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的根本矛盾及其历史必然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37:23
当前社会的根本矛盾及其历史必然性
文章提交者:joehuang.se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 当前社会的根本矛盾及其历史必然性

    现在这个社会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我以前一直很难理解,而这个人口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度,没有什么专家学者(专家已成砖家/教授已成会叫的野兽,悲剧!)能够给我们以合乎逻辑的答案。我深为我们没有深邃的思想者而感到无限的遗憾和寂寥!

  现时社会的根本矛盾乃是一个已经商业化的社会下层,和其不相称的仍旧停留在农业社会、以巩固其统治地位为目的(也就是维持一个集团利益为目的)的上层社会之间的矛盾。
  
   现在整个下层社会已经相对较快的进入现代商业社会体系,比如信用卡的大量使用,都在说明底下的商业社会体系在比较好的建立起来了。但是上层社会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的思维模式,比如户籍管理、比如官僚意识、比如财务保密、比如每年过年的慰问行动作为施加恩惠的表现、比如要感谢x感谢y。等等等等,我们都可以看到下层社会早就不习惯这种农业社会的方式,但是上层社会依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表演,这种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之间无法协调一致的滑稽现象层出不穷,皆因为两个阶层处于不同的历史心智和运作模式导致的。
    
  某某某说解放了新中国,在经过多年的商业社会的发展,老百姓确实逐步进入了新社会的秩序(这虽然主要是下层社会自发形成的),可叹的倒是某某某自己还停留在旧社会,以致今天不断发生令人几乎绝望的光怪陆离的事件。
  
  下面就以一系列的小短文,用合乎逻辑的宏观大视野来阐述我对当前社会根本矛盾及其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借助本系列短文的观点,你可以用来解释当前看到的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


(2) 农业社会的基本机制

     我不是悲观主义者,却也不是乐观主义者。
   
   希望我们都意识到,当前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社会机制远未成熟。用宏观历史来看,是从一个完全农业社会到成熟商业社会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商业化机制运作的社会和其不相称的官府以农业社会的统治为目的为主的管治方式的矛盾。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前,一直立足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社会的管治方式也完全依照农业社会的模式来进行管治。以往封建模式下的社会,以层级社会方式进行划分封建领地,最底层的农村是乡绅模式的农村,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这样可以使得农业社会的结构很稳定,便于统治。我们知道明朝曾经有商业的萌芽,但是仍然没有发展出现代的商业,比如说,一个人要从南方到北方去做生意,只能带现金,而且因为没有纸币,实际银两非常沉重,无法方便携带,在路途遭到山贼打劫的风险很大,而且交通运输机制也无法方便物流,所以贸易往来大部分局限于半径距离非常小的地方,商业交换有限。在贸易限制在小范围,大量属于自助性生产的地方,容易形成熟人社会,人员逃离到异地的成本很高,社会就越容易管治。
    
  而且自古以来,甚至到了明清,朝廷都不会支持贸易的发展,因为人口的流动,无论是税负机制,还是社会的治安稳定机制,在当时都没有很好的技术手段解决。而且朝廷当然也非常明白,一旦社会流动,贸易的发展,会造成一部分人财富的积累,一旦财富积累到经济地位的上升,必然有人会谋求zhengzhi利益,所以朝廷极力维护原有农业社会很少流动的社会结构,也就是很熟悉的社会管治模式,以谋求上层的稳定。
    
  我们或许可以举例说我们以前也有大商人,但是不要忘记,一旦成为大商人,朝廷会尽力把它归并到上层zhengzhi集团,并发展成为辅助其管治社会的一种手段,而不会鼓励整个社会都有机会成为同样的一个阶层。
    
  所以,朝廷在确保基本草根能活的情况下,会有意识限定社会的流动性,来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这就是农业社会架构的一个基本机制。


(3) 农业社会的宿命

    农业社会不是一个扁平化的社会,而是一个等级化(层次化)的社会,这主要缘由,仍然是因为zhengzhi管治技术的问题。农业社会的重心是如何控制社会是稳定的,所有人的行为在掌控之中,用可控的下层社会来达到不出乱子的目的,所以采用的技术则是一人管十、十人管百的等级方式,每个人都处于一个等级之内。
    
  注意,这种上层社会的结构模式,不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降低商业的成本为目的,其根本目的,是社会的稳定,在掌控之下。这和成熟商业社会体系的上层社会结构目的有典型的不同,后面会详细说。
    
  传统农业社会和成熟商业社会(当前有些发达国家虽然以农业为主,但是采用的却是成熟商业社会的管治模式,不能够混淆了)最大的差别在于谁控制上层社会(社会管治阶层)收入以及去向,普通民众有无掌握自己财产用途的能力。
    
  在传统农业社会,下层社会完全失去控制上层社会收入及去向的能力,其只有创造社会财富的命,却无控制社会公共财富的权利,所有的社会公共财富,沦落为上层社会的私有财富。下层社会无法和上层社会常态性进行平衡关系的对话,上层社会缺失约束其贪婪的机制,这种单向制约的关系,无法形成平衡体系,造成这种社会稳态关系并非常态,一旦下层社会失衡到连基本生活无法保障,就有了我们熟悉的历史悲剧,每一个朝廷都以失败而告终,一个新的朝廷,在多年以后,再次失衡,再次失败。
    
  每一个历史周期,以为出现了太平盛世,只是上层社会在自我约束贪婪性上出现的一个短暂平衡,导致财富的持续积累,然后由于整个社会机制及其技术的根本性原因,注定这种单方面上层社会自我约束下的平衡无法长期持续下去。每一个朝代的开始,由于其没有建立新型成熟商业社会的机制和技术,也不会发展这样的机制和技术,因此一旦开始,却已经注定了它的结束。
    
   这就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宿命。


(4) 商业社会的诉求

    我一直深信不疑,现代化的社会是深受商业驱动的,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过程实际上就是逐步发展到成熟商业社会的过程。 

  最早期以商业为基础的社会出现在意大利半岛,其中威尼斯在意大利半岛中最为典型。威尼斯最初约为4万难民逃离到此,威尼斯是在海中的一片烂泥巴岛组成的,根本无法发展农业,因其地理位置极为有利于鱼和盐的商业交换,因此逐渐成为繁荣的市镇,执地中海之牛耳。威尼斯一开始就不受政治/宗教/农业社会的枷锁与障碍,人与人之间关系首先发展成为商业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商业交换的诉求,导致公平交易的要求。因此城中有经济自由度的人士,开始筹建公会以确保贸易的有利进行。威尼斯形成的政府,首要的任务乃是保障商业兴趣不受损失,皆因其政府形成就和我们的农业社会有本质的差别。
    
  商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为什么会对政府要求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在农业社会,家庭单位可以依赖自己的劳动即可解决生存的问题。而在商业社会,大部分的家庭变成以向社会其他成员提供服务,才能够解决自己生存的问题。在商业社会中,人依赖收入(钱)来解决生存问题,如果无公平的交易和价值度量体系,其脆弱性远甚于农业社会的个体。
    
  人与人之间存在依赖关系的属性导致商业社会的第一诉求乃是公平正义,官府对交易公平性的保障和对基本生存能力公平性的保障。当前官府在维持整个社会运作公平正义上的角色缺失,是当前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


(补充说明: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黄仁宇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看完整本书对商业社会的发展脉络就会很清楚。资本主义这个词其实定义不一定很准确,我倾向与把整个社会发展分成两种状态:农业社会和商业社会,其区别前文已经讲过。
  
  国内的术语,实际上仅来自于一种声音,连社会形态的划分也只有一种声音。我们的大部分只接受到学校教科书的声音,因此在说话的时候,总是按照教科书讲过的逻辑思考,这就是我说的思想上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教科书的逻辑和真实存在未必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和真实刻画的。
  
  如果看清整个商业社会发展的脉络就知道,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为商业社会,甚至可能需要发生流血的冲突,比如英国和法国,时间断然不会短,可能持续几十上百年,殊为艰难。)


(5) 法律/信用/银行/专业人士

    商业社会要正常开展,法治的维持为首要工作,商业法律确保债务被尊重,合同必须强迫执行,存积资本得以保障安全。若无法治,则商业资本即无法预为筹谋,无从计算,亦即不能发生一个现代经济的体系。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其发展从未有如此严格的法律限制,其所遭遇的最大阻碍乃私人财产权缺乏司法的保障,因之一直也无法产生现代商业社会。即使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法律条文似乎可圈可点,法律精神和实施机制未有完全有效进行,部分人借助上层社会的私利,任意扭曲法律应用,时常爆出不符合常理的事件,仍是整个社会还处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过渡的一个表征。一言以蔽之,我们现时尚无正常的商业社会机制。
    
  商业驱动下的第一现代化社会要素是借贷及此基础上诞生的现代银行,因为借贷,所以可以迅速筹集到比自身积累更多的资金用于贸易和生产,为保护借贷和贸易的公平性则驱使现代法律的产生。而信用则是尽可能减少商业成本的一种方式,否则,事事诉诸法律,则会大大加大交换的成本,信用的维持是交易各方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以法律约束信用,日常交易则凭借信用是商业社会运作成本降低的一个必然需要。整个商业社会的发展,其背后都有不断降低商业运作成本的技术诉求,从人和物的搬运产生交通动力的技术发展:航海/汽车/航空,再到今天因信息传播(信息的搬运)方式而发生的技术变革:固定电话网络/移动电话网络/固定互联网B2B&B2C/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连接的移动互联网。所有这些商业技术手段的可行性,其背后首先是信用,信用背后是法律。
    
   因为资金的丰富,则相继要求以雇佣方式来取得更多的劳动生产力,因此促进贸易和生产的专业人士:经理人/律师/会计/工程师等社会化分工得以不断扩大。专业人士的出现,使得商业生产和交换活动范围又超过本身力之能及,促进社会以更大规模组织生产和更大规模组织交换。一旦历史的车轮,开始超越个体为单位的方式进行生产和交换,社会发展速度就开始加速前进,传统的农业社会方式,迟早因为不适应现代商业社会的诉求而土崩瓦解。


(6) 我们是过渡客的论断

    现时社会的根本矛盾乃是一个已经商业化的社会下层,和其不相称的仍旧停留在农业社会、以巩固其统治地位为目的(也就是维持一个集团利益为目的)的上层社会之间的矛盾。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对现时社会产生的种种光怪陆离的事件感到诧异。
  
   商业化的社会下层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超市/酒楼/酒店等等社会运作的一些基本行业,相对公平的交易可以持续的进行。每每在深圳买盗版碟都充分体会到一个完全商业化的领域,往往给交易各方都带来了利益,一个几乎没有什么高尚的文化基础的小商贩甚至也可以做到“如果不满意,就包退包换”。在酒楼里面,因为我们带着钱去消费,一进门,服务员开始了殷勤的服务。
    
  前面也说了,商业化社会对公平/法治/信用等都有强烈的诉求。但是在现时社会,一涉及到和官府的交道,所有这些商业社会的诉求和原则,就不复存在。因为官府当前的法律/税务/人口制度等等首要目的都是为其统治服务的,说白了就是为这个利益集团服务的,而不是为商业化的下层服务的,和商业化的社会下层之间并不按照成熟商业社会的逻辑进行行事。
    
  比如说,法院的工作首要任务是维稳,这不是很搞笑吗,一个商业化的社会,首要目的仍是维持一切活动的公平正义所在。比如说,我们去办官府办事(比如买房子),要收无数费用,而且从无退税一说。这是很奇怪的,我们付了多少税收,钱花到哪里去了,难道税收的钱还不足于办身份证和护照的工本费吗。再进一步说,我们付了这么多税收,按道理我们是相当于花钱买官府的服务,可是我们知道我们交的钱花到哪里去了吗,我们花了钱买到了相应的服务吗?你不会知道,因为我们和官府之间的关系,不是商业化的社会关系,官府和我们的关系乃是以统治为目的的关系,是单方面的制约关系,不是一个相互牵制/相互服务的平衡体系。
    
  官府会讲信用吗?不会,因为官府和下层的商业社会之间不是以商业社会的方式来运作的,官府需要做的是维护统治的需要。需要信用吗?不需要,因为其目的不是为商业化的社会服务的。种种光怪陆离的事件,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维护利益集团的利益)出发的。
    
  其实,成熟的商业社会,其相应的官府应该如何运作使得社会成为一个平衡体,世界上大量的发达商业社会国家都已经提供了样本,而且社会运作机制并无秘密可隐藏。是谁阻挠了官府演进到现代商业社会需要的官府?已经商业社会的下层做了很多的呼吁,比如某些人的财产公开,比如财政的透明,比如...,其实这些东西,在世界上早已不是秘密和难于做到的。但是,这些都不会自发实现,因为当前的官府其本质就不是为商业社会的需要而建立的,当前官府的运作机制也不是为一个平衡的商业社会的需要而存在的。
    
  这就是我做出如下论断的原因:当前已经充分商业化的下层,在不断做出希望有相应的官府的呐喊,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心深处的焦虑却不断受到来自不相称的官府的行为的煎熬。这是一个前往成熟商业社会的过渡时期,如黄河九曲,不会一蹴而就,自发进行,到底要历时多久,实在不知道我们有生之年是否可以见到(这取决于我们普通民众有了这样的认识,有多少人发出吼声和行动),虽然我们有了商业社会的下层,并预见到这个客观规律:现时不相称的上层社会终将土崩瓦解。
    
  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我都是过渡客。


(7) 每一次社会剧烈发展背后都有技术条件在驱动

    这个理解起来可能有难度,但是从历史宏观视野来看,我们会很清楚当前以Google这类公司为代表的技术公司,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驱动作用,这也是当前官府惧怕的原因。
    
   商业社会的不断成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商业的需要不断驱使技术发展,而技术进步反过来又促进商业化进程以更快的速度向前。
    
   4月,设身处地漫步在威尼斯的街头小巷中,虽有小桥流水,却无法掩盖威尼斯当初几万难民谋生之艰难。威尼斯是在大量的烂泥巴小岛上建立起来的,要开展大陆农业几无条件,恶劣的环境逼使人们必须以商业谋生。船只往来,使得交易能够突破单人肩挑的容量,也使人不断认识到水路航运所蕴含的商业机会,越大的容量,越小的单位成本,能够带来越多的商业利益,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商业驱使的例子,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欧洲海上贸易的繁荣。欧洲商业中心的变迁,也就是欧洲早期航运技术的中心变迁,具备了更高航海技术和更强海上军事的新力量,很快就替代了更没有效率的商业中心。
    
  中国作为一个大陆性国家,其典型的农业社会,发展商业技术的驱动力非常薄弱。我们知道以前有个戏剧叫15贯,就是说怀揣15贯现金就想做生意。但是当时的条件,大量的现金,携带不方便,路上风险太高,生意做大了,只能请镖行,交易物却只能用肩挑或者用小推车,同时路途跋涉时间长达几个月,这种艰难性导致商业成功的几率不如当地主来得爽。没有技术条件的刺激,中国想发展商业,也进步缓慢。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整个社会的商业发展,仍然聚集在不断降低交易物的搬运成本:时间(轮船->火车->飞机),单位容量成本(集装箱航运),商业交易信息(报纸->电报->电话,电视),...。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商业成本的降低,使得以此为首的欧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在商业和技术发展的同时,欧美社会发生了更为巨大的变化。商业的发展,解放了每一个人的经济自由度,每一个人利益的诉求迫使利益平衡模式步入更为扁平化的方式。官府的社会管治模式由原来的皇室长期垂直统治,进入到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角力,每个人的心里面都开始形成新的理念:官府也好,他人也好,我不干涉你,但是你不能侵犯我的经济利益,这就是和旧的农业社会脱胎换骨的地方。以前剧烈的朝代更替,逐渐转变为party的轮换上阵,如果我们不喜欢你,那你要下来,这个时间短则三五年,长则视乎是否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诉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周期产生,在于现代的商业社会,已经把所有和我们利益相关的信息,通过技术条件迅速传播,以前是轮船,然后更快的是火车,飞机,电报,电话。当信息以越快的速度越低的成本传播的时候,每一个人的经济利益和公平正义是否会受损,则以更快的速度传达到每个人的头脑里面,每个人的好恶判断迅速发生,Party本身也有自己利益所在,当然也不愿意以剧烈斗争的方式维持自己的利益,最后两败俱伤。每个人的利益都牵涉进去的时候(包括无产者或者无能力者享有福利),这个社会的运作才会以温和的方式,以制衡的方式解决问题。而象农业社会陈胜吴广这样赤贫的悲惨宿命,必然会触发你死我活的解决问题方式。
    
   以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公司为什么会导致官府如此之惧怕,乃是因为我们当前社会的根本矛盾在史无前例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低成本面前,加速了大家对经济利益和公平正义受损的直观认识,每个人的好恶判断积累周期大大缩短,以往农业社会长达数百年的周期,在信息技术面前不堪一击地缩短,其加速度显然是还处于农业社会心态的官府所无法理解的,如果早知道十几年之后,技术对社会有如此强烈的影响,90年代中期官府也许就不会支持互联网的引入。
    
   可是官府无法后悔,商业社会的发展规律就是,技术驱动一旦开始,这个社会的上层必须向前运作和变更以符合商业社会的经济利益诉求规律和制衡模式,否则剧烈的社会变革上层社会也难以忍受。
    
   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

(推荐阅读《光阴似箭-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这本书,把这本书和前面讲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在时间轴上结合起来,会深刻体会本文所描绘的观点)


(8) 信用是降低社会运作成本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为什么信用是降低社会运作成本的手段之一。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能够体现瑞典人道德水准和在法律下自律精神的超市可能是COOP...,我在几家超市都遇到过完全自助式的超市。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可以在超市里面挑选好你需要的东西,然后自己去收银台亲自扫描一下每个要买的东西,出来总价后,自己直接刷一下信用卡就可以走了。全程完全没有人管你,甚至连收银员都免了,交易全凭信用。
    
  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每个学期都会拍一次集体照和一些个人照,然后由自己确定需要订购那些照片。可以网上直接选购,由于我们不懂瑞典语,我们直接发了个电子邮件给照相公司,告诉他们我们只需要订购集体照。很快照相公司把照片和账单寄了过来,我们收到照片之后,直接按照账单上的Bankgiro和Reference号付了79元,这笔交易就结束了。
    
  这个交易和我们在国内的交易有什么差别呢?主要差别就在于双方都以较低的成本方式完成了这笔交易,首先我们既没有去照相馆当面交钱预订,也没有打电话预定,仅仅是发了个电子邮件。这个成本对于我们来说,既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电话费。对于照相公司来说,也照样不需要在柜台提供服务,直接处理电子邮件即可。交易的付账采用完全信任的方式,没有人上门送照片然后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过程,而是采用全凭信任的方式,由我们直接在网络上转账即可。
    
  整个过程下来,其交易过程双方都非常简单和谐,而且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方式交易,我们也很满意。
    
  我们在瑞典很多时候都是以极简单的方式完成这样的商业活动的,比如学校缴费,也是发一个电子邮件,我们自己直接网上转账即可。
  
  这些活动能够顺利地以较低的成本方式进行,进而提高社会的运作效率,全凭的就是社会以信用为运作基础,而信用又是以法律进行保障的。
    
  我们知道有位同事,他因为搬到另外一个社区,没有按照规则缴费,结果发生一些问题,学校事后首先是发信知会,如果再不执行,之后则由法院发传票。大家首先以信任的方式进行交易,如果犯错误,事后纠错的成本很高,甚至涉及到法律。当整个社会这样运作的时候,可以减少大量无效的劳动(比如说花一上午的时间去目的地,然后排队办事,这种无效劳动可以节省),大家挣到更多的钱,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一个人再勤劳,如果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对社会没有产生正的产出,而是无效的各种商业防范活动,其实也不能使得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只是降低了我们收入的平均数。
  
   这就是为什么别人天天在路边喝咖啡晒太阳,过得还比我们富足安详的生活的原因之一。 


(9) 塔林的启示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地处芬兰湾的波罗的海沿岸,和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隔海相望,相距仅80海里,扼守圣彼得堡出入波罗的海之要塞。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爱沙尼亚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德国、俄罗斯占领,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爱沙尼亚恢复独立。
    
  塔林古城的城墙就是为防止侵略而修建,环绕古城而建,里面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城墙建立之后还是没有能够挡住他国占领的脚步。虽经多国占领,古城里面的所有建筑都保存完好,生活宁静而安详。今时今日,走在古城里面,仍能感受到其中平静的气息。
    
  塔林来来往往的统治者换了很多茬,普罗大众该怎么样生活还是怎么样生活,统治者关心的利益和普罗大众关心的利益并非总是有关系的,难道统治者是为了你我的幸福而来?历史告诉我们,他们关心的还是自己。因此,政权的更迭,首先影响的是统治者的利益,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他们作为夺取利益的筹码或者棋子。
    
  1988年,爱沙尼亚人民举行“歌唱革命”,1991年,苏联解体,爱沙尼亚人民重获独立,开始引入西方的政、治和经济体系。2004年,爱沙尼亚加入欧盟,成为新欧洲的一员。爱沙尼亚在独立后经济发展很快,2008年经济自由度排名在162个国家中的第12名,也已经被世界银行评为高收入国家。
    
  占据大部分国际电话流量的Skype,就是塔林人开发的,由瑞典和丹麦人投资,公司建立在卢森堡。爱沙尼亚人民深为诞生Skype而骄傲和自豪,在塔林的很多公众场合,都提供免费的Wifi。
    
  今天,我们走在塔林的古城,卖明信片的小MM态度热情友好,Tourist Information同样提供免费的旅游资料,到处秩序井然,已经很难感觉到和西方欧洲的差别。
    
  今天,高度繁荣和发达的国家提供了各种使得社会步入成熟商业社会的不同样本(英国美国模式和北欧模式就差别很大),所有的政治、法制、经济等制度层面的东西都是公开的,都是很容易借鉴的。无数不发达的国家,普罗大众渴望过上同样的生活,但是处于管制地位的一些集团,总是推三阻四不愿意借鉴这些成功经验,认为有A理由、B理由、C理由不能实施,其实根本原因,乃是在于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己超出常人理应获取的利益。


(10) 我们唏嘘的一生:列车已经往前开动,列车长却在犹豫目的地前往何处

    现时,作为迈向商业社会的社会基础已经在开始逐步成熟,绝大部分人都在这个社会中获取了或多或少的经济利益,每一个人的经济自由度的确已经有了上升。虽然我们每天目睹这个社会的悲喜剧,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满,可是我们尚未积蓄达到能够足够驱动社会转型的力量。
    
   这皆因为每个人有了经济能力之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保住自己的这一部分,绝大部分人在没有屈辱到弹性尽失的情况下,不会为了一己之精神自由和公平正义作出你死我活的抗争,更何谈为了他人的精神自由和公平正义?我们一直也被教育要忍辱偷生,大丈夫能屈能伸,今天再多的事件还只能够形成小范围冲突,然后冲突形成的驱动力量由迅速被消解和遗忘。
    
   我的推论是,短时间内,因为绝大部分的人都还有生存和发展的一线希望,这个社会不会产生大规模的社会冲突。首先,那些有条件上网的人,就不会形成长期的可持续的走上街头的力量,只因为他们至少还有钱上网。
    
   已有现成成熟的社会模式,不论欧洲还是北美,是一个扁平化不分上层和下层的社会,除了临时组阁的带头大哥这一伙隔几年换一换,官府其余主体人员已经和社会其他人员成了一体的扁平化社会,只是分工和角色的不同。
    
   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里面,官府和非官府是完全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虽然处于同一列车,却坐在不同的车厢中。问题和矛盾终究是存在的,很多官府人员都知道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有问题,所以开始下车了,老婆小孩都移民了。
    
   我相信,官府的带头大哥比我们看得更清楚这个问题,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不匹配,会引发问题但是暂时还没有到分水岭的时候。我们的列车长也知道,现在的惯例是,过几年就要换一换列车长了,既然问题还没有严重到那个程度,我现在去哪里?拖一拖几年我也下车了。
    
   每每想到此处,我就不禁黯然神伤,如果停留在这个国家,我们作为历史的过渡客,可想而知需要怎样承受精神煎熬度过唏嘘的一生。


(11) 通往理想国的道路不会是坦途

    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能力的放大,我们这数年来,目睹无数离奇之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又一次地在新的喧哗声中被遗忘,力量在短暂的积累之后却迅速的被消解,还没有一次事件能够成为持续推动社会迈向我们渴望的理想国的力量,多么令人遗憾。
    
   无数家庭惨遭毒奶粉之不幸,无力申诉冤屈,我们大多数人保持了沉默…
   一个一个渴望公平正义的人,在上访过程中被患上了精神病,我们大多数人保持了沉默…
  俯卧撑,躲猫猫,喝水死,地沟油,每一个事件几个月后只变成了几个缩写名词,我们大多数保持了沉默…
  ……
    
  为了小孩进更好的小学,我们愿意多花钱来解决优先权的问题;为了求安心,去了医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然后潜意识的按照潜规则给红包。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越来越感受到了身处这样社会的一种不安全感,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有的不安全感,但是我们发现花钱或者回避后也能够寻找到一片风平浪静的港湾,于是我们渐渐接受了很多的事实,并用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在这个社会游刃有余。
    
  然而正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在寻求对自己最有利的同时,却破坏了我们对公平正义的坚持,破坏了建立有秩序社会的坚持,我们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却没有想到这个幸福宛如汪洋大海中一叶孤舟,周边都是险恶的环境,医疗,教育,食品,生命,财产,哪一个我们不操心?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商业化的社会下层,虽然我们预见到这个社会终究要向成熟的商业社会发展,终究还是有希望的。但是我们缺乏构建公平正义和有秩序社会的坚持,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不知需要多少启蒙,才能建立一个很好的轨道,让这个社会逐步滑入我们的理想国。
    
  看着快乐的小孩,她的脸红红的像苹果,她的笑容天真无邪,想到通往理想国的道路不会是坦途,我暗暗担心,她会有幸福快乐的一生吗?希望是这样的。

     出路在哪里?
  
   然而,历史的必然性不会改变,但是必然性由偶然性触发,现在,还没有偶然性事件能够起到引发分水岭的作用,只因为矛盾尚未积累到一触即发的必然性阶段。
    
  我们所能做的,则是催化这一临界点的早日到来,一个不平衡状态终归会被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所替代,不管现在上层社会想还是不想。
    
  所以,我认为,现在最好的途径是不放过每一个事件,每个人都来围观,都发出我们的吼声,让公平正义的呼声,响彻每一个山谷,震动每一个曾经麻木的心灵,让一切丑恶的都无处再可藏身。
    
  那一天终究会到来,我们的内心复归宁静和自由。