城市作为人口高度密集、收入水平相对高的地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比较强烈,对服务产品供给的拉动大大强于非城市地区。因此,在具有强大经济辐射力的大城市中,对服务的需求主要来自居民对服务消费品的生活消费需求,其次,来自第三产业本身产生的对服务型生产资料的生产需求。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一般居第三位。根据李冠霖博士对《1995年广州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广州第三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为0.4408,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0064、0.1999、0.2346,这表明:广州第三产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占55.92%;来自生产消费的需求只占44.08%,其中0.64%的需求来自第一产业,19.99%的需求来自第二产业,23.46%的需求来自第三产业。简言之,广州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推动力,不足20%。

  五、“离制造业”是产业高级化的必然趋势

  有人将近年我国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现象斥为“产业空心化”和“离制造业”。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离制造业”现象,即无论是劳动力的质和量还是社会资本的流向,都在逐渐远离制造业。现在中国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2/3配置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只占1/4,其中制造业仅为1/6。近5年来,制造业无论在基本建设投资层面,还是在更新改造投资层面,所占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都是下降的。他们认为,如果任由资本和劳动力“离制造业”,过早地进入后工业化或服务化阶段,其他产业不可能获得良性发展(李桂文等,2003)。

  我认为,对“产业空心化”和“离制造业”担忧和贬斥,是对产业高级化的必然趋势缺乏认识,也反映了对以市场为导向配置产业资源的认识不足。

  首先,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变规律看,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1940年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揭示的劳动力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即“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如今已被人们所熟知。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增大的趋势是在高服务需求收入弹性、高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多、生产信息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条件下形成的服务需求上升律,与在第一、第二产业的高生产率等条件下形成的服务供给上升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已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所接受,并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历史所印证。

  根据笔者对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石油国和市场经济工业国4种类型的92个国家1982年92组统计资料为样本数据拟合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模型,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16个成员国1870-1976年76组统计资料为样本数据拟合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模型,可以确认,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构成幂函数、三次曲线函数和对数函数型相关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分别构成对数函数、二次曲线函数和幂函数型相关关系。资料显示: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迄今为止的最低点约为3%;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增大到40~45%左右即呈饱和状态,随后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趋增大,其就业比重增幅显著高于产值比重,至今尚无回落趋势。因此,“离制造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然趋势。

  至于所谓“产业空心化”,实质上是用传统的旧产业观观察问题的片面看法。这种论点把发达国家和地区“退二(产)进三(产)”说成是“产业空心”,是因为只把工农业看成是产业部门,不承认服务行业也是产业所致。实际上,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过程中,制造业比重的下降与服务业比重的增大是同时发生的,有形产业退出造成的“空心”被无形产业填补,因此不是产业的空心化,而是产业的软化。

  其次,从市场对产业资源的配置看,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产业能否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有没有市场需求,需求量是多少。在需求达到起点规模的基础上,有没有相应产品的供应能力则是最重要的。目前,我国短缺经济已基本结束,第一、二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阶段,主要工农业产品相对过剩,仅靠数量扩张带动经济增长的余地不大。而第三产业潜在需求大,发展空间广阔,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作用越来越突出,面临发展的新机遇。

  从服务需求看,我国国民经济对服务产品的需求正在迅速提高。就生产服务来说,第一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将促进农业服务发展,对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和农产品的销售服务有越来越广泛的需求。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将加大对金融、证券、研究开发、中介咨询、市场营销、网络等服务的需求。第三产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提高,也需要专业服务,如教育信息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服务营销等服务。就生活服务来说,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将使服务消费成为新热点,教育、旅游、娱乐、文化、体育、医疗保健需求迅速上升。此外,城市化水平提高和规模扩大,将促进城市内部专业化分工细化,创造广阔服务需求空间。从服务供给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从第三产业特性看,服务需求的高收入弹性,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高于收入水平的增速;第三产业因需求坚挺且增长快,易维持较高价格,形成相对高的收人水平,引起社会劳动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使第三产业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增长,比重日趋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加强。第三产业在1996年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超过60%;在我国不少大城市中已接近或超过GDP的一半;广东已把第三产业比重达50%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广东第三产业2001年对GDP的贡献份额已居三大产业首位。

  这些事实表明,所谓“离制造业”趋势是产业结构高级化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市场配置产业资源的自然历史过程。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将会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升级优化,没有必要对此忧心忡忡。

  综上所述,应正确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互为生产要素、互为服务对象、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发展为第三产业提供现代服务设施的工业部门,充分利用我国工业资源丰富、加工能力强的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利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工业中间产品创造新的市场,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利用我国加入WTO引进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资本的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为工业提供生产要素的产业服务业,促进第二产业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①李贤沛等:《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②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157页。

  ③李桂文等:《制造业是养家长子不能丢》,广州日报2003.3.10。

  ④汪洋:认清形势,统筹规划,加大力度,努力开创第三产业发展新局面,1999年12月19日在全国“十五”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座谈会上的讲话。。

  ⑤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李江帆 来源: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